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剧组,出演甄志丙 第146节
林宇的嘴角微微上扬。
资本可以下架一部电影,却阻挡不了真正的好故事生根发芽。
他都能想到《疯狂的石头》上架后他们的表情了。
第125章 林宇晚上我先去你那!
《隐入烟尘》被下架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娱乐圈掀起轩然大波。
《娱乐周刊》率先以“亿元导演遭封杀?“为标题进行报道。
配图是林宇站在空荡荡的影院前的背影。
文章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
“多家院线联合抵制,林宇新片恐难以上映。“
冯晓钢在《夜宴》的片场接受采访时,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年轻演员就该去沉淀沉淀,电影圈的水太深不是谁都能趟的。“
“特别是那些靠炒作起家的,迟早要现原形。“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记者们立刻捕捉到这句话的弦外之音,追问他对林宇的看法。
“我只看作品说话。《隐入烟尘》?那也能叫电影?“冯晓刚摆摆手。
这句话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成为次日娱乐版的头条。
陈铠哥的回应更加直接。
“导演就该着重于作品的本身,炒作那只是误入歧途。“在电影协会的晚宴上,他当着众多同行的面说。
这番话被解读为对林宇的公开批评,立刻在业内引发热议。
《电影商业周刊》发表专题报道《亿元导演的泡沫破灭》,详细分析了《隐入烟尘》被下架的“深层次原因“。
文章写道:“林宇模式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靠一部文艺片就想改变行业规则,未免太天真。“
最恶毒的攻击来自某网络论坛的一篇帖子。
“《隐入烟尘》的成功纯属偶然,就像买彩票中奖一样。现在院线清醒过来,把这张废票扔进垃圾桶了。“
这条帖子获得超过1万转发,评论区充斥着对林宇的嘲讽。
就连一向客观的《新京报》也发表评论。
“《隐入烟尘》的下架提醒我们,电影终究是一门需要尊重的艺术,而不是炒作的工具。“字里行间,暗指林宇过于急功近利。
有些记者也是突然想起林宇投资的《疯狂的石头》。
他们通过多方了解到,这部电影的投资好像不高。
“又是一部低成本电影,“《影视风向标》的记者在报道中写道。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片与《隐入烟尘》有着相似的制作模式:新人导演、小成本、柏林获奖导演监制。这是否意味着另一场炒作的开端?“
某知名影评人在论坛上直言:“《疯狂的石头》?听名字就不靠谱。林宇是不是以为观众都是傻子,同样的套路能用两次?“
更有甚者,某论坛爆出“内部消息“,称《疯狂的石头》质量极差,连初审都差点没过,是林宇动用关系才获得上映资格。
尽管片方立即辟谣,但这则谣言仍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林宇对于这些传言已经免疫了,这些媒体听风就是雨。
再写着写着,林宇都可能原地去世了。
林宇也是给宁皓打了电话。
“宁导不要在意,外界的因素,相信自己影片的质量,我对这部电影非常有信心!”林宇对于宁浩也是鼓励道。
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呢。
“放心林导,我还不是这么脆弱的人,我这边正在加紧后期的制作了,应该确保在五一之前全部搞好。”
面对外界的风言风语,宁皓把自己关在北影的剪辑室里,连续工作了72小时。
他的眼睛布满血丝,桌上堆满了空咖啡杯和速食面包装。
“宁导,休息一下吧。“助理小声劝道。
“不行,“宁皓头也不抬,“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五一档了,我们必须赶上。“
他反复调整着黄渤表演的片段,每一个镜头都精益求精。
这不仅关乎他自己的导演生涯,更关乎林宇的信任。
在那个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刻,是林宇给了他机会和资金。
“林导说了,这片子能成,我们必须证明他是对的。“宁皓对剪辑师说,更像是在对自己打气。
黄博拍完戏回到BJ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见了林宇。
他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比上次见面时瘦了不少。
“林导,恭喜啊!柏林大奖,亿元导演!我就知道你能行!“黄博真诚地握住林宇的手。
“怎么样,考虑好签约的事了吗?“林宇笑了笑。
“这还用考虑?合同呢?我现在就签!““黄博直接从包里掏出笔。
“你不看看条款?“林宇有些意外。
“看啥看,你林导还能坑我?“黄博咧嘴一笑。
林宇还是想着早点将黄博签下来,不然等到稍微出点名了,还真是怕节外生枝。
签约过程简单得不像话。
黄博连经纪人都没有,看都没看就在合同上签了字。
“带黄博去见王静花,以后她负责你的经纪事务。“林宇把合同递给助理。
正好今天王静花在这边办公。
经纪人总监办公室里。
王静花打量着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
黄博穿着皱巴巴的衬衫。
笑起来眼角的皱纹能夹死苍蝇,怎么看都不像有星相的样子。
“你就是黄博?“王静花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解。
“林导亲自签的你?“
黄博点点头,依然保持着憨厚的笑容。
王静花翻看着黄博的资料。
三十多岁,没什么代表作,最拿得出手的经历就是在几部电视剧里跑龙套。
她实在想不通,林宇为什么要签这样一个“没前途“的演员。
“林导有说为什么签你吗?“她忍不住问。
“他说对我的演技有信心,有影帝的潜质。“黄博挠挠头。
王静花差点笑出声。
演技有信心?
影帝?
“行吧,我会安排人带你的。“她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敷衍地说道。
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把这个“关系户“丢给手下最没经验的经纪人。
送走黄博后,王静花立刻给林宇打了电话。
“林导,你确定要捧这个黄博?他看起来...“
“相信我,用不了三年,他会成为玖艺娱乐最赚钱的艺人之一。“林宇打断王静花的话,他知道对方在怀疑什么。
王静花挂断电话,依然满腹狐疑。
她决定亲自去看看《疯狂的石头》的样片。
到底是什么让林宇对这两个“没前途“的新人如此有信心?
中影集团的会议室里,韩三品正在接电话。
“老韩啊,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实在是院线那边压力太大...“
电话那头,某大院线经理的声音充满歉意。
韩三品沉着脸挂断电话,转向助理:“通知林宇,《疯狂的石头》的排片可能会被压缩到20%以下。“
与此同时,冯晓刚正在与几位投资人共进晚餐。
“放心那种小成本烂片,根本威胁不到《夜宴》,今年的票房冠军,非我们莫属。“他举杯笑道。
而在北影的剪辑室里,宁皓终于完成了最终版本。
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着屏幕上黄渤夸张的表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林导说得对,这片子能成。“
面对外界的狂风暴雨,林宇表现得异常平静。
他拒绝了所有采访请求,专心处理公司事务。
只有最亲近的助理知道,他每天都会询问《疯狂的石头》的进展。
“林总,您不担心吗?现在媒体都在唱衰...“助理周建忍不住问道。
林宇转动着手表,目光投向窗外的京城。
“记得《隐入烟尘》刚上映时的情景吗?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助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不知道的是,林宇桌上正放着一份新项目的剧本,标题是《圣殇》。
在这个所有人都认为他陷入低谷的时刻,他已经在布局下一步棋了。
上一篇:聊天群:从神象镇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