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生新体验 第632节
杭贵妃倒是看出来是周喻有些想要和现在的李香凝逗乐子,在杭贵妃看来这就是两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两人有点小矛盾还有点小脾气,剩下的便是两人的小情趣,所以看在眼中笑在脸上也并不会插手管太多,可要不是周喻还多少有点护着李香凝的态度也乐于和李香凝这么逗了,搞不好杭贵妃早就把李香凝叫到自己面前打上二十大板了。
有时候周喻也在想什么时候要不要把李香凝介绍给李惜月认识认识,也不知道这两人碰撞在一起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有趣火花。
一日,周喻正和杭贵妃李贤妃以及唐云燕等人在御花园赏花赏曲,成敬忽的就来到周喻耳边说了起来。
“皇上,襄王回来了。”
“这就回来了。”周喻恍惚了一下,随即点头:“也是,也已经这么久了,人到哪了。”
“就在宫门外。”成敬有些无奈的道:“襄王在进城的时候正好被瓦剌使团给堵了路然后把瓦剌的使节给揍了,现在瓦剌的使节也在宫门外哭着要告状。”
“我……”周喻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揉着脑门和成敬一样无奈的道:“让人去安抚瓦剌的使节,让襄王去御书房见朕。”
成敬点头:“那个……薛驸马也来了。”
“不来的时候谁都不来,一来之后全都来了。”周喻摇摇头,道:“于谦没来吧。”
“于大人恐怕还要延后些日子才会回来。”
周喻转头对着身边的杭贵妃道:“朕有事要处理,你们继续。”
杭贵妃也没多说什么,起身便朝着周喻盈盈一拜:“臣妾恭送皇上。”
“臣妾恭送皇上。”
周喻摆摆手带着成敬和侍卫离开,自然有人去招呼瓦剌使节然后把襄王给带到御书房去。
刚在御书房坐下没多会的时间襄王就急匆匆的来到了御书房,见到周喻坐着也是赶紧朝着周喻行礼:“臣参见皇上。”
“皇叔就不必和朕客气了。”周喻摆摆手,道:“来人赐座上茶。”
“谢皇上。”
周喻:“皇叔这段日可是发福了不少啊,脸带红光就连精神头都好了很多,怎么回来这么急也不提前让人给朕送信也好让朕准备准备。”
“本王等不急了。”襄王擦着手掌一脸急不可耐:“那边的事情一结束我就让人快马加鞭的回来,皇上你赶紧把三大营派出去接应于谦,要是出事可就完了。”
“???”
襄王看着周喻一脸问号也是急的拍大腿了:“金山银山啊!足足一亿两啊!”
“什么!?”周喻都被这个数字给惊得站了起来:“多少!?”
襄王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各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古董字画,香料和西洋货零零散散加起来粗略也是价值亿两白银,这可是我大明现在五年的税收啊。”
周喻真是有些不可思议了:“皇叔,你和于大人到底是抄了多少?”
“几十家吧。”襄王摇摇头道:“我和于谦闲着没事还带兵把周边的各种能找到的山贼海岛假倭寇给全部扫了一遍,反正我觉得这次只比一亿更多,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万两的家产真是吓死人了,我从没想过当王爷竟然还没这些当商人的过得好,皇上,你是不知道他们的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简直是让人项目啊。”
周喻喝了一口茶水冷静了一下:“为何不提前通知朕?”
襄王道:“我们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啊,出发之后汇合才发现有些失控了就赶紧停下,而且抄出来的家眷美人也不少。”
“成敬。”
“老臣在。”
“去去去,让石驸马和马顺立刻带神机营和锦衣卫去接应。”
“是。”成敬赶紧应声后去安排。
周喻无奈:“所以你急着进宫就把堵路的瓦剌使节给奏了?”
“区区一使节竟敢挡本王的路,揍了便也揍了吧。”襄王哼哼道:“有了这一亿两入库我大明随时可养出百万精兵,看我不揍死他们,这些小人不揍服了他们还得作乱。”
“唉。”周喻轻轻叹了口气,道:“可皇叔啊,朕正在和瓦剌商议合作的事,瓦剌地界上有未曾被他们发现的银矿,还有铁矿,煤矿……”
“一万两银子够不够!”
周喻话都还没说完襄王就急吼吼的道:“本王立刻就去赔礼道歉!一定让他们感受到我天朝上国的温暖!这活谁也别和我抢!”
“别急别急。”周喻连忙下来按住襄王的肩膀,道:“皇叔别着急,此事要从长计议朕已经有了安排,只是诚如皇叔所说务必要让瓦剌使节感受到大明的温暖,皇叔待会也出面笑一笑其他的自然由朕来安抚便可,若是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甚至相处成了好朋友,嗯,皇叔?”
襄王脸上多出了一些笑容:“本王懂的,那个银矿大不大。”
“大,银子多铁多煤也多,关键是方便开采还方便运输。”
襄王哪能不知道方便运输,那简直是太方便了好吧,一听到周喻这么说都有些激动的舔了舔嘴唇:“一定拿下。”
第970章 接受
襄王带回来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让人惊讶就连周喻都想象不到竟然襄王出去这一趟能带回来这么多银子。
一亿两白银啊,襄王按照两千万两的税银来算好似很正常但实际上大明去年一年的税收也不过就是一千多万两白银罢了,而就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现在周喻都没有实际的见到过然后就因为各种原因分配到了各个地方。
别以为他周喻是皇帝就能为所欲为,不管干什么可都是需要银子的。
国事让户部份银子,比如战事治水救灾,要是户部没了银子那怎么办还不是得动用皇帝的内库。
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周喻自己在出银子,工坊和医药坊就是周喻自己出银子去做别指望户部那边能给他。
好在周喻从一开始好像就不怎么缺钱,最早的时候是那堡宗的皇后钱氏主动送上一大笔银子被周喻分给了军队,即位以后不仅拿到了皇家内库,还以靖难为缘由查抄了很多和孙氏有关的人着实极大充实了内库的份量,瓦剌给的赎金和赔偿周喻作为皇帝也分走了一些剩下的才给了户部。
不久前又有常德公主谋反叛逆家产全部查抄充入内库,连带着还拿下了好几个和常德走得很近的大臣和豪商,那是狠狠的搞了一大笔银子。
周喻都觉得自己已经很能搞钱了可没想到襄王搞到的银子比他多出了这么多,就算说是金山银山那也不为过。
而这么多银子运回来绝不是小事,这可是一个能够让一个帝国都眼红的巨大宝藏,只有真正入了国库才能让人放心下来。
别看襄王说这件事的时候很兴奋但重点就强调一个避重就轻根本没给周喻说具体的情况,周喻也没去问这个急着过来邀功的皇叔,不管对方到底做了些什么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周喻都会现在无视,在这个时候寻根问底并不合适。
至于那个瓦剌的使节揍了也就揍了还不至于要让襄王去道歉,等到人来了之后周喻安抚两句顺便给点赏赐这件事过去也就过去了,主要是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使节影响到大明和瓦剌的友好合作关系。
会见瓦剌使节那也得换个地方,周喻带着襄王去往奉天殿的时候瓦剌的使节们已经站在殿中等候,一见到周喻立刻就双膝跪在了地上。
“外臣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参见陛下。”
“起来吧。”
周喻坐在了龙椅上仔细的看了一眼下面站着的几人,赫然发现其中一人倒是有些鼻青脸肿的模样,身上的衣服虽然已经收拾了一遍可还能看得出狼狈的感觉。
周喻轻轻点头:“来人,宣太医,给襄王和群臣以及使节们赐座。”
宣太医是为了表示他的仁慈更是一种安抚,给襄王群臣和大家赐座也有这方面的表示,但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一个大明和瓦剌必须要好好交涉的态度。
如今在这奉天殿里的可不只有瓦剌的使节,来自文华殿的内阁大臣以及从礼部过来的官员等等加起来人也不少。
等到桌椅摆好各自就坐,周喻这才看向了早就恭候一旁的太医:“情况如何。”
太医连忙道:“回皇上,只是些许外伤看着严重其实并无大碍,臣下去开两副药加快瘀血散开也就差不多了。”
“嗯,你去吧。”周喻轻轻点头,看向了那被揍的瓦剌使节:“太医也说了无事,不过若是你非要找朕告状那朕自然也会秉公处理,不过朕觉得这不过就是你和襄王两人之间的口角争斗没有必要过于计较,这样吧朕让襄王给你补偿一下这事便算是揭过了。”
这位使节还比较年轻但脸上却没有流露出对周喻的丝毫不敬,站起身来便抚胸行礼:“一切由大皇帝做主。”
“嗯。”周喻对他的识时务很满意,开口道:“给朕介绍一下你自己。”
“回大皇帝的话,臣叫脱骨思蒙可,家父正是蒙古汗脱脱不花。”
“你父亲是脱脱不花?”周喻还有些意外,成敬过来就在周喻耳边小声耳语了几句一下就让周喻弄明白了情况。
“不错,不错。”周喻笑着点点头,道:“你父亲能把你派过来让朕看到了你们瓦剌的诚意,大伴,既是脱脱不花的儿子来到这京城之中出了这档子事朕也不能完全没有表示,你去挑一件合适的礼物送给他。”
“是,皇上。”
成敬笑着点点头深深的看了脱骨思蒙可一眼,后者也是连忙跪在地上向周喻表示感谢:“外臣谢大皇帝赏赐,愿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呵呵,倒是学得挺好。”周喻点点头,问道:“之前朕派了人带了圣旨去了草原。”
脱骨思蒙可连忙道:“是的大皇帝,我父汗已经接下了大皇帝的圣旨愿意和大皇帝一起剿灭也先,只要大皇帝的兵锋一指,我们蒙古勇士立刻就会策马而下和大皇帝的天兵勇士们一起杀瓦剌个片甲不留,我父汗更是令我在大皇帝身边好好效命。”
“好好好,哈哈哈。”
周喻畅快的大笑起来,朝堂上大臣也都纷纷的点了点头。
这脱脱不花不愧是大明留学生,这一套倒是也学得很溜,竟然还知道把自己的儿子派过来当质子。
当然脱脱不花有好几个儿子真要死了一个儿子倒也没多大关系,可要是能够理解脱脱不花现在的面临的局面那也就明白为什么他会把自己的儿子派到大明来。
如今脱脱不花虽然是名义上的大汗但也先才是真正掌握着草原权利的人,也先的姐姐嫁给脱脱不花也生了一个儿子,而也先想要什么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的事情了,一直以来也先都在干涉脱脱不花的事情甚至连立太子都要插手其中,两人早就已经算是水火不容,也先不死脱脱不花难以安睡。
要不是因为被大明这边的事情给绊住了脚步也先恐怕早就转头攻向脱脱不花自己当这个蒙古大汗了,如今大明愿意和他一起出兵对付也先那自然是脱脱不花求之不得的事情,更何况就连阿剌知院对此也是非常支持的,两人苦也先久已。
当然嘴上说说的东西谁都能说,可是一整个使团过来正式的商议那可信度就要高很多了,虽然所有的协议都可以全部撕开但是起码正在签订协议和刚刚签订协议的一段时间里两边也都还是能稍微信得过的。
更何况上一批回去的使臣已经把自己亲眼看见的那些全部告诉了脱脱不花和阿剌知院知道,这在平地上都能只用五百人就轻而易举的杀得两千冲锋的骑兵片甲不留,着实是把那些使臣给吓得差点尿出来,这一回去只会更加夸大的把自己看见的那一幕转告给其他人知道。
原本大明就刚刚才大胜一场,现在有了更厉害的武器这还怎么对抗,所以对于脱脱不花和阿剌知院来说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再加上周喻愿意和瓦剌一起建巨城的事情确实也让脱脱不花和阿剌知院非常的心动,一旦有了巨城那互市自然也能变得更加稳定。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脱脱不花就再也没有其他想法把一切都给答应了下来。
再之后便是瓦剌的使节和礼部的人当着周喻开始商议各种事情,有些事情是早就已经给瓦剌通过气的,之前回去的使节都肯定会把这些通过气的事告诉给脱脱不花知道,比如瓦剌恢复对大明上供这样的条件这些对他们来说也是习以为常,只是恢复原来的安排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周喻要瓦剌出至少三万骑兵为自己作战一事情况就有些不太好了,这地方不是让脱脱不花出兵至少三万围剿也先,围剿也先是另一回事,周喻要的三万骑兵是后面的事了。
不是脱脱不花不愿意给,去年赔偿了大明很多牛羊且一直没能恢复和大明的互市这个冬天草原上也不好过,要不是之前多少还从大明手里给抢了些粮食回去还不知道会让多少人饿死冷死在草原上。
可是物资的缺少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弥补上的,其实就算不和大明一起围剿也先,脱脱不花也想到或许明年草原上也会出现一次大战,不是他脱脱不花死就是也先死,因为如今草原因为连续的战争和赔款已经养不活这么多人了,这种情况就是不能把压力转移出去那便只能让压力在内部爆发,就是这么残酷。
而一旦能和大明一起把也先给灭掉,那草原上对脱脱不花的威胁几乎也就都不存在了,把女人老人和小孩留下恢复发展,让那些还能作战的勇士们去为大明大皇帝作战对于脱脱不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恰恰就是脱脱不花太在意这件事了,因为周喻传达过去的意思很清楚,这些为大明作战的骑兵是有粮响供吃喝的,甚至只要这些人立功那大明就愿意将功劳折现成金银交给各族的首领,就算是战死也能和大明的兵士一样有抚恤银。
就这条件那也是让人无比心动了,等于是有人帮他们养三万青壮甚至还能赚钱,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所以脱脱不花觉得三万太少,五万十万也是可以的。
一阵争论后最终在周喻的示意下定下了五万人的定数,再多也不是不行但也容易出事,就五万人正正好。
而当这件事被确定下来的第一时间周喻也安排好了这五万骑兵的去向,两万南下三万北上,分别去往江南和奴儿干都司。
如今的奴儿干都司名义上属于大明但实际上大明对于那边的影响已经是微乎其微,倒是也有不少还忠心于大明的将士守候在那。
让这三万骑兵过去转转也能加强一下北京对那边的影响,也能告诉那边不老实的人连瓦剌都已经臣服于他这个皇帝了,谁敢不老实就揍死谁。
至于后面周喻也还有一些其他的打算,曾经的蒙古人肆虐了大半个世界,如今的蒙古人依然也还可以再一次的肆虐整个世界,当然这一次蒙古人则是作为大名人的马前卒而逐渐的蒙古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变成汉人,不汉化的人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等到时候那些立功的蒙古战士因为立功而逐渐被改造成小地主而不愿意再回到草原,草原上的首领慢慢发现自己手上竟然无人可用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的投靠大明并且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从而拥护大明。
一场谈判进行得很顺利,瓦剌那边几乎是全盘接受了大明这边提出的条件,当然为了能够让事情变得更简单一些周喻并没有提出一些特别过分的条件,而是刚刚好都能在瓦剌一边底线的位置提出来的,这底线要是让太多也就慢慢没有底线了。
瓦剌的事情搞定,周喻觉得开心便让人准备了一次酒会,邀请朝中大臣和瓦剌使节尽数参加。
杭贵妃也和李贤妃两人出席了酒会现场陪伴在周喻的左右。
就在酒会宴席之上,同样是远远赶回来的薛恒端着酒杯就来到了周喻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