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第183节
一夜悟道,苏铭整个人仿佛焕发新生,精气神圆满,胸中五气大成,再过些时日便可踏足先天宗师之境。
……
从扬州城离开之后,苏铭开始游离江南,如今是隋朝大业十一年,在位者是史书上有名的隋炀帝杨广,登基不过十几年,昌盛的大隋已经遍地烽烟,民不聊生,隋末十八路反王渐渐现出端倪,窦建德、李密、杜伏威等人声名鹊起。
再过几年,便是天下皆反,乱世降临。
射雕世界验证了苏铭的猜想,改变主角的命运不足以撷取世界本源,唯有改变天下大势,崩坏时间线,走上一条截然不同路方能得偿所愿。
官道上,行人来往,路过的百姓拖儿带女,面露菜色,不远处,尘土飞扬,一队队士兵张牙舞爪,蜂拥而来,他们是杜伏威的手下。
苏铭心中轻叹,百姓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千百年来如此,他飘然而过,眨眼间便消失在官道上。
骑马的士兵眼前一花,“咦,什么东西过去了?”说完又擦了擦眼睛,却什么都没有看见。
旋即,他转头对着官道上的百姓露出狞笑,“兄弟们,都把他们给我抓回去。”
“冲啊!”
然而,他们刚走不远,虚空中一道道无形剑气迸发而出,自下而上,眨眼间,便有数十位士兵被剑气射穿,死的不能再死。
“什么东西?”
“快逃!”
见到同袍惨死,而他们又没见到敌人,心中顿生退意,哪还顾得上那些百姓,不转身就跑了,不多时带来了他们上司,只可惜刚踏上前,又被剑气削成两段,剩下的人连尸体都不敢收敛,只能层层上报。
数天之后,一道宽衣长袍的身影来到此地,刚一靠近,他便感受到地中蕴含的锐利剑气,神色骤然变得严肃,天下何时出了这么一位剑道高手?
寻常剑气不消片刻就能消散,而苏铭借助地气,再加上蛰龙剑意本就取自惊蛰之意,善潜伏,足足存在数天方才散去。
而此时,苏铭早已沿江而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
江面,一叶小舟沿江而下。
苏铭立在船头,思考着当今局势,若要改变天下大势,绕不四大门阀,而李阀背后站着佛门,宇文阀是前朝皇族,底蕴深厚,再加上宇文化及后来干的蠢事,自是不用多说。
独孤阀青黄不接,只剩下名头,剩下的选择便呼之欲出了,宋阀,四大门阀中唯一坚持汉人正统的门阀士族。
宋阀之崛起源自于他们的阀主,天刀宋缺,也是一尊不亚于三大宗师的高手,更是武功、兵法双绝的一代宗师,在大唐双龙中先后支持过李密跟寇仲逐鹿中原。其人雄才大略,天资纵人,只可惜被寇仲那两个小子坑了,偌大局势竟然直接送了。
事实上,苏铭也搞不明白这两人的脑回路,争龙之路岂是说退就能退?
他们两人武功高强,拍拍屁股就走了,逍遥自在,浪迹江湖,说出去挺美,但支持他们的宋阀和诸多部下可是被坑惨了。
这也是苏铭不想找这两个家伙的原因,虽然是天命主角,但心性太差,烂泥扶不上墙,跟那个李星云有的一拼,他可不想当第二个不良帅。
万一自己支持到半路,这两人被慈航静斋那帮假尼姑一勾引,撂挑子跑路,会让更多人受到牵连。
他们长到十几岁,三观已经固定,而起点又太高,很难成为第二个朱元璋,有更好的选择,他不会把注下在一个不稳定的未来身上。
相比之下,宋阀就好多了,有底蕴有本钱,若是宋缺不被寇仲和徐子陵坑了,未来二分天下也未尝可知。
先去宋阀瞧瞧,再做决断!
岭南,是宋家世居之地,由百族奉为首领,以汉人正统居之。
宋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统治岭南,隋朝统一后,杨坚曾派大军征服,但无功而返,所以采用招安政策,封宋缺为镇南公。
天下大势在前,宋缺也不得不暂时臣服,待时而动,果不其然,短短几十年,北地烽烟四起,各路反王逐鹿天下,而岭南却太平无事,宛如世外桃源。
数百年来,诸多世家大族为了避免战火南迁,与春秋分封诸国一样,宋家也是当初南迁的一支,大部分世家在南迁中不是因水土不服消亡,就是在和百越蛮夷的厮杀中身死族灭。
而宋家就是在历代的厮杀中壮大,逐渐统领了岭南各族,为南地汉人之首,所以,称岭南宋家为汉人正统并不为过。
从南北朝到现在几百年,岭南偏安一隅,积累了不小的势力,相比之下,北地胡汉融合,纠缠数百年,就算是汉人世家大族也不得不联姻自保。
所以说,这世上,很难找出第二家能比宋家更纯正的汉人血统,当然,苏铭并不看重血统,他看重的是宋阀的实力和潜力。
在四大门阀之外,最大的势力莫过于佛道魔三门,这三门不仅有诸多武道高手,更是掌握宗教信仰,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相比之下,宋阀背后并无宗教势力支持,相对干净得多,也更容易融入。
第262章 天刀宋缺,名不虚传
数百年的开发,岭南不复荒蛮之地的气象,此地位于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各朝代地域大小不一,在此世大概就是后世的两广云南诸地,边界囊括到了福建以及江西。
踏足岭南,这里给苏铭的感觉便是地广人稀,多山地,少人口,没有足够耕地,承载不了太多人口,大大削弱了岭南的战争潜力。
宋家大本营坐落于险要之地,只是站在山城脚下,若有充沛粮草,感觉没有十万大军,绝对拿不下这座城池。
苏铭打量着城内的布防以及各种建筑,深谙兵法之道,攻守兼备,宋家有高人啊。
城内外,有行商来往,贩卖货物,分布数百间房舍,以十多条井然有序、青石铺成的大道连接起来,最有特色处是依山势层层上升,每登一层,分别以石阶和斜坡通接,方便住民车马上路。
道旁遍植树木花草,又引进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园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桥流水,池塘亭台等无穷美景,空间宽敞舒适,极具江南园林的景致,置身其中,便像在一个山中园林。
主要的建筑群结集在山上最高处,即使在山脚,苏铭也能看到山上楼阁殿宇,屋檐至花窗,缕工装饰一丝不苟,颇有南方园林建筑的意味,精致而典雅,却又不失大气。
走了一圈,他来到城中一家客栈。
这里是宋家的大本营,居住的却并非全都是宋家族人,更多的是岭南族群交流互市所在,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群。
“温一壶酒,再来两样拿手好菜。”
“好嘞,您稍等。”
来到靠窗的桌上坐下,苏铭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走。
若要与宋阀合作,便绝对绕不开一个人,那便是宋缺。
江湖上,宋缺号称“天刀”,为公认的天下第一刀,他一生战斗无数,至今从未败过。出道不久,便战败“霸刀”岳山,成为天下第一刀,眼见着一尊高手冉冉升起,结果遇到了慈航静斋那帮尼姑,感情上受挫,就此回归宋家,不轻易出山,平日里便在磨刀堂内琢磨刀道。
至今,已有许多年,现在已经没人知道宋缺如今的刀法已经到达何等境界。
“客官,酒菜来了。”
店小二的吆喝打断了苏铭的思绪,酒菜端上桌,一条清蒸鲈鱼,一盘清炒河虾再加上一壶酒。
倒上一杯,酒水清冽甘爽,颇有滋味。
客栈大厅里,除了他,尚有数桌食客,看他们的模样,应是行商。
刚吃了两筷子虾米,他们谈论的话音落入耳中。“你们听说了吗?那宇文化及花百两金子悬赏两个人,要是能找到,咱们可就发了。”
“要真能找到,还轮得到你,中原兵荒马乱,你有命拿得有命回来才行。”
“那倒是,中原是好地方,可惜太乱了。”说话的人一脸遗憾。
“是啊,回来路上,我们都遇到了好几拨劫道的人,要不是露出了宋家旗号,我恐怕都回不来了。”
闻言,苏铭夹菜的手一顿,心中渐渐有了想法。
……
“大公子,外面来了一位道人,要挑战阀主。”
宋家山城顶层,一位身着华服的青年收到下人来报,此人,便是宋缺之子宋师道。
“父亲尚在闭关,此人敢向父亲挑战,想必是有本事的人,带他上来,我要亲自见他。”
山脚下,苏铭立在凉亭之中,负手而立,背影宽厚,气质斐然,宋家下人刚走过来,见到背影的刹那,身子不由自主的弯了,声音也变得恭敬,“先生,请跟我来,我家大公子已在客堂等候。”
“有劳了。”
苏铭微微颔首,紧随其后。
一炷香后,他来到了山城顶峰,沿路亭台阁楼,草木园林,相得益彰,与周遭山势融为一体,颇有种天人合一之感,身处其中,苏铭也察觉暗地里有一道道警惕的目光在盯着他,防备很是森严。
来到客堂,门外守着的下人上前接待,“先生,大公子已在里面等候。”
刚来到门口,只听一道温润的声音从内中传来,“阁下远道而来,宋师道有失远迎,还请见谅。”随之而来便是一道挺拔的身影出现在苏铭面前。
“不请自来,大公子亲自接见,在下不胜荣幸。”苏铭朝他抱拳行礼。
宋师道抱拳还礼,见到苏铭的刹那愣了一下,而后来到堂前,抬手示意,“请坐。”
苏铭脱下鞋袜,走到案前,屈膝跪坐。
下人奉上香茶,点心。
宋师道打量了苏铭一阵,问道,
“敢问阁下名讳。”
“苏铭。”
“苏先生从何而来?”
“从扬州而来。”
宋师道心中诧异,他在家中掌握盐运商路,他从未听说过扬州有姓苏的高手,此人所言有待商榷,心中疑惑,表面依旧彬彬有礼,“家父闭关已有数年,暂不见外客,还望苏先生见谅。”
见到宋师道的瞬间,苏铭便明白了为何宋缺愿意率领整个宋阀支持寇仲,而不是化家为国,原因只有一个,宋家后继无人。
作为宋阀少主,宋师道彬彬有礼,温文如玉,宽和大度一副世家公子的风范,可要作为宋阀继承人却是远远不足,更别说是当未来的天下之主。
苏铭笑了笑,继续道,“在下是用剑之人,阀主不便出面,听闻宋家有一名用剑高手,号称地剑,不知大公子可代为引见?”
“苏先生是用剑之人?”
宋师道心中疑惑,他掌心没有茧子,又没有佩剑在身,哪里像是剑客?
“怎么?不像?”苏铭似笑非笑,伸指在茶杯上一划,空荡荡的茶杯悄无声息的滑落,从中断裂。
宋师道心中一凛,这剑气毫无声息,含蓄待发,自己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而在他出手之后,大厅内外又多了几道隐蔽的目光,仿佛只要他有异动,便会有人暗中出手阻止。
“大公子现在信了?”
宋师道点点头,唤来门外下人,“请二叔过来一趟。”
不多时,宋智走入客堂,看到苏铭的瞬间,他浑身汗毛紧绷,就好似看到猛兽一般。
宋智的反应令宋师道愣了一下,而后他便介绍,“二叔,这位是苏先生,也是一名用剑之人,他想与您切磋一番,您看如何?”
“阁下要挑战我?”
苏铭摇摇头,从座上站起来,“我来挑战阀主,可惜他在闭关,缘悭一面,久闻地剑之名,还望赐教。”
宋智紧紧盯着他,如临大敌,“师道,你先出去。”
宋师道不解,而后他又道,“请大哥出来。”
他明白二叔的意思,朝苏铭抱拳一礼,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