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3节
今儿可是他的大日子,万万马虎不得,倒饬倒饬,把脸上的胡子刮得一干二净,再梳一个大背头,选一套不新,但是绝对最整齐的中山装穿上,不是没有新的,但是穿旧的能给领导一种艰苦朴素的感觉。
这心眼都动到这儿了,只能说姓杨的败的不怨啊。
提前到厂里面,李怀德就指挥着自己人开始查漏补缺,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双头驴磕头机。
今天早上,刘华也被提前半个小时薅到厂里,这是昨晚上就已经通知好的,他们技术科的人拿着图纸开始一一对照,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其余的工人,该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该工作的工作,务必用最完美的状态来迎接领导的视察。
九点钟,一众厂领导已经在厂门口迎接了,今天是李怀德打头,哪怕杨厂长是正厂长,他也得靠边站,主角不是他,这个团队由谁掌控,必须要分清主次。
三辆小轿车开进轧钢厂,第一个下车的竟然是他们的直属领导,最高级别,后面才跟的是李怀德的岳父,以及后来傻柱认识的那个大领导。
李怀德抢上前去,领导伸出手:“小李啊,干的不错,我原以为今年你们轧钢厂出不了什么漂亮的成绩,没想到你们在不放弃生产的同时,还努力进行科学研究,值得学习。”
“都是领导教育的好。”李怀德前辈的说:“平时我们有认真学习领导在会议上传达的各项精神,这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领导摆摆手:“是你们的成绩就是你们的成绩,我不跟你们抢功劳,再稍微等一下,石油系统的人马上到,到时候成了,就是给我们重工业口长面子,要是不成,我可饶不了你。”
“放心吧,领导,我们的技术部门已经进行了再三的认定,得出的结论是可行的。”
领导点点头,但是叮嘱了两句:“你们毕竟不是专业石油口上的人,对这些东西知道的不多,究竟行不行,还要找专业的人来鉴定。”
不出片刻功夫,来了两辆小轿车,领导笑眯眯的走上前:“老万,可把你们盼来了,让你们石油口的也看看我们重工业行业的底蕴。”
“炫耀,老刘,你这是跟我炫耀啊。”万领导笑着说:“不过没看到实物,我绝对不会心服口服的,我可是带着我们采油方面的专家来的,是骡子是马,要牵出来遛遛。”
“请,今天就让你心悦诚服。”
这就是这个时代领导的特色,虽然实事求是,但是护犊子也是真护。
在李怀德的带领下,他们来到实验场地,当然现在只是空转运行,在电机的带东下,双头驴,左一下右一下的磕动着。
那位石油专业的采油机专家,直接一拍脑门:“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怎么就想不到,不但但是电机的带动,还可以利用油井的压力,不单单一次可以进行两个油井的开采,还能节省能源。”
刘领导哈哈大笑:“看看,看看,事实胜于雄辩,你们的专家已经成心拜服了。”
“柳工。”万领导拍拍工程师都肩膀:“慎重,一定要慎重,你这边经过初步考察以后,我们才能运到油田上去进行安装,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图纸呢?”柳专家喊道:“把图纸拿过来给我看一看。”
李怀德对着刘华招招手:“小刘,赶紧把图纸给柳工,你好好给柳工讲解一下。”
刘华将图纸递过去,笑着说:“把图纸给柳工没有问题,讲解我可不敢当,柳工可是高级工程师,我只是个技术员儿,还是刚转正的。”
李怀德拍拍自己的脑门:“看我这忙的,把这事儿都给忘了,你好好跟柳工多学学,你可是咱们厂的后起之秀,一定虚心向学。”
刘华展开蓝图之后,这个柳工带上眼镜,一言不发的就开始研究起来,他可是这方面的行家,这么细一研究,立刻了解其中的原因。
“不错,真不错。”柳工不住的赞叹:“这个想法实在是太棒了,但是这个设计好像还有一些冗余结构啊。”
刘华点点头:“没错,我们准备实验之后进行优化,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要以具体数据作为优化导向。”
柳工笑着说:“我这些专业的,也要以具体数据作为优化依据,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定要有依据,这才是科学。”
柳工拿起钢笔,然后问道:“有草稿纸吗?”
马玉山立刻递过来一叠轧钢厂的信纸,柳工经过半个小时的写写画画,最后满意的盖上笔帽。
“万部,设备没有问题,根据我的计算,不单单一次性可以进行两个油井的开采,还能节省大概百分之十七的能源。”
柳工顿了顿:“当然了,这个设备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我初步认定,最起码还能将能耗再降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
李怀德一拍巴掌:“专业的就是专业。我们这位技术员说了,当初设计之初建立数据模型的时候,就设定能耗降低百分之三十。”
万领导拍拍巴掌:“很好,老刘啊,这回我是真的心悦诚服了,柳工下一步怎么办?”
柳工大手一挥:“运到油田,进行实际操作,然后根据数据进行优化。毕竟大庆的环境跟现在还有很大的差别,针对不同温度、不同湿度都要进行调整。”
求月票,求收藏
第48章 命里缺肉
刘领导哈哈大笑:“没有问题啊,我们重工业口对你们石油口,那一向是有求必应啊。”
李怀德的岳父点点头:“怀德啊,把这个采油机拆卸、打包,我们帮你协调列车,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大庆,时不我待啊,咱们国家什么时候能甩掉缺油的帽子,就看你们这些基层的工作人员了。”
李怀德拍拍手:“没问题,早就准备好了,师傅们,开始拆卸,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啊,务必不能损坏设备。”
万领导情绪很高涨,笑着说:“既然来到你们轧钢厂啦,那我们也参观一下,让我们石油口跟你们重工业部门好好学习学习。”
刘领导笑着说:“可不敢,应该是我们跟你们学习,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都要抖三抖。”
李怀德兴奋的带着领导去参观了,刘华留下来协助工人们拆卸采油机。
今天全程李怀德大出风头,而杨厂长这个正厂长只能在一旁当个陪衬,他的那位靠山领导每每用眼睛剜他,他也只能心虚的低下头。
中午傻柱大展拳脚,做了一桌好菜,刘领导倒是没有说什么煞风景的话:“今天就借你们这一桌好菜,为你们庆功了。”
事实上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时期,越是大的领导,对自己越是要求严格,很少有人会热衷于个人享受。
临走的时候,李怀德的岳父小声对李怀德说道:“晚上来家一趟。”
李怀德很开心,这预示着自己要进步了,要不然他这个岳父才不会让他去家里耳提命面。
杨厂长自然也被他的靠山约到家里去面授机宜,自从上面的领导走了以后,杨厂长的脸色就没好过,他现在也是破罐子破摔了,反正局面已经是这个局面了,爱咋咋地吧。
李怀德回头找到刘华,亲自给泡了一杯茶:“事情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我即将成为轧钢厂一把手,你是头号功臣,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开口。”
刘华想了想:“没什么想要的,对了,要不你给我一个工作名额吧。”
李怀德笑着说:“怎么着,你家有亲戚需要工作啊,这事儿你爸就能办妥啊?”
刘华摇摇头:“有笔买卖,需要一个工作名额交换。”
李怀德不怕刘华开口,现在的刘华要的越多,他越开心,人情往来吗,欠下了人情才代表下面可以进一步的来往。
“明天我让秘书拿给你。”李怀德笑盈盈都说道:“另外老杨这回儿分润一点功劳,但他也不是白拿的,他会私人奖励你一笔钱,另外帮你争取升个两到三级,当然了,如果是个实在不办不到的话,给你加个行政等级也是可以。”
“多谢厂长栽培啊。”刘华打着哈哈哈说道:“只是这样会不会太扎眼了?我满打满算进厂工作还不到一年。”
“能者上,庸者下,这回你的功劳是实打实的摆在那里。”李怀德微笑着说:“这是一旦这个机械通过实验以后,只要正式投入到大庆油田的生产当中,马上还会有报社来对我们进行报道,你就等着上头版头条吧。”
当天下班,刘华美滋滋的提着一个大大肘子回家,这是兑换的,当然他可以说是买的,毕竟院里面的人都知道他是有背景的,至于背景是大还是小无所谓,反正他们觉得有背景搞块肉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今天您下班的时候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技术宅系统,因为双头驴磕头机的缘故又多了五百积分。
刘华一咬牙一跺脚,用五十积分兑换了一个家常菜手艺,这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又不是傻柱,用着做席面,家常菜足够对付平常日子了。
闫阜贵看到刘华手里硕大的肘子,眼睛都快瞪直了,他闫阜贵命里缺肉,看见这么大一块肉,甚至都想当时就冲上去咬两口。
“华子,这么大一个肘子。”闫阜贵笑呵呵的说道:“要不让你三大妈给你做了,你三大妈做肘子的手艺一绝。”
刘华摇摇头:“三大爷,您说这话您自己信吗,你们家一年到头饭桌上都不见得能有一斤肉,你跟我说,三大妈做肘子的手艺一绝,三大妈不会是在梦里面练的手艺吧?”
闫阜贵尴尬的笑了笑:“怎么可能呢?想当年,我们闫家也是小有家资,那时候还是经常吃肘子的。”
刘华打趣的说道:“你一直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那您这算计的日子,怎么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呢?”
闫阜贵再能言善辩,此刻他也词穷了,完全无言以对,他总不能当着江华的面儿承认自己是在吹牛吧,那他这三大爷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闫阜贵只能调转话题:“华子,这大肘子你准备怎么吃?”
“煮白米饭,红烧肘子。”
刘华都觉得有点要流口水了,喉咙里面咽了咽:“白米饭配大肘子,简直是一绝啊。”
“这么大一个肘子,你一顿就吃了。”闫阜贵心疼的说:“你这孩子是真不会过日子。”
“我今年还不到十九岁,没有生活负担,我要会过日子干嘛?我现在就要爽,就要痛快,一次性吃肉吃饱了。”
闫阜贵暗叫可惜,只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这么大个肘子,你吃的完吗?现在天气还比较热,一顿吃不完,下顿就糟践了。”
刘华提了一下肘子:“这才哪到哪儿啊,我这半大小的小子,吃穷了老子,这这么大一肘子,你猜怎么着,我吃完了不到俩小时,绝对还得喊饿。”
闫阜贵知道自己占不着这便宜,心如死灰的回家,坐在饭桌旁发愣,越想越心疼。
他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三大妈看见之后问道:“当家的,你这是哪不舒服啊?”
“心疼死我了。”闫阜贵眉头都皱成旮瘩了,惋惜的说:“刚刚,刘华提溜着一只大肘子,起码有三斤重,一点便宜没占到。”
“这孩子真不会过日子。”三大妈也惋惜都说道:“这年头肘子可是稀罕货,他哪儿买的?”
“我听说他在轧钢厂又立功了,估计是奖励他的。”
求月票,求收藏
第49章 肘子盖饭
三大妈撇撇嘴,小市民的嘴脸展露无遗:“他一个小毛孩子能立什么功,估摸着人家看他爸爸是公安,把功劳分给他的。”
“愚蠢。”
自认为知识分子,三大爷有时候喜欢拽文袋子,说一些与市井小民格格不入的词语。
“人家刘华回家之后,还会看书学习,持续不断的进步。”三大爷羡慕的说:“你说我们家也好歹也算个书香门第,可是家里的孩子一个两个,没一个喜欢学习,也活该他们没有工作呀。”
三大妈叉着腰,指着闫阜贵骂道:“那是你的亲儿子,还活该,他们要是没工作,就只能吃咱的,喝咱的,有多少钱够他们糟践的。”
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又或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大妈的抠门与三大爷简直如出一辙。
大肘子的香味很快撩的全院儿不得安宁,在这个缺油少肉的年代,一次性能吃一个大肘子得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红烧大肘子下面铺了一张洗干净点白菜叶子,还有一盆香喷喷的白米饭,还没吃了,刘华就感觉自己要流口水了。
后院儿的聋老太太,闻着这味,肚子那也是馋虫大动,拄着拐杖就出门了,进了易中海家门。
“中海啊,什么味这么香啊,今天做了红烧肉吗?”
易中海闻着肉味,无奈的说:“没有,今天没买着肉,这味是前院的刘华做的,今儿看见他带了一个大肘子回来,您要是馋的慌,我帮您去弄点儿。”
老太太摆摆手:“算了,那孩子不是大杂院儿的孩子,摸不清深浅,没看透之前,别招惹他。”
易中海点点头:“那好吧,我让老伴儿给你炒个鸡蛋解解馋,只能这么将就了。”
老太太捶捶自己的腿,含糊不清嘟囔着:“这是什么世道啊,吃个大肘子都吃不到,搁我年轻那会儿,山珍海味都随便吃。”
易中海没听清,随口问道:“老太太,你嘟囔什么了。”
聋老太太赶忙掩饰:“哦,要变天了,我这腿不得劲儿,有点疼。”
傻柱今天回来晚了点儿,一进院子就闻见香味,敲敲刘华的门,刘华含糊不清的让他进门。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