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剧组,出演甄志丙 第359节
“林宇:华语电影新标杆的铸造者!”(《京华时报》娱乐版头条)
报道相对门户网站更严谨,引用了大量影评人(如“毒舌”老周)的正面评价,并配发影院经理采访。
“从未见过散场后如此沉默又如此激动的观众!”
电视媒体:傍晚的娱乐新闻时段成为《寄生虫》的专场。
央视六套《中国电影报道》重播了部分昨日专访精华片段,并插播了记者在各大影城门口采访观众激动反应的画面。
各地方卫视的娱乐新闻也纷纷跟进,主播们用激动亢奋的语调播报着这部现象级电影引发的轰动效应,镜头扫过各大影院依旧排着长龙的购票队伍。
这股从线上到线下、从民间到官媒的滔天巨浪,裹挟着惊叹、赞誉、解析、争论,将《寄生虫》的热度推向了一个令人眩晕的高峰。
它不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事件,一个衡量电影艺术与市场价值的全新标杆。
无数被吊足了胃口、被各种“神作”、“封神”、“捅穿天花板”评价刺激得心痒难耐的观众,摩拳擦掌,只等周六、周日冲向影院,亲自验证这席卷全国的赞誉是否名副其实。
一会的功夫!
林宇的手机在茶几上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韩三品”的名字。
他立刻接起。
“林宇!”韩三品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和长途通话后的沙哑,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还在某个工作场合。
“刚跟院线那边开完紧急电话会议!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林宇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韩董,您说。”
“上座率!爆了!彻底爆了!”韩三品的语速很快。
“昨天周五,全国平均上座率,尤其是黄金场次,普遍超过80%!很多核心城市的大影城,IMAX厅、巨幕厅,晚场是100%满座!一票难求!
现在院线经理们的电话都被打爆了,都在嗷嗷叫要增加排片!中影这边已经在协调拷贝,很多影院今天(周六)的排片占比已经从最初的30%左右,紧急提升到了50%甚至60%!周日预计还会更高!形势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
这数据远超林宇最乐观的预期。
周五能有这样的上座率,尤其是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和如此沉重题材的情况下,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这意味着口碑的发酵速度惊人,观众的观影热情被彻底点燃!
“太好了!辛苦韩董和中影的同事了!”林宇由衷地说道。
“辛苦什么!跟着你打胜仗,大家都干劲十足!”韩三品爽朗一笑,紧接着语气更加振奋。
林宇直接挂断了韩三品的电话。
紧接着手机又响了起来,林宇一看正是李扬的电话,他现在已经回到了欧洲,正在监督那边电影的上映情况。
“林宇爆了!欧洲那边第一轮反馈过来了!虽然我们比他们早几个小时上映,但他们上午场(对应我们下午)的上座率平均达到了60%!
你想想,这可是工作日的白天!非黄金时段!
派拉蒙和华纳那边的高层都乐疯了,说金棕榈的光环和前期宣传的效果远超预期!
他们已经决定,立刻追加宣传投入,重点攻占晚场和周末!
北美那边上午场(对应我们深夜)的数据也出来了,在518家开画影院的情况下,平均上座率58%!
AMC和Regal的高管也表态了,只要首周末口碑稳住,下周立刻大规模扩映!
亚洲的日韩、港台新马,首映场的表现也非常稳健,普遍在65%-70%!
东宝和CJ那边反馈,预售情况极佳,今晚和明天的场次很多都卖光了!林宇啊,全球开花!真正的全球开花!”
李扬的声音带着一种见证历史的激动。
全球主要市场首战告捷,上座率都远超一部外语艺术片(尤其还是华语片)的常规预期,这无疑给所有海外发行方和院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意味着,《寄生虫》不仅在国内是现象级,在全球市场也拥有了冲击票房奇迹的潜质!
这个消息如同最醇厚的美酒,让林宇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他仿佛已经能看到,全球各地的银幕上,正在或即将上演那场关于地下室与豪宅的残酷寓言,看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观众,被同样的光影力量所震撼。
“太好了!真是辛苦海外发行的同事们了!”林宇再次道谢,心中的石头落下一大半。
全球市场的初步认可,其意义甚至不亚于国内的票房成功。
挂断韩李扬的电话,整个公司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低语。
王静花双眼放光,立刻指挥团队将海外首战告捷的利好消息,通过工作室渠道巧妙地“透露”给几家关系紧密的主流媒体,为即将到来的国内首日票房公布再添一把火。
这一夜,无数人无眠。
院线经理在调拨拷贝、增加场次。
媒体编辑在绞尽脑汁构思第二天轰炸性的标题。
影迷在论坛贴吧刷帖讨论、抢购周末票。
海外发行团队在紧锣密鼓地调整策略。
而林宇和核心团队,则在等待那个最终的数字,国内首日票房。
时间在焦灼的期待中缓慢流逝。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上午十点。
林宇的手机再次响起,这一次的铃声显得格外清脆。
屏幕上,“韩三品”三个字仿佛带着金光。
“林宇!”韩三品的声音洪亮如钟,穿透力极强,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出来了!首日票房!你猜多少?”
林宇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用力:“韩董,您就别卖关子了。”
“哈哈哈!捅破天了!小子,你捅破天了!”韩三品在电话那头几乎是大笑出来,声音震得听筒嗡嗡响。
“一亿一千万!一亿一千万人民币!精确数字是110,286,543元!”
轰!!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个数字真真切切地砸进耳朵里时,林宇的大脑还是出现了瞬间的空白!
一亿一千万!
仅仅一天!
周五!
这不仅仅是打破了他自己凭借《唐山大地震》创下的华语电影首日纪录,这是整个中国电影市场有史以来第一部首日票房破亿的电影!
无论是国产片还是引进的好莱坞大片,在此刻,都被《寄生虫》这个名字踩在了脚下!
它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足以载入影史的时刻!
“我的天……”饶是林宇心志坚韧,此刻也忍不住喃喃出声,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那是创造历史的激动和自豪!
“哈哈哈!不敢相信是吧?我刚拿到数据也不敢信!反复确认了三遍!”韩三品的声音充满了扬眉吐气的快意。
“院线那边都疯了!中影的电话也被打爆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林宇!这意味着《寄生虫》的国内总票房,极有可能…不,是板上钉钉地…冲击十亿大关!你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十亿票房导演’!开天辟地头一遭!哈哈哈!”
十亿导演!
这个在2009年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的称号,此刻却因为首日一亿一千万这个石破天惊的数字,变得触手可及!
王静花一直竖着耳朵在旁边听,当“一亿一千万”和“十亿导演”的字眼清晰地传来时,这位见惯风浪的金牌经纪人,也彻底失态了!
她猛地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随即巨大的狂喜让她几乎要跳起来,只能用力抓住旁边助理的胳膊,指甲都快嵌进去了!
助理吃痛却不敢出声,脸上也全是激动到扭曲的笑容。
“恭喜!林导!太…太不可思议了!”王静花的声音带着哽咽。
电话那头韩三品还在兴奋地叮嘱:“消息中影这边马上会正式对外发布!你们工作室也准备好!今天,整个华语影坛,不,是整个中国,都要为这个数字震动!”
第266章 海外首日票房记录杀疯了
半小时后。
中影集团的官方声明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核弹,通过各大通讯社、门户网站,瞬间引爆了已经沸腾的舆论场!
“中影集团重磅发布:电影《寄生虫》首日(6月12日)全国票房报收1.10286543亿人民币!创造中国电影市场首日票房最高纪录!成为首部单日破亿华语电影!”
网络瞬间核爆:
门户网站:*首页头条瞬间更换!血红加粗的标题刺人眼球:
“核爆!《寄生虫》首日狂揽1.1亿!华语影史新纪元开启!”(新浪)
“破亿!林宇封神!《寄生虫》刷新影史首日纪录!”(搜狐)
“十亿导演诞生?《寄生虫》首日票房创世纪!”(网易)
“好莱坞俯首!华语电影首日票房王冠易主!”(腾讯)
点开链接,是详细的数据图表、韩三品的激动发言、影院经理的采访以及海量的观众热评。
论坛贴吧彻底陷入癫狂!
【百度寄生虫吧】置顶帖:“捷报!首日1.1亿!华语影史第一!兄弟姐妹们,我们见证了历史!”(回复瞬间破万,满屏的“啊啊啊”、“林导牛X”、“菲菲威武”、“泪目”、“历史见证者”)
【天涯影视版块】热帖:“1.1亿!就问还有谁?!林宇:我破我自己的记录,有什么问题吗?”(回复里充斥着粉丝的狂欢和对之前质疑者的无情嘲讽)
【豆瓣电影】《寄生虫》条目下,短评新增速度再创新高,无数人打五星并标记“已看”,评论区被“破亿留念”、“十亿冲冲冲”刷屏。
QQ群:消息提示音彻底连成一片,所有相关群都被“1.1亿”刷屏,表情包(虽然2009年还很简陋)乱飞。
粉丝的狂欢与酸民的哀嚎:
粉丝(林宇/刘一菲/电影):
“自己的记录自己破!就是这么任性!林导:无敌是多么寂寞~”
“横扫欧洲三大的含金量!就问那些说‘只能在国内横’的脸疼不疼?这才刚开始!”
“菲菲!我的女神!十亿票房俱乐部首位女主演在向你招手!戛纳影后+票房女王!还有谁?!”
“泪目了!华语电影真的站起来了!从今天起,林宇就是我的神!”
酸民/黑子(垂死挣扎):
“呵呵,1.1亿?粉丝包场刷出来的吧?当谁傻子呢?坐等今天周六票房腰斩!”
上一篇:聊天群:从神象镇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