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 第870节
按照原来的历史,预警机的发展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快速报知敌情就成为人们的企盼。英国人首先发明、应用了雷达。它在抗击德国入侵的战斗中屡建奇功。随后美国首先在舰载飞机上安装警戒雷达,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舰载预警机AD-3W。
而此刻在这架机身涂着18号的预警机上,当朝阳完全升起后。机舱里面顿时传来了一阵阵惊呼声,各种声调都有。
“奇怪,雷达是不是坏了,太恐怖了吧!发现危险目标,数量超过雷达主动分析的数量。”
“来至低空的目标,快速朝我们接近,距离我们只有两百公里。”
“现在不是初春,对方也绝对不是小鸟,一定是盟军的战机。”
“天啊!已经超出计算机的计算数量,我们仪器的计算数量是六百个目标,对方高出这个数字太多了。”
……面对短时间传来的消息,机长也是短时间有些头大,他另可有些相信是不是设备出现问题的。但是他不敢这么想,因为以前就算出现设备故障,也不是这样的情况。
可要是这些被探测出来的目标都是真的敌机,那事情就真正糟糕了。面对这么庞大数量的敌机,就凭后面没有多少护航战机的攻击编队,能够抵挡得住吗?
但是不管如何,这里的情况必须要及时汇报上去,此时真的是必须要争分夺秒。
“马上将这里的发现的情况汇报给太平洋战区攻击舰队的战勤指挥中心,菲律宾的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台湾的高雄空军基地。多发几遍,用一级红色代码,马上发出去。”
下达完命令,机长心中也泛起了很强烈的危机感。如果对方不是低空掠海飞行,按照预警机的性能,早在三百多公里外,就会被预警机查探到。正是由于对方都是低空目标,他才会这么着急。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空中突袭,目标就是身后的太平洋战区攻击舰队。不然的话,对方也不会全部保持低空飞行。这件事,设备故障的几率,在机长看来,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而后方不管是攻击舰队还是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甚至是高雄的空军基地,就连空军总部,海军总部,乃至于国防部指挥中心,都被这封来至预警机的一级红色警报打破了凌晨的平静,不亚于晴空惊雷。
第五百零四章 怒气冲天的陈绍
以大唐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攻击舰队正在大洋上劈波斩浪,旁边三艘始皇大帝级航母跟在大唐号的左右,周边是整整五圈的防空防御圈,水下四艘最先进的周级潜艇,保护攻击舰队的水下。
三艘航母周围是四艘最新的省级防空巡洋舰,属于舰队的第二圈,第三圈同样是防空巡洋舰,不过有六艘,层六角形拱卫里面的三艘航母,第四圈同意是六艘防空巡洋舰,好像明珠般的镶嵌在第三圈的外围,其中里面还夹杂着六艘驱逐舰。第五圈的防御网完全由驱逐舰构成,整整十八艘的驱逐舰,不停的徘徊在舰队编队的外围。
被这些防御圈夹在里面的还有三艘综合补给舰,周边的防空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水下的潜艇,为里面六艘个头巨大的军舰,提供海空一体的保护。水上防空网,水下有声纳探测和潜艇,形成立体式的保护。
中华攻击舰队司令章云老早就起来,因为此时的攻击舰队距离马里亚纳群岛已经不远了。作为登陆战之前的第一批攻击舰队,从名称中就可以很清晰的认知这支舰队所执行的任务。攻击舰队,其实就相当于先头部队,为后续的部队开辟安全的通道。攻击舰队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现在不是为海军开辟通道,而是为海军陆战队开道。
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给攻击舰队的命令很简单,用三天的时间,清除岛上看得到的日军目标,摧毁日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群岛上的飞机场。本来攻击舰队还有一支战列舰分舰队,只不过攻击马里亚纳群岛群岛的行动,前三天并没有战列舰太大的发挥余地。战列舰分舰队和剩余的攻击舰队余部,负责后期两栖登陆舰队和后勤补给舰队的护卫任务,此刻还待在菲律宾,并没有跟来。
章云中华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海军专业,多次参加海军军事学院组织的进修课程。成绩在第一批两百多个毕业生中,属于比较优秀的学员。从小就在防城港边小渔村长大的他,也读过几年的私塾,恰逢军校招生,便毫不犹豫的放下祖辈相传下来的渔船,加入军校。
十几年的风雨飘摇,他见证了中华海军的一步步成长,他也从一个小小的少尉,如今变成了一支大型舰队的司令官。成为老家四邻八乡接口称赞的帝国中将,被誉为从渔村走出来的大将军。
和那些同一时期毕业的军校学员一样,都是国防军的各级骨干队伍,带领着中华国防军走向世界。他们有些是帝国总参谋部的参谋,有些是帝国作战部的战术战法制定者,还有就是一方大将。像东南亚战区的杜聿明和廖耀湘,和章云就是同一届的老同学。每一年年底的同学聚会,聚会的场地每次都是将星闪耀。从上将到少将,第一届的毕业生,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少于少将的,绝大部分都是少将和中将,最优秀的几个,都已经是上将。
现在的章云每一次看到有刚刚毕业的海军学员加入自己的舰队,多少次唤起心底十几年海军生涯的深刻记忆。
哐哐铛铛的脚步声惊醒了章云,舰队副司令林奎章一脸急促的从旋梯口跑出来,手上紧紧捏着一张红得有些妖异的纸张。
“司令,预警机传来一级红色警报,有数量超过一千的敌机正向我们这里奔来。”刘奎章的声音有些急促,全拜这条消息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