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 第581节
欧洲国家可不管美国有没有,就算美国有,他们也是货比三家,谁的实惠就买谁的,因此中国的客机成为欧洲各国航空公司的首选。
美国航空公司也购入了不少中国客机,美国政府紧急颁布了扶持法案,即购买美国本土飞机的航空公司,享有税率上的优惠等等。
美国财团显然不愿意看到中国飞机在美国肆虐,但是这个法案颁布后却有点尴尬,因为美国飞机制造业本身就连欧洲国家都比不上。
当然,美国财团如今手上也有大量的剩余资本。欧洲国家不可能对美国施行技术封锁,因此在美国的砸钱下,以及大力研发下。全金属飞机用不了多久就能制造出来了,不过要想大量的生产,形成生产线,却又得等上几年了。
而且要命的是,世界航空市场基本上被中华民国所垄断,美国的航空制造业要想发展,基本上也就只能看本土市场。国际市场是没他们什么事的。
中国航空制造业不仅有比美国还要大上数倍的内部市场,还迅速抢占了国际市场,其规模根本不是美国能够相比的。
欧洲各国。此时因为战争的原因,资本基本上都衰弱了,罗斯柴尔德财团是一个没有国界的财团,因此罗斯柴尔德财团不会真正用心的去发展那些技术。毕竟在哪一个欧洲国家大规模的投资这些产业。都可能造成欧洲国家力量失衡,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那么这些产业分散在各个国家,同是飞机制造业,英国、法国、德国都在发展,产业一分散,又没有太多钱的投入,又能有什么光明可言呢?
所以世界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还是中华民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
因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给与了航空公司充分的政策优惠。即可享受燃油低价供应,又可享受优惠税率。
使得航空业也吸引了大量的民资进入。一时间航空公司在中国各地是百花齐放。同时财团开始大量的修建民用机场,也给民资提供了一个运营平台。
平台既然是财团的,那么即可以给民资甜头,也是民资的绞索。
当财团需要民资拉动飞机制造业的时候,可以降低机场的收费水平,但财团需要收割那些民资的时候,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机场使用费用,从而勒死民资航空企业,从而使财团垄断航空业。
这又是一个大坑,不过民资普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大坑的存在,一个接一个的跳了进去。
民资的涌入以及国际市场的订单,使中华民国的民用航空制造业蓬勃发展,已经将美国甩开。
在电气制造业方面,美国显然也发展得不怎么样。
电气制造业的制高点也被中华民国给抢占了,中华民国在战后立即推出各种电气,国际市场上,电气设备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进口。
电气设备的发展,又推动了电器市场的普及。
欧洲和世界各国的富人,对于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的电器是没有太多抵抗力的。
冰箱、空调、洗衣机、吸尘器、电视机,这些电器的制高点也被中华民国抢占,美国的电器制造业也被甩开了。
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的工业体系一建立便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水平,同时中华民国没有参加欧洲战争,使得中华民国的电器制造业比欧美国家早发展了几年,早了几年推向市场。
同样也因为,中华民国有先进技术储备,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有技术,加上有时间形成生产线。
欧美国家现在的电器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加上他们还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线,因此面对蜂拥而来的中国电器,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挡的能力,除非他们动用关税手段。
但欧洲国家显然不可能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倒是美国有可能。但只要保住了欧洲市场和其他国家的市场,美国市场也可以不考虑。
本土市场的繁荣,则使中国各领域的制造业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大量的先进商品的出口,使中华民国具备了通过商品输出对世界进行盘剥的能力,同时大量的资本向附属国输出,也使附属国无时无刻的都在受到中华民国的盘剥。
中华民国也在这种盘剥手段下,越来越富裕。
另外通讯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关乎到了信息的传递,中华民国的电话普及速度很快。
高收入群体都有电话,中产阶级也开始使用家庭电话。
低收入群体尽管没有电话,但是各个城市都开始安装公用电话,同时中华民国的电话设备也在向国际市场出口。
电话在这个时代是暴利行业,为财团所垄断。
电话是财团回收钞票。增加消费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一个高产、中产阶级家庭消费完了房子、汽车、电器之后,电话却是每个月都可以收费的项目。而且开通时还能收一笔费用。
电话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非是必需品,财团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推出消费项目,以将饱和的市场扩大。
如果市场都饱和了,那么高产阶级、中产阶级的钱没地方花,那么就会出问题了。
财团还会通过产品的升级来扩大市场,例如汽车,先卖低级汽车。而且是高价的卖。
低级汽车已经卖不动了,那就降价卖,同时推出更高级的汽车。这时候高产阶级就会去买更高级的汽车。中产阶级同样也是如此。而原先那种低级汽车,则卖给低产阶级。二手汽车,则是最便宜,则卖给那些消费能力比较差的低产阶级。
再如电视。现在先是黑白电视。而且造的尺寸还比较小。
先高价的卖,等卖不动了再降价,到时候推出尺寸更大的黑白电视。
当大尺寸的黑白电视都卖不动的时候,在把大尺寸的黑白电视降价卖给低产阶级,彩色电视则推出来高价卖给高产、中产阶级。
等彩色电视都卖到平白无奇的时候,再搞出液晶电视呗。
财团通过这样的手段,使钱不断回流,又不断的拿去投资。从而使那些肯干活的普通民众都能够有工作。
当普通民众的福利制度不断的提高之后,就会向**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大同。
在国际市场上,财团的策略是如此。
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国家,是等中华民国的汽车、电气这些商品在低产阶级那里都卖不动的时候,再卖给那些国家,从而延长产品寿命,以产生更高的利润。
此时的日本基本上就是这个现象,日本市场因为刚刚培育出来,有消费能力的不多,而中华民国直接把当前民众消费的汽车版本卖到日本去又不划算,因此就卖最低级的汽车,然后让日本人慢慢的更新换代,从而攫取到最多的利润。
这就像是后世日韩向中国销售过时的手机一样。
一场上海世界博览会为中华民国全面打开了海外市场,也使财团和民资都在这个过程中拿到了大量的订单。
这进一步的刺激了经济发展速度,大量的民资工厂在沿海省份遍地开花,沿海城市开始发挥出了其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性。
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开始向华东、华南地区进一步的倾斜,而江苏因为发展最早,又是沿海省份,所以经济总量一直是全国首位。
美国航空公司也购入了不少中国客机,美国政府紧急颁布了扶持法案,即购买美国本土飞机的航空公司,享有税率上的优惠等等。
美国财团显然不愿意看到中国飞机在美国肆虐,但是这个法案颁布后却有点尴尬,因为美国飞机制造业本身就连欧洲国家都比不上。
当然,美国财团如今手上也有大量的剩余资本。欧洲国家不可能对美国施行技术封锁,因此在美国的砸钱下,以及大力研发下。全金属飞机用不了多久就能制造出来了,不过要想大量的生产,形成生产线,却又得等上几年了。
而且要命的是,世界航空市场基本上被中华民国所垄断,美国的航空制造业要想发展,基本上也就只能看本土市场。国际市场是没他们什么事的。
中国航空制造业不仅有比美国还要大上数倍的内部市场,还迅速抢占了国际市场,其规模根本不是美国能够相比的。
欧洲各国。此时因为战争的原因,资本基本上都衰弱了,罗斯柴尔德财团是一个没有国界的财团,因此罗斯柴尔德财团不会真正用心的去发展那些技术。毕竟在哪一个欧洲国家大规模的投资这些产业。都可能造成欧洲国家力量失衡,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那么这些产业分散在各个国家,同是飞机制造业,英国、法国、德国都在发展,产业一分散,又没有太多钱的投入,又能有什么光明可言呢?
所以世界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还是中华民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
因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给与了航空公司充分的政策优惠。即可享受燃油低价供应,又可享受优惠税率。
使得航空业也吸引了大量的民资进入。一时间航空公司在中国各地是百花齐放。同时财团开始大量的修建民用机场,也给民资提供了一个运营平台。
平台既然是财团的,那么即可以给民资甜头,也是民资的绞索。
当财团需要民资拉动飞机制造业的时候,可以降低机场的收费水平,但财团需要收割那些民资的时候,则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机场使用费用,从而勒死民资航空企业,从而使财团垄断航空业。
这又是一个大坑,不过民资普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大坑的存在,一个接一个的跳了进去。
民资的涌入以及国际市场的订单,使中华民国的民用航空制造业蓬勃发展,已经将美国甩开。
在电气制造业方面,美国显然也发展得不怎么样。
电气制造业的制高点也被中华民国给抢占了,中华民国在战后立即推出各种电气,国际市场上,电气设备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进口。
电气设备的发展,又推动了电器市场的普及。
欧洲和世界各国的富人,对于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的电器是没有太多抵抗力的。
冰箱、空调、洗衣机、吸尘器、电视机,这些电器的制高点也被中华民国抢占,美国的电器制造业也被甩开了。
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的工业体系一建立便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水平,同时中华民国没有参加欧洲战争,使得中华民国的电器制造业比欧美国家早发展了几年,早了几年推向市场。
同样也因为,中华民国有先进技术储备,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有技术,加上有时间形成生产线。
欧美国家现在的电器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加上他们还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线,因此面对蜂拥而来的中国电器,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挡的能力,除非他们动用关税手段。
但欧洲国家显然不可能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倒是美国有可能。但只要保住了欧洲市场和其他国家的市场,美国市场也可以不考虑。
本土市场的繁荣,则使中国各领域的制造业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大量的先进商品的出口,使中华民国具备了通过商品输出对世界进行盘剥的能力,同时大量的资本向附属国输出,也使附属国无时无刻的都在受到中华民国的盘剥。
中华民国也在这种盘剥手段下,越来越富裕。
另外通讯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关乎到了信息的传递,中华民国的电话普及速度很快。
高收入群体都有电话,中产阶级也开始使用家庭电话。
低收入群体尽管没有电话,但是各个城市都开始安装公用电话,同时中华民国的电话设备也在向国际市场出口。
电话在这个时代是暴利行业,为财团所垄断。
电话是财团回收钞票。增加消费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一个高产、中产阶级家庭消费完了房子、汽车、电器之后,电话却是每个月都可以收费的项目。而且开通时还能收一笔费用。
电话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非是必需品,财团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推出消费项目,以将饱和的市场扩大。
如果市场都饱和了,那么高产阶级、中产阶级的钱没地方花,那么就会出问题了。
财团还会通过产品的升级来扩大市场,例如汽车,先卖低级汽车。而且是高价的卖。
低级汽车已经卖不动了,那就降价卖,同时推出更高级的汽车。这时候高产阶级就会去买更高级的汽车。中产阶级同样也是如此。而原先那种低级汽车,则卖给低产阶级。二手汽车,则是最便宜,则卖给那些消费能力比较差的低产阶级。
再如电视。现在先是黑白电视。而且造的尺寸还比较小。
先高价的卖,等卖不动了再降价,到时候推出尺寸更大的黑白电视。
当大尺寸的黑白电视都卖不动的时候,在把大尺寸的黑白电视降价卖给低产阶级,彩色电视则推出来高价卖给高产、中产阶级。
等彩色电视都卖到平白无奇的时候,再搞出液晶电视呗。
财团通过这样的手段,使钱不断回流,又不断的拿去投资。从而使那些肯干活的普通民众都能够有工作。
当普通民众的福利制度不断的提高之后,就会向**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大同。
在国际市场上,财团的策略是如此。
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国家,是等中华民国的汽车、电气这些商品在低产阶级那里都卖不动的时候,再卖给那些国家,从而延长产品寿命,以产生更高的利润。
此时的日本基本上就是这个现象,日本市场因为刚刚培育出来,有消费能力的不多,而中华民国直接把当前民众消费的汽车版本卖到日本去又不划算,因此就卖最低级的汽车,然后让日本人慢慢的更新换代,从而攫取到最多的利润。
这就像是后世日韩向中国销售过时的手机一样。
一场上海世界博览会为中华民国全面打开了海外市场,也使财团和民资都在这个过程中拿到了大量的订单。
这进一步的刺激了经济发展速度,大量的民资工厂在沿海省份遍地开花,沿海城市开始发挥出了其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性。
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开始向华东、华南地区进一步的倾斜,而江苏因为发展最早,又是沿海省份,所以经济总量一直是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