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591节

  郑志华很不满地瞥了他一眼,对他的态度和语气很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谁让人家是地头蛇呢?

  “我说了,岳阳那边对咱们的集体项目模式很感兴趣,想要合作、学习。我觉得没这个道理,就拒绝了,”说到这里,郑志华语气冷了几分,“这在我的职权范围内,也无需惊动杨·副·主任吧?”

第1241章 杨海龙的重大失误

  房间中各分部主任副主任,与省部经理,全都一脸的无聊。

  郑志华这位领导,人性着实不怎么样,这一点早就是全省的共识了。

  什么“咱们的集体项目模式”?分明就是人家山西俱乐部的模式。说得好像你主导的那几个集体项目也能沾光似的……

  人们对此腹诽不已,但他们也知道对方是故意的。

  公司制度摆在那里,管理岗确实没法强硬干涉调查员的工作,所以对方当初一番无用功后,也就面对现实了。

  但郑志华这位领导,实在不怎么要脸。换成别人,自忖只会对山西俱乐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成不存在。

  可对方呢?嘴上从来不提山西俱乐部,可一切正式场合,张口闭口都是“山西模式”。

  这摆明了就是硬蹭,仗着自己领导的地位,打算硬抢一份功劳下来。

  这点小心思大家都看得出来,也都分外不齿,私下里更是没一句好话。偏偏大家就拿他没辙,谁让人家是省部主任呢?

  还真就应了那句话了:笑骂由汝,好官须我为之。

  这张脸我也不要了,爱嘲笑爱辱骂你们尽兴,反正我就要升官发财。颇有几分唾面自干的“洒脱”。

  但你说他洒脱吧,他人前人后逮着杨海龙,每次称呼对方的职务,就一定要重音强调那个“副”。

  摆明了就是记仇,小肚鸡肠。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别人怎么投效你?

  反正现如今,这位郑主任是里外不是人。包括一些已经或明或暗投靠他的,在这种舆论氛围下,也打心眼儿里瞧不上他,无非就是个各取所需罢了。

  当然了,这些中基层管理者们也不会反思,人家这么歇斯底里,还不是当初他们导致的?

  人家没招谁……好吧,人家本来只打算招惹乔木一个人,但他们当时还吃着方增耀和乔木联手的画饼,稀里糊涂就团结起来把人得罪死了。

  换成是谁,能给他们好脸色好态度?

  反正双方就这么僵在这儿了。但公司要的是团结,他们也不可能一直闹腾。所以给了对方几次下马威,对方又反击了几次做了一些人事调整后,双方就逐渐偃旗息鼓了。

  但该不对付的,依然不对付,只是双方默契地管控冲突,不再随便闹大了。

  当然了,该吵还是会吵,例如现在。

  “郑主任,我不明白什么叫‘没这个道理’?”此刻,杨海龙的语气已然不善,“先进的经验难道不该推广吗?兄弟分部要学,怎么就没道理了?难不成郑主任是想以邻为壑、敝帚自珍?”

  “杨·副·主任用不着给我扣帽子,”郑志华冷笑,“咱们的山西经验内部论坛到处都是讨论帖,我可从来没联系论坛管理组删帖。”

  他与其他同僚之间多少还有些客气,想着有握手言和的可能——毕竟他也知道自己是领导,必要的时候要展现胸襟与气度。

  唯独对这个杨海龙,绝对没有缓和的余地,所以说起话做起事从来都是硬怼到底,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谁要学,去论坛学,找调查员学,或者干脆来考察,我郑志华绝对敞开怀抱欢迎。但岳阳分部是要和咱们合作,派人加入咱们的集体项目。”

  “这有什么问题吗?”杨海龙眉头紧皱。

  既然要学习,当然要在实践与合作中进行,效果才最好啊。

  这个再正常不过的问题一出口,他的对面,郑志华的左手边,第一副主任李泽鹏迅速抬眼瞥了他一下,在所有人注意到之前,又低下了头。

  杨海龙犯错了。

  “这有什么问题?”果不其然,擅长办公室政治胜过做实事的郑志华,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小错,语气立刻夸张了起来,“杨·副·主任还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合着咱们省部的项目是大风刮来的?咱们省部的调查员都富得流油?咱们省部的资源已经多到能随便分润给外人了?”

  一瞬间,杨海龙就变了脸色:他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有心想要解释,对方却完全不给他机会,连珠炮似地一顿输出。

  偏偏他还没有对方那么厚的脸皮,既做不到胡搅蛮缠无理搅三分,也做不到立刻打断对方承认口误。就这么片刻的犹豫,他就被对方架在半空了,上不能上下不能下,难受至极。

  见杨海龙脸色胀红,一时缓不过劲儿,郑志华心中大畅,故意停顿片刻,又环顾四周,随后语重心长地对与会所有主任、副主任与经理说:

  “不是我郑志华抠门、小气。分部和省部不同,本就不富裕。但凡是个其他分部,尤其是落后的兄弟分部请求,我立刻就答应,绝不犹豫。”

  他大手一挥,做了个极其霸气豪放的动作:“虽然咱们山西也没余粮,但公司上下一盘棋,该共同进步的事情、该有大局观的事情,我郑某人绝不含糊,绝不会自私自利。”

  “比如你杨·副·主任,之前不是在巴盟待过吗?那边可是苦寒之地呀……”对方看向杨海龙,满脸正气凛然,眼神中却是讥讽与嘲笑,仿佛在嘲笑杨海龙是只在偏远基层待过的土包子。

  “我话就放这儿,要是巴盟分部提申请,看在你杨·副·主任的面子上,我郑志华绝不犹豫,当场就批!”

  这话听得杨海龙一阵血气上涌。

  双方斗了这么久,他不相信对方不知道,他当初去巴盟,是被赵开兴忌惮、赶走的。

  等他到了巴盟,对方也一直利用自己公司元老的身份和人脉打压他,他在巴盟那么多年,自始至终都没能打开局面,更没能融进去。

  更不用说他的父亲,就是在他赴任巴盟期间出车祸去世的。

  巴盟分部于他而言,是个彻头彻尾的伤心地,绝不是什么值得怀念的“老东家”。

  郑志华狠狠捅了他一刀后,又转向其他人,继续高谈阔论:“但他岳阳分部不一样啊!全公司都知道,岳阳分部私下里号称公司第一分部。它一个地级市分部,比多少省部都富裕,啊?你们说是不是?”

  不少人——尤其是投靠了郑志华的人,此时纷纷点头附和。

  “这么一个全国第一分部,说不定比咱们山西十一分部加起来都富裕,又主动提出要深度合作,要学习咱们的经验……”

  郑志华停顿了片刻,但在场大部分人已经听出他要说什么了。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也该是它岳阳分部主动拿个项目出来吧?哪有他求咱们办事儿,还让咱们自掏腰包的道理?”

  这下,点头赞同的人更多了——包括杨海龙的传统支持者。

  见自己这番话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郑志华非常开心:“当然咱们山西不是没格局,我也不是趁机要价。”

  “我这么说吧,”他手指头敲击着桌面,一副很不满的模样,“哪怕岳阳那边提出咱们各拿出一个项目,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拍板!但他没有啊,提都不提,你们说我这个·山西·的主任,该怎么办?”

  他两手一摊:“继续讲究大局观?继续讲究公司上下一盘棋?大方地说‘你们来吧,要什么有什么,看上什么都拿走’?”

  在场不少人都笑出了声,是认同的笑、认可的笑。

  是的,他们和郑志华之间怎么斗,那是山西内部的事情,是关上门的事情。

  但现在岳阳来了,岳阳就是外人,他们就是自家人。自家人怎么争怎么抢,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也不能便宜了外人。

  郑主任这事儿,做得对!

  “所以这事儿就这样,本来就是我的职权范围,我一想也没必要上会了,就直接拒绝了,”郑志华看向旁边脸色铁青的杨海龙,得意洋洋地问,“杨·副·主任,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杨海龙不说话了。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他想浅了,说错话了,被对方抓住了小辫子,趁机发作、借题发挥、上纲上线。

  本来就是一件很普通的跨地域沟通事项。岳阳那边提一下,他们表示欢迎,双方才进入正式的商谈,权利怎么分义务怎么划,那时候才会详谈。

  但对方借着省内这些年经济垫底、整个社会都弥漫的负面情绪,在会上这一通扇阴风,把鬼火烧旺了。气氛到这儿了,他再说什么都没用,只会起反作用。

  杨海龙没搭理郑志华,而是直接看向了他对面的李泽鹏。后者则一直低着头,也不知道有没有察觉到他此刻的目光。

  刚来履职的郑志华可没这个水平。但凡对方有这种手腕,他早就劝乔木和对方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了。

  自从这个李泽鹏来了之后,郑志华就逐渐有了脱胎换骨的迹象。

  对方不再如之前那般任他们欺负了,反而发起了好几次颇为亮眼的反击,趁势站稳了脚跟,也成功收拢到了那些曾经被方增耀打压、后来被他排挤的管理层。

  可以确定,真正有这个手腕的,是李泽鹏。

  虽然这个硬是高自己半头、抢了“自己”第一副主任的同僚,公开场合一直表现得公私分明,从来都是就事论事,既不与郑志华亲近,也不和他疏远。

  但整个省部就这么大,就五层楼,稍有风吹草动都瞒不住人。大家早就知道,郑主任与李副主任这两个外来户,经常互相串门,关着门深谈,明显就在抱团取暖。

  他曾经认真分析过对方,认为对方明面上这种就事论事、公事公办的态度,代表着对方并没有完全倒向郑志华。

  对方大概率就是被他们合伙“欺负”郑志华的场面吓到了,担心郑志华一走,自己也落个此等下场,于是就起了抱团取暖的心思。

  可能还不止抱团取暖,对方也不愿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暗地里和郑志华抱团,给后者出主意,表面上则维持距离,尽量把事情做漂亮。

  这样一来万一将来郑志华败了,自己也有挽回的余地。

  他认为自己对李泽鹏的分析没问题,但分析过后,却也无可奈何。原因无他:他无法让对方相信,赶走了郑志华后,他不会对对方故技重施。

  就算他想证明,对方也不会信。

  想到这里,杨海龙也只能心中叹息:这次确实是他露出了破绽,被对方抓住了痛脚。

  他知道岳阳与山西的合作,是方增耀调任前就谈妥的,乔木也在其中穿针引线,可以说是双方早就敲定好的了。

  现在却直接被搅黄了,而且就凭郑志华刚才那一通胡搅蛮缠、上纲上线,未来“复合”的机会都不剩多少了。

  这事儿于郑志华自然没有任何损失,真正损失的是他和乔木。

  山西与岳阳合作,他一定是第一受益人。于公岳阳一定会认他是头号功臣,把主要功劳分润给他;于私他能拓展自己的人脉。

  乔木更不用说了,那小子现在摆明了就是要强行突破公司的一些潜规则,把调查员拧成一股。参与进来的人肯定越多越好。

  郑志华这一手,确实成功打击到了他们。

  最要命的是,他从中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没有各分部管理岗牵头,调查员私下里合作终究名不正言不顺。最关键的是模式得不到公司背书,人少了还好说,稍微多点,没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做保障,肯定要出乱子,甚至要内讧。

  所以无论乔木团结调查员是出于什么目的,到了一定阶段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瓶颈,直到公司官方层面参与进来。

  郑志华现在这一手,是具有可复制性的。

  公司从未有过分部跨省合作的先河,自然没有相关条文规定。按照惯例,没规定的事情,要么是省部主任说了算,要么是主任与副主任集体决策。

  这个通常就是看惯例。一看其他分部的成例,二看第一次的博弈结果。

  对方现在这么搞,借助这次打击让他闭嘴,将相关权力握在自己手中,不是为了羞辱他,而是为了造成既定事实!

  这一次他被迫沉默,就等于默认了对方在跨省合作事务上拥有决策权。未来对方不出错,他就很难抢过来。

  山西夏令营这套模式肯定要推广,可现在,怎么推广,优先向谁推广的决策权,却被郑志华夺走了。

  明晃晃的抢功劳、摘桃子!等于乔木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辛苦付出,全都给这个王八蛋做了嫁衣!

  直到此刻,杨海龙才彻底想通了其中关节。他的脸色难看得吓人,看向郑志华的眼神,凶狠得仿佛下一刻就要吃了对方。

  但他不可能真的吃人,此刻的他越凶狠,郑志华就越得意、越开心。

  就在这时,会议长桌外围的分部副主任席位中,有人开口了:“郑主任,您的拒绝会不会太草率了?”

第1242章 绝处逢生与功亏一篑

首节 上一节 1591/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