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第46节

  见母亲无动于衷,杨康沉声道,“娘,你想不想跟他再见一次?”

  闻言,包惜弱猛地抬起头,眼里射出希冀的光芒,“你知道他在哪?”

  杨康脸上露出一丝悲痛,“娘,这次我带您出来就是为了找他,毕竟不管怎么样,他都是我爹,我不能不认他。”

  包惜弱眼眶蓄满泪水,捂着嘴小声哭泣,“康儿,你……”

  为了取得包惜弱的信任,杨康直接称呼完颜洪烈的姓名,“在中都的时候,孩儿并不是不想认他,而是不能认他,完颜洪烈是什么样的人,娘你应当清楚才是,假如我与爹相认,我们一家三口恐怕没法活到现在!”

第81章 杨康的演技

  此刻,包惜弱泪眼朦胧,难以置信的看着他,“康儿,你真的是这么想的?”

  杨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当初不是我不想认他,一来,他出现的太突然,二来,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娘,请您相信我。”

  “他是我的亲生父亲,是我亲爹,我怎么可能不认他?”

  包惜弱擦了擦眼角的泪珠,抽了抽鼻子,问道,“康儿,你知道你爹在哪?”

  杨康神色一动,站起来,“娘,我离开中都的时候特意放出消息,爹知道我们的行踪,肯定会跟上来,到时候我再安排一下,让他跟你见上一面。”

  包惜弱此时又担心起来,“可是,他派了这么多士兵,万一你爹被伤到怎么办?”

  杨康上前握住她的手,“娘,你放心吧,这些士兵都听从我的命令,那几个高手也同样如此,只是,如果爹出现了,你们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先听我安排,怎么样?”

  “可是!……”她还想继续问,却被杨康打断,“娘,你如果想见爹,就一定要听我的,尤其是见到他之后不要随便就跟他跑了,跑是容易,但完颜洪烈可不是吃素的。”

  “惹恼了他,我们一家恐怕都没法活命!”

  包惜弱的性格本就柔弱没有主见,杨康声音瞬间变得强势,她便不再问,“好,一切都听你的。”

  听到这句话,杨康就像是吃了颗定心丸,心里松了口气,但他依旧不放心,又叮嘱道,“娘,你跟爹见面了,千万不要跟他走,这件事,我会和他商量,一定会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

  苏铭刚给杨铁心父女上完眼药,杨铁心便一脸严肃的对她叮嘱道,“慈儿,先生的话你要牢记在心,他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以后,你肯定能遇到合适的郎君。”

  穆念慈心中悲痛,但杨铁心都这样说了,她又能怎么办?只能点头称是。

  苏铭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杨兄,我听说杨康此行的目的地是全真教,你打算何时现身与他们见面?”

  杨铁心面色变得凝重,无奈道,“这个我还没想好,昨天听到消息,我急匆匆的追上来,现在还不知怎么做,她身边有那么多护卫,想见她,难啊!”

  “若是杨兄一时没有办法,不如听听在下的建议。”

  杨铁心神色一震,惊喜道,“愿闻其详!”

  “杨康敢带着杨夫人出来,身边肯定有许多护卫,路上很难与他们接触,但他们的目的地是终南山,杨兄与丘道长有旧,终南山是全真教的地盘,若是有他们帮忙,这件事就简单了。”

  杨铁心细细思考了一下,越发觉得此事可行,“先生说得对,若是贸然现身,打草惊蛇令他们有了防备反倒容易生出变故,到了终南山就简单了,多谢先生建言。”说完,杨铁心站起身朝苏铭重重施礼。

  苏铭忙扶起他,脸上浮现着淡淡的笑容,“杨兄言重了,你是靖儿的叔父,我出手相助这是应该的,谈什么谢字。”

  “好,先生说得对,是我客套了。”说着他又叹了口气,“可惜这里无酒,不然我一定要跟你好好喝几杯。”

  “放心吧,有机会的。”

  ……

  翌日,天已经放晴,空气里弥漫着下雨过后的清新,地上微微有些泥泞,但不影响行走。

  破庙里,杨铁心靠在火堆旁打盹,穆念慈蜷缩着身子睡得很熟了,火堆早已经熄灭,幸而这是夏日,晚上并不寒冷。

  苏铭在四周走了走,喝了点露水补充水分,等他回来时,父女俩已经醒转,正在啃干粮。

  三人牵着马,离开了破庙,“杨兄,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启程吧,早一日到终南山,就能早一日准备,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好,就按你说的做。”杨铁心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知道机不可失的道理,转头对穆念慈道,“慈儿,接下来我们要连日赶路,路上辛苦,你暂时忍耐一下。”

  睡了一觉后,穆念慈的神色好了不少,脸上的悲伤一扫而空,“爹,你放心吧,女儿不怕吃苦。”

  片刻后,三匹马在官道上疾驰,踏着泥泞远去。

  他们三人,一人一马,比起杨康的车队快了许多,约莫一个月的功夫,就从中都赶到了关中长安,终南山就在长安城外,这里是金人的治下。

  沿路走来,苏铭所见之处更是怵目惊心,几百年的战乱让关中不堪重负,早已失去了王霸之基的资格,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远不如中都,还有汴梁,临安。

  没办法,长安坐拥地利却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关中土地逐渐贫瘠,养不起太多人口,而漕运的距离长安很远,不及洛阳来的方便。

  当年大宋建立之初,赵匡胤差点就把国都迁到了洛阳,毕竟比起无险可守一马平川的汴梁,洛阳好歹还有洛阳八关可守,漕运的粮食也能运到这里。

  可惜,这个举措被赵光义否了,最后来了个“山川在德不在险”,埋下了冗兵的后患,让子孙后代买单。

  苏铭他们一行三人来到关中,沿途盗贼极多,几乎是隔了几十里就有大大小小的盗贼,路上遇到了不少麻烦,不过杨铁心武艺不俗,穆念慈身手也不差,不用苏铭出手,那些人就被打发了。

  终南山,群山苍翠,云雾缭绕,山脉起于昆仑,尾衔嵩岳,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钟灵毓秀,千峰叠翠,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终南山传承久远历朝历代以来都有修行者在此定局,前朝有楼观道,本朝则是重阳真人王重阳创立全真教,以终南山为山门,为天下道门魁首,号称天下第一派。

  走了一个多月,苏铭他们终于来到了终南山。

  望着眼前峰峦叠翠的山脉,苏铭眼里生出了一丝感慨,不愧是道家名山大川,果然气势不俗,终南山上有匠人耗时耗力开辟的台阶,方便香客信众上下来往。

  沿着台阶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见到了路上全真教树立的界碑,再往前走了数百步,两个背着剑的道士出现在苏铭面前。

第82章 全真七子

  两位道士看到三人,上前几步朝他们打了个道揖,态度和善,“三位居士,可是要前往重阳宫上香?”

  “我与丹阳道长是旧识,这是他交给我的信物。”苏铭扫了他们一眼,递上信物。

  两位道人一听是丹阳子师长的旧识,不敢怠慢,连忙接过玉佩,确认之后,面上露出笑容,“原来是师伯的旧识,前辈,请随我来。”说完,又把玉佩奉还,亲自为他们引路。

  杨铁心父女心中暗叹,原来他真的是马道长的旧识,此刻,他们心里最后一丝戒备也散去,郭靖是侄儿不假,但毕竟没见过,但马道长可是救了他们,关系更近,更值得信任,有他作保,一定没错。

  留下一个道士继续在这守着,四人齐齐上山。

  苏铭一边欣赏终南山的美景,一边暗暗观察眼前的道士,这个弟子看起来不到二十岁,但内力根基牢固,脚步轻盈,显然轻功颇有火候,掌心虎口有老茧,一看便是经常练剑。

  他应该是全真教的二代弟子,武功不算高,比黄河四鬼差一点,放到江湖上也只是三流角色,但这些弟子却是全真教真正的精英和基石,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弟子,全真教巅峰时期为万民所敬仰,也让一度拥有三千道观、八万教众的庞大规模,当然那是在以后,现在的全真教还差得远。

  不过话又说回来,全真教的武功固然是天下一等一的上乘武学,可惜全真七子遇上王重阳授艺时都人到中年,过了修习上乘武学的最佳年纪,很难将全真武功的潜力挖掘出来。

  全真教是由王重阳创立,但却是被全真七子发扬光大,为此他们还放弃了抗金的路线,转而与金人缓和仇恨,因此才能迅速扩张,成为天下第一大派。

  俗物俗事耗去了大量精力,全真七子又不善于教徒,只能将自身对教中武学的粗浅领悟交给弟子,而全真内功又是全真教的立教根基,练此玄功又必须心无旁骛才有大成就。

  全真教的三代弟子,最强的赵志敬、甄志丙到了中年平也差孙不二远甚,撑死混个二流,还是垫底的那种,可以说全真教自从王重阳之后就没一个能扛鼎的人物。

  周伯通厚积薄发,可这人老顽童心性,担不起重任,除了他之外,全真教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高手,他们看似人多势众,但高手层面非常薄弱。

  到了神雕士气,蒙古攻打重阳宫一战中,丘处机等人甚至认为金轮法王、尼摩星、潇湘子、尹克西只要有一人来,他们便千难万难(当然实战上不至于此)。

  当然这也跟道门内功的特性有关,全真三代弟子入门时年纪幼小,最是精力旺盛心猿意马,哪里能够长久的静坐练功,安心打磨真气。

  人到中年之后,随着阅历增长,心性逐渐沉稳,自然而然就符合了全真玄功要旨,是以全真弟子到中年后反而比之前精进更快,抛开老顽童不算,郭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生性质朴,身怀赤子之心,练功时更是心无旁骛,得到全真内功真传,切合真意,再加上以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短短两年内功进步飞快。

  四人身负武功,脚程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来到了全真教。

  那道士将苏铭一行人带到三清殿,这里有不少香客正在上香,“前辈,请您先在此游玩片刻,我去禀告师叔。”

  “无妨,你去吧。”

  重阳宫大殿。

  这里供奉着王重阳的雕像,全真七子依次坐在雕像下面,六男一女,分别是丹阳子马钰、长春子丘处机。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其中孙不二出家之前是马钰的妻子。

  马钰与王处一回归全真教,本该是喜事,但他们带回消息却令众人十分忧心,丘处机在金国收的弟子非但没有亲近全真教,反而与他们为敌。

  丘处机轻捋长须,脸色十分难看,“师兄,师弟汗颜,当初他们一家受我牵连,我心中有愧,觉得他是忠良之后,与江南七怪定下赌约,而后收他为徒,没想到竟然教出个白眼狼,这孽徒人品如此恶劣,我全真教是名门正派,品行心术居首,我收徒如此,颜面无存啊。“

  说着,他又看向其他六人,”算算日子,江南七怪应该要来赴约了,嘉兴醉仙楼比武之约便算了吧,等找到他们,贫道亲口认输,传言江湖同道。”

  马钰叹了口气,沉声道,“师弟,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你,你本是好心,郭杨两位皆是侠义心肠般的豪杰,他们因你受累,若是袖手旁观,往后余生都不得安宁。”

  忽然,七人抬头望向殿外,只见一个弟子从外面走进来,“见过师傅,师伯,师叔。”这个弟子叫崔志方,是丘处机的弟子,

  他们在这里议事,吩咐弟子无事不可打扰,既然来了,那便是有事。

  丘处机问道,“志方,你为何到此?”

  “启禀师傅,山下来了三位客人,其中一人说他是师伯的旧识,还有信物,我查过了,信物没错。”崔志方说完,便把目光投向马钰。

  “我的旧识,还有信物?”

  马钰轻捋胡须,神色疑惑,而后脑海里闪过苏铭的身影,惊道,“是他!”

  “志方,此人万不可怠慢,你速速将其请到后殿款待,我稍后就到。”

  “遵命。”

  崔志方走后,郝大通疑惑道,“师兄,此人是何来历,竟然能让你主动送上信物?”全真七子名满天下,全真教更是声势浩大,除了五绝之外,整个江湖当中能让他们高看一眼的人并不多。

  闻言,马钰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等下,你们见到就明白了。”说完,他便起身离去。

  剩余六人互相对视一眼,“走,一起去看看!”

  三清殿。

  苏铭与杨铁心父女给道祖上香之后便出了大殿在这里游玩,这里是全真教的祖庭,修建了许多宫观阁楼,地上是光滑的青石板,香客们或来上香,或来听经,为家人祈福。

  崔志方收到命令之后不敢怠慢,急匆匆前来,“前辈,我已向师伯禀告,他随后就到,您这边请。”

  苏铭微微颔首,“有劳了。”

  四人随崔志方来到后殿一处院落,院子里有一方池塘,种着荷花,碧绿的莲叶飘荡在水面,环境清幽,十分宜人。

  三人落座之后,崔志方又奉上香茗,点心。

  苏铭一边喝茶,一边随意的与他交谈,打探全真教的情况,杨铁心父女就拘束多了,坐在座位上,身子紧绷绷的,没有多看。

  正当他们聊得起劲,一道声音从院子里传来,“苏小友,你终于来了。”话音落下,一个发须皆白的老道士踏入房间,气质洒脱,如神仙中人。

  苏铭放下茶杯,站起来,朝他抱拳,“丹阳道长,好久不见,久违了。”

  马钰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赞叹道,“两年不见,苏小友风采依旧,真是一点都没变。”

  苏铭也露出爽朗的笑容,“道长说笑了,比起你闲云野鹤,神仙中人,我还差得远。”

请假条

首节 上一节 46/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