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第23节

  奈何郭靖一心坚持,说自己的武功到了瓶颈,无法突破,江南七怪无可奈何,只能答应。

  至于母亲李萍那边就更简单了,他一说,李萍就答应了,无他,铁木真对他们一家恩惠太多。

  大汗的恩情,还不完!

  铁木真得知他的师傅同意,自然不会拒绝,“本汗答应了,你射术出众,依旧当射雕者吧。”

  郭靖摇摇头,沉声道,“大汗,我不想当射雕者,这次我希望能随您一起冲锋陷阵,正面与敌人厮杀。”

  正面厮杀?

  铁木真皱皱眉头,他可不想这小子折在战场上,“郭靖,冲锋陷阵非同小可,一不小心就会死在战场上,你不怕吗?”

  郭靖神色依旧坚定,仿佛是铁了心,“大汗,我不怕,这也是我老师叮嘱我,真男人,就该上阵杀敌,否则,岂不是辜负了大汗赐我的金刀?”

  上阵杀敌?你老师就不怕你死在战场上?

  铁木真暗暗摇头,不过郭靖都这么说了,他自然不会再拒绝,直接任命他当百人队的队长。

  要是苏铭知道他的想法,恐怕当场就要笑出来,在蒙古战场上,除了你铁木真之外,就属郭靖最难杀,别人都死了,他都死不了。

  没办法,主角就是可以为所欲为,怎么作,都不会死。

  ……

  自家帐篷前,郭靖望着眼前的十九个人,眼里闪过一丝激动,以往听老师讲了那么多历史,那么多兵书,先辈驰骋沙场的事迹在他脑海里闪过。

  如今,他也终于要上阵杀敌,冲锋陷阵,而不是当射雕者那样的精锐小队。

  驰骋沙场,是独属于男人的浪漫,即便这个浪漫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千百年来依旧抵挡不了人们建功立业的那颗心。

  这十九个人当中,有七个如他一样大的少年,还有十二个青壮。

  这一年多以来,彼此之间已经互相熟悉,上了战场,他们就是自己的亲兵。

  “上马!”

  此时的郭靖穿着铁甲,手上拎着一杆长枪,普通的面容满是凝重,眉宇间透着锋锐之气,活脱脱一个即将出征的少年将军。

  营地前,郭靖骑上自己的小红马,下达命令,得令之后,那十九个人也齐齐上马,跟在他身后。

  “出发!”

  马蹄声由缓到急,二十道身影很快便消失了。

  山丘上,江南七怪面面相觑,心里颇不是滋味,就像是突然发现家长突然发现孩子长大,而自己又无法教导他一样。

  这还是我那个傻徒儿吗?

  刚刚那一幕他们看得清清楚楚,穿着盔甲,手持长枪,骑上战马的郭靖活像是一个少年将军,与平日里乖乖听话的他判若两人。

  察觉气氛不对,全金发挥舞着杆秤哈哈大笑,“哈哈,这小子学了我的呼延枪法,这次等他回来,我可要好好问问他,用我的枪法杀了几个敌人。”

  韩小莹瞪了他一眼,嗔怒道,“六哥,战场上那么危险,你就不担心他有什么闪失?”

  朱聪“唰”的一下打开折扇,笑眯眯的打趣,“七妹啊,这小子把我们的功夫都学去了,等闲人可不是他的对手,你莫要小看了他。”

  南希仁也安慰道,“靖儿长大了,上战场走一遭,多见见血,不是坏事。”

  韩宝驹咧了咧嘴,似是炫耀一般,“七妹,你放心吧,靖儿骑的是我千辛万苦给他找来的千里龙驹,就算是打不过,也能跑,靖儿看上去傻,实际上聪明着呢,你就别担心了。”

  见兄长们都这么说,韩小莹气得不行,跺了跺脚就走开了,“你们……”

  七个师傅当中,唯有韩小莹是女子,女子本就多愁善感,而韩小莹还是江南渔家女出身,心思更是细腻,对郭靖来说是亦师亦母的存在。

  现在他上战场,她能不担心么?

  ……

  半年后,铁木真率领大军得胜归来,部落陷入了狂欢。

  每次打胜仗,铁木真都会把掳来的牛羊,人口分给各部落,牛羊可以宰杀吃肉,年轻的女的拿来当老婆,青壮以及老弱妇孺贬为奴隶。

  整个部落上上下下都获得了奖赏,能不归心?

  在得知大汗得胜归来之后,李萍就一直站在家门口,眺望远方,等待孩子归来,她从早上等到中午,直到下午太阳即将落山,双眼望穿之际,她终于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郭靖,回来了。

  在母亲的帮助下,他褪去盔甲,又与母亲共同用餐,讲述了一些他在战场上的经历和趣事,如寻常游子在外一样都是报喜不报忧。

  李萍虽然不知道他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但她知道靖儿一定很不容易,因为他变得更成熟了。

  回到家里,郭靖好好陪母亲过了一日,安抚她的心神。

  翌日,他便来到苏铭的帐篷。

  “老师,弟子求见。”

  “进来!”

  得到允许,郭靖掀开帐篷走进去,迎面而来的便是苏铭打量的目光,若是之前,他或许心里还有些发憷,而现在,他已经能以平常心对待。

  看到他眉宇间的杀气以及浑身散发出的凌厉气息,苏铭暗自点头,还是战场上更锻炼人,他说再多,不如他亲自去经历一番。

  “不错,长进了不少。”

  听到老师的赞赏,郭靖面上没有露出喜悦的神色,反而一脸悲痛,“老师,六子,大柱、石头他们几个都死了!”

  新书发布,求收藏,求追读,兄弟们。

第43章 要怪只怪你太弱了

  他的悲伤丝毫没有给苏铭造成触动,“他们是谁?”

  郭靖眼里闪过一丝悲伤,声音沉重,“他们是当初拖雷带来的奴隶,被我亲自带上的战场,一共十九个人,现在只剩下十个人还活着。”

  “他们是怎么死的?”

  “他们随弟子冲阵,在与敌军厮杀之时被杀!”

  “你讲的不够详细,再讲一次,他们是怎样死的?”

  郭靖脑海里浮现出他们厮杀时的场景,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继续重复,“弟子带领他们冲阵,敌军人数众多,我们冲的太快,与大军脱节,友军无法支援,他们为了保护我冲阵,牺牲了。”

  “不够清楚,再讲!”

  老师的问题让郭靖感到诧异,但他依旧乖乖的听话,“我们冲阵……”

  然而听完之后,苏铭依旧面无表情,“再讲一次,他们是怎样死的!”

  此刻,郭靖心里生出了一丝烦躁,来来回回的重复,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令他很是悲痛,“弟子……”

  “不够,再讲清楚!”

  “……”

  “再讲,他们是怎样死的。”

  郭靖来来回回的重复,脑海里只剩下一个画面不断冲击着他的心神,最后只剩下一个念头,“是弟子害了他们。”

  说着,他眼睛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是没有掉下来,

  听到这个答案,苏铭才没有继续追问。

  而此时,郭靖面上满是悲戚,眼里隐隐有血色闪过,整个人好像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嘴里喃喃自语,“是我害了他们,是我害了他们。”

  苏铭面色严肃的看着他,沉声道,“他们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你不够强,你说的什么冲阵太快都是虚言,若是你如项羽,李存孝那样勇武,他们就不会因为掩护你而死。”

  “要怪,只怪你太弱了,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若是你不够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悲剧发生却无能为力,你的朋友,你的亲人,你都挽救不了,你明白吗?”

  郭靖重重的点头,“弟子明白。”

  以前,郭靖上战场无牵无挂,而这次,他带着十九个人,这十九个人是他的部下,若非他失误,他们本不该死那么多。

  苏铭让郭靖带他们上战场,就是要让他亲眼见证死亡,见证自己的无能为力,唯有失去,才能促使他成长,郭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这是一个好品质,谁都想有这样一个朋友。

  但这样的品质在某些时候会变成他的弱点,他要学会冷血,学会放弃,苏铭知道他做不到一视同仁的舍得,但有些时候总要做出取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这个道理苏铭教不了他,只能让他自己慢慢体会,外人说的再多,不如他自己亲身体验,这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等到郭靖情绪稳定下来,擦去眼角的泪痕,苏铭方才继续开口,“把你这半年的经历给为师完完全全的说一遍,不要有错漏。”

  “是,老师。”

  两人在帐篷里坐下,苏铭亲自给他倒上奶酒,郭靖握着酒碗,将他这半年来的经历娓娓道出。

  铁木真这次攻打的是靠近金国边境的部落,这部落有数万人,与金国有一些联系,经常打劫铁木真他们的货物。

  正是因此,铁木真才下手收拾他们。

  这场大战里,郭靖率领一个百人队随军出征,他只是个小队长,只能听从上级的指挥,上面让他往哪冲,他就往哪冲,有十九个亲兵,加上手下百号人,立下不少功劳。

  在覆灭这个部落的最后一战中,郭靖冲的太猛和其他队伍脱节,折了九个人,他自己还受了伤。

  “这次上战场,有何感想?”

  郭靖沉思片刻,凝重的说道,“弟子学的还不够多,手下的人也太少了,那一战,我麾下若是有三百人,一定能将敌人冲垮,而不是差点被围。”

  “学的不够,可以慢慢学,人不够,自己去找,这是你的兵。”

  郭靖点点头,说出他的想法,“老师,草原上还有好多汉人奴隶,我想用他们练兵,同为汉人,在弟子这儿,他们能过的更好。这次随我出征活下来的十个人都获得了战功和赏赐,已经能够在草原上立足,他们不用再做奴隶。”

  苏铭看了他一眼,发现这小子很激动,帮这些汉人奴隶获得自由和尊严让他获得不少成就感。

  不过,这也无意中走上了自己为他设想的道路。

  如果郭靖以后要在铁木真手下当将军,麾下肯定要有基本盘,他是汉人,草原上大多都是蒙古人,天然有一层隔阂,这些隔阂会随着他在铁木真手下崭露头角而不断放大。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排外是肯定的。

  不是说蒙古人不可信,而是因为汉人在异国他乡,天然的会更容易抱团取暖,郭靖如果能在草原上立足,他就能收拢草原上的汉人,以他们为核心建立军队。

  铁木真未来将建立蒙古国,这个国家一直都在扩张,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换做是别人,或许还会猜忌他,但铁木真却不会。

  郭靖有汉人作为基本盘,就有了根基,而不是无根浮萍,若再与华筝结婚,地位会更稳固。历史上,忽必烈能成功上位,也极大的依靠了他麾下的汉人官员,郭靖未必就不能复刻这条路。

  他如果想要进步,手上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班底。

  李世民有天策府,所以玄武门之变后他能立刻掌控朝堂局势,朱元璋手下有淮西旧部和投靠他的心腹,被郭子兴夺了兵权之后依旧能再起。

  当然,郭靖离这一步还有很远,但收拢汉人奴隶这件事做的很对,即便以后这些奴隶自立门户,也依然会先天性的向郭靖靠拢。

  “想做就去做吧,这次你应该立下不少功劳,买一些汉人奴隶也够,但不要买太多,不然你养不起,训练一支军队不是简单的事。”

首节 上一节 23/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