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影视:人生新体验

影视:人生新体验 第659节

  不过几天时间,土豆和番薯的扩种推广就果然遇见了一些争论。

  朝中一些大臣开始暗中联系,试图以动摇国本和引发恐慌为由,上奏想要阻挠周喻对土豆和番薯的推广速度。

  折子上说的都很有道理,逐步推广以图稳定,用多少年时间慢慢的来,就算是周喻看过也觉得说得对。

  但是这些大臣们却只是被眼前之事糊了眼睛,忘了周喻手中还握着福建的无数土地,有无数百姓投身于这些土地之中种植起了他们的未来,但还有更多的土地还无人可种。

  这些人提出来的以稳为主的好办法对周喻来说根本没用,他们更不会明白周喻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些大臣们表面上冠冕堂皇,本质上想着的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家族的利益,国家的未来和利益当前也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东西。

  但有些人却从这里面看见了机会,改变大明粮食产业格局的好机会,为了从未来的产业中分一份他们也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支持周喻要推广的命令。

  这都还暂时没办法大规模的推广开来,还处于必须要扩大种植的初步阶段朝中就已经吵成了一团乱麻。

  但周喻才不管这些人想要干什么,那些想要螳臂挡车阻挡洪流的人必然只能被时代给淘汰。

  一道圣旨从北苑中送了出去,不提推广之事只说扩种,在沿海几省大规模种植,福建等地官员,皇庄负责人需要全力配合,若有阳奉阴违者一律严惩不贷。

  同时将户部建立起来的工作组调整成了一个全新的常备衙门,专门负责福建几省种植之事,又责令户部从江南和北方山东等地迁移百姓前往福建种地去,明明白白写清楚了愿意迁移者可以分发可种之地之外还能有钱拿,免税三年,发新的身份户籍,种植出来的粮食朝廷统一定价统一收购。

  就这拿出来的每一个条件都能吸引到不少人,更何况还是这么多的条件加到一起。

  这下那些阻止的人可就有些七上八下不知所措了,做什么都左右不是。

  在皇庄种什么他们管不着,那是皇帝的土地,而且这土地怎么来的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一下就感觉脖子上有些凉飕飕的。

第1007章 有了

  那些想要阻止周喻进一步扩种番薯和土豆的人成功了但也好像是失败了。

  因为周喻的确没有让番薯流土豆出去,但是周喻却安排了皇庄来做做这些事情,什么叫做皇庄,就是专门给皇家进行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的地方,能为皇室赚钱也能提供贡品。

  正常来说皇帝要安排在皇庄里做点什么对谁都没有什么影响,而且他们也没有资格去过问皇庄里的任何事情,若是之前也就罢了可现在的情况不同,福建沿海叛乱一事死伤无数,无数豪族在被叛军弄得家破人亡。

  平叛大军前往后又把那些和叛军有所牵联的豪族连根拔起,这一来二去被叛乱所影响的地方豪族世家几乎是被祸害得差不多了,而且就连祖坟都被那些叛军给挖了出来,这就导致在剿灭叛军之后大片大片的无主之地被收到了皇室手中。

  如今的大明还未到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时候,但这些豪族手中的土地也是多不胜数,一家手中的土地不多,十家百家的加起来那也不在少数,况且这些人真的是死了就死了对大明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

  也还不是完全没影响吧……这不还给周喻送了好多好多的银子嘛,至于其他的影响几乎可以当做是没有了,周喻甚至都不需要这些世家去帮忙恢复民生,去振兴什么,没了这些人其实对于百姓来说太阳都变得了不少。

  运气好没被牵连进来的那些世家,那些多少有点底蕴的中间阶级也知道该怎么做,很明显的例子摆在面前,一场屠杀让他们明白,他们这些世家也不像是他们自己心里认为的那样重要,他们的存在与否对于大明对于皇帝而言根本无足轻重。

  这一次叛军和朝廷前后两次用血流成河来提醒了他们这点,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是。

  士族也好,世家也罢,死了一户口本还会有另外的户口本顶上来,就像是那打进长安的黄巢,屠戮了这么多世家现在不也有张家李家王家这样的大家族又冒了头,杀一批根本无关紧要,和朝廷作对的要杀,窃取朝廷利益的要杀,欺压百姓的要杀,吸血的更得杀。

  这些人死了不会对大明带来任何影响,就算有那也只是短暂的影响,长痛不如短痛杀了才能让大明走得更远,而且最好隔一段时间就杀一次,因为这些占据着阶层之上的人只会阻碍正常的阶层变化,最少的人占据了最多的资源不说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任何事情,堵死了上升渠道这种事才是最炸裂的。

  没错,这里面也包含周喻,但是周喻不能对付自己所以就只能把枪口对准其他的人,而且周喻才是那个能给所有人上升渠道的根本,不变的东西迟早是要被毁灭的,只有变只有流动,只有运转的东西才能维持得更加的长久。

  这一次所有上书的人周喻都全部记在了小本本里,哪些支持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是真的为了朝廷为了百姓而提意见周喻都心里有数,只等着有机会再慢慢的清算。

  ……………………………………

  一年的时间过去,第一批以福建扩散种植的土豆番薯也有了巨大的收获,如今五谷的产量还不过四百左右的时候,一种能够亩产达到一千二百以上以上产量的作物忽然出现,这并不亚于在现代世界中丢下一颗原子弹带来的震撼。

  在朝廷没有任何进行强迫种植的情况下,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土豆就被扩散到了整个大明的土地上,而至于怎么种也在口口相传之下传遍各地,另外就是不少去到皇庄种地的农户在得到了一笔赏钱之后又被迁回了原地,成为了周边十里八乡农户的种植带头人,天天有厂卫盯着的那种。

  之所以花了一年时间才种出第一批番薯和土豆,是因为在正式扩大规模种植之前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得做,为此周喻甚至还在新的皇家工坊和医药坊的附近又新建了一个农业院,之后第一批番薯和土豆能够得到巨大的收获农业院和赵要的付出功不可没。

  这种如同狂风过境的扩散方式根本连阻拦都做不到,各地到处都在种植番薯土豆。

  但转眼间各地的皇庄又开始种起了之前的东西,北方小麦南方水稻的又开始栽种起来。

  一些聪明的世家豪族也好像是看出来了什么,学着皇庄把部分土地换成土豆番薯进行种植,剩下的原来种什么之后就继续种什么,隐约能够感觉到什么但仔细一想却又想不明白。

  就连活了两千年的赵要也看不明白周喻为什么又不让皇庄继续栽种土豆和番薯,明明举国上下全部种土豆番薯才能最快的解决饥饿的问题,而且农业院已经解决了种植土豆的一系列问题,还拿出了一份所谓的标准种植法出来,可以说已经是能具备了彻底铺开将其转变为主食的一切基础。

  但偏偏周喻就在这一骑绝尘的快车上忽然踩了一脚刹车,很多人都看不明白。

  赵要不问,但他会怂恿别人去问,兴安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最后还是把这个问题给问了出来。

  “皇上,皇上既然准备将粮食全部纳入朝廷的管控那为什么还要给那些地主粮商喘息的机会,兴安不明白。”

  正在看着有关于各地种植情况奏折的周喻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下,安静的书房中所有人的呼吸都好像跟着放轻了不少。

  周喻的案头堆着各地粮仓的密报,也有各地商贾豪族土地主的各种情况,看了许久也让他有些困倦。

  闭眼休息了会周喻再次睁开眼睛,找出福建送来的奏章用朱砂笔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批复:稻麦复耕,留三成试新种,另以两成土地种植土豆番薯。

  放下笔周喻看向了兴安:“你有没有自己想过是为什么。”

  兴安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赵要拱手道:“或许是因为土豆番薯保存困难。”

  周喻轻轻点头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缓缓开口:“兴安,这天下百姓的饭碗不是靠一种粮食就能端稳的。”

  “土豆和番薯确实能让百姓吃饱,但它们不耐储存容易腐烂,以现在各地的情况根本没有能够长期保存这些东西的条件,若是天下百姓都依赖这两种作物一旦遇到灾年又该如何,粮仓里的土豆发了芽番薯烂了根那百姓吃什么?难道让他们啃土吃树?”

  周喻继续说道:“小麦和水稻虽然产量不如土豆番薯但它们能储存多年,这才是是百姓真正的保命粮,更何况百姓对麦饭和米饭的感情早已深入骨髓,你让他们突然改吃土豆番薯,哪能这么容易就习惯过来。”

  赵要缓缓点头,但他觉得周喻的打算应该没这么简单才对。

  周喻喝了一口茶又道:“再者,粮价若是暴跌那些靠种地为生的农户怎么办,朕推广土豆番薯是为了让百姓吃饱,但也不能让天下大乱。”

  “而且即便要对付那些粮商让他们乖乖听话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等他们发现这土豆番薯极难如麦稻一样难以保存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土豆和番薯就是粮食,给百姓们吃的粮食。”

  “他们以后不种不行,因为普通百姓一般不会再去买更贵的稻米和麦子,而种了就因为难以保存从而只能更便宜的卖给百姓,朕让皇庄复耕稻麦也是一种体型更不至于让这些人损失太多而引起混乱,而之后朕也能以更合适的价格买断他们手里的粮食。”

  兴安连忙躬身道:“皇上圣明,是小的愚钝。”

  赵要问道:“那若明年地主都不种该怎么办?”

  周喻看了赵要一眼:“他们不种有的是人种,百姓们为了能吃饱一定续种,朕的皇庄也能种,而且能让土豆和番薯保存的方法难道你拿不出来?”

  赵要怔了一下:“土豆粉?番薯粉?”

  周喻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土豆粉番薯粉都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朕要的,是让这些高产作物真正成为百姓的饱肚粮食之外还能成为合适的军用粮。”

  “这两种作物虽然不易储存但食用方式很多,只要一定程度的加工就能变成耐存放的粮食,如果粮商不种那朕就把这些方式公开提供足量的土豆番薯,到时候依然不会有人去买那些粮商的粮食,最后还是只能按照朝廷给出的价格卖给朝廷。”

  赵要看着轻描淡写的周喻眼神微动,目光中多少有些忌惮的朝着周喻躬身道:“皇上英明,如此一来土豆和番薯不仅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还能成为朝廷调控粮价的重要手段。”

  周喻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朕准备在皇庄建立一些专门负责加工土豆和番薯的作坊,你觉得怎么样。”

  赵要点头,鸡贼的道:“臣觉得或许可等一段时间以免消息提前走漏。”

  周喻点头,忽然问道:“对了,那个人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赵要摇头:“没有,臣令人暗中四处寻找至今都还没有一点消息传回,臣怀疑他或许如今并不在我华夏大地,不然出现了如此的情况或许他早已现身开始和臣作对了。”

  “骊山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赵要拱手:“臣已于不久前画出堪舆图交给兴安公公。”

  兴安连忙道:“皇上,过去的人来信汇报那个地方很奇怪怎么找不对,还得再多花些时间才能有结果。”

  “不急慢慢来便是。”

  周喻对那个所谓的天宫也不怎么着急,找到了反正也打不开还不如等着手头上的事情做完以后再去慢慢研究。

  这一年来周喻一直牢牢的把控着朝政,同时也在推动着工坊医药坊的发展,一直在为大举进攻倭国做准备,各个方面的事情也都有条不紊的持续推进着。

  例如和草原一起修建的城池已经完工,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在草原上建立起了一个大大的城池,别觉得这个速度快其实在周喻看来都已经有些慢了。

  毕竟草原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大明又安排了不少的工匠还带去了水泥,最后还花了这么长时间修建一个城池已经是非常慢了。

  重要的是修建城池还不是整个城池,三米多高的水泥石墙,基本的水泥石块主干道,还有主体依然是木制结构的楼宇宫殿,城池内其他的建筑都还只是围上了外墙只有帐篷的庄园而已。

  但即便只是这种程度也已经让参与进来的那些草原首领们高兴得不行了,毕竟城池里相当热闹啊,大明的各种商品都能轻松的在里面买到,一座城池除了里面的建筑有些不同之外其他的那是和大明的城池完全没两样。

  更关键的是番薯也大量出现在新城的市场里,价格适中还能吃饱,敞开量供应根本不用担心部族中还有人会被饿死了,有吃的有活干谁吃饱了没事做还想着继续打秋风,关键是打秋风的风险比起以往大出了无数倍。

  之前派出去倭国使节一起离开的大明使臣也回到了大明的土地上,并且还带回来了不少东瀛那边的消息,而且锦衣卫也一批一批的派人前往沿海,亦或者是装作商贾前往倭国,周边的各种信息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更新,只要大明做好准备的那天到来这些收集而来的信息也将会成为大明拿下倭国的重要指引。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周喻的后宫里也有喜事发生,李香凝和李惜月先后都有了身孕,再过几月便能给周喻诞下子嗣。

  忙碌的事有,开心的事有,而糟心的事情同样也有。

  太医院的御医被周喻杀了三分之一,连带着朝堂震动还死了不少人,原本还能活着的常德公主也被一条白绫给赐死,这些太医的胆子大到了准备给所有妃嫔下药,给周喻下药,甚至是给皇子公主们下药。

  准备让周喻失去生育能力,准备让周喻现在唯一的儿子神不知鬼不觉的死去。

第1008章 杀

  想不到,是万万想不到。

  起码就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周喻根本没想过太医院里的那些太医们竟然如此的胆大包天。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可一回忆起来也还是有些触目惊心,这一切的起因也就是因为忽然发现李香凝有了身孕才开始的。

  那日,周喻像往常一样在御书房里批完了一天的奏折,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对着身边伺候的兴安道:“让御膳房去做些贤妃和惜月她们两爱吃的东西,传她们过来陪朕用晚膳,派人去问问皇贵妃和唐嫔她们可有什么想要吃的,也让御膳房做好了送过去。”

  兴安连连点头小跑着离开,过了不久就又回到了书房里:“皇上,娘娘们都想要吃土豆和番薯,奴婢已经让人通知御膳房了。”

  这土豆和番薯种植了这么多出来,最先开始享用的肯定是周喻这里,皇庄种植了不少哪怕把绝大多数用作留种那也还是能专门给周喻备上一些的。

  而将土豆和番薯做成各种美食也难不倒御膳房,更别说在这北苑里就有这么多穿越者,就算只李惜月一人也能把这两种东西给做出花来,还别说曾经是职业厨师的赵要和见多识广的周喻了。

  土豆和番薯本来味道也不错,又是新鲜的玩意吃法还多,这也是后宫里现在最受欢迎的东西,就连孩子们都喜欢吃土豆泥和番薯。

  另外就是辣椒了,如今也就只有周喻这里有了些许的辣椒自由,就算吃不了多少但也不妨碍后宫的女人们喜欢吃,就吃一点点带有辣味的东西既是享受也是新奇的体验。

  不多时,李香凝和李惜月便一前一后来到了周喻的宫殿。

  “皇上。”

  “坐吧。”

  对待这两个女人周喻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对李惜月更是让别人觉得是各种捧在手心,明明不为妃却偏偏比谁都能更多的出现在周喻的身边,比谁都能更容易得到周喻的赏赐。

  而李香凝,逐渐变得乖巧之后也变得更加的两面,一方面表现得小心翼翼清高沉默极少与他人接触,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变得娇羞害臊,不管什么时候都和李惜月是完全不同的两面,确实让人觉得相当的有意思。

  不过周喻向来对后宫一视同仁,也不是天天都会让李惜月和李香凝陪自己用膳让她们侍寝,也有很多时候是去陪着杭贵妃的,毕竟后宫人不多,除来了她们三个之外,剩下的唐云燕和其他几位嫔妃年纪尚小,周喻倒也没让她们真的侍寝过。

  周喻先是让李香凝陪着自己下了一盘棋,李惜月就在旁边给两人倒茶顺便帮着李香凝耍耍赖。

  下着棋的周喻很容易就能注意到李香凝有些心不在焉,仔细一看眉宇间有些说不出来的疲惫。

  “贤妃可是有哪不舒服。”

  李香凝愣了一下,连忙摇头:“回皇上,臣妾没事,只是……只是最近休息不太好。”

  周喻皱了皱眉正想再问,一旁的李惜月却突然插话:“皇上,贤妃娘娘这几日总是这样,妾身看她脸色也不太好怕是身子真的有些不适。”

首节 上一节 659/6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