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607节
“线下零售部负责人……”他缓缓道出乔木为他准备的部门,脸上的表情却并不轻松,“乔先生,我在网上看了不少贵公司门店的视频,不得不说,它们在贵国很受欢迎,那个客流量我现在想起来都会感到害怕。”
不等乔木做出反应,他话锋一转:“但我要说的是,按照我的标准,按照苹果的标准,贵公司的门店,就是一坨大便!你们将那款无人机放到里面售卖,就是将一朵艳丽的玫瑰插在牛粪上。”
“如果翻译没错的话,你们称其为‘体验店’,而非‘销售店’,没错吧?”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冷酷地说,“你应该现在就打电话,开掉你的线下零售负责人。”
“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是‘体验’!我甚至怀疑他会不会为了销售业绩,将其他家的产品也摆在你们的货架上,把体验店变成大卖场。”
乔木对对方激烈的言辞、轻蔑的态度并不感到意外。
能做到苹果公司业务副总裁的人,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以宋志波的水平,甚至都没资格让对方抽出十秒看一眼他的简历,更别说付出的辛劳取得对方的认可了。
在职场,辛劳,一文不值。只有结果才是唯一。
现在的结果就是,宋志波倾尽所有打造的智翱线下体验店,在杰里·麦克道格拉斯眼中,就是一坨屎。
对方的潜台词比这个更严厉:起码屎是免费的,而智翱的线下体验店肯定投资不菲。
乔木也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说。
也许你的技术团队确实很牛,但并不影响你的线下零售业务是一坨屎。你现在邀请我去管理一坨屎?这是邀请?不,这是羞辱。
堂堂苹果公司线下零售业务副总裁,在你眼里就是用来帮你管理一坨屎的?
你最好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否则我只能认为你所谓的“重视”背后,是对我彻彻底底的看轻。
乔木组织着措辞,缓缓开口:“智翱的体验店确实与我的期待相距甚远,否则今天你我也不会坐在这里。”
不过他并不打算顺着对方的诘问进行解释,因为这种事情没法解释,怎么解释都是苍白的。因为单纯的语言说明,本来就是苍白的。
于是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话锋一转:“在决定成立线下零售部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线下零售部。”
“它可以很简单,只需要派出最传统的销售人员,让他们将我的货铺进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商业区的每一家3C大卖场,进行最简单的视觉轰炸。”他耸了耸肩。
“它也可以是最常见却也最安全的专卖店,一线商圈做直营,其他商圈做加盟,这方面小米公司是标杆,”他反问,“你见过小米的门店吧?”
杰里·麦克道格拉斯点了点头,平静地点评:“一场拙劣而失败的模仿,和这个世上绝大多数人一样,平庸到让人无聊。”
乔木笑了笑,没有争辩。
如果说全世界有两个人有资格如此评价大名鼎鼎的小米之家,一个是苹果门店的缔造者荣·约翰逊,那另一个就是眼前这位杰里·麦克道格拉斯了。
前者将店铺上升到了引领审美的高度,甚至升华到了艺术层面;还将消费者体验突破经验学科,上升到了科学研究的层面。可以说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线下销售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时代,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开拓者。
后者则将最普通的销售行为,拓展为社交娱乐、陪伴成长、慈善公益、社区活动。从他开始,销售数千年来,第一次摆脱了“术”的窠臼,上升到了“道”的层面。
公众只看到了乔布斯那在灵敏的市场嗅觉与超前的艺术审美之间达成完美平衡的恐怖天赋,却并没有看到这个倔老头的背后,还有一支和他一样,在各自领域领先时代、引领时代的传奇人物。
为苹果构建了引领全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至今无人超越的供应链管理王者蒂姆·库克;
亲手设计了iphoine5、新版iMac、iPad等堪称工业艺术品的天才工业设计师乔纳森·伊夫;
让苹果门店成为全球零售标杆的荣·约翰逊;
以及眼前的杰里·麦克道格拉斯。
你很难解释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但它就是奇迹般地发生了。
21世纪头十年的苹果,如同被上帝吻过一般,数之不尽的传奇人物聚集于此,共同谱写了这出传奇商业歌剧。
二十年后,他们的影响力遍布每一个消费者能接触到的行业。这些行业数以十亿计的从业者,无论是否知晓这些名字、故事与成果,都要学习、研究、模仿。
他们真的做到了共同谱写一个时代。
饶是两世为人、早已对他们的故事与成就滚瓜烂熟的乔木,此刻提起,依然难以避免地心情激荡、心驰神往。
毕竟那可以说是每一个职场人都向往、都梦想的终极人生成就了。
此刻的他不是在为公司招聘一位名声显赫的行业翘楚,而是在向一位前世自己无比敬仰的传奇,亲手递上自己的橄榄枝。
第1258章 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未来?
“苹果模式,这就是我想要的,”乔木无比真诚,“我无数次对我的技术团队说,我要的不是优秀,而是颠覆、缔造、革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把它拿给我。”
“对于线下零售业务,我也有相同的期许。我要的不是一条销售渠道,或者一件供人打卡拍照的精美艺术品。
“我要的是颠覆、缔造、革新!哪怕它的面前,是一座名为‘苹果公司’的大山,我也要坚定不移地翻过去,否则还不如不要。因为我无法容忍平庸!
“但我做不到,我只是一个老板,所以我需要一支伟大的团队,和我一起翻过那座大山!
“麦克先生,我不是在邀请你去管理一个糟糕的部门。不要去管它,它只是在那里而已,于你我而言毫无意义。
“我是在邀请你,和我一起去创造新的奇迹、新的史诗!”
一番话说完,远处原本昏昏欲睡的酒保,此刻都满脸的激荡。
杰里·麦克道格拉斯则看着他,半晌后缓缓摘下眼镜,掏出眼镜布擦了擦,用略显颤抖的语调说:“不得不说,乔先生,你应该去做演讲家。”
但说完对方又摇了摇头,自我否定:“不,你去当演讲家,是对这个时代难以容忍的浪费。”
说完对方长舒一口气:“不得不承认,我真的心动了。当然这还不够,毕竟我对你的公司一无所知,演讲并不能代替面包,对吧?”
对方说着朝他眨了眨眼:“而且听上去,你的公司真正需要的不是我,而是荣那个老东西。毕竟我们的门店是他一手打造的,这方面我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乔木却摇头:“从一开始我需要的就是你,而非荣·约翰逊先生。”
听到这话,对方眉毛一扬,无声地问他“为什么”。
“我不懂艺术,也没什么高深的审美,甚至我自己都知道,我的审美只是庸俗的水平,”乔木真诚地说,“所以当我第一次踏入苹果门店时,我最震撼的不是那些建筑设计的艺术表达,也不是文化符号的跨界融合,更不是那些先进的组织行为学下优秀的动线设计与产品展示技巧。”
“真正震撼我的,是Today at apple。”
杰里·麦克道格拉斯对这个答案早有预期。
Today at apple是苹果线下门店推出的免费教育实践项目,也正是他的得意之作。
这个项目最初的目的是帮助用户——上至80岁老人下至8岁儿童——流畅地使用苹果的所有产品,最重要的是拓展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意识到苹果的产品能做到哪些他们之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随着时间,这个项目不断拓展,已经覆盖文化、艺术、科技、环保、慈善等多个领域,通过课程和活动帮助用户深度体验产品功能并激发创造力。
在这个过程中,“苹果的产品能做什么”所占比重越来越轻——毕竟时代在发展,3C产品的使用门槛在不断降低,很多二十年前的科普在现在已经是常识了。
而“我用苹果做到了什么”的比重越来越重。
苹果公司就用一个个用户无偿分享的成功案例、动人故事,完美实现了品牌形象的拓展与深化,让苹果的品牌形象与消费者最在意的人文关怀紧密相连。
这种触及人心中最柔软的那片灵魂、让情感从内心最深处迸发而形成的用户忠诚度,是任何让利折扣与营销文案都难望项背的。
苹果借助这个平台成功增强了用户黏性,而那些用户也借助这个平台,实现了自身理念、方法甚至信仰的传递。
如星火燎原,又如薪火相传。
所以很多非苹果用户会产生一个疑问:苹果用户为什么能二十年如一日地接受这家公司的挤牙膏行为?
这就是终极答案之一:因为苹果给了他们比性能参数更强大、更坚实的理由。
这与很多人为什么明知道胖东来的商品比隔壁更贵,依然要去胖东来是一个道理:他们不是在支持胖东来,而是在支持它所背负的某种更崇高的理念与信念。
乔木一提到Today at apple,杰里·麦克道格拉斯就明白了对方想要什么。
“你希望实现销售、培训与社交一体化构建?”他若有所思地分析,“无人机于消费者而言并非刚需,确实需要投入极高的用户心智培养成本。如果按照传统模式的营销来做,投入的成本是难以想象的。”
不仅如此,这些年下来,消费者对消费级无人机“易炸机”的产品印象已经堪称根深蒂固了。这肯定绝非无人机厂商所愿,但各方原因之下,这个大众认知确实已经形成了,远远凌驾于市场认知之上。
这导致本就对无人机没有刚需的消费者,面对智翱的产品只会更加望而却步。
想要帮助这些潜在用户消除疑虑,只靠传统的市场宣传是没有用的。
因为负面信息也在同一层级流动,而且更具话题度,更具传播性,更具杀伤力,而且传播成本为零。它们轻而易举就能抵消公司花费重金进行的正面宣传。
这种情况下,智翱只有两种选择:保持耐心随大流,跟着整个行业一起一点点地扭转用户心智。
如果智翱不愿意这么做,而是想像乔布斯时代的苹果那样敢为人先,那就得另辟蹊径了。
这样一来,苹果的Today at apple项目,确实很适合智翱。
但前提是不在大中华区……
“你知道Today at apple反响最差的市场是哪吗?”杰里·麦克道格拉斯直接给出了答案,“就是东亚市场。”
“我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都成了徒劳,”对方语气非常不满,“你们的年轻人完全陷在名为工作的泥沼中,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让人安心的收入,更没有可以依赖的社会保障。”
“他们没有超越自身的理想,更没有超脱庸俗的理念,他们就像一只只困兽,凭借自私自利的野兽本能活在名为社会的钢铁丛林中。”
对方露出了略带讥讽的苦笑:“我要怎么让一群野兽走进苹果门店,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理念和信仰?他们中的大多数,社交时长甚至比不过美国中产家庭养的狗!”
“乔先生,我很感谢你的青睐,但我必须真诚且明确地告诉你,”对方严肃地说,“Today at apple这套模式,绝不是一个下定决心的企业创始人,雇佣一个优秀的负责人,给他足够的权力和经费,就能成功的。”
“这套模式需要的,往大了说是整个社会的支持与认同。它需要你们的国家将年轻人从工作的泥沼中解放出来,将本就属于他们的时间与人生还给他们!”
“就算我们不提这个,”对方耸了耸肩,“往小了说,它也需要整个公司的配合,尤其是全体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可。如果其他部门的人将之视为异类、累赘,我要怎么说服门店中年轻稚嫩的小伙子小姑娘们,让他们丢掉业绩与报表,发自内心地相信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但我对此完全不抱信心,”杰里·麦克道格拉斯坦言,“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经常去,也和很多中国企业家与高管打交道。他们……”
他微微蹙眉,组织着措辞:“他们崇尚营销技巧、向往科技进步,但无比轻视管理模式革新与企业文化塑造。”
“他们将人才管理与企业文化当成政治正确或时髦玩意一样挂在嘴边,却发自内心地不认可、自上而下地不遵守,”对方无法理解地摇了摇头,“我当然不是说你们都是这样。但我作为苹果线下零售业务管理者,接触过的中国公司,无一不是如此。”
“你说的没错,”乔木认同地点头,“我们的企业想要进入崭新的层次与阶段,想要真正成为伟大的公司,就必须学会尊重它的员工,真正学会共享与共同成长,而不是把人当成耗材。”
国内的企业家大谈了几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人不是资源!
人本该是目的,而非手段。
如果一家公司永远满脑子的“红利思想”,吃完人口红利吃工程师红利,再吃科学家红利,再吃某某红利……一直这么吃下去,学不会与人才共存、共生,那它哪怕一时光鲜,最终也一定会被人民厌弃。
说到这里,乔木却突兀的话锋一转:“智翱的线下零售部是一个一级部门,它独立于所有部门之外,负责人只需要向我汇报。
“其实叫线下零售部只是为了通俗易懂,我并不在乎这个部门能为我创造多少销量和利润。也不在乎它能让多少潜在消费者走进去,在里面停留多少分钟、体验多少产品。我甚至不在乎它需要花多少钱。”
“因为我不是为了钱才创建智翱的。我可以告诉你,我还有另一家公司,那家公司每年能够为我稳定产四千万美元的纯利,我可以将其中的三千万轻松洗到国外再转回国内。”
认真聆听的杰里·麦克道格拉斯,听到这句话都忍不住面露惊讶。
他相信对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骗他。那岂不是说,面前这个年仅22岁、年轻得过分的中国企业家,已经是一名实打实的亿万富翁了?
而且对方的财富不仅在他之上,甚至可能还在蒂姆·库克之上!
毕竟他们的财富大多是公司股份,对方的财富却是实打实的现金。
三千万美元的现金,这份收入别说全球富翁与企业了,甚至绝大多数国家,一年都赚不到三千万美元的外汇!
“麦克先生,我承认你刚才说的问题都切实存在,而且看上去无论你我,都没有能力改变那个令人沮丧的现状。
“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每个优秀的人都说要创造未来,可我们创造未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杰里·麦克道格拉斯愣住了。他的第一反应是“个人价值实现”,几乎可以脱口而出,毕竟这是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次了。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