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平南王府凭男记

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448节

  ?新文《东北家养人参娃》已经入V,欢迎订阅!

  

  

第539章 送成康帝最后一程

  成康帝龙驭归天,身边只有几个太监收拾了一下遗体,然后开始了太上皇龙驭归天的流程。

  皇帝本身就是封建社会的天下第一人,他龙驭归天之后,丧礼被称唿为“凶礼”,和和登基、婚礼、寿辰一样重要。

  需由礼部、銮仪卫和内务府共同办理,所耗用的钱财不计其数。

  成康帝又因为是太上皇的关系,这“凶礼”比皇帝的更要高半级,处处表现出他至高无上的尊严和豪华,极尽骄奢淫侈。

  本来应该是铺张浪费的,但是平南王刚梳理完内务府,一切按照实际价值来,谁敢虚报就派谁去给先帝守灵。

  一下子就遏制住了即将出现的歪风邪气。

  大顺朝的历代皇帝和后妃们的陵墓,都是选在东陵(河北遵化县)和西陵(河北易县)两处。

  成康帝在位时就营建自己的“地下宫殿”,早在他瘫痪的那一年,皇陵就已经建造好了。

  至于内务府的棺木器厂(皇帝称“梓宫”)要用云南的金丝楠木,所花运费曾经以数十万两白银计,但是到了平南王这里,内务府只花了十万白银的运费,云南总督那边早早地就运来了金丝楠木,话说的好听,给太上皇冲冲喜。

  结果没冲成喜,成康帝没能健康的缓过来,他这算是冲过头了,把太上皇冲上了天堂。

  这样的金丝楠木到了京城,立刻就有内务府的木匠将其拆解,做成棺木。

  棺木做成后,还要刷上四十九道漆。

  太上皇咽气之后(称晏驾或驾崩),要择吉时良辰入殓。

  入殓的人是魏潇公公,带着一群他信得过的内宦,入殓的同时,也是检查成康帝的尸身,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结果发现一切都是他们想多了,皇帝没有那么不孝,把自己老爹干掉的意思。

  入殓了之后,还要不断地举行法事和吊唁活动。

  另外,在德胜门还要“演杠”十天,就是抬杠的杠夫,需得按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先抬着一块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独龙木,大约有万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练到走时水洒不出来为止。

  在演杠时,还要日夜施工,抢修去陵墓的御道。

  幸好现在有水泥了,赵仁河大笔一挥,直接让人去用水泥铺道,这个方便快捷又好看。

  只是到底是家里的“老人”没有了,李钊也要表现的十分悲痛,只是……赵仁河看着李钊板着脸面无表情的样子,不由得伸手去捏了一下:“你要表现得很悲痛。”

  “是很悲痛。”李钊道:“悲痛的不能自己,无法言语。”

  赵仁河一翻白眼儿给他看:“我信了你的邪咧!”

  俩人此时此刻虽然里头穿着平时的衣服,但是外面已经换上了宝蓝色的袍子,袍子外面是白布孝服,孝服外面则是一层麻衣,这是披麻戴孝的由来。

  只是皇帝身为天下第一的人,也得是天下第一的大孝子,故而李钊要把丧事办了,自己也要“悲伤的不能自己”才行。

  所以李钊这些日子,虽然事情有人去忙了,但是他也不轻松。

  幸好,李钊没后宫,说不上独居不独居,他们俩在养心殿的冬暖阁里头说说话,也是一个休息。

  “现在宫里头的女人都是先帝的妃嫔,你看是都送去宁寿宫,还是长门宫?”李钊现在有个事儿在犯愁:“长门宫是先帝妃嫔的正经去处,可是我看长门宫也不怎么好,那里还有几个皇爷爷的遗爱,何况……也装不下这么多人。”

  成康帝在世的时候,他的后宫人可不少,光是有名有姓的皇妃就有八个之多,包括九公主、十公主、十一公主和十二公主的生母在内,话说回来了,孙美人在知道成康帝龙驭归天之后,就自尽了,留下遗书说愿意为成康帝殉葬。

  李钊就成全了她,给成康帝殉葬。

  十二公主虽然是她生的,但是名义上,十二公主是记在了贵妃娘娘的名下,九公主的生母那里。

  十三公主则是记在了德妃娘娘的名下,十公主的母亲那里。

  只是如今十公主跟十一公主都嫁了出去,一个是在成康帝瘫痪那一年,冲喜嫁了出去,其实找的是个很好的人家;一个是在第二年嫁出去的,嫁的是当年的状元郎。

  不说有多幸福,可出嫁的时候,赵仁河以“哥哥”的身份,每个人都给塞了一万两银子的银票。

  九公主跟遐仁也生了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儿,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儿,男孩儿一生下来就有了散阶的头衔,还是文散阶,女孩儿一生下来就被册封为郡主了。

  这些个皇家公主里,九公主荣宠最盛。

  第二是十公主和十一公主,驸马都是武阳帝亲自指的,如今一个在家等着继承家业,跟公主琴瑟和鸣;一个在翰林院里编纂书籍,跟公主也是鹣鲽情深。

  其余的公主们,老实的如同鹌鹑,虽然没人欺负她们,但是武阳帝也不会想起她们来。

  再说现在的问题,成康帝的后宫,可是不少,起码三十个人。

  这先帝去世了,这些后宫的妃子们,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赏名位,最合适就是提个一阶。

  嫔晋妃,妃晋贵妃,贵妃晋皇贵妃。

  不过以后她们就真的是“太妃”、“太贵妃”和“太皇贵妃”了。

  以前这么叫,起码还有成康帝这位太上皇在,现在这么叫,就真的成了寡妇。

  “送去宁寿宫吧,那里条件好一些,何况她们还抚养十二公主跟十三公主。”李钊就事论事,赵仁河却有些心软,两个小奶娃娃跟着一群“寡妇”,名气再大那也是寡妇啊,皇太贵妃那也是寡妇好么。

  长门宫他去看过,说是冷宫亦不为过。

  宁寿宫就不同了,成康帝晚年居住疗养的地方,好着呢。

  地方多,还有戏台子,守孝期间当然不能听戏了,但是以后的日子里,可以听听戏,看看杂耍什么的,宫里头也就这点消遣了。

  “好,那就都打包送去宁寿宫。”

  当然,不可能马上送去,成康帝刚死就送她们过去,怕她们害怕啊!

  俩人商量了一下事情,就到了中午。

  因为现在是“凶礼”其间,午膳不算丰富,但以皇帝的身份来说,十六道凉菜,三十六道热菜,八道汤羹,三十六样面点,这是必须的,哪怕是摆摆样子呢。

  且这些菜都是素菜!

  虽然是素菜荤做,但是样子需要摆出来,例如那道红烧素肉,用的明明是猪油,可因为内里是用的素肉,就是素的!

  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赵仁河早就领教过了。

  吃过了一顿半荤不素的午膳,李钊小睡了片刻,又要爬起来去奉先殿哭灵。

  皇帝每日要去奉先殿哭灵三次,按照一日三餐的规矩来,每次哭一刻钟。

  这可是有时间限制的呢!

  赵仁河也哭灵,他是郡王高半级的平南王,去哭灵都是跟着李钊走的,不过他不想去的时候,就面对奉先殿的方向哭一刻钟即可。

  但是哭不哭的也没人知道。

  他只是可怜李钊,板着脸怎么流泪呢?于是,赵仁河给了李钊一块手帕,有点子姜黄色,姜味儿的催泪神器。

  也幸好,李钊不是新帝了,登基已经六七年的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皇帝,虽然面无表情,但做事情还是有很多规矩在,有人手帮忙。

  要是新帝的话,这光是一个“三年不改父之道”,就够让他束手束脚的了。

  现在没人歪歪这个了,因为武阳帝登基都七年了,建业的年号都用了六年了。

  皇帝大行,这是个累人的活儿,赵仁河心疼李钊,看他这么煎熬的人都瘦了,立刻就不干了,每天掐着点的让人吃饭,睡觉,休息。

  有人来找李钊,他就站在旁边,恶狠狠的看着来人,看的其他人莫名其妙之余,更是觉得平南王好威风啊!

  敢在皇帝面前,阻拦大臣议政。

  不过李钊看赵仁河小狗狗守着肉骨头一样的守着自己,竟然笑了一下!

  赵仁河就不自觉地想起了他们码农们经常写的一句话,一朵什么什么花儿,瞬间怎么怎么样了的那个形容词。

  但是随后他就黑了脸:“笑个毛啊?笑的那么荡漾!想勾引谁?”

  “没有,只是很开心。”李钊小声的嘀咕。

  “开心什么开心,你这么熬下去人会受不了的,你看看你,眼眶子都青了。”赵仁河心疼的摸了摸他的眼皮子:“你再这么下去,过两年就该你的敌人笑了,肯定会笑死得好么!你不用人刺杀就自己把自己熬死了。”

  “不会,就这几日而已。”李钊这几日的确不好过,但是一想到成康帝再也不会给他添麻烦了,他就心里说不出的感觉,像是卸下去一块大石头一样。

  但是成康帝又是他唯二的血脉亲人之一,到底是他的父亲,他还记得小时候,母后还在,大哥也在,成康帝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他很和气,喜欢抱着他玩儿,对大哥也好。

  感觉母后一去,全都变了!

  赵仁河赶紧让人端了早膳过来,上次那午膳吃的他恹恹的,这次的早膳,就是按照平南王的要求弄来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熬的粘稠的大米粥,都熬出了米油的那种。

  旁边摆着几样清炒时令蔬菜,还有流油的咸鸭蛋、小巧的蒸蛋羹、小咸菜等下粥菜。

  赵仁河恨不得李钊都把这些东西吃了才好。

  结果李钊就是喝了两碗粥,吃了一个咸鸭蛋,清炒的几道时令蔬菜他倒是吃了好多。

  “把鸡蛋羹吃了。”没办法,赵仁河只好亲自上手,给他端了一碗鸡蛋羹。

  这些东西有营养是有营养的,但是绝对没有李钊消耗的多,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吃肉,可李钊这个时候吃不得肉。

  赵仁河只好给他吃鸡蛋了。

  “好。”李钊听话的吃了鸡蛋羹,放下碗筷摸了摸赵仁河的手:“放心,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但我这么做,不只是为了给天下人看,也是为了给母后看的,他们马上就要一起葬在皇陵里了,里头只有母后跟父皇,很好。”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的不过如此。

  生同寝,死同穴。

  成康帝一生,只有一位皇后!

  不过李钊也只是熬了几天而已,因为很快,成康帝就要出灵了。

  出灵那天,天气有些阴沉沉,七十二个杠夫皆是出身清白人家,他们将成康帝的棺椁抬出东华门。

  此时,皇室与官府皆是倾巢而出,按《大顺律》,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有一千七百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

  这些都是成康帝生前用的帝王仪仗。

  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个人,因为那棺椁太沉了,分三班轮流抬送。

  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禁军护卫。

  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们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

  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京城到陵地,沿途几百里,地段距离远一些的地方,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

  这种芦殿虽然听着像是用芦苇搭建的宫殿,但是外表不起眼,内里那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在赵仁河的认知里,那种嘎崩一下死了,嘎崩一下葬了,一两天就能完事的过程,是不存在的!

  因为钦天监的姜蔚,算出最近的吉日是在半个月后。

  所以成康帝停灵在宫里头半个月,然后才抬着梓宫,浩浩荡荡的直奔皇陵而去。

首节 上一节 448/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黑科技进修手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