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48节
所以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儿就是刘海中心中永远的痛,他大儿子考上中专,曾经刘海中是三句话不离刘光齐。
自从跑了之后,大儿子的名字,刘海中是闭口不提,不仅仅是因为他跑路,更是因为他留下的信全面否定了刘海中多年的做人信条,这对于刘海中来说,就是他儿子背叛了他,背叛了整个刘家。
刘海中听到阎解成这么说,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但那不是自己儿子,不能随便打骂,只能一挥袖,重重的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但是他一转身,就看到站在他身后的刘光天,这家伙站在那傻乐,瞧阎解成的笑话。
刘海中当时就气上心头,盯着刘光天狠狠的说道:“你傻乐什么?你也在瞧你老子热闹吗?还不给我滚回去,想我给你摆两桌庆祝庆祝吗?”
刘光天心里咯噔一下子,心想这下完了,回家跑不了一顿打,哆哆嗦嗦的往家走,不超过五分钟,院里面人十分熟悉的嚎叫声就响起来了。
刘华叹口气,摇摇头,看样子有必要把院儿里的情况跟未来媳妇儿好好介绍一下,多做心理准备,要不然第一次听到这个嚎叫声,能吓人一哆嗦。
阎解成在刘华这里嘬了个瘪子,气呼呼的回家猛灌凉白开,闫阜贵心疼的说:“你灌这么多水干嘛?嫌热你就出去凉快凉快,你妈烧这些凉白开是要用碳的。”
得益于国家这些年的宣传,老百姓知道了喝生水容易得病,所以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都是烧开水然后晾凉了,闫阜贵虽然知道这是为身体好,但还是忍不住的心疼。
“他刘华,牛什么牛?”阎解成不服气的说:“现如今我也进轧钢厂了,过两年我混的比他还厉害。”
二大妈也就是阎解成他妈附和着说道:“没错,儿子,你好好干,将来当厂长。”
闫阜贵喝了一口水,仿佛品味琼浆玉液一般,然后摇摇头:“解成啊,不是我瞧不起你啊,你没那个本事,等到了轧钢厂,好好学,争取早一点儿把工给提上来才是真的。”
“我就不服气了。”
闫阜贵还是摇摇头:“不服气,你也别表现出来,尤其是在转正之前。你只是一个学徒工,刘华只要一句话,还是能把你开除的。”
“他也不过就是个工程师而已。”
闫阜贵笑了笑:“你这辈子要是能当上技术员儿,我就觉得咱们老闫家祖坟冒青烟了,还工程师而已,整个轧钢厂也不过才俩工程师,跟人家一比,你算个六儿啊。”
二大妈瞧不过去,劝说道:“当家的,你别总打击儿子的积极性。”
“不是打击他的积极性,人要知道好歹,事情都不打听清楚了,他就敢跟人家掰手腕,没有刘华的贡献,轧钢厂会扩建吗?你这份工作都是拜人家所赐,能进厂还是人家出的主意。”
闫阜贵叹口气:“人不怕没本事,没本事的人老老实实的也能活下去,就怕你蠢,没有自知之明。”
阎解成让自家老子给批的一无是处,最关键的是,他还无从反驳,用他仅有的一点自知之明审视了一下自己,确实如闫阜贵所说,他是个一无是处的家伙。
阎解成只能拿着大把缸子不停的猛灌凉水,郭德纲说吃咸菜喝凉水压心火,在闫家直接喝凉水,咸菜都是奢侈品,正餐都得按根分。
刘华就比他惬意多了,自从天热了以后,用积分兑换了冰镇饮料和啤酒大礼包。
这会儿他起开一瓶玻璃瓶的可乐,咕嘟咕嘟的畅饮,真是透心凉心飞扬。
求月票,求收藏
第102章 新手上班
第二天,这帮小子统一去厂里报道,发工服拿劳保,当天就给他们分到车间去了。
刘光天被分到第二车间,阎解成第三车间,其实他们这都是过渡一下,等新扩建的车间修好了,到时候调一部分老工人带着徒弟过去。
阎解成和刘光天到时候就跟着师傅,师傅去新车间,他们就去新车间,师傅待在老车间,他们就得待在老车间。
上班第一天,师傅当然不可能让他摸机床,就连秦淮茹进来第一天,也不可能是摸机床,起码还跟易中海学习了将近半个月的各种常识。
不出意外,这俩家伙第一天的任务搬工件儿,想着上班第一天,确实应该好好表现一下,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同一种办法,就像他们当初打听的一样,肩扛手搬的,把工件儿搬到了师傅的机床旁边。
他俩的师傅都傻眼了,阎解成的师傅摇摇头:“你刚刚不是说你爹是老师吗?”
阎解成骄傲的点点头:“是啊。”
“你爸就没教你一个基本的道理。”师傅笑着说:“如果一件事情你实在不会做的话,要么问问别人怎么做,要么看看别人做。”
刚刚一直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阎解成,终于有时间抬起头来看看这个大千世界。
才发现别人都在用一个奇怪的小车,拉着一筐一筐的工件儿,而且看上去行动迅速,毫不费力。
再看看自己身边的工友,一个个的脸上充满了笑意,笑容当中多夹杂着一些嘲笑、戏谑和不怀好意。
他师傅招招手,一个年轻的钳工把一辆叉车推了过来,师傅笑着说:“现在咱们搬运工件都用这个东西,这是咱们厂里面自己设计的,叫做手动液压式叉车,现在扩建的新车间也就是生产这个东西,我给你示范一遍,别再闹笑话了。”
师傅带着阎解成去了原料区,这也是安全生产教育当中的一个环节,分区域管理,给阎解成示范了叉车怎么使用。
“你们现在算是碰上好时候了,老早以前我们搬运工件就像你之前那么弄。”师傅一边压车,一边自豪的介绍起来:“现在用这个叉车轻松多了,能装一点五吨以上到两吨之间的货物,所以我们又管这玩意儿叫压不死。”
经过示范以后,阎解成像模像样的搬运工件,不止要帮他师傅运送工件,还得帮周围一些机床的师傅运,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正好有徒弟跟着学的。
晚上,院里面的小伙子下班了,一个个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也就阎解成和刘光天的情况稍微好一点。
阎解成和刘光天因为各自家庭的原因,不得不出去打零工,以搬运工为主,身上还有点力气。
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交流今天工作的经验,高谈阔论,虽然累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很兴奋。
但也有抱怨,抱怨师傅今天尽让他们干体力活了,一点技术都没有教,照这样的进度,猴年马月才能转正啊。
院子里面都是轧钢厂的老员工,看着这帮小子互相交流就觉得好笑,说是交流,其实就是聚在一起互相显摆,把几个更小一点没办法进厂的年轻人羡慕的快流口水了。
院里的大人们对着这几个笑骂道:“你们几个臭小子就没事偷着笑吧,没有华子设计的压不死,今天回来,你们应该手都抬不起来,算你们赶上好时候了。”
阎解成左右看看:“咦,怎么没看见刘华啊,今儿一天都没看见他,工程师的工作这么轻松吗?”
“人家今天也忙了一天,你以为都跟你们似的,就只能搬工件,人家在设计新机器,再说了,咱轧钢厂大几千将近上万人,你就一天班,还想把所有人都看见了?”
“你们是不是忘了,华子家在装修,他好些天没回来住了。”
阎解成有点失望了,他还想在刘华面前显摆一下,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他比不上刘华,但不妨碍那颗蠢蠢欲动的心要表现一下愚蠢。
刘华今天跟设备科所有人都忙的制造分度头,先得铸模,然后翻沙铸造,接着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有任何不合适还得从头再来,到现在技术科都还没有下班。
加了一个半小时班儿,回到招待所,想洗个澡还得去打热水,招待所里面可没有热水器,打了两瓶热水,混了凉水冲了个澡。
刘华瞬间就发散思维了,这年头想洗个澡都不容易,没办法,条件如此艰苦,不过刘华还是可以应对的,毕竟这里是北方,只要管好夏天洗澡就行了,冬天还得去澡堂子。
刘华准备在房子装修好了以后搞个汽油桶子,做个土太阳能,只要能把水晒热乎,断了凉气就成了,至于花洒吗,那玩意简单,因陋就简,手搓一个,可以出水就行了,三毛流浪记里,那被子弹打的全是窟窿的钢盔不也是花洒吗。
学徒工跟着师傅一天天的学规矩,搬工件,刘华就一天天的加班,设计分度头。
经过四天的努力,终于成功制造出了第一个分度头,具体成不成,还得安装到机床上试一试。
来到三车间,谁让刘华就跟三车间的老周最熟,有好事总便宜他。
挑选了一个六级工的机床,那几个中专生开始手脚麻利的安装分度头,刘华跟马玉山在旁边看着。
阎解成搬运工件路过,就看见刘华对着那几个正在安装分度头的中专生指手划脚的,旁边还有四五个六七级工帮忙。
阎解成回去跟师傅说道:“师傅,那边好像安装新设备,您怎么不过去看看?”
阎解成的师傅瞥了他一眼,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他已经知道阎解成的人品和脾气。
虽然自己的工级不高,但好赖是你阎解成的师傅,四天了,连根儿烟都没抽到他的,也就是厂里安排的任务,要不然早把这家伙一脚踢的远远的。
“你没看见那周围围着的都是六七级工吗?”师傅没好气的说:“我就是一个区区的五级工,我有资格往前凑吗,你也少往跟前凑,别给人家添麻烦。”
求月票,求收藏
第103章 攻守易形
阎解成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性格里多少带着一些桀骜不驯好逆反,师傅越不让他往上靠,他就越不服气。
借着运送工件的空隙,偷偷摸摸的靠了上去,想听听刘华这个黄口小儿到底能放出什么样的厥词?
刘华跟马玉山交流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快速使用分度头来确认齿轮的角度,这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因为大部分的工人,他们的数学素养并不高,总让他们计算,那生产效率就要大打折扣了。
刘华跟马玉山说道:“还是要编制一个使用口诀,就跟那个九九乘法表似的,朗朗上口,这样工人师傅们一想就知道怎么用了。”
“没那么简单,九九乘法表那是老祖宗多少年的总结。”马玉山摇摇头:“只能由深入浅,先教会他们,然后让所有工人一起总结,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两个人又说了一些数学上的事情,都是分度头需要的计算方法,听得阎解成云里雾里,他当年初中学的那些知识,早就就着棒子面粥给喝了。
阎解成拉着叉车灰溜溜的走了,刘华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没办法,阎解成本就是小人物。
“听了?”阎解成师傅嘲笑的说:“听懂他们说什么了吗?”
“我这一点钳工本事都不会,哪能听懂他们说什么?”阎解成暗戳戳的背刺了师傅一句:“等我学会了,我就知道他们说的什么了?”
师傅心里暗暗发笑,等你学会了,这两天拉个工件你都能趁机划水摸鱼,一点学手艺的态度都没有,能教会你,算我厉害。
跟马玉山闲聊还没有结束,那边分度头已经安装结束,刘华开始给工人师傅讲解怎么使用。
这是一个七级工师傅,解放前就已经在轧钢厂工作了,他没有多高的文凭,硬是凭着经验走到今天。
刘华下了功夫,用师傅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了一遍,师傅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有了一丝头绪。
他一边操作分度头,一边问刘华:“是这样吗,然后了?”
刘华连说带比划,小半个小时,师傅点点头:“懂了,虽然还没有正式用,但是我能够感觉到,你设计的这个玩意儿,用在齿轮生产的时候应该非常方便。”
师傅很娴熟的打开机床,然后一步步设定好齿轮开齿角度,刘华点点头,他就开始摇动机床进行加工。
第一次用,比较生疏,但是这也比他们平时生产一个齿轮用的时间要短的多,平常他开两个齿的时间,现在一个齿轮已经生产好了。
师傅直接呆住了,什么时候生产齿轮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自己之前每天拼命赶进度算什么?
“这么快?”师傅愕然的说道:“我知道好用,但是没想到这么好用。”
刘华摇摇头:“还是有点美中不足啊,需要改进一下。”
这次是技术科群策群力,相当于设计一个新产品,而不是刘华用金手指兑换,那兑换出来的都是成熟产品。
马玉山也点点头:“需要改一下,不过问题不大,拆了吧。”
师傅一下子就拦到机床前面:“你们把我拆了吧,我不知道你们要改什么,反正我这感觉挺好用的,要改进你们重造一个,这个就留我这。”
“行吧。”马玉山点点头:“他们任务重,这个虽然有瑕疵,但可以将就用,咱们重新弄一个吧。”
之前翻砂铸造了好几个,重新加工一下,不到一天时间,新的分度头就好了,还是那位师傅的机床。
他现在已经用分度头一天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再次换上新的分度头,用起来更加流畅。
刘华点点头:“这次对了,按照这个速度,咱们厂这次的齿轮任务,只要半个车间,一个月准能完成。”
“当然。”马玉山满意的说道:“速度提升了将近十倍啊,厂长这次腰杆又要挺直了。”
技术科的事情,李怀德并不知道,这几天都忙着求援呢,因为订单任务量太大了,除了把一部分任务先分给下属的一些机械厂,李怀德想着能不能用轧钢厂的轧钢跟别的富裕的厂换一些齿轮。
等他把这一切都忙好了,才有功夫查看一下厂里的事情,秘书把最近这几天的生产情况汇报了一下。
“不对啊。”李怀德摇摇头:“这个三车间打鸡血了,这两天怎么生产了这么多齿轮?”
“刘工他们设计了一款夹具,专门生产齿轮的。”秘书笑着说:“据说差不多能提高十倍的生产速度,这些天已经改装了五六台机床了,根据任务量,他们会改装半个三车间。”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