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423节

  这么一折腾,范鸿的火气也消了一些,但还是愤愤说道:“胡磊那个王八蛋开始下手了。”

  “说什么呢?!”电话那头隐约传来一声怒喝,“范鸿你皮痒痒了是吧,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

  “我换个地儿。”范鸿嘀咕了一句,就听到推椅子声、他儿子幸灾乐祸的笑声,和嫂子不依不饶的警告声。

  这会儿工夫,乔木已经把整篇帖子扫了一遍。

  上来先介绍了那位“天才”的个人情况。刚刚20岁,高考失利连专科都上不了,下分当天失足坠楼在家中养病半年,加入公司不到一年半就晋级P7。

  只看这一段,完全称得上先抑后扬。一个应试教育的废物,却在另一个领域崭露头角、锋芒毕露,要不是公司慧眼识珠,这样的人才就要被万恶的教育制度埋没了。

  这种故事太符合当今国人的胃口了。

  下面作者就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听说下面分部有这么个天才马上要来省部了,就异常激动无比期待,自陈确实有搞好关系抱大腿的心态,等天才来了,又有些不好意思接近人家,怕人家讨厌,毕竟天才都有脾气云云。

  之后又讲了省部领导如何如何重视,欢迎会上把天才狠狠一通夸,号召所有调查员向天才学习,把大家说得尴尬地抠脚趾。

  中间顺便带出,天才确实不好接近,到岗第一天就玩失踪。截至作者写下这篇文时,到岗整整一个月,天才只出现在公司三天,来了就去传送室,结束项目就回家,除了省部主任和P9面试官,不与任何同事打交道,副主任找他都不搭理。

  后面就开始讲述随着“天才”首次项目,被面试官带着还能失败,作者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也许是和项目相性不合呢。

  恰好领导又安排天才加入省部集体项目,和他们一起,他就万分期待了。

  结果首次碰头会上,天才就缺席了,一问人家一个招呼不打直接回老家了,而且还在电话里怒怼项目负责人多管闲事,当着一干派遣员的面,将一向很照顾他们的老大哥怼得脸憋得通红。

  之后老大哥不计前嫌,还是安排另一位P9在项目中带他,还替这位天才做完了必选任务,确保对方直接拿到双保底。

  因为这个,那位P9的计划全被打乱了,一个可选任务都没完成,拿了个最低评价,草草结束了这个项目。

  而这位天才,混了个保底后,不知是膨胀了还是确实有自信,直接决定单干。

  不过这位也确实厉害,竟然一次性完成了两个可选任务,相当牛逼,完全对得起天才之名。

  但结束项目几天后,他就得知了一个“噩耗”:在项目中与他们长期合作的俄国人,突然和他们翻脸了,翻得莫名其妙。

  老大哥好话说尽,也没能挽留住对方,但总算得知了原因:是天才做的好事。

  那位天才在项目里捅了娄子,遭遇十多只鬼围攻,危难之际被俄国人救下了。俄国人一脑子伏特加哪有什么心眼子啊,就觉得是中国朋友,得帮忙,帮他干掉了那群鬼后,甚至还无私地帮他搞定了第二个难度更高的可选任务。

  这种事情,当事人肯定要投桃报李的,要么项目内分润功劳,要么承诺以后报答,这都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凡还有一丝良知,都不用人教。

  结果,那位天才,忽悠着对方去做难度令人发指的第三个可选任务,然后在激战时突然翻脸,逼着俄国团队直接仓皇逃离项目,损失惨重。

  他自己则大大咧咧回去交了委托,独吞了所有委托奖励:数份珍贵的强化能力,可给他人使用,没有任何副作用。

  老大哥知道此事后,都急红了眼,但能有什么办法呢?大家同事一场,你还能替同行出头不成?

  但最大的损失是,俄国人和他们彻底翻脸了,他们在项目中的名声也臭了。明明是自家项目,可往后在项目中,他们都得夹着尾巴做人了。

  老大哥为了这事,多日买醉。

  他想起来就气得不行,恰好在对方之前的分部有几个熟人,就打听这位天才的情况。

  不打不知道,这位所谓的天才,竟然有一大堆精彩的故事:

  人家同时有两位面试官,一位省部P9,一位总部P10!后者虽然只带过他一天,但他硬是厚着脸皮往上凑,成天给人家发消息问候祝福,逢年过节送重礼。

  两位面试官也被他捧得心花怒放,在他试用期阶段,就直接送了他两个“终结项目大礼包”,双双成就了他的“天才”之名。

  等他转正后,两位面试官离开了,照顾不到他了,怎么办呢?又把他强行塞进了另一位总部P9的培训项目中。

  那位P9手下十多号人,一个都不管,就成天围着他转,什么功劳什么奖励都先紧着他,其他人敢怒而不敢言。他更是不加掩饰地在分部中四处炫耀自己是多么“长袖善舞”。

  而且这位也不是什么消停的主儿,在分部一年的时间,数次被叫到总部接受调查,但无论哪一次都能全身而退。

  最夸张的一次,P11带队亲自下来查他,结果照样摆平。不仅如此,他还又攀上了这位的高枝。

  现在这位手上有个相当牛逼的项目,光二期成员就有两百多人,可见规模之大。

  如此规模的集体项目,那位天才,区区一个P5、P6,竟然能在其中担任重要领导职位。最牛的是,他身为管理人员,没有履行过任何管理职责,甚至都好几个月不去项目了,就是白蹭功劳,吃空饷!

第430章 818那个落入尘世的“天才”

  作者在那个分部的朋友还告诉他,这位之所以能这么快晋升,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分部遭遇过一次重大挫折,所有调查员都折进去了,只剩下两人,其中就有这个天才。

  另一人是P5,但为人友善不争不抢,而这位一见压在头上的人都没了,立刻跳了出来。他把自己的关系用到了机制,一个P3硬是让分部领导们相信,能借助他的人脉重建分部。

  而恰好总部和省部都为了重建分部投入了海量资源,于是就出现了极其可笑的一幕:

  为了借助这位天才的“高层人脉”,分部几乎将所有资源都倾斜到他身上了。当然另一方面来看,当时只有两个调查员,不投给他们就没人可投了。但不公平的是,那位P5却没有得到任何资源倾斜,甚至还得给这位当保姆。

  结果这位享受着公家资源,一路疯狂晋级,只用了一年的工夫就升到了省部。然后他就一脚将分部踢开,别说帮忙了,甚至都不联系了!

  等于过去一年,总部、省部投给分部的重建资源,全都落入了他个人的口袋,成就了他天才之名!

  他听到朋友这话后,又私下联系了那个分部的多名同事,从各个角度验证了这个说法,现在只感到无尽的可悲。

  作者越写情绪越激动,直言要不是省部主任和那位P9面试官疯狂捧那天才,想在省部复制那一套模式,强行把对方捧上P9,他一个小小的派遣员,也不敢得罪那种大人物、大势力。

  但一想到公司出了这种蛀虫,还就在他身边,他最终还是忍无可忍,深夜写下了这篇帖子。

  他最后还喊话那位天才,长袖善舞不是坏事,但要用在正途。如果他能把这种能力用在项目中,而非现实里,一样能取得很精彩的成果。

  别人也会心服口服。

  文章的最后还附上了十几张飞信或OA内置飞信聊天截图,各种打码,完全看不出谁是谁,但都是他向别人求证、别人朝他吐槽的内容。

  乔木一边读,一边咂么着嘴:“我原来这么差劲的吗?”

  范鸿换了个安静的地方,怒道:“他们这么胡编乱造,编排你我和方主任就算了,还敢把米工和你们杨主任带进来,还真把山西当成他们的地盘了?”

  “这有什么?”乔木又把帖子扫了一遍,“人家从头到尾没提任何人名与地名,你难不成还要自己站出来认领?”

  “还用提名字?这一看就是在影射你,影射咱们!”

  乔木轻笑了一声:“你觉得这帖子里说的都是真的?”

  “怎么可能?!”

  “既然你觉得都是假的,那你为什么认为这篇帖子是在影射咱们?”

  这一句直接给范鸿堵住了。他憋得半天说不出话,捯饬不过这个逻辑,只好抱怨:“你怎么替他们说话?”

  “我这是在模拟庭审,”乔木笑道,“假设你向监察部举报,监察部找到这个匿名发帖人了,双方对峙的时候人家这么来一句,你咋办?”

  “那按你这么说,一切造谣诽谤都可以逍遥法外了!”范鸿不认可这个说法。

  “当然不可能,咱们真要是起诉的话,大概率是能胜诉的。一年后法院判决对方在内部论坛公开道歉、恢复名誉,再赔我几万块钱,赔你几千块钱,顺便把咱们的诉讼费也出了。这个怎么样?”

  范鸿没话了:这算哪门子胜诉?太便宜对方了。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目前法律上处理侵犯名誉权,就是这么个情况,”乔木起身靠在靠枕上,“另外你还得考虑一点:公司层面,会支持咱们诉诸法律吗?会不会站出来和稀泥?如果公司不支持咱们走法律程序,那监察部处理此事,能拿出法院那种态度和力度吗?”

  对方的创作手法还是很高明的。一切负面内容都是“我发现”“我听说”,涉及他自己的态度与看法,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没有一句人身攻击或人格否定,整篇的基调都是“一位误入歧途的青年天才”。

  但读者看了,就不是这种感觉了,结合自己的职场情绪,只会对文中的“天才”和他背后的那些推手,加倍不满。

  毕竟大部分调查员绩效都很平庸,手头也不阔绰。

  这也算是另类的“仇富”了。

  就算监察部找到对方,对方也可以说是道听途说被人误导了。监察部要是让他说出谁误导了他,他也可以以保护同事和朋友为由,坚决不开口。

  最终的处理结果还是要落到公司制度上。制度有规定“依据错误事实批评指责同事”会承担什么大的代价吗?

  他可不信会有这种规定。除非那位同事是高层领导。

  大概率就是监察部发个通告宣布对方所言不实,对方再发个帖子公开道歉。

  然后内部论坛就全是“反正我信了”“保护伞惹不起”“社畜只能忍气吞声”。

  没有人会主动招惹监察部,所有的愤怒,都会集中指向被他们人肉出来的乔木和范鸿他们。

  等他们的名声彻底臭了,高层再想提拔、重用他们,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住这种舆论的中伤。

  范鸿一个连时事新闻都不关注的中年父亲,对这种弯弯绕绕实在不擅长,听乔木这么一分析,顿时目瞪口呆。

  “那就无解了?”他完全无法接受这一结果,“就任凭他们这么造谣?就没人能治他们了?”

  “也不是不能。他们卡的时间很巧妙,张世光即将更进一步的节骨眼儿,他不想惹事上身,你也不想麻烦他,”乔木叹气,“换另一个时间,他们都没胆量把你牵扯进去。不把你牵扯进去,就没法扯到方主任身上。只针对我的话,那就是大炮打蚊子了,看着热闹,其实没什么杀伤力。”

  对方全文都在说他,但从下方十几页的评论来看,真正让观众恨之入骨的,还是公器私用,挪用公司资源,把他打造成天才的两位面试官、分部和省部主任,以及那位P11。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见范鸿还是愤愤不平,他直接出主意:“你去问问张世光总部监察部是个什么态度,不用让他出面,就是打听一下。如果和我说得差不多,大概率是希望息事宁人,就告诉我一声。”

  “你有办法?”范鸿立刻问道。

  “有没有办法,要看监察部的态度了,”乔木笑道,“他们和稀泥,我就有办法。他们秉公办事,那我就没辙了,只能求他们出面,打一场旷日持久的烂官司。”

  范鸿不傻,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他的方法显然也不干净,所以才需要看上面的态度,才能决定做不做。

  他没细问,就匆匆把电话挂了。看来是气得不轻,挂了电话就要联系张世光。

  乔木还老神在在地刷着评论,边刷边冷笑:果然是“凡路过,必留痕”,这么快就露出马脚了。

  范鸿、米一、杨海龙、方增耀,这些人都没什么。但唐蒙?真的?

  敢把唐蒙扯进来,还扯到高管联席会给予极大支持、关注的《奇幻世界艾泽拉斯》,他可不信龚荣或胡磊有这个胆量。

  敢这么做的,一定是总部的人。

  只有身在总部的人,才会对总部那群高层成功除魅,才敢拿他们做筏子。

  这位,大概率和想弄死自己的那位,是同一人了。

  可惜就是太贪心,又想搞自己,又想搞范鸿和方增耀,又想搞唐蒙和那个项目。

  想要一石多鸟,就不怕撑死?

  范鸿一直没给回信儿,或者说张世光那边一直没给个准话。

  乔木不相信那位是怕事儿,毕竟他在内部论坛一搜,那位的各种传说就扑面而来。

  应该是部门内部也需要了解真相、评估事态,还要开会讨论,才能拿出个统一意见来。

  那篇帖子已经以惊人的速度,积累了上百页的评论,全都是清一色的要求彻查真相。

  但是相关话题向其他帖子扩散的速度很慢。毕竟这是公司内部论坛,不是外面的网站,大家闹起来多少都有些顾虑。

  尤其这个行业这个公司本就特殊。

  即便如此,【人造天才】这一阴阳怪气的词条,也冲上了内部论坛热搜榜前十;相关衍生词条,更是在热搜前五十名中,占据了四条。

首节 上一节 423/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