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16节
大部分人都没什么恶意,就是博眼球,享受被众星捧月的快感罢了。
乔木在贴吧时代也这么玩儿过,而且差点就玩儿成贴吧大神了。
可惜逃不过挖坟党的考古行动,前后期人设矛盾被挖了出来,最终金盆洗手、退隐江湖。
即便如此,他曾经炮制的不少“内幕”,一直在网上流传。
其中一些直到知乎时代,还颇有市场。
这种玩法渐渐被人们所识破、厌弃、嘲笑,最终衍生出了“99年事件的真相”这么个类似接龙玩法的梗。
乔木自然也就知道风控部的玩儿法是什么了。
站在泄密者的角度上考虑,这一招还真是挺缺德的。
人家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真相的,或者说,人家是生死置之度外,才会这么做。
结果你倒好,几十个账号、几十句玩笑话,就把人家用尽全部勇气,曝光的内幕给扭曲成了“笑话”。
事后还要对人家进行“无害化处置”。
甚至还有可能会接管人家的账号,伪装成人家本人进行后续活动,以消除潜在影响。
“怎么看都是个大反派呢……”他苦笑着感叹。
范鸿懵懵的,没理解他为什么会没头没尾冒出这么一句来。
第109章 省部比分部热闹多了,好想早点过去
周日中午,乔木参加了范鸿的庆功宴。
范鸿估计要喝酒,就没开车,两人是打车去的。
和之前以为的包场饭店不同,范鸿的庆功宴,是外包商在省部食堂安排的豪华自助餐。
据说这家外包商和大同那家小打小闹的不一样,人家本身就承接很多高端宴会,这方面轻车熟路。
省部办公楼的规模竟然和大同分部差不多,甚至比大同分部还小一点。
因为省部地下只有两层。
乔木本以为这里至少也该是一栋十一二层的小高层,没想到依然只有五层,而且四四方方豆腐块,外墙连墙砖都没有,就是刷了层朱红色的墙漆。
从外面看,这楼就是个二十年前的老式办公楼,除了玻璃擦得挺干净的之外,就没别的特点了。
一楼大堂就直接立了一块牌子,标明了每个楼层的部门,也不怕泄密。
负二层是地下停车场和仓储区,负一层是康复中心和项目区;
一层是前台和食堂,二层是人事部、公关部和后勤部,以及带编号的会议室;
三层是资讯部、财务部和后勤部,还有几间会议室;
四层则是培训部、内部项目事业部与外部项目事业部,依然有配套的会议室;
五层自然就是领导办公室与大会议室。
乔木想了想,觉得只看部门名字,确实看不出来这公司是做什么的。
外人只会觉得这公司真low,连个像样的部门名字都起不出来,真是人如其楼。
看看那些大厂,什么委员会职能平台、什么事业群事业部,再配上英文缩写,一张PPT摆出来,立刻高大上。
组织架构的科学性与适配度先不说,至少这起名能力,就甩国企八十条街。
相较而言,公司的组织架构,至少看内部OA公司介绍板块里的组织结构图,基本还是从政府那边搬来的垂直管理与分级管理并存的那一套。
乔木只在大同分部待了半年,就可以断言,这套模式,至少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是严重不适用的。
但凡它的适配度稍微高那么一点,大同分部也不至于从上到下全体懈怠成那个样子。
但有意思的是,上峰宁愿进行股份制改革,少量引入社会资本,也不愿意内部花点功夫,好好整整企业的组织架构。
他不禁猜测,眼下这个局面,恐怕反而是上峰希望看到的。
另一个证据,就是研发部。
研发部的体量,已经远远凌驾于公司任何其他部门了。
围绕它的组织结构,其复杂程度,升级为事业群恐怕都不够,甚至需要拆分为多个事业群才行。
但至今研发部都是一个庞大的臃肿毛线团,凌乱不堪。
效率极度低下,资源浪费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那维持现状的好处是什么?
大概就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有效地驾驭它,它自己不能,高管联席会也不能。
它只能凭着惯性,一点点往前挪动。
当然,它自身本就体量惊人,哪怕挪动再慢,在其他公司乃至产业看来,也是一段可观的距离。
这样的研发部,既能够以上峰满意的速度,不停滋补整个社会;又很难将那些受惠于它的产业绑在一起,组成一个利益团体,反噬上峰。
不是说它不具备扩张和垄断的本能,而是它内部混乱到如臂使头发的地步,就算知道该怎么做,也做不出来。
上峰与高管委员会再从旁遏制,它的任何本能,都只能是幻想。
这简直就是历朝历代国内国外所有统治者最渴望的模式了。
可惜,全国上下也只有这一家公司能这么玩儿。换二一家,就会立刻死给他看。
水远了。
一楼大堂的牌子上写了个领导办公室,结果进了食堂,范鸿一介绍,乔木才知道,太原分部竟然有M4的三位副主任!
按范鸿的说法,一个分部的副主任数量,竟然还是不固定的!是根据这个分部的规模定的。
而且除了这四位正副主任外,每个省部都有一位M3的内部项目事业部主管。
这是其他地级分部没有的。
但更好玩儿的是,省部还配有外部项目事业部,却没有外部项目事业部主管。
“主要是在两个事业部之间隔一层,避免我们这些派遣员凭借高级别,把你们这些菜鸟调查员吃干抹净了。算是对你们的保护。”
四大事业部员工,平时被统称为调查员。
但实际上,正式命名中,P3-P6才是调查员,P7-P9则是派遣员,P10-P12则是探索员。
其中还有细分。例如P7是派遣员,P8是高级派遣员,P9是专项派遣员。
“而我们外部项目事业部不设主管,就是担心省部出现军阀割据了。”
寻找各位领导做介绍的路上,范鸿低声解释。
“毕竟我们事业部,是要和同行打交道的。”说完,他笑着朝乔木挤了挤眼睛。
乔木心中一动。
他之前就在想,四大事业部的命名是什么意思。
内部项目、外部项目、新项目和未知项目,一开始莫名其妙,但只要知道了国外还有“同行”,多少都能猜到一些。
现在,范鸿等于是变相肯定了他的猜测。
内部项目事业部,只能执行本公司掌握的项目,也就是那些项目编号开头是04的项目。
而外部项目事业部,大概率就是要走出国门,参与其他同行的项目了。
这也是应有之意,不然那个04就没意义了,唯一的作用就是多占两个字节。
范鸿曾说过,同行之间“大多数时候竞争,小部分时候合作,偶尔才会敌对”。
《刺杀小说家》中,严牧之也曾提到过“死斗局”,他的描述是“同行之间恶性竞争的手段”。
至于新项目事业部,他暂时还没什么头绪。
而未知项目事业部,就有意思了。
未知项目,如果是智脑新发现的、情报还是一片空白的项目,那他也曾经执行过啊。
就是他亲自触发的《忌日快乐2》。
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
就算一无所知,一个称职的调查员,只要初期保持足够的谨慎,其实生存概率还是很大的。
真的有必要单独划出一个事业部吗?
情报有限,想不出来,那就不想了。
反正他距离那个事业部,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急什么?
不少人都上来和范鸿打招呼,问到他的时候,范鸿只介绍是自己去年面试的仅存硕果。
没错,他在培训部结识的好奇宝宝、锅盖头,乃至不属于范鸿的金链子,都没熬过试用期,卷铺盖走人了。
按公司规定,三人被淘汰后,要做记忆修改,其他所有员工,都必须切断与他们的联系。
所以乔木也不能保留他们的飞信——虽然他们压根也没用飞信联络过就是了。
其他人一听,就对他失去了兴趣。
倒是有个人,听到之后,反而一脸惊奇地打量着他,但最终也没说什么,只是自我介绍了一下,就很有分寸地离开了。
范鸿这才对着对方的背影做了个补充介绍:“颜其平,他也是P9。”
太原分部,算上范鸿,一共四位P9,其中一位,还是非战斗类的。
虽然调查员中大部分都是非战斗类的,但乔木没跟他们打过交道,所以看那位非战斗类P9,就好像看见大熊猫——不对,是看见白鳍豚一样。
这位名叫师耀强的P9,第六感挺强的,几乎是背对着乔木,还是被他看得浑身膈应。
最后对方实在受不了了,回身主动开口:“你好,我身上是有什么吗?”
这一不动声色的反击,直接把乔木整尴尬了。
范鸿赶紧解围:“他没和非战斗同事打过交道,稀罕的不行。”
对方这才放过他。
师耀强告辞后,范鸿才得空警告乔木:“整个太原分部,得罪谁,都不要得罪他。”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