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影视:人生新体验

影视:人生新体验 第634节

第972章 大军开拔

  夜,周喻难得的在夜晚手举烛台站在大明的疆域图前细细思量。

  福建叛乱波及地区甚广,浙江以及江西地区都有叛军的出现,追究原因也是因为正统年间朝廷为了榨取更多白银的各种紧缩和压迫手段导致的,对部份山区实行封锁并派兵驻守强迫矿工挖矿。

  正统十二年,匪首叶宗留趁广大矿工生计断绝聚众千人起义,到了次年四月福建沙县农民邓茂七不堪地主盘剥和官府强征暴敛,在陈山寨建立政权,自称“铲平王“,声势大振。

  朝廷随即命刘聚、陈荣分任正副总兵统军镇压,叶宗留中箭身亡。

  正统十三年十一月朝廷命宁阳侯陈懋为征南将军,刑部尚书金濂总督军务攻邓茂七,金濂也是现在的户部尚书。

  正统十四年二月邓茂七遭伏击身亡,叛军由其侄邓伯孙统领继续征战起义至现在才算是彻底剿灭了总计八路叛军,规模不算特别大但波及的范围很大更有当地豪族世家明里暗里的给予支持,当时叛军最强势的时候甚至还攻破了好几座城池。

  在周喻看来,真正制造矛盾并且导叛乱出现的原因并非只是朝廷和旷工农民之间的冲突,其实更大的还是朝廷和当地世家豪族的之间的利益冲突。

  朝廷禁止民间自行采矿很正常起码在周喻看来这是完全没问题的,而在堡宗之前的皇帝几乎对于采矿一事都都非常注意,禁矿的政策也维持了很多年因为挖掘困难得不偿失。

  但是朝廷觉得意义不大但对于当地的豪族世家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开矿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朝廷不开矿他们自己悄悄的开,每年挖掘出来的各种矿石都是一大笔钱,但忽然间朝廷下达了更严的禁令还派兵把守更是加大了对矿工的压榨力度,当地的豪族世家自然是不满自然会想着做些什么。

  至于农民起义这边原因就更多了,各种意义上对农民的压榨使得百姓无法活下去,自然而然的便只能拿起刀枪来争取活下去的机会,福建布政使、当地的豪族地主勾结弄得民不聊生算是典型的官逼民反了。

  两边都有着当地豪族世家的参与,可想而知这些豪族世家甚至是士族到底有多猖狂。

  叛乱的事情结束,但大明也还有一个内患并未彻底解决。

  麓川之战,多年中先后进行过四次讨伐之战,哪怕是在四次讨伐逆贼之后也依然没有获得真正的胜利而是以盟约的形式暂时结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大明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衰落。

  这场连续发动数十万人的战争也使得大明大军疲惫、国库亏空,不然为什么大明会如此紧迫银子的事情,不然为什么北边面对蒙古瓦剌时几乎没有太多抵抗能力,这是因为这场进行了九年的大规模战争直接耗空了大明的力气,是堡宗和王振在江南水旱相仍军民俱困的情况下、在瓦剌壮大边患严峻的形势下为了维护朝廷尊严而发起的战争最终导致了如今大明要面对的各种问题。

  麓川是得讨伐,但不应该是以这样的方式讨伐然后用着这样的方式结束,耗费了这么多资源,牺牲了这么多将士最终却是什么也没能改变,哪怕现在依然也还需要安排重兵守着冲突也是时不时的会发生。

  最后便是瓦剌的威胁,也先的威胁,这也是周喻来到这个世界后面对的第一个威胁,而很快这个威胁也就将不再是威胁。

  未来再将西南的问题解决那么大明就能步入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也能逐步恢复到大明最强盛时候的样子,重新缔造洪武年间和永乐年的辉煌。

  现在福建已定西南平稳,借着抗击瓦剌的由头还进一步在江南地区集结了一支接近十万人的军队可跨江而北上也可随时调转方向南下。

  有这么一支被集结起来的军队在江南,朝廷也忽然的发现了江南那边很多事情都变得顺利起来,江南那边的豪族大致是听说了福建那边的叛党对于当地的豪族那是斩尽杀绝也有些害怕,再加上朝堂上可能已经有人和那边沟通过的关系所以主动的捐献了一大批粮食和各种物资,一来是指着朝廷能够阻止瓦剌继续南下,二来也是担心那十万大军要是无粮可用估计会拿他们开刀。

  明明本该缴的税不给,反而要用捐献的方式把本来就该属于朝廷的那部分再拿出来,周喻当然知道这些世家豪族的打算,能从他们手中先拿出来多少就算多少。

  现在还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人,等到把也先搞定之后会有时间慢慢炮制这群家伙的,现在刚处理了福建和周边的那些豪族世家接下来也还得要稳定一段时间才行。

  周喻没从襄王那里问过情况但后面也把为什么能搞到这么多钱的原因给彻底的弄明白了。

  这次襄王还真就是抱着抄家的目的去的,查抄了好几十户一点不假的,叛军盘踞时所抢到的钱财也全都成了这次平叛的战利品,至于还回去是不可能还回去的,要不是于谦还留下了一部分给当地恢复民生恐怕能带回来的银子还会更多。

  到了福建之后襄王就开始拷打审问那些被抓起来的叛军头领,反正是为了从他们口中问出来后面有哪些人支持也是答应了一些条件不会继续追究叛军的责任,就这么一路问一路抄,甚至每到一地还会寻找当地的百姓询问了解是否还有当时布政使和豪族勾结欺辱百姓的事,然后又这么一路问一路抄,不仅抄来了巨额的银子还把他自己抄成了当代贤王……

  让于谦跟着过去也是对,于谦起码多少还是压住了襄王进一步乱来,用查抄到的银子收买人心恢复战乱后留下的混乱,以朝廷的名义赦免了那些被裹挟着或是涉事不深的人,对于那些叛党的核心也并没有直接了事的斩首示众仅仅只是斩了叛军各部的领头人,剩下的则是全部贬为劳工让他们继续在本地挖矿。

  带回来的一亿两只是于谦的估算,其中还有巨量的洋玩意很难估价,比如香料这样的东西都是价值连城的,而且更是在查抄回来的东西里发现了不少海外的钱币。

  但是在于谦看来金银珠宝固然有用,可更有用的还是地契,无数的地契。

  于谦都必须要承认自己在看见那无数的金银财宝之后都变得呼吸急促,但于谦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有了这些钱大明这些年疏漏的忽略的没钱做的事是不是都能一一做成,而在看见那无数的地契之后他的眼睛却是红了,地契代表着什么对于他这样的官员来说是非常清楚的,这东西是大明的根基也是百姓的命根子,可就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各地的豪族世家竟然就不声不响的圈了这么多的地。

  回到京城之后于谦就把所有的地契全部交给了周喻,而那些地契说实话落在周喻的手里也没什么用处,毕竟这整个大明都是他的。

  周喻用这些地契的土地建立多个新皇庄并且招收农户给出了免租三年的条件,至于剩下的一些方面也和于谦成敬两人慢慢的给出了具体的方式。

  有了襄王带回来的这笔钱财入库周喻感觉自己在朝中的声音好像也更响亮了不少,君臣之间也是越来越和睦,当然这也和周喻只给户部派了五分之一的银子其他的全部送入了内库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户部银子刚到手上立刻就派出去了大半部分,其中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将会送往水患地区进行救灾,以工代赈的去处理那边的问题。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有银子什么都能做,这第一批一百五十万两银子送过去也能让那边治水的官员轻松很多。

  然后又是一批百万两的长城关卡修复费用,这些钱在户部看来同样也是第一批,不过没关系如今大明有钱给的起户部批复得也是相当爽快。

  再就是两百万两九边重镇的重建,两百万两塞进去也只是一时的以后肯定还会安排更多的钱扩大九边重镇以防御北方的威胁。

  接着是兵部,吏部,工部等等都在问户部要钱,差不多两千万两银子短短几天户部自己就只剩下了五百多万两,最可怜的还是礼部只要走了十万雪花银。

  但是各方面派出去的银子包括兵部在内,很多钱转了一圈就去到了工部的手里,工部最终成为了这次分钱的最大赢家也是最忙的。

  修复长城绕不开工部,九边重镇的重建也绕不开工部,治理水患修建堤坝还是绕不开工部,就算是兵部需要武器也不能完全绕开工部。

  可现在工部又根本绕不开周喻,工部虽有尚书但也得听周喻的,所以转了一圈最终这钱其实也是转到了周喻这里由他安排的人来掌握用度,钱肯定是需要全部用出去才行的,而工部也是周喻唯一一个彻底插手进去的部门,建立的皇家工坊更是如今工部的指路明灯,甚至也还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泥瓦匠随时可以上阵开工。

  这批泥瓦匠的第一个正式的任务也就是修复长城了,水泥也会在这个时代真正的被展现出来。

  另外,周喻还额外批复了银子继续扩大炼钢厂,又单独批了一笔银子给工部转移和扩大生产,逐步的将京城中工部的各种工坊给挪到其他的地方去。

  皇家工坊和医药坊,甚至如今还在海边出差的王山也给送去了一批银子,锦衣卫和东厂也都拿到了大笔的银钱。

  其他的则是该赏的赏该赐的赐,比如襄王就足足从周喻这里拿走了五百万两银子。

  襄王和于谦回来不过短短时间因为有了钱很多事情都被顺利的布置和安排下去,有了钱之后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也是相当的迅速,有了钱不管是招兵买马还是打造武器也都会变得轻轻松松,反正钱能够搞定很多的事情,甚至能让刚刚回京的神机营才不过休息几天就又想着要出战了。

  于谦回来那军务之事周喻也就还给了这个兵部尚书来做,但是即便作为兵部尚书于谦依然没有能从周喻这里获得能够指挥三大营的权利。

  整顿一番之后在获得了周喻许可的情况下于谦才能前往三大营调兵遣将,可这一去见到了神机营的情况后于谦着实是有些懵逼的,他竟然在这里看见了所有的内阁大臣且一个不少而且各个都套上了一身轻便的甲胄,就典型文官穿得那种,这情况让他有点懵。

  “胡闹,简直胡闹,你们给我滚出军营,你们身为内阁怎可轻易犯陷,你们可懂的如何领兵作战如何排兵列阵,难道还想重复那土木堡大败的场面吗。”

  “滚你妈的,于谦老子告诉你,今天你不让老子领兵出征我就和你拼了!老子只要五百人,五百神机营!”

  “于大人,这事情皇上也是知道的我们内阁是通了气商量好的,五百人,就五百人,一人五百人我们几个加起来也不过才多少人,我们也早就和神机营的将士们打好了关系,各有百户愿意当我们的副将,你放心于大人,一旦开战我们一定是指哪打哪,哪怕死在战场上也绝不会怨天尤人,内阁之事先已无关紧要,我等离开这段时间自然有工作组负责内阁事物更有六部尚书协理国事,我等如今只想要为大明出一份力罢了。”

  “你们疯了!?”

  于谦简直不可思议。

  “于大人。”

  此时旁边走来一穿着黑色飞鱼服之人。

  于谦点点头:“马指挥使,可是皇上有事吩咐。”

  来人正是马顺:“皇上说让他们去,免得一天在内阁纸上谈兵什么也不会,于大人可以放心下官已经提点过几位保护自是会照顾好几位大人的。”

  “这是皇上的意思你也听见了于谦,还不赶紧点将出征!”

  马上就有人喊了起来,而马顺也是嘿嘿一笑:“于大人,下官此番也将领锦衣卫随神机营出征,之后还请于大人多多照顾。”

第973章 杀

  锦衣卫也就算了,锦衣卫随军出征的情况本朝一直都有,但是这些内阁大臣们又是怎么回事于谦那就真是完全不知道了。

  但是内阁大臣们是狠了心无论如何都要去的,原因也就只有一个,立功。

  身在内阁又怎么可能不清楚如今内阁看似风光但地位岌岌可危,那天才的工作组想法已经极大的分摊了原本属于内阁的权利,而且又有皇上压着,有司礼监在旁边盯着,直接导致内阁好像真在在逐渐变成一个单纯的政务处理机构。

  小事也就是批批折子然后做出些许安排用不着他们过多插手,可要是遇见大事他们就变成了批批折子开开会,做出合理的安排但接下来就会由挑选出来的人成立的工作组直接接手也没有他们插手的机会,这权利一次次的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被削弱了下来。

  而如今整个大明已经充斥了各种各样的工作组大大小小几十个了,工部相关的部份最多,可内阁这些人大多也都是看明白了的,内阁会在现在的皇帝手上逐渐变回内阁真正的模样。

  但是他们还真不恼,因为当初周喻给马顺升爵的时候小小的威胁了一下他们,当时可能有点懵但缓过来想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这同样是皇帝在提醒他们。

  土木堡死了一堆的勋贵很长时间肯定是缓不过来了,哪怕皇帝要扶持年轻一代起来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洪武永乐时的那样,但谁说文臣不能变成勋贵,文臣和武将天然对立可没说文臣不能转变成武将啊。

  盛极一时的文臣只能维持一代,可变成勋爵那至少是三代尊荣啊,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就现在神机营的情况未来的战争方式绝对要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文臣是很难上马杀敌,可在这个巨大的变革前面不管是文臣和武将都将重新回到一个相同的起跑线上,即便武将能凭借经验领先他们一头,可读书人最擅长的便是学习啊,他们这些人谁不看看兵书顺便从中领悟一些做官的道理,以后谁更适合成为帅来指挥那些将还真不一定。

  当然了,以后肯定还是谁厉害谁上位,可现在这个好机会可是他们从皇帝那里求来的,是从文臣转变成功勋的第一步,谁阻碍他们就是他们的敌人,这次是真的就算死了也值得的那种啊。

  但是于谦也没办法,他只是兵部尚书又不是皇帝,他这次过来也只是正常的一个流程而已而且是这次出征的统帅,但三大营的真正指挥权也不在他身上只会配合他的军事调遣而已,皇帝都安排好了他又能说什么呢。

  只是点兵的时候于谦就看见了一些更奇怪的装备,然后又联想到了之前三大营出去护送银子回京时看见过的新型火器,然后于谦的脑子里好像就有什么东西炸开了一样,可那感觉如同烟花一样虽然璀璨但消失得也很快,让于谦想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想到。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大军也开拔了,这次周喻没有御驾亲征只能亲自穿着战袍出城相送,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用来振奋士气,但是其中最能引人注意的便是荣耀和奖励。

  此战背无伤战死者入英陵受皇帝供奉,受天下供奉,家中幼小由朝廷供养,老人由朝廷补助。

  立功者赐勋于家乡出榜通告全郡,赐匾,赐金银珠宝,赐服。

  “我大明不可辱,大明军士不可辱,辱我大明者杀!辱我大明军士者杀!”

  “杀杀杀!”

  周喻以枪炮声送行,制止送出京城十里之外目送着大军离开后这才返回京城。

  回到宫中周喻甚至都没脱下身上的铠甲就直接将脱脱不花的儿子脱骨思猛可召到了自己身前。

  一个年轻的强壮小伙,就是有些发育过头了,十六七看着像是二十出头一样,有些狂野过了头。

  好在作为蒙古大汗之子这位脱骨思猛可并没有因为实际的年纪而做出什么失了礼数的事情,懂事知分寸这点就很不错,只是多少会流露出了稚气未脱的那一面来。

  周喻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被召见而来的脱骨思猛可和蒙古的正使进入大殿中就跪在了地上开始朝周喻磕头问好。

  “外臣叩见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周喻淡淡应了一声,看着下面跪着的脱骨思猛可和另一位更年长的使节开口道:“如今我大明天军已经开拔不日便可抵达长城之下,脱脱不花的大军如今又在哪里。”

  正使朝着周喻行了一礼连忙回答:“回大皇帝,大汗和丞相如今已经合兵一处北撤之路,只要大皇帝一声令下便可对也先发起进攻,但想要彻底杀死也先不让他有任何逃脱的机会还是需要等到大皇帝的天兵抵达才能取得全胜。”

  周喻看了一眼说话的正使:“也罢,朕不喜欢说废话,今日大军已动相比也先不日便会收到消息,为避免做困兽斗恐怕这也先会在我大明天军抵达之前对脱脱不花发起强攻打通退路,朕要你们立刻派人传达脱脱不花,在朕的天兵抵达之前无论如何都要将也先给朕困在决不能让他走脱。”

  “若是真被也先逃走,就算朕不给予你们处罚等上几年恐怕那也先也会反攻草原以报今日之仇。”

  两人连忙跪下:“遵大皇帝陛下旨意,外臣立刻就派人回去送信。”

  挥挥手让两人离开周喻这才回到寝宫脱下了身上的甲胄。

  杭贵妃在旁边小心的伺候着,看着周喻那轻松的样子不免也有些担心:“皇上,臣妾也知那也先狡猾狠辣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虽那也先在皇上不值一提,可沙场上变化万分今日大军开拔陛下好像并无太多担心相反还觉得非常轻松,皇上是找到了什么必胜的诀窍?”

  “沙场上哪有什么诀窍。”周喻笑了笑看了一眼故意这么问实际却是想要提醒自己的杭贵妃,道:“况且朕也没有亲自领兵就算有诀窍也用不了啊。”

  杭贵妃道:“那皇上想必是为了其他的事情觉得高兴吧。”

  “也没什么,只是朕觉得等到这一战结束北方的威胁也将会完全解除,大明自建国以来一直都在寻找消灭草原威胁的方法,不曾想这件事却是被朕办到了,难道朕不该为此高兴一下。”

  杭贵妃抿嘴一笑,轻轻点头道:“此事自然是该高兴的,那臣妾就先提前在这里恭贺皇上了,只是如今大军刚刚出发接下来还需要更加谨慎才是,就算是那脱脱不花也都不能完全相信,草原人对我大明一直都是虎视眈眈别有二心,皇上英明神武肯定已有了全盘的打算臣妾就不再多嘴了,不过今日既然高兴何不将妹妹们招来庆祝一番,也好让她们早日为皇室增添子嗣。”

  “罢了,你安排便是。”

  大军在外征战,周喻也是经常在宫中征战也没闲着。

  每日周喻也都能收到各种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和信件,有时候一天还有多次消息传回。

  其实只要没人乱插手并且军中装备补给都能供应上而且又是三大营这样的精锐之军,应该是不管遇见什么敌人都能有一战之力的。

  所以土木堡的失败简直就是大明到现在都无法理解的事,而就好比如今的战场上一样,大明的军队面对也先的骑兵根本就看不出有一点点的劣势。

  草原上或许是因为战争带来的血腥影响,狂风带来的黄沙的苍凉,从作战开始于谦和大明的将官们就都很清楚该怎么作战,草原地势开阔利于骑兵作战。

首节 上一节 634/6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