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294节
当年的兽医都是去农村待着,给人治猪牛羊,大小病都是直接灌药,是被人瞧不起的工作。但现在的兽医行业,无论收入还是工作环境,都是相当体面的。
下面这段话就是说给露露听的了:“你就是得接触很多冷门的宠物。除了猫狗鸟,羊驼、兔子、天竺鼠、蛇、蜥蜴、乌龟,还有螳螂、蜘蛛、蝎子。国内现在养这些异宠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指不定就给你整出个你听都没听说过的动物。这些你都得学,遇见了也都得给人家治。”
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得深入了解,提前做功课,不能仅凭自己的想当然,就觉得自己有兴趣。那不是真的兴趣,是自欺欺人。
露露没再说话,她就是在和父母赌气,自然不会和别人争辩。
将二舅一家三口送走,车轱辘在结冰的地面上打着滑缓缓拐出楼宇,车上的气氛顿时一松。
“这年夜饭吃的……”乔父苦笑着嘀咕了一句,不知是在埋怨还是在感叹。
他开始怀念去年的年三十了。
虽然甫一登门就被三位大小舅子一通埋怨,老丈人也没给个好脸色,但好在当时事情已经过去了,孩子也重新振作起来了。
去年的饭,吃得还是很香的。
没想到他家的事儿了了,这边老四家又有麻烦了。
本来老五家儿子被保送,他心里还五味杂陈的,担心佳佳将来把自家孩子比下去,却又觉得哥俩处好了在一家公司能相互照应,可还怕那小子浑不懔不懂事,到时候给儿子惹麻烦。
没想到今天就撞见这么一出,他直接就把心中的纠结抛到九霄云外了。
“前年的年夜饭就好吃了?”乔母不爱听乔父抱怨,直接硬怼。
前年正是乔木的高考前夕,好不好吃还用问吗?
乔木啧着嘴:“不爱听就不爱听呗,翻我旧账干嘛?”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乔母自己也笑了,“我还以为你忘了呢。”
乔木“切”了一声:“忘肯定是忘了,但我又不傻。”
出小区时的那个结冰的水泥坡,破面包差点没刹住,直接轮胎抱死滑过三条车道,险些一头撞上马路中间的护栏,在不到一米的地方刹住了。吓了三口人一跳,也吓了身后值班的门房大爷一跳。
“你这破车没法要了,赶紧换,”乔木小心翼翼倒车调方向,“过完年就给你换辆车。”
“换什么车?”乔父本来没打算搭茬,一听这话连忙拒绝,“就是好久没保养了,好好弄一弄,换套轮胎换个刹车就行,还能开。”
“能开那你开啊,干嘛让儿子开?”乔母一听这话不高兴了。
怼完乔父,她又对乔木说:“你给自己买辆车,二三十万的好好整一辆,我们给出。以后咱们不坐这车,让你爸自己开去。”
“霍!三十万?”乔父也来劲了,直接抹掉了那个“二”,“你发财了?中彩票了?张口就来,说得轻巧。他都二十了,现在不存钱买房子,等啥时候结婚呀?御东的房子多贵了你不知道?好一点的新楼盘有低于七千的吗?”
“新房不得三室一厅啊?一个卧室一个儿童房,剩下一个弄成书房。卫生间不得两个啊?不然早晨起来洗漱上厕所都得抢。客厅不得宽敞一点啊?不然孩子在家里都没个玩儿的地儿。你这房子少说不得一百三十平啊?使用面积算一百一,精装修和家具家电得多少钱?夫妻俩上班不得有代步工具啊?车位至少也得有一个吧?说不定得俩!楼下再买个几平米的储物室。你自己算算得多少钱?”
“我这还没说彩礼钱呢,怎么也得二十万吧?”乔父掰着指头算完,不屑地道:“换车?还三十万的车?不算算你能挣几个钱?”
乔母不吱声了。一旁的乔木则听得目瞪口呆:他之前完全没意识到,他父母已经开始给他筹划婚房和结婚生子的事情了。
“你是不是连怎么和亲家倒班带孩子都规划好了?”他忍不住问道。
“那肯定的啊!”乔父更来劲了,“现在雇个能照顾婴儿的保姆得多贵你不知道?你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肯定得我和你妈还有你岳父岳母帮忙带啊。”
“哪考虑那么远去啊?”他叹了口气,“将来我在不在大同还两说呢。”
“这跟你在哪没关系,”乔父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在哪也得结婚,只要结婚,就得办婚礼,就得给彩礼,就得买婚房,就得装修买车。你要不在大同,去太原,去首都,那房价更贵。对吧?总不可能去个比大同还差的地方吧?”
“那万一我找了个富婆呢?”乔木笑道,“说不定人家有钱,用不着咱们出呢。”
“行呀!你要能找个有钱人家的闺女,那也算你本事,我和你妈也轻松了。”
乔父哼了一声:“但就算人家不用咱们出,咱们也得有个表示,态度得摆在那。不然让人小瞧,觉得你这一家子都没规矩不懂礼数!”
乔木龇着牙,意识到这还是两代人的观念差距,短时间内根本别想说通。
“您别往那么远想,”他只好无力地劝道,“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把车换了。”
说完,他就抢在乔父面前继续说道:“那事情总要先解决着急的那个。你这车开着有严重安全隐患,我都纳闷儿你年检咋过的?万一出个事儿,治疗不花钱啊?花得更多,对吧?”
“那不开也行呀,”乔父摊手道,“大同这么个屁大点儿的地方,我和你妈也都清闲,去哪坐公交不就行了?”
乔木无奈道:“我上个月刚调薪,这个月开始到手一万二,雇三个保姆都足够了,您放心吧。
“我去年一年又存了29万,过完年发了工资就正好30万了。想着直接给家里换辆车,也别说是谁的,反正谁需要谁就开就行。平时您上班远,就开着;往后我恋爱了,周末就我开。”
但乔父乔母的注意力中,已经没有车的位置了。
“你又涨工资了?”乔母的语气中满是不可思议的欣喜。
乔木还没搭话,乔父的声音后发先至:“就算一万二,一年也存不下三十万吧?你哪来的钱?”
说完他仿佛担心别人没听懂,又补充道:“你没有财务问题吧?不赌博吧?没借网贷吧?”
乔木顿时就无语了。
他谨慎地点着刹车,大大地翻了个白眼:“会夸人不?不会夸就别说话……”
第291章 打个预防针
乔木从升P5以后,就没再刻意和二老提过自己的具体收入,更没提过终结项目的奖金。毕竟钱来得太容易,也会让人心生不安。
所以对二老而言,乔木虽然工作没多久就迎来涨薪和奖金,但一年两次也就是极限了。而且一个月7500,已经远超官方公布的去年大同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工资了。工作一年就有这个收入,已经很了不得了。
再多,这个行业或这个公司就不对劲了。
所以月薪什么的倒还好,说不定这个他们完全不理解其业务具体含义的公司,说不定真的很赚钱呢。
但儿子去年过年刚给了二老十万,去年国庆去桂林又花了五万,结果一年的工夫,又存下三十万,什么时候钱这么好赚了?
在二老的认知中,能这么赚钱的,都是自己当老板揽项目的。一个一百万的项目,刨去成本五十万、好处费十万、公司资金二十万,剩下二十万都是老板的。给别人打工,除非是那些职业经理人——他们年轻时管这群人叫打工皇帝,否则都只能熬工龄。大城市还能跳槽涨薪。
乔木自然没法如实解释什么是终结项目,不过他换了个说法:公司的项目都是和大企业合作,给人家做服务,利润率很高。每完成一单,项目组成员都有奖金。完成得越快越好,奖金越高。
他能攒下三十万,就是因为他跟了个好领导,每次项目都完成得多快好省。
这么说,总算把乔父糊弄过去了。
“那你也不能乱花钱,”对方接受了他的说法,却依旧不松口,“趁着能赚钱,多存点儿,将来有的是花钱的地方。”
说完他还不过瘾:“现在的年轻人也不知道都咋了,不存钱,还从网上借钱,最后年纪轻轻的都成了老赖!我们那个时候,谁不是省吃俭用的?借别人十块钱,就茶不思饭不想,节衣缩食也得先还上再说。”
‘所以你们没发财。’乔木心里吐槽。
那个年代能发财的,都是有胆量大笔借钱,有魄力大笔散钱的人。借鸡生蛋,借到最后鸡都不还了,随便拿几个卖相不好的蛋就抵了。
“您就先别考虑买房的事儿了,”他决定先透个底儿,“我今年应该就要调去太原了。”
“去太原?出差还是常驻?”乔父愣了愣,赶忙追问。
“常驻吧,但也不好说。”
他想了想,找了个说法:“我现在级别是六级,再升一级就必须去太原了承担更大的项目了。大同这边的项目太小,我这个级别留在这儿属于浪费,公司不允许。我今年肯定能升七级,但具体什么时候还不好说。后面升到十级的话,就必须去北京,太原都不能待,这是公司硬性规定。”
“哪有这样的?不考虑员工个人和家庭情况?”乔父沉吟着,乔母先不乐意了,“这也太霸道了吧?”
“也不能这么说,”乔木替公司辩解,“人家开那么高的薪水,怎么可能任凭员工在小地方养老?”
“你这一年就六级了?”乔父有些难以想象,“和着俩月升一级?”
“不是这么算的,”乔木继续解释,“那些大学实习生是一级,我们试用期就是二级,一转正就是三级了。我是一年升了三级,还行吧,不算凤毛麟角,但这个速度应该能排进前10%。”
他对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轻描淡写,尽可能让自己显得“普通的优秀”,免得二老多想。
“那可以不去吗?就停在六级,留在大同。”乔母还是不希望孩子往远处走。
“制度上不允许,”乔木半真半假道,“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对吧?”
制度上虽然不允许,但调查员却可以摸鱼划水不晋级。当然,这个他绝对做不到。
“我们这些从小地方调到省会的员工,都会有一次大调薪。把基础工资按两地人均工资的比值进行调整。我之前查过,太原去年人均月收入不到一万一,咱们大同才六千五,将近二比一。”
乔木描绘着调去太原后的美好蓝图:“我现在基础工资是六千,去了太原直接涨到九千八。七级员工的工资,是基础工资的2.7倍。到时候,我一个月税后就能拿两万六千块钱!”
“这还不算项目的奖金呢。”
“怎么……那么多呀?”乔母听到这个数字,说话都磕巴了。
一个月两万六,她之前听到差不多的数字,还是大舅妈炫耀磊磊的工资。
但磊磊那是大学生,是在北京,还是大厂程序员。就算不理解互联网行业是怎么挣钱的,但短视频刷多了,也知道那个行业特别赚钱,但几乎是拿健康在赚。
大舅妈现在成天找各种偏方买各种保健品,就是想保住磊磊的发际线——起码要坚持到婚后。
乔木就不同了:他朝九晚五都做不到!
刚工作的时候,还装模作样每天九点多出门,晚上五六点到家。后来慢慢的就不装了,每天几乎都是睡到中午,在家吃过午饭才出门,下午经常刚过五点就进家了。
除了那群吃空饷的,二老就没见过正经人有这么上班的。
不过见多了不怪,他们也没指望孩子真的奋发图强有什么大出息,也就慢慢接受了。
现在孩子突然告诉他们,自己整天吊儿郎当的,就莫名其妙一个月赚一万二,一年花了十五万还攒了三十万。
然后今年去了太原,一个月至少能拿两万六?!这是什么神仙工作?!
他们这一代六家子,收入最高的就是三姨一家,夫妻俩都在机车厂工作,三姨父还是个小领导,俩人勤勤恳恳干了半辈子,加起来一个月也就不到两万。
等于乔木工作最多一年半,就轻轻松松超过了人家两口子大半辈子的奋斗?
乔木这孩子淘气是淘气,但自小就有个好习惯:宁可死倔挨打也不说谎。所以二老并不觉得乔木是在骗他们。
乔父侧身回头,和乔母对上了视线,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复杂的情绪。
孩子莫名其妙就有这么大的出息了,吊儿郎当就超越家里所有长辈的成就了。他们也不知道是该为自家孩子激动,还是该为自己这代人自怜。
……
大同过年的习惯是,三十和初一在男方家,初二回娘家,初三初四走亲访友,初五迎财神,初六离乡准备初七上班。
不过现在也不怎么讲究了,乔木这一代压根就不走亲戚不拜年。他们小时候,父辈还带着他们走亲访友,现在孩子都大了,甚至很多同代人都抱孙子孙女了,过个年乱哄哄的,上门拜年反而添乱。
乔父就改成微信群发拜年了,老家的几个老表则是打电话。乔母更时髦一点,几个关系好的姐妹,直接一边看春晚一边视频拜年。
因为这年头孩子们都天各一方,别说走亲戚了,就是一大家子一年也见不着几面。所以像大舅这种仍然登门拜年的人,也把拜年推到初七以后了,初三到初六都是紧着家里。反正不出正月都是年,后面还有元宵节。
初一再见面时,二舅一家三口的情绪有了明显好转,显然是就“大过年的”达成一致了。
因为乔父那边没亲戚,所以乔木一家自小就是一直在姥爷家过年,不用挪地儿。
初二的时候,大姨回门,乔木就见到了他的大表姐谢琪。这也是两人寒假以来首次见面。
三姨一家早来了一步,乐乐拜了年就嬉皮笑脸跟姥姥要红包,被三姨父骂了几句,灰溜溜钻屋子里看电视去了。待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偷偷问乔木去不去网吧,被乔木坚定地拒绝了。
琪琪姐独自在家睡懒觉,十一点才到,拜完年之后,就在屋子里,和姥爷与两个小孩大眼瞪小眼。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