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82节
不,不对,甚至连这一步都没到。
他们不仅没有证据,甚至大概率都没有理由,可能只是感性上还心存疑虑。“应该相信却又不敢相信”,以至于连个“莫须有”都搞不出来。
所以他们只能搞这么一出。
如果他乔木真有问题,那全公司的P10及以上,都已经注意到他了。
如果他没问题,无非就是更早一步卷入更高层次的人际纠葛之中,吃点苦头罢了,公司有的是补偿的手段。
难怪张世光连个微信好友都不给,这么生分……
他当时就觉得奇怪,这家伙真的这么刚正不阿、一身方正?这种人真的能做到M5?
基层员工总觉得拉帮结派是坏事、办公室政治是坏事,真正优秀的员工,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KPI。
这是典型的基层思维。
办公室政治,不是吃饱了撑的权欲上脑,而是饿虎夺食、为生存厮杀。
它本质上是公司内部不同群体为了践行各自不同的理念、路线,或争取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争夺有限的资源。
拉帮结派、捧高踩低、勾心斗角、挖坑陷害什么的,其实都只是表象。
理论上,一家公司只要一直走在那条正确的道路上,就会获得成功。
它的员工只需要在领导的带领下,在正确的道路上撒丫子狂飙,就能分享成功。
这个简单的模型中,根本没有办公室政治存在的空间。
但现实是,谁都没有上帝视角,任何人在真正成功之前,都不敢说自己选择的路是对的。
于是就会出现:同一间会议室中的高管们,每个人都有自认为正确的选择。
但公司的资源不是无限的,不可能每一条路都走一遍,甚至因为行业竞争,第一次没走对,就等于宣告失败了。
这种情况下,即使每个人都一心为公、毫无私欲,他们也会为了坚持自己的“正确”,而坚定“内讧”。
此外,还有为了自己的项目能做出更好的成绩而进行的斗争。
当然,更多则还是为了自己的团队能多拿点钱而进行的斗争。
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你不可能只要一件事的好,不要一件事的坏。
你的领导很擅长办公室政治的话,好的一面是,他能为你们争取来更多的资源,与更多的收入。
坏处则是,他不会只对上用,不对下用。
他的袖里乾坤,一样会用在下属身上,其中就包括你。
反过来讲,你的领导很不擅长办公室政治,结果就是,你日常工作可能会相对舒服一些,但你们部门或小组能获得的资源支持,一定会相对匮乏。
办公室政治,其实是一项技能。身为公司高管中管,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
当然了,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忍住不用。因为它在处理日常人事琐事上,是真的好用,超级好用。
所以,张世光当时的疏离,其实是很奇怪的。
即使他担心乔木年轻气盛给他惹麻烦,正常且普遍的做法也应该是自己拉近与乔木的距离,再让范鸿私下去预警乔木不要蹬鼻子上脸。
而不是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就将他一脚踹开。
毕竟以他之前的成绩,说一句“人才难得”肯定是不为过的。面对人才,亲近与拉拢不应该是本能吗?
当时乔木只觉得张世光这一手莫名其妙,有些不可理喻。
此刻,他甚至觉得,高层中,主导针对自己的怀疑和警告的人,很可能就是这个张世光。
按照上次的惯例,他终结了一个项目,资讯部应该会派下调查组。
只是这次没了年终业绩压力,总部的反应可能没那么快,所以自己还没得到消息。
如果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样,那接下来的调查,恐怕和上次就是天壤之别了。
这次没了失忆做借口,还有了其他目击证人,上面恐怕不会轻易再让他过关了。
上次范鸿还安抚他调查组是调查项目信息,不是调查他个人。
这次,恐怕真的要颠倒过来,改为调查他个人了……
想到此处,他掏出手机,找出了那个本打算再晾几天的二维码。
对面几乎是秒加他,给他的感觉是那家伙从项目出来后什么都不干,就盯着飞信等他的消息。
瞬间,一个深闺怨妇的形象就跃然脑中。
但那怨妇一扭过头,就露出一个顶着圆寸头的人妖脑袋,他瞬间一个哆嗦,连忙甩头,将这个念头甩出去。
他正在考虑怎么导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才不突兀,“咻”的一声,一条语音已经发了过来。
“大神,我跟你讲,我刚得到通知,资讯部的调查组今天就要过来了,来采访我的!
“卧槽,太特么牛逼了!我干了三年,还是头一次被资讯部采访!
“我现在已经是我们分部的超新星了,走哪都是焦点!”
第76章 我有一个故事你想听吗
乔木啧了啧嘴:这才不到一天一夜,就已经全分部皆知了?这家伙嘴巴太松了吧?
还没回话,“咻”又是一条语音。
“大神,调查组都会问些什么问题啊?我要不要提前做些准备啊?回答不好的话,会不会影响最终奖励啊?”
这一连三个问题,乔木感觉自己今天有点神经过敏,总觉得对方是在试探自己,探探自己之前有没有终结过别的项目。
“叫我乔工或者乔木,”他打字回复,“如实讲述就行。”
他没指望和对方串口供,毕竟两人只有一面之缘,换成是他,也不会为对方冒险。
他本来只想看看对方是否已经先于他接受调查了,打听一下情况。既然没有,那就没办法了。
对方完全帮不上忙,他就需要好好想一想,该怎么讲述执行过程,才能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嫌疑,暂时保住自己的小秘密。
之后严牧之又发了两条信息,都没什么营养,见他不回复,也就安静了。
调查组三人是中午到的,两男一女,领队是中年男性,名叫唐蒙。另外两名年轻男女并没有报名字,男子姓张,女子姓崔。
这次的例行调查就不迫切了。杨主任叫上听闻消息后一直神情恍惚的徐副主任,再加上乔木,三个人一起陪着调查组在食堂吃了个午饭。
大同人吃饭偏重油重盐,崔工明显吃不惯,吃了几口就扔下筷子,自己又跑去窗口点了碗打卤面。
这顿饭吃得很轻松,唐蒙是个非常健谈的人。
他全程都不断吐槽着部门风气和领导决策,聊完总部八卦,又抱怨家长里短。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他总觉得,这次的三人,和上次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怎么看这个唐领队,都觉得对方笑里藏刀。
但更多时候,他都会恍惚地认为,是自己多虑了,一切真的只是巧合,自己完全是胡思乱想。
吃饭的时候,同事们就时不时传来好奇的眼神,也免不了窃窃私语,互相猜测着这位是什么领导,能给大同分部带来什么好处。
饭后,一行人来到五楼会议室前,张工抢先一步过去将门支开,领先唐领队半个身位带路的徐副主任,做了个谦让的姿势,请客人们先进门。
没想到唐蒙直接在门口站定,回身看着两位主任,笑道:“谢谢二位的配合与招待,就送到这里吧。等我们工作结束了,再去办公室见您,您二位看如何?”
这一个逐客令,直接给两位主任干懵了。
这时,崔工在一旁帮忙解释:“两位领导,项目终结调查时,您二位不需要在场。考虑到调查可能涉及调查员隐私,通常来说,我们也不建议您二位旁听。”
“但上次……”好不容易从“乔木又终结了一个项目”的冲击波中清醒过来的徐副主任,显得很迷糊。
“上次的报告我提前看过了,”崔工体贴地笑着,“那是因为当时乔工只有P2,情况有些特殊。为了避免他紧张,就允许两位主任旁听了。”
她看了乔木一眼:“如果调查员本人没意见,您二位也可以留下来。不过原则上,我们还是倾向于保护调查员隐私。”
徐副主任迷迷糊糊险些就直接问乔木“我们能留下来吗”了,但杨主任抢先一步拍了板:“那就先这样,你们忙着,我俩也趁这个机会,回办公室喝喝茶、打个盹儿。”
说完,也没招呼徐副主任,就自己乐呵呵地向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一把手走了,二把手自然也没了留下来的理由。徐副主任还迷糊着,但本能地跟了上去。
唐领队这才让开会议室大门,反过来对乔木做个了请的手势。
乔木瞥了他一眼,他没说什么,佯作不知地走进会议室,就往最里面走去。
“不用不用,没那么正式,”唐领队连忙招手,“就坐这边就行,咱们挨得近点儿,说话也方便。”
将乔木叫回来,安顿在离门最近的位置,他才施施然向另一侧走去。
还是那个流程,核实完身份后,就是乔木单方面的讲述,调查组三人谁都不说话,任由个人终端进行语音录入。
这一次,乔木自然不能如实讲述了。
但他面临一个很难受的局面:之前衔尾蛇告诉他,智脑并不能一刻不停地盯着他们。也就是说,理论上,他是有打马虎眼糊弄过去的可能性的。
但问题是,他根本不知道智脑看见了什么没看见什么,就算要编瞎话,也无从参考。
这导致他唯一的选择,竟然还是“如实招来”。
可之前如实招供,是因为他以为自己没得选。现在他明明知道自己有得选了,偏偏不知道该怎么选。
这种感觉,就好像两个乞丐,人家穷得心无旁骛,你的身边却放着一百万。
还有人告诉你,你敢碰这笔钱,就有一定几率被隐藏的狙击手“砰”了。
抓心挠肝的,太难受了。
其实他后面的表现倒还好,一个关键问题他怎么都避不掉:自己是怎么知道路空文的存在的?为什么完成必选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两江市。
这个问题,他根本无从解释,怎么解释都是错。
所以他只能避开这一点,直接讲后面的事情。
但这么一讲,不到两分钟,所有人都听出不对了,看向他的神色,也逐渐疑惑起来,又很快从疑惑,转向谨慎,最终定格在凝重上。
他却恍若未觉地不停讲述,直到十多分钟后,才彻底停下来。
那两名年轻人没有说话,唐领队一边摘下眼镜擦拭起来,一边感慨:“真是一段精彩的经历,听得我都心驰神往了。”
崔工依然没说话,低着头看着自己的平板。那个张工瞥了唐领队一眼,却开口了。
“乔工,我注意到,在您的陈述中,有两段内容还很模糊,所以想请您补充一下。
“第一,一开始的时候,您是怎么知道那个……路空文的存在的?第二,临结束的时候,您是怎么让那些保镖放弃抵抗的?”
乔木向后靠去,让自己整个人都陷进椅子靠背中,良久,才问道:“很重要吗?”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