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4节
楚辞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吃,他也就见他奶奶和妈妈吃过,但以前她们吃的好像是成品。
不过他刚好要去村长和黄大夫家一趟,刚好可以问问黄大夫。楚广也要跟上,他得听听黄大夫的说法,然后回来做给她们吃。
楚广提着两包黄烟和两包饴糖走在楚辞旁边,他对楚辞说:“小二,上次你让村长带回来的五十两我们已经花了大半了,一共买了两亩水田和一亩旱地,我看了,都是肥地,所以比其他的要贵一些。现在一时找不到其他好的田地了,等回去,我让你嫂子把银子还给你。”
“哥,你这说的哪里话,什么你的我的?这是咱们家的。嫂子是当家主母,钱自然是该放在她那里的,你若是再说这种话,小心我告诉娘。”
“嘿嘿,哥以后不说了。”楚广憨厚地笑了两声。过了一会,他突然问道:“小二,你会觉得哥没本事吗?”
楚辞皱眉,停住脚步,看向楚广:“哥,你是整个大魏朝最好的哥哥,你若是真没本事,我们一家人早就饿死了!是不是有人说了什么,想要挑拨咱们兄弟的感情?”
在原主的记忆中,楚父和楚母的身体都不算太好,楚广也是十几岁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的。夏日抢水时,他一天都暴晒在太阳底下,生怕上田断了水庄稼没活路,几天下来就晒脱了一层皮。冬日上山砍柴,他还没天亮就出门去,被斧子砍了脚还坚持拖了两捆柴回来,上黄大夫那随意包扎了一下又上山去,就怕家中断了柴火。
他刚穿过来的时候,楚广对他也是无微不至的,因为起身不便,溺桶都是放在房间的,楚广去倒这些,也没有丝毫怨言。
说实话,和楚广比起来,原主简直就像是蜜罐里泡大的,若心中还看不起这位兄长,那恐怕得是狼心狗肺之人了。所幸,原主不是,他也不是。
楚广听了,心里十分熨贴,他自觉比不上弟弟,和他一起时总会有点自卑感。但没想到楚辞竟然这么尊敬他,他笑着说道:“没人说什么,就是我好久都没赚到钱了,心里有些不好过。”
其实他是听人闲聊,说楚家以后可以躺在家里不干活,全靠楚辞养着了。他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不想做一个一事无成,只知道拖弟弟后腿的兄长。
“哥,你赚钱的日子且多着呢,倒是我,年后估计又要去县学了,到时候家里可就要靠你了。”
“嗯,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和你嫂子看着呢。你上学的钱我们也帮你存着的!”
兄弟俩一边走一边说,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村长家。村长家在村东边,他家的房子应该是村里最好的了。院子是用土砌的,但屋子却是用青砖和瓦片盖的。屋子一共有八九间,看起来既敞亮又干净,据说当时花了不少钱呢!村里人暗地里猜测,起码花了得有七八十两银子。
院门没有关,楚辞在门口敲了几下,就见里面一个妇人探出头来,“是楚秀才和楚老大来了啊。快进来坐,老头子刚出去,一会就回来。”
“有劳婶子了,平日里多亏村长照顾,今日难得上门,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婶子不要嫌弃。”
村长媳妇脸上笑开了花,她接过东西,说道:“哎哟,你们读书人就是会说话,倒叫我不好推辞了。快快,你们坐,我去厨房倒两杯茶水给你们暖暖身子,这大冷天的。”
楚辞和楚广笑着推拒了,说要去黄大夫家一趟,下次再来坐。
离开村长家,两人又转道去了黄大夫家中。黄大夫此刻正在后院翻晒草药,听家中的小丫头叫唤,才知道楚辞和楚广来了。
“你们上我这来,可是有什么事?”
“黄大夫,多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这是一点心意,还望笑纳。今日倒确实有件事想问问您,不知道您现在有空吗?”
黄大夫也不讲那些虚礼,他让小丫头把东西拿进去交给她娘,然后就坐到楚辞他们对面,说道:“说吧,有什么事?”
“您可知道阿胶怎么炮制?我买了一些回来给我娘和大嫂补身子,却不知道该怎么用才最好。”
“此物补血益气,固本培元,对身体确有好处。一般来说,都会把它制成固元膏来吃。你可以将那东西放入锅中,再添上核桃,红枣之类的干果,熬好之后放凉即可,平时要吃就切一块下来。”
“多谢黄大夫。”楚辞道谢,然后又问楚广有没有记住。楚广点头,决定回去先挖一小块尝试一下。
两人又和黄大夫寒暄了几句,便告辞回家了。现在已近中午,是该回去做饭了。
路上,他们碰见了楚小远,楚小远挤在两人中间,硬要牵着他们的手,时不时还将两只脚抬起,一蹦一跳的像是只小青蛙。
回到家中之后,楚广去厨房帮忙,楚辞则拎着楚小远,说要检查他的功课。
楚小远一下子僵住了,他磨磨蹭蹭地从房里抱来一沓纸,小心翼翼地摊在楚辞面前。
楚辞先看了前面几张,满意地点了点头,从字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态度,可见楚小远还是很认真的。
但越往后翻,字迹越潦草,最后一张的几个字,简直和狂草有的一拼。楚辞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一言不发地盯着楚小远。
楚小远低头,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小叔,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我之前教过你关于学习的几句话,你给我背一遍。”
“呜…勤有功,戏无益。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楚小远越背声音越小,显然他比刚才要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楚母听见孙子的哭声,想从厨房出去劝两句,却被楚广和沈秀娘拦住了。
“娘,小二在教他道理,我们要是出去插手,下次那小兔崽子就更不怕了。”
“管谁叫小兔崽子呢?我以前可曾这样唤过你们兄弟二人?”楚母也认识到了这个想法不对,转头便骂起了楚广。沈秀娘以袖掩唇,挡住自己的笑意,好歹得给她当家的一点颜面才是。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荒废一天的时间,就要花几天的功夫才能弥补回来。小叔希望你以后能明白一点,玩的时候痛快玩,写字的时候认真写。若你此刻不想写了,也不要勉强自己,干脆痛快玩一场,回来再认真做,也比敷衍了事好。”
“小叔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楚小远蔫蔫地说道,他心里很后悔,觉得自己让小叔失望了。
“小叔你会不会讨厌我……”他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楚辞将他搂至身前,摸着他的小脑袋。“小叔永远也不会讨厌你,只是小叔希望,你长大以后能够有所作为。书中的知识很多,现在不抓紧时间学习,往后再来后悔,就没什么用了。”
“小叔,我知道了。”
饭后,楚辞对一家人提出了一个想法:“我想把小远也带到县里去读书。”
“什么?”三个大人同时叫道。
“因我之故,村里的私塾一直不肯接纳小远入学,眼看他越长越大,再不入学,恐怕以后跟不上别人的进度。我又不能一直在家中,年后便要去县学的,到时候小远就被耽误了。”
“可是,县学会接收他这么大的孩子吗?”
“县学之中亦有蒙童班,只不过一般都是官宦乡绅子弟在那里读书。我去求一求先生,未必不能接收小远。实在不行的话,县城也有好几家蒙童馆,我就带着小远住在外面,然后每日接送。”
一家人没有作声,良久之后,楚广开口了。
“小二啊,大哥知道你是为了小远好,但还是算了吧。你的考试更加重要,多加了一个小远,你会分心的。”身为一个父亲,做出这个决定自然是很痛苦的,可是小二苦读十几年,若是毁于一旦,他更加于心不忍。
楚辞微微一笑,自信道:“大哥,若我没那个本事,我也不会夸下海口。如果只多了一个小远,我便会学业退步的话,那只能说明我学的不够扎实。小远他是我们家的长孙,他能出息了,爹泉下有知,必然欣喜若狂。楚家列祖列宗也都会很高兴的。”
楚辞心意已决,大家只好不再劝说。
沈秀娘从刚才起一直都是很纠结的,儿子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她比谁都要开心。可是她当家的说的也对,若是因为小远害了楚辞,那她这一辈子也不会安心了。
她嫁过来时,楚辞也才八九岁上下,可以说是她看着长大的。楚母身体不太好,她平常照顾的也多。那时候三年未孕,她心里甚至是把楚辞当长子看待的。
幸好现在得以两全其美,她一定要给菩萨多上两柱香,求她保护一家老小平安喜乐,保护他们在外一切顺利。
……
楚辞在家待到二十二日,便又去了张家。他检查了两人的功课,发现自己虽然不在,但二人也没有懈怠,心里十分满意。
他给二人一一指出文章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又将自己曾经所做的文章默出来给二人参考。他的文章经过秦夫子的批改,足以当作范文使用了。
又过了两三日,便到了张文海的生辰。
二十及冠,冠礼对男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张家有钱有势,自然办的声势浩大。请来观礼的都是镇上有名望的人家。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后,张文海终于有了字,海广而阔,故唤为“阔之”。
往后,同辈中人不可复呼其名,故而楚辞和方晋阳都改称其为阔之兄了。
经过这一场后,楚辞也在心里琢磨,他的生辰在来年九月份,是时候先给自己想个响亮的字了。
第36章 沃兹基硕德
此时已是年尾, 楚辞和二人约定好正月初十再相聚, 然后就各自分散了。
楚辞先去了翰墨书肆, 把上次的话本插图模板交了,又和陆掌柜的聊了一下关于题集的印刷, 之后便带着结来的钱走了。
因为上次买了许多东西回家, 最后一问价钱, 他好像都买贵了几文, 所以楚辞已经被剥夺了购物权。况且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家中的年货早应该备齐了。
回到家后又是忙忙碌碌的几天, 楚辞还是第一次过这么有年味的年。无论是扫尘还是贴春联窗花亦或是和楚小远一起吃刚炸好的丸子,都是那么新鲜。
以前他家过年, 就是一家人上酒店要一桌年夜饭, 吃完后他们开始聊天, 聊着聊着就会转到各自的领域,然后变成激烈的讨论。
有时候楚辞会想, 也许他们希望此刻坐在身边的是他们的学生吧。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刚才讨论的内容记下来了, 而且也能毫无障碍的参加进他们的话题。
其实楚辞高中的时候理科也很好,为了和他们多一点话题才选的文科。好在后来虽然没能多点话题, 但他却在学习中逐渐爱上了文科。
现在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 喝点小酒, 讲两个笑话,展望一下美好的未来,多好啊。
过完年后就是各种走亲访友。楚家人口简单, 初二时楚姑姑带着丈夫孩子上门拜年,楚辞又听了他一大通唠叨。他说的话还是那么不着边际,时时刻刻不忘炫耀自己认识多少能耐人。
楚家人习以为常,包括楚辞的表弟和表妹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的,显然也是觉得烦。楚家人好茶好饭招待了他们一家,然后又客客气气地将人送走。
初三他们一家人上舅舅家去了。两个舅母也是张罗了一大桌的菜上来,虽然不贵重,但是味道很不错。
初四,楚广带着沈秀娘和楚小远去了沈家拜年,他们会多住几天。楚辞本该上秦夫子家门去拜年,但秦夫子每年过年都在府城岳家,他早就说过让楚辞年后再去县学看他。
于是今天,家中便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
楚母交友广泛,跟着一大群老太太趁着过年这家坐坐那家坐坐,倒把楚辞抛在了脑后。
楚辞其实也想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交流交流,但是他翻遍了记忆,都没找到原主在村中交好的朋友,只能悻悻作罢。万幸的是,秦钊这小子来他们村拜年了,于是之后几日,他便跟着秦钊满山跑。
冬日的动物大多比较笨拙,楚辞跟着去了几天,竟也亲手打回来一只野兔。当夜,这只野兔就被他们一家人分食了。
转眼之间,便到了初十日。
楚辞拜别家人,踏上了来接他的骡车,去到张家。
张文海和方晋阳一见楚辞立刻迎了上来,三人互相拱手,唠了好一会家常。待进了书房之后,张文海还想说点什么,就听楚辞说道:
“阔之兄,晋阳兄,现在就把之前布置的课业拿出来吧,十余日不见,想必二位一定大有进益。”
张文海的笑僵在脸上,他不自觉地看向方晋阳,发现他已经去拿课业了,心里不由得呜呼一声,也走到自己桌前,抱来了一叠纸。
楚辞接过方晋阳的作业,然后一页一页翻阅,然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晋阳兄果然十分用功,这些课业都完成的不错,就是在这里,需要避讳一下,改用旁的字。”
古代写文章时需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若不注意避讳,轻则取消功名,重则陷入文字狱中,不得脱身。
当今陛下讳皎,方晋阳文章里有一句“皎皎若明月之光”,也许是写流畅了,一时忘记避讳。
方晋阳一脸后怕,“多谢楚兄指点,差点犯了大忌,实在是不该呀!”
“无碍,只需将本朝历代帝王名讳记熟便可。”
检查完方晋阳的作业,楚辞又给了他一道题让他去琢磨,而后便开始翻阅张文海的。
他边看边不自觉地以指节轻扣桌面,张文海的小心脏也跟着他的敲击“砰砰砰”地跳个不停。
楚辞看完,朝张文海露出一个和煦的微笑。
“阔之兄这几首咏梅咏雪诗写得着实不错,特别是这一句'春风不解相思雪',显得尤为缱绻,想必是好事将近啊。”
张文海尴尬地笑了两声,他年已及冠,家中才开始为他物色妻房,他“老树开花”,的确忍不住荡漾了些。
“但是,这文章中出现的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可否请阔之兄为在下解读一二?”
楚辞用朱笔圈出几处,这里都是一些引用典故的地方,可能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张文海自己胡诌的,因为楚辞从未在哪里看到过。
就像他以前的学生写作文时,都喜欢在首句引用名人名言,到了后来,什么“沃兹基硕德”都出来了,而且有时候确实能蒙混过关,实在让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