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88节

  “那肯定是要招人了。”闫阜贵高兴的说:“我们家解放说话就要初中毕业了,你能不能帮帮忙,把我们家解放招进去。”

  “闫老师,为什么你下意识总喜欢让别人帮帮忙呢?”刘华反问道:“这一次招的工人最起码上千,这么大的体量,你们家解放又是个初中毕业生,基本上只要报了名就没跑了,为什么非要搭个人情呢?”

  “招这么多人呢?”闫阜贵笑的合不拢嘴:“那要是这么说的话,我直接让解放到时候去报名就是了。”

  感兴趣的可不止闫阜贵一个,这两年,院子里面长大的孩子也有好几个,都到了该上班儿的年龄了,有些虽然可能达不到年龄,但要是能抓住这次机会的话,这学不上了也罢,反正这帮皮猴子在学校里面也学不到什么,还成天惹是生非。

  再说了,就算自己孩子进不了轧钢厂,还有亲戚朋友啊,自己不把这个消息传递过去,那以后人家肯定要有回报啊。

  应付完这帮人,刘华回家生炉子,懒得搞复杂了,于是夹着块蜂窝煤去了傻柱家。

  “柱子,帮忙换块碳。”

  傻柱正在厨房做饭,韩玉凤摆弄儿子,刘华准备自己动手,这时候何雨水走出来帮刘华加了块烧红的碳。

  “雨水在家啊?”刘华笑着说:“我记得你应该快毕业了吧?”

  傻柱这时候从厨房里端了一盘菜出来,乐呵呵的说:“华子,厂里人都说你这半年忙的昏天黑地的,我还不相信,因为也没看你跟其他人一样加班儿啊,现在我相信了,你是真的忙的没功夫理其他事儿。”

  刘华有些纳闷:“怎么了?”

  “雨水已经毕业了,都进你们轧钢厂啦。”韩玉凤大声说道:“现在是咱轧钢厂的质检员,都工作将近两个月了,工资也拿了两回了。”

  “已经进轧钢厂了。”刘华尴尬的笑了笑:“怎么不找个坐办公室的职位啊,让你哥跟你怀德说一声儿,他有这个面子。”

  何雨水笑着抿抿嘴:“我自己挑的,你让我坐到办公室里面,我感觉又跟坐到学堂里一样,我没那个耐性。”

  “挺好,我感觉你的选择没错。”刘华竖起一根大拇指:“虽然苦了点儿,但是将来不一定就比坐办公室的要差。”

  当工人好啊,当工人只要埋头干活儿就行,不用牵扯到办公室里面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苦点累点,但是心里踏实,用不着担惊受怕。

第192章 坚不可摧

  第二天,刘华在实验车间忙的时候,李怀德急匆匆都跑进车间,拉着刘华就往外走。

  “干嘛?”刘华不解的问:“什么事儿这么着急啊,你让狗撵了?”

  “大事!”李怀德很慎重、很小声地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到我办公室去,有人想见你,千万,千万不能给马虎应对。”

  “既然是找我,多半是技术上的事情,技术上我从来不含糊。”

  进了办公楼,看见左右没人,李怀德才小心的说:“这次来找你的人不是地方上的同志,所以你说话的时候谨慎一点,别跟和我说话一样,没大没小的。”

  进了李怀德办公室,刘华发现他的办公桌对面沙发上坐着两个白色军服的人,正襟危坐,虽然沙发靠背很舒服,但是他们依然挺直了腰板,也正是因为他们可以挺直腰板,所以咱们才可以挺直腰板。

  李怀德笑着介绍:“两位同志,这就是我们的刘工,刘华同志。”

  其中一个人脱口而出:“这么年轻。”

  李怀德笑呵呵说:“有志不在年高嘛,别看我们刘工年轻,今年才二十出头,但是已经屡建奇功,在工业发展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

  年长的那位点点头:“知道,来之前我已经打听过了,刘工虽然参加工作没几年,但是做出了很多工程师一辈子都没有的成就。”

  这位站起来跟刘华握握手:“刘华同志,你好,我叫常东方,具体的工作单位就不介绍了,你们厂长知道。”

  刘华点点头:“请问你们有何贵干?”

  常东方打开自己的手提包:“我们单位是负责水面舰艇的设计和制造,国庆节的时候我们看报纸知道国内新轧钢机上马的消息,这对我们单位的工作非常有用,所以我们两个人特地前来,过来就是为了咨询一下你们能够生产什么样的钢板。”

  说完这位从手提包里拿出几页文件递给刘华:“这是我所需要的材料,你看看,你们的机器能够生产吗?”

  办公室里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只听见刘华哗哗的翻阅文件,经过仔细的思考之后,刘华缓缓的点点头。

  看着刘华点头,那两位高兴的不得了,常东方开心的说:“您确定能够生产吗,并且技术参数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

  “严格来讲,你们的技术参数指标虽然很高。”刘华笑了笑:“但对于我们新的轧钢机来说还不是什么问题,我们能生产比你们技术指标还要高一些的原材料钢板,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对你们工作造成困扰?”

  刘华停顿了一下:“毕竟水面舰艇是一个很庞大系统的工程,有一点点误差,就要进行全局的调整。”

  “指标越高越好。”常东方微笑着说:“最好能够坚不可摧。”

  “您的要求要是这么高的话,那我真没有办法做到。”刘华笑了笑:“我觉得坚不可摧这个词最好不要用在舰艇上,历史上,凡是冠以永不沉没的名号的舰船,最后下场都不怎么好。”

  常东方既然是海军,那肯定熟知海军的历史,历史上,各国都造出了号称永不沉没的传奇舰艇,最后还不是一样的沉入大海。

  常东方惊讶的看着刘华:“没想到刘华同志对军舰还感兴趣,要不要考虑到我们这边来工作?”

  李怀德直接站起来:“这可不行啊,我们厂的项目现在可离不开刘工。”

  常东方笑了笑:“我知道,即使我想要,一机部也不会放人的,既然你们厂的新产品能够达到我们的指标,那我们就要回去跟领导汇报一下,到时候会专会有专人来跟你们洽谈钢板的事情,同时还会有专门儿的代表进驻你们轧钢厂。”

  常东方的作风非常的雷厉风行,谈完事情就准备走,李怀德还想客气一下:“两位要不留下来吃个便饭,我们厂的厨子川菜、鲁菜做的都是有一手的。”

  “不了,时间紧迫。”常东方断然拒绝:“早一天把事情商量好了,我们舰船就能早一天驰骋在我们的海疆,也就能早一天遏制敌人的嚣张气焰。”

  把两人送走以后,李怀德背着手:“真是怀念啊,想当初我也是这么的雷厉风行,现在却老于人情世故,没法说啊。”

  刘华却对李怀德说道:“您啊,还不如傻柱机灵。”

  “什么?”李怀德惊讶的说:“我不如傻柱机灵?”

  “对啊,傻柱还知道跟什么人说什么话,你对刚刚那两位就不应该这么圆滑,有话直接讲,这才是他们的性格。”

  李怀德点点头,刘华接着说:“咱们厂马上就要不平静喽,现在是海军,马上陆军、空军肯定都会找过来的。”

  “还有?”

  刘华点点头:“我当初不是跟你说了吗,冷轧出来的钢板就适用于车辆制造、航空航天还有船舶制造。”

  “还真是啊,那我们厂的规格提升的可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到时候你得一碗水端平了,别因为产量的问题吵的不可开交。”刘华打趣的说:“面对他们派过来的代表,无论你跟谁说话,恐怕您都得低头吧?”

  李怀德摆摆手:“不怕,现在我有底气向上面申请更多的资金了,到时候我给他们一个人安排一个车间,哎,说到这儿,我真得打电话跟上面汇报一下,可千万不能耽误了大事儿。”

  过了没两天,轧钢厂所有人都发现,工地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了,连晚上都在施工,而且还多了好多施工人员,这是要大干一场啊。

  像易中海的车间里,高级工平常做的一些钳工零件已经全部取消了,改为生产一些全新的零件,这些都是新轧钢机的零配件,就是为了新设备做准备,总不能厂房建好了,放在那里等机器吧。

  李怀德连着开了两天的会,安排好一切事宜,轧钢厂招工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轧钢厂这一片的居民区都轰动了,多少在家没有正事的小子,天不亮就来排队,谁不渴望有份正经工作,然后娶妻生子啊。

第193章 待产

  傍晚,整个院子飘香,刘华走进四合院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味道还挺杂有炸酱面的味道,也有饺子的味道。

  今儿是什么日子,都赶在今天改善伙食吗,饺子、炸酱面这都是有好事的时候,家家户户才舍得做出来庆祝一下的美味。

  “华子,今儿我们家吃馅儿,有你一碗,你就甭开火了。”

  “华子,我们家小碗干炸,到时候给你端一碗,你尝尝我媳妇的手艺。”

  刘华笑呵呵的问:“今天什么好事儿,都做好吃的,还没到月底了,小心伙食费用光,月底只能喝西北风。”

  闫阜贵直接端了一碗饺子递给刘华:“好日子,咱们院儿里四个孩子去轧钢厂报名了,当场都录取了。”

  “那确实应该庆祝一下。”刘华乐呵呵的点点头:“但是怎么都对我这么热情啊,我还有点不适应。”

  闫阜贵慷慨的说:“外面都传遍了,要不是你设计制造了新型轧钢机,轧钢厂也不可能扩招,大家都是沾你的光,请你吃饺子这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那我不客气了。”刘华笑了笑:“其实这都是组织和上级领导的安排,和我的关系不大,愧领了。”

  四户人家,两家送的面条,两家送的饺子,都说是有刘华一碗,不过那个碗也不大。

  毕竟人家主要是给自己庆祝,送刘华顶多也就是一小碗儿,尝尝味道,沾沾喜气而已,四碗也就刚够刘华吃饱。

  今天闫阜贵算是舍得了,白菜馅的饺子,一半是肉,还加了大油,可能在过去十年里,闫家都没有这么奢侈过。

  轧钢厂一股脑招收了将近千人的新员工,为了能让这些个新员工赶紧派上用场在厂委会上提议,设立几项补贴,凡是愿意带徒弟的,每个月补贴两块,多带一个,就多补贴一块。

  但是为了防止有人敷衍了事,每半个月会给徒弟们进行一次考核,内容并不是很深,但凡是考核过关的,师傅再补贴两块钱。

  三个月之内能让徒弟独立操作的,而且要保质保量保安全,还会奖励十五块钱的带徒奖金。

  这补贴力度,直接把轧钢生产线的够,让师傅们给激动坏了,多带几个徒弟,补贴就将近半个月的工资了。

  所以这些日子可以看到轧钢一线的师傅,每个人身后都跟着最起码五个徒弟,师傅耳提命令,有些徒弟学习态度不端正,那可是直接体罚,徒弟学不会,那可影响人家师傅拿补贴。

  这时候可没有人性化教学一说,师傅揍徒弟,那是天经地义,徒弟回家了,还得挨父母一顿揍,揍完以后,父母还得带着礼物去给师父赔礼道歉。

  人家师傅教你安身立命的本事,你竟然吊儿郎当,这还了得,父母都得说,我们家孩子尽管揍,他要是不听话,您就往死里揍。

  师傅愿意揍你,说明徒弟还有挽救的可能性,有那种烂泥糊不上墙的,师傅直接把他退回到车间主任那里,你要知道,这徒弟现在还是学徒工,工作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厂里就是直接把你开除了,也没什么了不得的,真应的那句话,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厂房树立起来了,一边进行内部装修,一边就开始组成轧钢机,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这样的速度。

  京城日报不止一次的来报道了轧钢厂的建设速度,红星轧钢厂一时间风头无俩,李怀德也被上级表扬好几次。

  也算是赶巧了,第一条新的生产线投入运营的第一天,刘华不在厂里。

  他媳妇要生了,早在三天以前,刘华就把媳妇儿送去了协和,因为靠近预产期了,早一点儿准备早一点儿好。

  刘晴的弟妹,怎么着也得安排一个好的病房啊,单人病房享受不了,安排了一个双人病房。

  同病房的是一个市供销社领导的儿媳妇,为人还算不错,柳霏霏刚住进病房,两个人就处成了姐妹。

  供销社领导的儿媳妇儿,你想想怎么可能缺物资,床头柜上放了奶粉、麦乳精、饼干等等。

  这位很热情的跟柳霏霏分享,她倒是没什么,但是她那个婆婆就得有点不乐意了。

  话里话外阴阳柳霏霏白吃他们家的东西,这个儿媳妇也不是吃素的,呛呛起来,直接怼了她婆婆几句。

  柳霏霏去检查的时候,病房里没有其他人,儿媳妇直接就教训她婆婆:“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想给咱们家招灾惹祸吗?”

  婆婆不以为然的说:“不就是说了两句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她白吃咱们家东西还有理了。”

  “怪不得公公一直说你小肚鸡肠。”儿媳妇皱着眉头说:“你也不想想这里是哪里,这里是协和,全国最好的医院,能在这里住进双人病房,你以为人家就没有背景吗?”

  “她不是说了吗,她家男人是个工程师。”婆婆蔑视的说:“连个行政级别都没有,还不知道使了多少钱、托了多少人才住进来的。”

  “最好的工程师等同于部里面的司局级干部,咱爸有生之年能达到那个高度吗?”

  婆婆冷笑一声:“你也说那是最好的,他们家男人能达到那个程度吗?”

  “人家男人今年才二十出头。”儿媳妇叹口气说道:“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工程师了,你怎么知道人家达不到那个程度,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虽然婆婆不认为儿媳妇儿说的对,但也不再蛐蛐人了,就是拉着一张冷脸。

  下午老刘下班的以后,带着刘妈还有不少东西直接来到协和,本来今天是应该送柳霏霏过来的,但是不巧的很,夫妻俩今天都有事儿。

  柳霏霏是刘晴接过来的,刘妈一进病房就抱怨:“二丫头怎么不搞一个单人病房啊?”

  刘爸无奈的说:“这是协和,没有一定级别,怎么住单人病房啊,老爷子过来可以住,咱俩还不到这个级别。”

首节 上一节 88/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