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416节

  但沈少杰有种预感:想要理解恐怕还不够,他们还得亲自复刻,去做大量的风洞试验,拿着海量的数据图表,才能真正理解这些风道设计的巧妙之处。

  商业调查显示,智翱就租了个风洞,整整三个月。他怀疑换成他们,需要更久。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做不出来一台新的影像大师。

  因为这其中必然有大量专利限制。

  虽然还没能见到里面的具体结构,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锋,至少在技术上,他输得心服口服:

  人家是用领先于他们的空气动力学认识,堂堂正正击败他们的,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商业手段或阴险狡诈的盘外招。这有什么不甘的?

  见罗正华绷着脸,沈少杰劝道:“往好处想,虽然有专利,但知识与思路是共享的。智翱这次的空气动力学突破,会给整个行业甚至学术界,带来新的启发也说不定呢。”

  你说得倒是轻巧……罗正华心里苦笑,合着你不是大疆的总裁,你不用对大疆的业绩负责是吧?

  “我不担心这款影像大师,”他叹了口气,指着两人面前的无人机,也不怕这个无人机会不会是个“间谍”,把他们的话录下来,“它注定就是个昂贵的玩具,一款电子奢侈品。”

  “我担心的是智翱之后的产品,是这些技术下放之后,对大众市场的冲击,”他抿着嘴,“这家公司成长太快了,他们做到技术下沉要多久?咱们有没有充裕的时间,能不能跟上他的脚步?如果不能,咱们难不成去做下沉市场?”

  沈少杰却不解:“有这么严重?最贵的还是那些元器件,那都是供应链厂商说了算。”

  “希区柯克变焦,别说无人机了,你见过哪款手机镜头能做到?”罗正华反问,“还有视觉传感器识别水体,你听说过有这方面的消息?就算有,为啥先用在这么小众的微型传感器上,而不是销量更大的车载传感器?”

  他这么一说,沈少杰也回过味儿了,支起身子看向他,严肃地问:“到底怎么回事?”

  “我联系过徕卡和安森美那边了,”罗正华深吸一口气,又使劲吐出去,以缓解自己的焦躁情绪,“两边都说了,影像镜头和视觉传感器,都是双方合作研发的,专利共享!”

  沈少杰目瞪口呆:“那岂不是说……”

  “咱们想用,就算掏得起钱,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罗正华郁闷地说,“徕卡和安森美现在都想就这个事情谈判。不过智翱那边太忙了,把谈判推到发布会之后了。这两边也都说了,就算能拿下自由供货权,也要给那边支付一笔不菲的专利费。”

  听到这个说法,沈少杰万分惊讶:“也就是说,镜头研发过程中,智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占了很大的话语权?”

  罗正华没再说话,只是神色阴郁地点了点头。

  沈少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智翱·影像大师的亮点着实不少,但真正轰动业界的,总结起来一共三点:动力方案、智能飞行、智能拍摄。

  动力方案这个东西不用多说,等专利保密期过了,想办法绕开就是了。无非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智能飞行更别说了,核心的算法是人家独门秘籍,这玩意儿是肯定不会卖的,甚至都不会申请专利,是完完全全保密的。

  抖咖为什么能在海外杀疯?就是凭借傲人的算法。其他大厂想要把算法提升到人家的水平,得花很多年砸很多钱进去,得不偿失。

  智能拍摄,本以为是他们唯一能“赶上”的了,无非就是采用同一家配套商的同款解决方案就是了。

  没成想,解决方案人家也占了一大块权益。

  就算人家同意卖给你,你买的越多,人家赚的就越多。你越追赶,人家越强大。

  一切奋起直追,都会成为资敌行为。

  一切努力拼搏,都会化作敌人射向自己的子弹……

  这确实很让人沮丧,甚至绝望。

  “哪冒出来的啊……”沈少杰忍不住泛低估。

  “是啊,”旁边的罗正华也忍不住附和,“哪冒出来的啊……”

  就在他们郁闷的时候,会场中的灯光一排排熄灭,之前还忙于“招待”的无人机们,也纷纷飞到半空中悬停。

  随着舞台灯光亮起,今天的发布主持人也登场了。

  是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年轻女性,姣好的面容、修身的职业女装,外加一双被高跟鞋撑起来的修长美腿,中间严丝合缝……

  会场中瞬间就响起一片“哦——”声。

  “大家好,我是今天新品发布会的主持人,智翱科技的产品经理宋轶……”

  昏暗的灯光下,罗正华与沈少杰面面相觑:这谁啊?

  他们本以为应该能见到那位年轻神秘低调的公司创始人,或者是情报中产品的全权负责人徐学民,可没想到出来的竟然是一位美女主持,还挂着产品经理的头衔。

  智翱当前只有一个产品经理,是徐学民兼着的。

  但问题来了:谁来主持发布会?

  乔木不愿意,他身份太敏感了。

  徐学民也不擅长,他关上门骂娘嘴皮子挺利索的,站到台上讲解就跟催眠大师似的。

  归业鸣更不用说了,乔木问他意见的时候,他只是反问“你也不想我把发布会搞成2b商务会吧?”

  一听这个,乔木果断PASS了对方。

  其他人就更不愿意了。

  乔木本来还想推荐艾忆,甚至想着邀请一大群对方的北大校友,狠狠给她长脸。

  但艾忆打死也不接受。

  最后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在公司三百多名员工中,从采购部找出了这位宋轶。

  好在采购部也全程深度参与了CD1项目,宋轶本人大学时连续四年都是校联欢晚会主持人,模样气质风格经验都是一顶一的,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完全可以胜任。

  于是她就临时多了个产品经理的头衔,但不加钱。

  整场发布会没再出现什么爆点,事实上公司的方案中也不允许出现爆点了,那样就过犹不及了。

  只要老老实实将产品的所有卖点,一五一十地讲出来,再由满场飞的无人机实时展现在分屏幕上,给全场全国观众一个直观的感受,就足够了。

  例如那天陈老猫并没有展示的全景相机、20倍长焦、预设特效等功能。

  罗正华与沈少杰对这些都不在意,或者说已经知道得很详细了。

  真正引起他们注意的,是此前完全没有任何公开的一项新技术。

  用于取代传统的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的,I&A快速惰性和警报刷新。

  传统的ADS-B是像广播电台一样,一刻不停地对周围发送无线电波,同时也一刻不停地接收来自周围环境中的同一频段无线电波。

  这项技术最早是应用在民航领域,帮助民航客机避免相互碰撞的。不过它并不是强制安装的,很多民航客机都没有安装这套系统。

  后来因为国内外一系列无人机干扰民航起降事件,无人机厂家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开始在无人机中内置这套系统。

  按照主持人宋轶的说法,智翱·影像大师中,并没有安装ADS-B,而是用全新的I&A进行了取代。

  听到这话,罗正华与沈少杰忍不住交换了眼神。

  ADS-B一定程度上已经是行业惯例了,虽然《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没明着说必须装这个,但“广播式自动发送识别信息”,这个是最通用的了。

  他们当然知道这东西有多讨人厌,可这不是没办法嘛。公司总要避险,不这么做,真出了大事,谁担着?

  但他们没想到,这个智翱是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直接把这套用了几十年的系统给直接替换掉了?!

  罗正华与沈少杰惊讶于这家初创公司胆大包天的同时,台上的主持人也认真地介绍起I&A的优势。

  首先就是低能耗。

  ADS-B是只要无人机开机就不停逼逼个没完没了。就好像一个缺德司机,开车一路按喇叭,精神病似的。

  I&A则不同,这套系统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休眠状态,只有无人机避障系统发现无人机遇险可能,它才会被激活,并向外发出警示信号。

  就像有素质的汽车喇叭,平时都没有存在感,发现问题才会响。

  这样一来,相较ADS-B,I&A即使在建筑密集的城市中,能耗大幅降低到70%以上;如果是在郊外野外,其能耗甚至不足前者的1‰。

  听到这里,只是这一个优点,就让罗正华与沈少杰震惊了。

  只是乍一听,他们就能确认,这样的系统自己也能开发出来,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但这个事情,真正的难点在于敢想,敢做!至少大疆不敢,因为勇气这个东西,它的另一面叫风险。

  没有任何资本与企业家喜欢风险,大家躲避还来不及呢。

  台上主持人继续介绍,I&A第二个优点是隐私性。

  ADS-B是具有唯一机器识别码的,只要接收到相关信号,随手一查就能知道这是哪台设备,以及这台设备的实名注册者是谁。

  但在智翱看来,这属于严重的隐私侵犯与信息冗余。

  有关部门要求无人机必须广播式自动发送识别信息的目的,是相互告知与识别,进行紧急避让,避免空中险情,而不是偷窥每一架无人机的内裤。

  相反,只要无人机用户合法合规地飞行,他们什么时候飞、在哪里飞、怎么飞,都属于他们的个人隐私,不应该被如此轻易地泄露出去。

  尤其是不法分子完全可以自己使用无人机,在天上不断接收其他无人机的ADS-B无线电信号并进行解读,以盗取用户隐私。

  这是非常非常简单的,因为ADS-B本身就不加密。影视剧里那些抱个无线电就能收听民航通话的发烧友,就是这么做到的。任何人从网上买一套设备都能轻松盗取他人隐私。

  所以I&A取消了机体身份远程识别,杜绝了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非法监视。

  I&A在设备开机后,会遵照RTCA的DO-282b标准,依据经纬度与时间等种子值,由算法随机生成一个临时ICAO地址。

  这个ICAO地址也是I&A系统自身使用,用于在庞大的存储数据中,甄别来自不同机器的数据。绝不会透露给其他任何设备与个人。

  就像你在路上开车,迎面过来一辆汽车,你只需要按喇叭提醒对方,并减速避让。你绝不会需要向对面司机提供你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

  这种保护用户隐私的识别方式,更适合在全球普及,有助于产品走出国门,开辟海外市场。

  除了这两点I&A希望达成的目标外,这套系统本身还有传统ADS-B难以企及的优势。

  例如频谱覆盖。

  一旦无人机数量增多,同一区域内同一时刻遍布大量无人机,大量高功率发射机持续发射,频谱覆盖将成为一场技术灾难。更不用说传统无线电在环境复杂的城市内会受到严重干扰。

  而I&A直接采用移动网络5G信号或千帆网络信号,无需另行搭建无线电信号塔。未来无人机数量增多后,也完全可以由移动通讯商划出一个无人机专用频段。

  而且I&A本身高度克制的信号发射,也极大程度避免了可能可能发生的频谱覆盖。

  再例如避险问题。

  传统的ADS-B系统只能起到提醒作用,如果无人机操纵者不听从警告或忙中出乱,险情依然会发生。

  但智翱的I&A与飞行器本身的智能避障系统进行了深度结合,在发现险情后,智能避障系统会获取控制权并主动完成避障,无需操纵者干涉,大大降低了无人机飞行对操控者的素质要求。

  此外,发现风险源的I&A,还会借助无人机自身的智能避障算法,计算风险源的飞行轨迹,并发送给周围其他I&A。

  这使得所有内置I&A的无人机,都能享受到智翱智能避障算法的保护,甚至与智翱一起形成一张密集的无人机保护信息网。

  更不用说,传统的ADS-B数据,必须存储在有相关资质的企业服务器中。

  用户想要获取航迹报告,约定的飞行航迹越多、信息要素越多、重复报告周期越短,信息服务费越高昂。长期以往,这必将是用户与无人机企业难以承担的重担。

  但I&A通过一套先进的加密算法,直接将飞行数据存储在无人机与绑定的手机内,进行本地物理保存。无需任何费用,也能极大地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

  一整套宣传下来,在场的嘉宾都听得津津有味。唯独以罗正华与沈少杰为代表的从业者们,此刻都是齐齐的呆滞脸。

首节 上一节 1416/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