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渣攻后,我被下堂了? 第17节
自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牛大说不来这么文的话,但他心眼里明白,他握住媳妇的手,“兰花,咱都是俩孩子的爹娘了,不能再由着性子做事儿,你好歹得学着看人脸色了,我还想和你过一辈子,可要是把爹气急了,那可就真晚了。”
牛大嫂罕见的反思起来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她男人说的那样,要是牛大一直对她挺厉害的,她才不这样想呢,但是她男人这么苦口婆心的,还说出来要过一辈子的话,牛大嫂的硬脾气也软化了。
于是第二天她才会乖乖的跟着牛家人出门,即使她十分不情愿。
等到了地方,看着那里三圈外三圈的人,牛大嫂脸皮一热,越发的不情愿了,但看着她男人的脸,牛大嫂闭着眼几步蹿到大石磨上,“我是扫把星!我是扫把星!我是扫把星!”
然后不等人嘲笑她立马跳下去拔腿就跑,但是跑了两步,她又站住脚,走到顾北知和关舟面前,“对不住,我这人嘴欠,说话不过脑子,顾秀才,顾夫郎,对不住,我家那俩孩子也被揍了一顿长教训,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对不住。”
说完,牛大嫂这脸也彻底没了,捂着脸就跑了,生怕看到别人嘲笑的目光。
关舟挨着顾北知,有些不知所措,文哥儿赶忙出声,“顾夫郎,我大嫂那人就是嘴不好,心眼肯定是不坏的,这次的事儿她真的知道错了,你可原谅她一次吧。”
说话的时候还拉着关舟的手,特别诚恳,关舟有些为难,他扭头看向顾北知,眼神里都是求助。顾北知却微笑着说,“小舟愿意原谅她,咱们就原谅一次,不愿意也没事,我在呢。”
这话落在关舟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他看了看顾北知,发觉他用目光鼓励自己,才对文哥儿和牛家人说,“既然兰花嫂子已经知道错了,罚也罚了,这事儿就算了了。”
第13章
牛大嫂这事儿就这么过了,顾北知也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现在有另一件事摆在顾北知面前,他手里最后的二百铜板没有了。
这半个月他陆陆续续往家里添了一些东西,但都受制于铜板不多,都是一些很小的东西,比如关舟屋里的油灯,比如大宝和二宝脚上的两双老虎鞋,等等。
更多的是他每次从镇上回来都会给关舟爷仨带点吃的回来,有时候是几张糖果子,有时候是肉包子,有时候是些小点心,总之他每次去镇上都不会忘记家里的三个。
一开始是有意为之,后来反倒是自己习惯,每次不拿点什么回家,总觉得怪怪的。一来二去,这兜里的银子自然也就消耗干净了。
虽然他抄书也有些收入,但对比起他花钱的速度来,自然是进的少出的多。
顾北知望着仅剩的两枚铜钱,内心生出一种‘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窘迫感来。
书店那边的书他每天抄,一开始只能一个时辰抄两页,现在已经可以抄上四页了,即使速度加快了,但最快也只能两天抄完一本书,还是比较薄的启蒙书籍或者话本。
若是变成厚一点的,花费的时间会更长,而合算下来,他抄一页是两文到三文左右,他只在光线好的那三个时辰抄写,也就是12页,最多也就是36文钱。
和书店约定的是每七天结算一次,距离下次结算还有三天,他努努力,还能再抄两本,只是这样的话就不能去古玩街转了。
顾北知有些犹豫,他这几日也没有放弃他那还有些鸡肋的金手指,毕竟在他不了解这里历史的情况下,有了金手指也许能多一线生机。
当然了他也想办法去了解过赵国的历史,可是书店之中关于史料的书籍非常非常的少。
别说是本朝的历史,即使是前朝的,都是罕见的,只有一些道听途说,甚至是妖魔化的传说。
这在顾北知看来,只能算作故事,不能算作真正的历史,他摇了摇头,心里很是可惜,但也只能认了。
于是他更加寄托于古董,在这孤零零的陌生的赵国,古董鉴赏可能是他最熟悉的事情了,而且他想找那个花瓶。
他思来想去,也不曾发觉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是特别的经历,足以遇上穿越这么神奇的事,唯一特别的,就是那完全不符合历史的花瓶了。
因此确定,自己穿越过来和那个奇怪的花瓶脱不了干系,若是能找到它,没准儿自己还能再穿回现代去。
理智告诉自己,这机会十分渺茫,但又忍不住抱有一丝侥幸,顾北知依然每日流连于那几家古董店铺。
他现在每天能用来鉴定的次数是9次,若是王五叔来了镇上,他就会将鉴定次数用光,掏空自己的精神,再花两文钱做牛车回家,要是王五叔没来,他只用掉7次,这样也不至于精神太差。
他能感觉到,每次的鉴定都是一次增长,就像游戏里的技能熟练度一样,经验值满了,一定会有变化。
而他一开始遇到的‘真假名画’在三天前也被人破译出来哪一幅真哪一幅假来,现在也没有撤掉,还在那家店里悬挂,供人赏析。已然成了那家店的招牌之一。
若是他能看得出那字画的真假,钱就不是问题了,但是他反复观察过那画很多次,只能看的出有一处细节不同,那就是画上的题字,其中有一个的笔画不同。
但他不知道真画的笔迹是什么样子,自然也无法判断出真假,于是只能按下心来慢慢充实自己所缺少的知识。
这也是他每天都要去古玩街溜一圈的原因,哪怕不能捡漏,也能了解这个世界值钱的古董是哪些,名士有哪些。
他考虑之后,觉得还是不能放弃去古玩街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千锤百炼的坚持才能让他学识丰富、眼界开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做什么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随随便便撞个大运就能成功的。他既然想以此谋生,便要提前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可是没有钱的难题又迫在眉睫,当他发愁之际,突然想起来,明天就是去领取五月月银的日子,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拿上自己的凭证,早早的赶到衙门来领取这个月的月银和粮食。
“顾北知,获鹿镇王家庄村人,月银一两二钱五,大米十斤、豆油一斤半、猪肉两斤、麻布一匹,顾秀才核对一下吧。”
顾北知早在原主的记忆里看过了,知道要领的东西不少,于是今天特意背上一个背篓来的。
至于原主,他都是掏钱让衙门的人给他送到家里去,获鹿镇不大,衙役们也没多少油水可吃,顾北知愿意花钱,他们自然也愿意挣这个外快。
不过他们早就听说这败家子顾秀才改了,原本还不信的,这次看他背着个背篓来,才相信是真的,纷纷可惜外快丢了,却也没有别的想法了。
东西不多,成年男人自己背回家完全没有问题,原主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得一个面子而已,但他不知道面子这东西,从来都不是靠外物给的,自己给自己底气,才会有脸面。
顾北知看着已经分好的东西,他不可能要求衙役当着他的面重新称重,只检查了一下没有破洞、漏油的就装进了背篓里,拿着月银,走了。
“这顾秀才还真的变了?”一个衙役摸着下巴,言语之中颇为可惜,原来去一趟王家庄就能得五十铜板,现在这好事儿就这么没了,多可惜。
负责发银子的小吏看了他一眼,“咋的?占便宜没够了?改好了才好,这顾北知脑子有灵性,要是能改好了,踏踏实实读几年书,没准儿还能考个举人回来,到时候咱们也能得一笔赏银。”
那衙役只是可惜,却也没什么多的想法,对小吏说的赏银更是不报希望,“你可得了吧,咱们获鹿镇都多久没出个举人了?估计是风水不好,要不然咋连着三次科举都没新的举人了。”
“风水不好?胡说啥呢,那是陈秀才、张秀才、李秀才他们自己不小心,竟然在考前出了意外,不然也不会连续三次失利。”
小吏岁数不小了,对获鹿镇的了解也很深。
他说的这三个人分别是往前数三次科举那年学识最好的三人,还有几个像顾北知这样有灵性、基础牢,但也因为各种原因近几年都不能科举。
上一篇:我捡的小狮子是帝国元帅
下一篇:我召唤出了一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