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第47节
三份信都是匿名的,内容出奇的一致,聋老太不满95号院上报特困扶助对象名单没有她,很不满,昨晚唱了一出“聋老太不满仨大爷,拐棍捅破窗户纸”的好戏!
王主任微微皱眉,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你捅破人家窗户纸不是增加人家生活负担吗?
老人就要有老人的样子,德高望重的老人确实值得尊敬,首先你得德高望重才行,没有德行,别人凭什么尊敬你?难道仅仅因为你的年龄?
想了想还是准备问问何雨柱昨晚的情况,她也不能凭借举报信直接下论断!
六十来岁的老人这么横行霸道,确实让人厌恶,管吧?怎么惩罚?手不能提、肩不能抗!
不处理吧?举报信都来了,没有回应打击街道办的威信!
王主任感觉很棘手,总不能跟贾张氏一样处理吧?农场也得收才行!
创造不了价值,还给农场增加负担,说不定还要承担医药费,谁愿意接收?
何雨柱被街道办的人拦住了,说王主任有请!
他能猜出一些来,还不是聋老太的事,估计是找他了解情况的!
“王姨!”
“雨水来了?来,吃糖!”
“谢谢王姨!”
何雨水见王主任就凑了上去,拿着糖窝到王主任的怀里,何雨柱使眼色都不出来,何雨柱给王主任的茶缸里添上水,坐在凳子上!
“柱子,昨晚是什么情况?给王姨说说!”
“王姨是这样的,我被吵醒到后院,看见聋老太。。。”
王主任皱起了眉头,这么霸道的老人,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动辄坐人家门口,还自称老祖宗,你以为你是乡下族老啊?
她没想到城里也有这样陈规陋习,以前的根据地见过不少这样的人!
他们都是村子里的族老,这些族老说话比政府还要好使!
以前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这种说法根源就是地方士绅和各村族老!
很多村子里都是一个大姓,夹杂了几个杂姓,甚至有的村子只有一个姓!
这样的村子一般都有一些人称为族老,辈分最大,资历最老,威望极高!
有些族老劝人向善,配合政府行事,有些人不然,鼓动村民搞对抗,相当难缠!
这聋老太虽然没这样的威望,但大院众人因为她的年龄,投鼠忌器是真的!
“柱子,你有好办法没?”
“嘿嘿,王姨,我能有什么办法,聋老太这行为不是一天两天了,邻居好不容易吃点肉,被她闻到,就上门,不给吃就不走!
虽然咱们政府来了,我们的日子好过了很多,但您也知道,吃肉仍然很难,多少家庭一个月都见不到荤腥子!
好几个月才买点,勉强给家里的孩子解解馋!
可聋老太不管这些,她上门吃不到就肆意诋毁,四合院众人苦聋老太久矣!
王姨,说书的人说了,黑脸包公那是铁面无私,要不您扮演一次黑脸包公?
把聋老太安排到收容所得了,我可听说咱们已经开始建立养老院了!”
“说什么胡话呢,聋老太有自己的房产,还有易中海他们管着,收容所肯定不合适,那是给无家可归的人设立的,以后会逐步安排这些人出去做工,为国家建设出力!
至于养老院,确实有了这方面的内容,但国家百废待兴,连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和烈士父母都安排不完,哪有多余的资源供给她啊!”
何雨柱深以为然,他也就试探关于聋老太家人为国家牺牲的传言是不是有消息而已,这年代的养老院?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进的!
“嘿嘿,王姨,还有一个办法!”
“说说,你们大院的事你最清楚,哪怕说错了也没关系!”
王主任头疼的揉了揉,还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要不要解决?那是必须的,可解决的办法她还真想不到!
“嘿嘿,聋老太不是易中海主动要管的吗?现在流言蜚语很多,难道易中海照顾的不够周到,让聋老太心生不满才申请特困救济?
聋老太家没病没灾,易中海两口子照顾的也很到位,按道理来说不可能困难,甚至人家都要过的比大院大多数好才对!
我觉得王姨可以找易中海好好谈谈,如果是易中海照顾不周,让聋老太心生不满,那肯定要严肃批评!
如果易中海尽心尽力,那就是聋老太的不是了,国家这么困难,她怎么不知道体谅国家,还想着占国家便宜呢?
这更应该批评易中海了,甚至可以将易中海和聋老太结为“帮扶对子”,长期帮扶!
帮扶的好,聋老太也不欺压邻居,可以颁发街道的“道德模范”奖,是街道办对易中海的奖励!
如果聋老太继续欺压邻居,那就要公开批评易中海,是他帮扶的还不到位,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柱子,街道的“道德模范”可不是随便颁发出去的,必须符合条件才行!”
“嘿嘿,王姨,想做到可是不容易!”
何雨柱神秘的笑笑,如果真做到了,只要一顿红烧肉,聋老太能忍住才怪,不是他看不起聋老太,是那老太婆太馋!
他的手艺虽然还不够,但他对付引出聋老太的馋虫并不是难事,聋老太的馋嘴何雨柱在剧中算是见识了,这也是他怀疑聋老太身份的原因!
如果是一般人家出身,经历战乱年代能吃到窝窝头就要感谢社会了!
肉?妥妥的奢侈品,怎么可能吃肉“成瘾”?
特定的历史背景证明阶层的不同,待遇不同,这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聋老太的生活习惯表明,她的阶层至少在中上水平!
求月票!!!
第75章 谈话易中海,大茂报复(二合一,求首订!)
王主任有点犹豫,道德模范的称呼还没人提过,应该和古代的牌坊有异曲同工之妙,柱子这孩子想法虽然天马行空,还真有点意思!
王主任认为既然街道办出面,那就要同时拥有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工作中积极努力、为国家或集体做出突出贡献,生活中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等条件才可以!
“王主任,别想那么多,说出来是说出来,能不能做到,那就两说了!”
王主任明白了何雨柱的意思,有点“望梅止渴”的意思!
这就要看易中海能不能做到了,如果真的同时满足了,也是个好的社会风气引导,用易中海限制聋老太可能真是个好主意!
何雨柱心里暗笑,如果易中海真的拿到道德模范对他来说才是好事,他认为做好人太难,无数光环的笼罩下,活的太累!
所谓好人就要一直做好事,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助人等等!
一件事做的不对路就可能被人口诛笔伐,活的太累!
如果易中海成为街道办背书的“好人”,遇上他这个“坏人”,肯定处处受掣肘,这样才好玩!
何雨柱带着小雨水离开了,后续发展就要看王主任的了,他还是个“孩子”,不能太发挥了!
要藏拙一段时间了,出头的椽子先烂,不能继续出头了!
近段时间沉淀沉淀,背后使手段看戏也是个好的选择!
马上就入冬了,到了考虑过冬的时候了,火炕问题还没解决,实在够废的,给重生者丢人了!
“王叔,你知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做火炕的人?”
“柱子,你要砌火炕?”
“嘿,这不马上入冬了,弄个火炕,别到时候把雨水冻坏了!”
“哈哈,你要是不嫌弃俺的手艺糙,我给你弄,不要花那个冤枉钱了!”
“王叔还有这手艺呢?”
“俺家是以前是东北那嘎达的,别的可能不会,但火炕在俺们那里谁都会,放心吧!”
“得嘞,那就麻烦王叔了,您看多少钱能弄出来?”
“差不多两万块钱吧,弄点砖头砌炕沿,再整些钢筋水泥啥的就齐活了!”
“得嘞,王叔,那就麻烦您了,这是四万块钱,您收好!”
“柱子,这是干啥?两万就够了到时候王叔给你收拾好!”
“王叔,您听我说,我家耳房也弄一个!”
“耳房小,三万就够了!”
“王叔,我不能让您白干活,工钱另算!”
“柱子,你把俺当成什么人了?如果这样你请其他人吧!
你帮俺们家那么多,现在好不容易有报答的机会,要材料费,那是王叔承担不起,给工钱,你可就看扁你王叔了!”
“王叔,您别激动,听我说,我家做了火炕保不齐有人也会有此打算,咱们大院除了贾家、易家还有刘家,别人家都是床,不是炕!
您不要我钱,到时候保不齐别人也会找你砌,到时候你能要?要了别人会没意见吗?”
“这事好办,我就说你给我钱了不就行了嘛,就这么说定了,这钱我先拿着,工钱就不说了,到时候多退少补!”
王四明白了何雨柱的意思,拿着钱就消失了,何雨柱摇摇头!
他听到王四会砌火炕的时候,原本想以此帮一下王家,这家人情意重,不是白眼狼,懂得感恩,以后指不定能给他帮上忙!
人活在这个世上,永远不可能单打独斗,他上班去了大院发生的事除了许大茂就没人给他说了,这可不是好现象!
当然他也不是滥好人,怎么帮也有个限度,比如火炕的事,到时候可以给王四宣传宣传!
那晚的钱和腊肉是被张老太给感动到了,只此一次,以后也不可能无偿送了,升米恩,斗米仇!
镜头一转,王主任等着易中海,易中海和闫埠贵下班还要去街道办学习,这一项工作两人倒也不敢偷奸耍滑!
“易中海,昨晚的事我已经弄清楚了,我想了想,老太太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你主动担负照顾老太太的责任,街道办很欣慰,你是大院的二大爷,怎么能纵容老太太胡闹呢?”
“王主任,我这刚出院,吃完药就睡着了,昨晚的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回去我问问老太太情况再说吧!”
“老易啊,你是娄氏轧钢厂的技术骨干,大院里威望也不低,老太太就交给你了!
表现的好,街道办有奖励,当然老太太再胡闹,街道办就要追究了!
街道办筹划评选一批道德模范,我看你还是很不错的嘛,能不能拿到,就看你自己的表现了”
上一篇:娱乐:让你演反派,差点打死主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