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39节
陪同的警察见此也松了口气。
最起码有人愿意管这事儿,他们肩上的担子就减轻不少。
不然万一家属见没人负责,扭头闹着逼他们立案,他们也就难做了。虽然能推给市局,但多少都会吃挂落。
等任国良赶到医院,又跟着一个警察回去协助调查,杨光的父母和妻子才先后赶到。
听说人没事儿,就是麻药劲儿没过,还没醒来,总算松了口气。
但马上又愁眉苦脸了。医药费不说,全身多处骨折,光是在家休养,这就得少多少钱啊?
那边警察把大致情况说了一下,但真正的内情,还要等伤者醒来后才能知道。
人还没醒来,在公关部的协调下,市局的领导也过来了。
好不容易安抚住家属,医生就通知患者醒了。
按照杨主任的意思,还是希望自己先单独进去,和对方见一面。
但这个流程搁哪都说不通,更何况人家属就在这儿呢,还情绪不稳。
杨主任和市局领导沟通了一下,最终只能认了,让家属先进去。
没想到家属进去没多久,就被轰出来了,还说杨光一醒来就问新起点的人来了没,还指名道姓就要见新起点的领导。
在所有人诧异的注视下,杨主任就硬着头皮进去了。
具体谈了什么没人知道,但肯定是谈崩了。
杨主任出来后没说具体情况,只说新起点是国企,规矩重,他也是给人打工。杨光开出的条件,他实在没法点头。
但他也强调了,公司作为国企,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绝不会关上对话的大门,也绝不会对此事撒手不管。
最后他和杨光的三位直系亲属分别交换了手机号,承诺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
周一下午,杨光的三位家属就来公司了。
乔木本来不知道这事儿,不过是任国良告诉他、孙朝阳和宋太祖的。
那三位家属的状态很奇怪,既没有哭天抢地强调家中的困难,也没有愤愤不平指责公司存在过失,反而好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之后杨主任再次表态公司绝不会做冷眼旁观者,又聊了好一通,对方才彻底放下戒心。
戒心一消失,满肚子的疑惑与抱怨就倾泻而出。
原来,早晨在医院里,杨光反复强调他自杀和公司没关系,不许家人找公司闹。
后来家人转述了杨主任的态度后,他就不说话了。
人家主动提了要给慰问金,他们还不要,那就是傻子了。
但在父母妻子和一干亲戚讨论要多少钱合适时,他又开口了,说一分钱不要,只要公司录用他。
家人全都懵了,以为他摔坏了脑子。
但杨光态度极为坚定,明确表示就这一个条件,否则公司给多少钱他都签字,而且出了院就去闹。
家人好劝歹劝,平日里老实巴交、父母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杨光,这次却王八吃了秤砣。
他们一群人是轮流过去劝,护士来了好几趟见他们都不闭嘴,就指着鼻子骂,边骂边轰人。
他们也没辙了,只能寄希望于对方是脑震荡搞的,后面能恢复过来。
但来的路上,心疼孩子的母亲,还是提出把杨光的要求跟公司提一提。
老母亲在公交上车上一把一把抹眼泪,老伴儿和儿媳妇也只能服软。
杨主任这边,本来是紧急向总部汇报了情况,因为还来不及走程序,得到上面领导口头支持后,就准备了一份很优渥的人道主义关怀方案。
现在一听对方母亲支支吾吾的转述,直接傻眼儿了。
他、徐副主任和任国良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谁都说不出话来。
这个杨光,也太能给他们找事儿了吧?
那么多钱,拿着不好吗?
于是会谈就成了老母亲反复询问这么大个国企为啥不能多雇个人,她孩子绝不会吃空饷,可勤快了。
但公司这边,却拼命劝对方收下那笔接近七位数的慰问金,以及全额的医疗与康复关爱金。
双方竟然打了个颠倒。
一旁的老伴儿和儿媳妇彻底茫然了。
谈判最终无果,双方只能约定,等杨光好一些了,再好好谈一谈。
而且对方那边也有别的事情。
杨光跳下去的那家小企业的老板,这都四天了,从头到尾都没露面。
甚至干脆全公司放假,公司上了锁,这是直接躲起来了。
他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他们自忖不是讹人的坏人,但你好歹也要出面慰问一下吧?提一箱牛奶说说好话做个姿态有那么难吗?
我家属自己跳的,情理上来说,确实跟你们没关系;但法理上,也有你们公司管理不严的责任吧?
这年头谁没从短视频里学点儿法?这种情况真打起官司,你们公司多多少少都要承担点连带责任的,大几万肯定跑不了。
哪怕只为了别打官司,你也出面做个人情对吧?
你倒好,当起缩头乌龟了!
你看看人家新起点,那工作做得,我们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一家三口越想越气,一合计,你越是要当缩头乌龟,我越是要让你缩不成!
所以他们这边和公司接触着,那边已经在物色律师,准备起诉那家小公司了。
最后,双方又谈了几次,却依然无法达成共识。
这期间,乔木又去《死神》执行了一次项目。
这次,十四番队建队初期的混乱总算过去了,他也趁此机会,直接使用副队长权限,将自己、柯羽和曾泽鸿三人全给“发配”得远远的,把队务大权赋予了越来越靠谱的可城丸三席与竹添四席。
不然他们就真的要和这个项目锁死了。
就在杨光这件事情走向越来越诡异、所有人都好奇这事儿要怎么收场的时候,对方却主动给杨主任来了电话。
据说那天杨主任在办公室里对着手机说了整整一上午,说到最后嗓子都哑了。
最终,公司承担了杨光的全部医疗与康复费用,但不承担误工费。
此外,慰问金也从八十多万直接降至十万。
而杨光则被大同分部后勤部聘用,待彻底康复后,携医院证明办理入职手续。
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唏嘘不已。
毕竟分部两位主任和几位部门经理,都三十大几、四十多岁了。他们是最能理解杨光的,也是最能和杨光产生共鸣的。
至于杨光家里与那家小公司的诉讼纠缠,就是他们自家的事情了。
第130章 借你专属镜像用一下
在同事戏称的“杨光事变”发展过程中,其他省部的面试官也都先后到位了。
是的,分部的面试官,并非全部来自上级省部,其实大多数都是外省省部的。
这也是为了避免各省靠这种人脉串联,一个个把自己搞成事实独立王国。
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垄断与排外,和吃饭睡觉一样,都是人类的本能。
“杨光事变”解决后,后面的面试工作也迅速进入正轨,频率基本是每周一次、偶尔两次。
不算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唐蒙,大同分部现在有整整七位面试官,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了。
但这种豪华与优待,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们这么支持,你都做不出成绩?你也就到这儿了……不,你还是让位吧。
随着杨主任嘴角的水泡越来越大,二十四号的第三轮面试,分部终于开张了。
一位家里蹲了近俩月的三本应届生,成了大同分部重建以来的首位试用工。
新起点,大概是所有央企中,唯一一家敢拍着胸脯说“我是真的重能力不重学历”的了。
乔木说不定还能被当成典范。
那名试用工的面试官,则是来自济南分部的P9专项派遣员。
与他一口气终结了俩项目才见到分部两位主任不同,这位试用工,25号入职当天,就得到了杨主任和徐副主任的接见和勉力。
不过他并没有去见对方。
虽然他答应杨主任,会看顾着三楼,但这并不代表来一个人,他就要跑过去苦口婆心嘘寒问暖一通。
他可没那么便宜。
孙朝阳也是如此。
他是杨主任的嫡系不假,但不代表他就要无底线地降低自己的身段,超额满足领导的一切要求。
零到一永远是最熬人的,但有了一,后面的一切仿佛都水到渠成了。
时间来到九月,乔木为自己物色好新项目后,楼下培训部,已经有五名员工了。
他也终于抽了个时间下去了一趟。
孙朝阳在四个人的时候就去过了。他俩没一起去,免得那五只菜鸟对自身地位产生误解。
不过他只见到了三人,其中一人他还没见过。剩下两个,之前在食堂已经见过面了。
但那三个人显然都没料到,公司还会有这么年轻的前辈,还是P4。这让他们多少都有些别扭。
乔木也没和他们套近乎,就当串门似的随便聊了几句,又说了说场面话,让他们有不懂的尽管问,就走了。
只留下那三人在身后凌乱:问?怎么问?你倒是留个飞信啊!
乔木自然不会留飞信,又不是面试官死绝了,他干嘛要越俎代庖?
反正他会时不时下来一趟,到时候,如果谁被面试官放羊,攒了一肚子疑问,自然会懂得抓住机会问个明白的。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