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529节
没想到乔木不仅没有发怒,更没有拿出雷霆手段,反而笑了,还笑得云淡风轻。
“原来就这点小事啊?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他笑着摇头,其他人则面露惊愕。
“回头把竞业协议取消了吧,这东西有什么用?白费钱,”乔木不仅没有发作,甚至还如此要求。
说完他朝温子琪笑了笑:“也不看看我们温经理被人力成本逼成什么样子了,你们也给人力资源部省点儿心,给我省点儿钱,我在外面装孙子融钱也不容易。”
这下不仅温子琪愕然,就连徐学民都惊讶了。
“竞业协议是为了……”他以为乔木把“竞业”理解成“敬业”了,正要解释,乔木却抬手制止了。
“我知道那是什么,我也签过,金额还很高,”乔木摆了摆手,“这个事情,我就说一点,而且只说这一次。”
“智翱不需要靠什么竞业协议来构筑护城河。作为一家以技术为导向、立志做行业技术与标准引领者的企业,如果连已经明显过犹不及的专利保护体系都不能让我们保持优势,还需要靠压榨离职员工的未来价值、破坏他们的人生规划来维持对同行的优势,那我们也太可悲了吧?”
他环顾左右,将每一位高管的表情纳入眼底,认真地说:“如果智翱是这样一家企业,我觉得它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家趁早把钱分了,关门走人,各奔前程!”
乔木这番话并没有压低嗓音,不远处那桌也听到了。
刘文辉愕然地看向这边,感受着这番话给自己带来的震撼。
那个年轻得过分的老板,语气中的自信与自傲,就连他一时之间都免不了心情激荡,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相较之下,自家古总午饭前那种令他艳羡的高高在上,此刻反而如同小丑一般了。
此时此刻,他心中难以自持地生出了一个念头:高下立判!
而他的身边,胡炜三人依旧低着头,心不在焉地扒拉着碗里的吃食,除了他们自己,没人知道他们此刻的想法与心情。
第1173章 千金市马骨
刘文辉与胡炜那一桌思绪复杂着,乔木这边,归业鸣忍不住低声提醒:“CD2项目呢?他们应该已经知道CD2的全部信息了。”
“本来也不难知道吧?”乔木乐了,“就咱们公司那群实习的在校生,有一个嘴巴严的?整个公司上下都跟个漏勺似的,你就瞅着一个眼儿堵,堵得住吗?”
高速发展的智翱有着极其严重的人才饥渴,尤其乔木还把公司放在太原,这也算地狱开局了。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智翱几乎与太原所有综合或理工类高校,都签了联合培养协议。
十几个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大一开始就要来智翱实习。更不用说那些大四生、硕士与博士了。
这些人遍布智翱设计、研发、工程、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除了企业经营数据与最核心的设计资料研发数据,智翱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秘密。竞争对手想要什么,直接找他们就是了,价值几十万的商业秘密,可能几千块钱就乐呵呵地卖了。
所以竞业协议这个东西,至少在中基层员工层面,已经没有意义了,就是个摆设,而且是很膈应人的摆设。
乔木当然知道智翱上下基本和筛子没什么区别,但他没办法,这就是他选择太原这个地狱出生点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尤其他非常在意不同部门之间的共创与合作精神,要求各个部门都深入参与到其他部门的相关工作中。
这个要求的代价之一,就是智翱内部,信息的跨部门流通非常非常顺畅,在信息方面几乎看不到任何部门墙。
这进一步加大了泄密的风险,但还是那个说法:这是必要的代价,他也没辙,甚至都不能试着“缓解、遏制”。
因为但凡这么做了,都会破坏他苦心培育至今的共创文化与价值观,这是实实在在的舍本逐末。
不过CD2项目方案彻底暴露于人前,这倒是个现实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
“CD2现在的负责人是谁?”乔木直接看向徐学民,不等对方回答,直接说,“让他换个方案就是了,这次的可以大胆一些。”
轻轻一句话,他又一次将沉重的工作丢给了下面的员工。
“说实话,CD2现在这版方案我其实也不满意,感觉我上次说的问题你们根本没听进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画饼糊弄我。我也是觉得不能过于打击你们的积极性,也不能用艾工的标准要求所有人……”
乔木自己在那边絮絮叨叨个不停,徐学民却早就在心中骂娘:CD2的项目负责人,现在是他兼着呢!
-----------------
智翱的联合培养有多么疯狂、人才饥渴有多么严重,原本只是公司内部相互调侃,但很快就被全网知晓了。
事情的起因,还是毫不意外地来自一位联培生的大嘴巴。
这位来自太原理工的大一新生,将智翱的薪资保密制度完全当成了放屁,直接在问答平台知乎上,贴出了自己在智翱的假期实习工资条。
一个月的实习期,实习工资足足有4500元!
此外还有450元交通补助、100元通讯补助、400元恶劣天气补助,以及700元的加班费。
这名大一新生,实习一个月,就赚了整整6150元!
这张工资条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尤其很快就有网友查到,太原去年城镇职工人均月收入也只有区区8500元。虽然不公布城镇职工月收入中位数,但按照本地人的体感,这个数字应该在5500-6500之间。
也就是说,这个来自朔州小镇、还没资格接触专业课的大一新生,人生第一份收入,就达到了太原全体打工族的平均水平,第一个月就超过了50%的牛马。
而且据对方的答案讲述,实习期间公司餐饮对他们这些联培生免费;还有一天带薪病假、一天带薪事假;因为在校生无法缴纳五险一金,公司还为他们购买了一份意外伤害险。
那篇毫不掩饰炫耀之意的回答,虽然很快就在智翱人事部的干涉下,由答主主动删除了,但完整的截图还是不可避免地在网上流传开了。
伴随着这件在全国在校生、应届生与太原打工族中引发热议,很快就有更多在太原上学、接受智翱联培的学生现身说法。
虽然他们不再透露具体收入数字,但他们所描述的企业福利,哪怕放在超一线城市也是少有的,是绝对的大厂水平。
而他们所描述的企业环境与工作氛围,更是让中部省份尤其是太原当地的无数牛马心驰神往。
虽然也有人很理性地指出,绝大多数职场人到了这样的职场,三个月的实习期都扛不过去就会被淘汰。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足够优秀,是糟糕的企业文化、办公室氛围与傻叉的领导、垃圾的同事令自己明珠蒙尘。
很快又有一位自称山西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网友透露了一条之前一直没有人注意的大新闻:
山西十所本科院校,除了山西医科大与山西敬察学院,其余八所本科院校,与智翱科技业务相关的理工类专业25届毕业生,除了考研的、考公的、已经与国企签了三方协议的,其他所有应届生,都被智翱签了!
就连很多已经在校招阶段拿到企业offer甚至已经实习了一个学期的应届生,也都被智翱强行用高薪挖走了。一些应届生为了跳槽去智翱,甚至连三方协议都不要了。
整个25年,凡是智翱需要的专业,就业率都是百分百,完全不需要美化的那种!直接帮助八所高校完成了今年的就业指标。
本科都如此,研究生就更不用说了。智翱对八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做了承诺,硕士毕业生面试零淘汰,谈好薪资待遇直接入职!
不仅如此,职场社交APP脉脉上,很快就有用户对智翱的薪资水平进行了标注,智翱给太原二本公立高校本科应届生的薪资,已经直接对标京沪给双一流高校本科应届生的薪资水平了。
智翱的财大气粗,很快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议,大部分人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羡慕。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短视频、新能源等赛道你方唱罢我登场,创造了无数财务自由的故事,个人事业要追逐风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现在的网上,大家几乎公认智翱已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未来必将是引领产业的领导者,是低空经济风口的引领者。这个时候的加入门槛是最低的,赶上风口的概率是最高的。
很多985高校生都开始打听智翱内部具体待遇细节了,不少人都宣称自己已经重新进行事业规划,如果能够拿到智翱的offer,他们甚至愿意放弃北上广深,而是前往太原就业。
而那些已经毕业入职的职场人,也在纷纷打听。不过比起在校生关注的工资、补助、假期等硬待遇,他们更在意的是软待遇,即企业内部的上升通道、期权激励与管理模式,以及很多中年人最在意的家属关照。
智翱人力资源部在几乎所有一线城市都有招聘办公室,过去几个月,这些招聘办公室大部分时候都门可罗雀,得工作人员苦哈哈地联系总部各部门精英去各高校做路演宣传,自己则要绞尽脑汁进行精准的招聘广告投放,还要和那些猎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这样的工作不能说苦不堪言,也堪称枯燥乏味毫无成就感了。这次看着网上关于智翱的流量,终于转向了人力资源方向,不少人已经开始翘首以待了。
果不其然,随着网上舆论的再度发酵,他们终于时来运转了,每天都能接到大量咨询和简历。之前闲得一周上个三天班也没什么人管,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996都不够,加班到晚上十一点都是常态。
毕竟很多人无法接受上班时间接意向公司的HR电话,他们更希望下了班回到家再进行深入详细的交流。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下班了,可对方HR却不可能带着他们的简历回家处理。
老祖宗就说千金市马骨的故事,民间也一直有“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说法。
智翱种了这么久的梧桐,买了那么多的马骨,终于迎来了公司上下期盼已久的收获期,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了。
他们当然可以几个月前就开始主动营销,让所有人都知道智翱对人才的渴望与大方。
但乔木拒绝了,经过慎重的思考,他还是希望再等一等,等待舆论自发启动。因为只有自发的舆论,才是最真实最赤诚最可贵的。
真实与赤诚,才能打动人,才能真的吸引千里马与金凤凰的注意。
这一点,人为制造的舆论、虚情假意的文案,是永远无法媲美的。
在这件事上,他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实话实说,智翱确实干着千金市马骨的事情。公司投入了惊人的人力资源成本,但招来的大部分员工,都远远无法满足公司的需求。
这种压力不是他自己对着报表发泄不满,而是自下而上的。是从最基层一级一级传递上来,最终通过各部门高管传达到他这里的。
也就是说,整个智翱上下,对自己的团队、对自己的部门,对现有的效率,都不满意!
这种情况下硬着头皮死撑,撑着等那个天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到来的“舆情孵化”,乔木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说实话,如果这场舆情再不爆发,他最多再坚持一个两月就扛不住了,就得退让,让市场部找公关公司,人为策划一场宣传。
但那样的宣传,其中的虚假与刻意,无论如何都骗不了人,更骗不过那些真正优秀的职场精英。
幸运的是他赌对了。虽然没有奖励,只是短短几天,他肩负的巨大压力就陡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也终于能松一口气了。这大概也算是某种对他个人的奖励了。
不过再完美的合唱,也挡不住杂音的存在,更不用说互联网了。
在这场互联网牛马们自发围绕智翱的赞美与称颂中,很快就有专家站出来指责智翱科技是在恶性竞争。
那位专家指出,在东部产业大转移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更低的人力资源成本,是必不可少的优势,更是当地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他认为智翱自己为了招揽人才开出与当地市场环境不符、与产业薪资水平相悖的非理性高薪,自己是招揽到人才了,却也直接拉高了整个行业、整个山西乃至整个中部的人力成本。
他批判智翱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在以邻为壑,广大网友不仅不该鼓励,还应该坚决抵制、反对。因为90%的劳动者都是平凡的,他们不仅享受不到智翱高薪招聘带来的好处,反而会因为智翱的行为吓走了企业,而失去了潜在的就业机会。
采访的最后,他甚至呼吁山西有关部门应该约谈、制止甚至处罚智翱科技,立场坚定地反对这种别有用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好山西的产业市场,才能让山西真正的复兴之路。
这段采访的视频一经放出,就在各大平台以极其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不是那位专家与他身后对智翱不满的资方投流了——当然他们也许确实投了一些,但远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这种传播,完全就是网友自发的。
伴随着这种极度感性的传播速度的,除了嘲讽与谩骂,自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开盒”与“深挖”环节。
很快就有人扒出了这位山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兼研究生导师的个人履历,从中发现了有趣的内容:
这位从事理论经济学的副教授,本科专业是哲学,研究生专业是中国史,硕士毕业后自费前往英国游学一年,回国之后发表了两篇经济学论文,成功入职山西大学后,摇身一变就成了经济学家。
这份摆明了就是用金钱开路、靠人脉硬刷的履历,立刻遭到了网友毫不留情的嘲笑。
在全网质疑声中,承受不住舆论压力的山西大学被迫站出来,宣布那位副教授的入职流程没有任何问题;同时强调他在采访中所说的一切都是个人观点,学校方面也并不认同,但他有言论自由权,学校无权干涉。
这份声明各方面来说都没有问题,既维护了自家员工,与招募员工的领导或前领导,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切割,避免得罪企业金主爸爸。
如果没有后续的话……
智翱对山西大学的表态是满意的,也认为这个表态是得体的,但正义感爆棚、苦“砖家”久矣的网友却并不买账。
很快就有网友对那位副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全方位的查验分析,甚至有他的校友,从他学校的图书馆中,翻出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
人民的力量是无敌的。短短几天的工夫,这位副教授论文中的大量疑点就被一一贴了出来。
直到神通广大的网友贴出了另一篇毕业论文,那篇论文的作者,是比这位副教授大两届的本科同系学长。
神奇地地方在于:时隔两年的两位,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论文课题上,却心有灵犀地产生了大量高度一致的观点,并产出了大量高度雷同的内容。
真相由此呼之欲出。
随着“山西大学副教授本科论文代写”被全网传播,那位当事人也终于承受不住,清空了自己的微博,宣布退网。
但到了这个阶段,网友已经不可能放过他了。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