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40节
楚辞看出他的为难,便说:“这样吧,此人便由我作保,若是他回去后逃了,罪责便由我一力承担。如果马统领还不放心,那么我就再给提督大人修书一封,道明此事,如何?”
马统领拱了拱手:“既然楚大人都这样说了,下官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只是他这样的人,值得大人用前途为他担保吗?”
“只是推己及人罢了,我家中也有老母,怎忍心让她一个人孤苦伶仃躺在床上无人照料呢?”他观察了很久,这刘三对他娘的孝心确实没有半分掺假,他相信刘三不会抛下他娘逃跑的。
“大人高义,不愧为一方学政,在下佩服。”马统领发自内心地朝他行了一礼,别人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现在看来,也不尽是如此嘛!
楚辞被他弄得有些不太好意思,其实他也没这么高尚。他是准备让阿铁派个人过去盯着的,若是万一的万一,这刘三真有逃跑的想法,那么就立刻将人抓捕归案。他只做力所能及之事,滥好心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背后也站着许多他想要保护的人,若是他倒下了,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第380章 突发
南闽省的清查活动持续了月余。
在十一月中旬时, 各地官府突然贴出告示,告示上宣布秋后问斩的共有三十多个名字,这些人都是奸细罪论处的。
此时大部分老百姓都已经知道前段时间的水匪事件是怎么一回事了, 现在看见官府将这些祸害人的奸细抓了出来, 心里都忍不住一阵快意。
他们聚在告示旁, 等着认字的人将告示上的内容读出来,当他们听完名单上的名字后, 气氛却有些不一样了。因为这份名单上的人,有些就是他们认识的, 比如说在省城开了一家油铺的李老板, 他怎么会是奸细呢?
住在南水街附近的老百姓都知道, 油铺的李老板是个厚道人,他家的油香醇透亮,从来不像那些黑心人一样掺其他东西下去, 卖价也很公道, 十几年来基本上就没涨过价钱。
面对议论纷纷的人群,有个人就说了:“听说官府这次抓了八九十人,没问题的都已经放出来了。这些人没能放出来反而还定了罪, 那么一定是有原因的,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谁又能保证这李老板他就真是的好人呢?”
他这么一说也有道理,其他人听后也就不在多说什么了,横竖他们也只是认识这个人, 就算他真是冤枉的,自有其家人为其申冤。说来说去,和他们的关系也不大。
各府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而这些定了秋后问斩的犯人的家属,有些沉默不语,有些却不断地在为这件事情奔走,希望能为他们申冤。
漳州府也有一个人上了告示名单,是水师的马统领亲自带人将他押送到省城去的。他家里是做香烛纸钱生意的,在漳州府城小有名气,人们无论办红事白事还是祭祖,都要上他们家走一遭。
此人和李老板一样,给人的印象都是厚道实在。他身量不高,可脾气很好,见谁都是笑脸相迎的,十分有礼貌。
他在漳州府开铺子也有十几年了,一双儿女也都成了家。眼下就要准备回家含饴弄孙,却因为几句流言被官府抓了去判处死刑,这要他们怎么能够接受呢?于是这位宋老板的家人就上府衙申冤去了。
因为涉及到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所以官府这次没有公开审案。想了解内情的老百姓们挤在衙门口等待,嘴里还不断地议论着,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有点猫腻,要不然的话为何官府不开堂呢?
大约一炷香时间后,宋老板的儿女出来了,他们惨白着一张脸,眼神直愣愣的,里头满是不可置信。人群分开两边同情地看着他们,他们毫无察觉,跌跌撞撞朝外头走了。
“唉,真可怜啊!”
“谁说不是呢?只不过多了几句嘴便落个这样的下场,真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啊。”
“你们说官府还会不会抓人?”
“哎哟,这可说不好……”
事件的主角走了,看热闹的人没过一会也四散开了,张虎提着个菜篮子看了看天色,也急急忙忙地往回赶。
中午时,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张虎就把今天看来的消息告诉了其他人。这里面只有徐管家和楚辞觉得此事不简单,其他人则有些同情他们。
后来官府那日开堂的内容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大家才能知道内情,真相果如徐管家和楚辞想象的一样,一点儿也不简单。
原来这宋老板并非是大魏百姓,他原名松岛纯一郎,早在嘉佑年间,他就随商船来到大魏,然后便想法设法潜伏了下来,一直在默默地为倭国传达消息。这些年来,南闽也没什么好说的事情,倭人上层也没联系过他们,只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大魏百姓中去。
这位宋老板为了伪装自己,不但在行为举止上尽力模仿,还娶了大魏的姑娘,彻底让自己和大魏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前不久官府抓人,这位宋老板其实没出去聊水匪的事,却还是被官府找上门来。他们手里拿着画像,仔细地和宋老板的样子对比,对比了好一会儿才动手抓人。
宋老板刚开始还叫冤枉,后来面对如山铁证也不得不认了,然后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交代了。除了出卖消息以外,官府还意外得知了一件事,这件事便是使宋家儿女放弃申冤的原因。
原来一年之前,南闽省曾经以剿匪的名义抓了一大批人。宋老板做贼心虚,那段时间一直神思不属,让宋夫人看出些端倪来了。她怕自己的丈夫和杀人不眨眼的水匪搭上关系,夜里一直担忧地睡不着觉。这下大事不妙了,她半夜里竟然听见了叽里呱啦的说话声。这语言不属于大魏的任何一种语言,宋夫人调查之后才发现,他说的竟是倭人语言。
猛然得知每日同床共枕的丈夫竟然是个倭人,宋夫人即使再泼辣,也不由得神思恍惚,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叫宋老板听见了。
一边是国,一边是家,宋老板百般纠结之后,选择了国。他亲手杀死了宋夫人,保住了自己的秘密。丧礼上,他哀痛欲绝,哭得撕心裂肺,前来吊唁之人无不为他们之间的深情而动容不已。
宋家儿女猛然间得知了这个残酷的现实,脑海中一片空白,根本就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
楚辞在听说了这件事后,忍不住也有些唏嘘,人性之复杂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他觉得,宋老板在牢狱之中将自己杀妻的事情公之于众,大概是因为他也后悔了吧?听说他当初来时一穷二白,是宋夫人一直陪在他身边,这么多年的夫妻之情,就是块石头,现在也该融化了。
奸细事件之后,南闽水域外的倭人安分了许多,平日里巡航的船只好长时间没看见那些尖头船,异邦来的客商们,也侥幸逃过一劫。
就在大家认为事情已经平息之时,一个消息的到来,彻底将南闽省原来的和谐平静打破了。
一艘载有四十多名水师的巡航船突然在外海域失踪了,两日之后,搜查的人发现了停靠在一处无人小岛的船只,船身已经损毁,船上血迹斑斑,水师军的遗体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经过核实,他们发现,船上之人无一幸免!
第381章 凑钱难
这起骇人听闻的案子很快在南闽省传开了, 水师元帅祝威亲自到现场勘查,根据他们遇害的位置和身上的刀伤以及现场的激烈程度来看,他们得出结论, 这起案子应该就是倭人所做。据他们猜测, 这些倭人之所以这样做应该是为了对他们施行报复。
只不过,去年他们才被大魏打压,年初才纳了贡, 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呢?这样分明就相当于直接和大魏宣战了,难不成他们觉得以倭国的战力可以直接对抗大魏水师吗?
祝威很想直接对倭国宣战, 但是两国交战, 非是他一个水师元帅可以做主的。他回去之后, 就发了一封八百里加急上京, 希望圣上能早做裁决。
然而京城现在也乱得很。
原因就在西南边境守军魏大同送来的一封急报, 上面说九铢和浪穹两国联合起来纠结了十万大军,如今正在进攻越析国。
越析自建国以来一直都是大魏的属国,他们的国家面积虽不算大, 但是水草丰茂,各种资源都挺丰富的。他们的国家建立在大魏的西南边境外, 距离边城大概有一百多里远。
如今九铢和浪穹两国围攻越析, 他们大魏自是无法独善其身的, 他们每年都享受越析送来的供奉,这时候要是袖手旁观一定会让天下人耻笑。
更何况,越析有两座高山形成的天堑, 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越析和大魏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有越析在前,就等于给西南边境增添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让那些宵小无法轻易进犯。
若是他们被打败了, 那么接下来大魏要面对的就是这两个国家纠结的联军,失去了越析的大魏西南边境,就像是没有铠甲的刺猬一般,被打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天和帝自然了解其中凶险,所以在接到这封密折后,就立刻召集左右相和三公以及六部尚书等人前来商议解决办法。
关太保和兵部尚书一听,马上就意识到九铢和浪穹的目的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不然一个小小的越析怎能劳动数十万大军一起去攻打?这一战,就是两国在试探大魏的底线,如果不保越析,那么下一次被围攻的就会是大魏了,这一战,大魏必须参加!
听完他们的分析,大部分的官员都神色凝重。西南边境本来就不太平,那地方山林众多,草木茂盛,时常有山贼强人出没,民风也是很彪悍的。要是被敌国攻破了,想要收复更是难上加难了。
天和帝心里已有成算,他觉得自己虽不算什么圣明君主,但是老祖宗留下的基业不能在他手上丢了。他从父皇那里继承了哪些,在交到下一个帝王的手上时,就还得有哪些!
大臣们也是主战的,这些人欺人大甚,他们泱泱大国,怎可容忍他们上门打脸?
天和帝心中顿感安慰,虽然这些人在朝中偶尔勾心斗角,让人烦不胜烦,但是面对国家利益相关的事情时,他们还是能分清轻重缓急的。
待天和帝拍板决定出兵援助越析后,他们就要开始讨论调哪路兵马过去,在这些大臣们讨论得正激烈时,一位愁眉苦脸的官员引起了天和帝的注意。
“周大人,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适?”
“谢圣上关心,臣并无不适。”户部尚书周大人拱手谢恩,脸上的愁绪也缓解了些。
天和帝点点头:“那就好,我还以为爱卿不舒服。不过,既然没有不适,那你为何一脸烦闷?”
周大人犹豫了片刻,决定还是据实以告:“回圣上的话,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心中正因军费的问题而忧虑不已。此次九铢和浪穹两国来势汹汹,我们大魏不得不战。但西南守军才两万余人,想要对抗那两国,咱们起码还要再派四五万人才行。”
“这四五万人一动起来,就算按每人每天五文钱的伙食计算,每天也起码要消耗二百多两银子。除此之外,还有运送兵器战马等需要消耗的银两,估计一天花用就要近千两。这几年天灾不断,国库里的银子基本上都是还未入库便要往外拨的状态,如今战事一起,恐怕国库无力支撑啊。”这两年要不是京城文化公园那边一直进账不断,恐怕这周大人早就来哭穷了。
天和帝闻言,皱起眉来,国库的情况他不是不知道,可眼下这笔钱却是非出不可的。他想了想,对周大人说道:“朕记得上次朕吩咐过你帮大皇子和二皇子丈量土地,出宫建府的事,你办好了吗?”
周大人不知皇上为何突然问这个,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请皇上恕罪,臣虽已看好了两块地方,但还未带人前去丈量。”
“那就好,既然如此,这买地修府的事情就暂且搁置,你把这笔钱充做军费吧。另外,朕今年的寿诞也从简,不要耗费人力物力去操办了。省下来的银子也充作军费。”天和帝道,目前来说,没有一件事比这个情况更紧急了。
“是,臣遵旨。”周大人和其他几位大人俱都一脸复杂的神色,他们没想到皇上竟然会这样安排。
“另外的军费支出,就要靠周大人你想办法了。其他爱卿若有好的建议,也可说出来共同商议……”
这一商议就商议到了下午,事情差不多都确定了之后,几人才感觉到腹中饥饿,天和帝见状,便赐了廊下食,让他们吃饱了再回去。此时御膳房里的菜已经热过好几次了,吃到嘴里也早就失了原本的鲜美。他们本来是想重新做的,只是皇上一向主张勤俭,他们也不敢擅自决定。
天和帝独自坐在桌前用饭,还没吃完,就听见外面的脚步声和太监拦人的声音了。随着一声闷哼,一个身影走了进来,嘴里还骂着“狗奴才”三个字。
“父皇,儿臣听说你让户部的人暂时不要去丈量土地了,这是为什么?不尽快建府,那等儿臣封王的时候,我应该住在哪?”
大皇子虞稷一进来就大剌剌地问,丝毫没有注意到此时的天和帝已然脸黑如墨。
“你的消息倒是快,朕才说完,便叫你知道了。”
虞稷没听明白他话中之意,还是那副表情:“父皇,您还没告诉我为什么呢?”
天和帝心中涌现出一股无力之感,他现在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对待这个大儿子了。这般年纪还没有长进,这片江山真的能交到他的手上吗?
天和帝心中所想无人知晓,大家只知道大皇子被皇上厉声斥责了几句,然后黑着脸从御书房冲了出去。
二皇子虞秩听说后,唇边勾起一抹冷笑,不枉他用了一个暗子将此事透露给老大。他就知道,这人根本就是个榆木脑袋。
宫中之事周宗海并不知晓,他在用完廊下食时,就从宫里出去了。
一回到户部衙门,周宗海便命人去叫褚英。褚英正在计算这个月文化公园以及游乐场的纯收入,自从文化公园兴建开始,便是由他一手负责的,这两年来,也算是为国库增添了许多积蓄。
周宗海见到褚英后,就把今天的事告诉了他,并且让他赶紧将能收回来的银子赶紧收回来,事态紧急,军队这几日内就要开拨了,粮草什么的要先动身,他们这几日有的忙了。
褚英大惊,他对前两年来京的各国使团都还有些印象,想不到当初大家言笑晏晏,现在就要兵戎相对了。震惊之余,褚英还在脑内疯狂计算了手头上可供支配的银两有多少,待算出那个数字后,他不禁有些迟疑。
“怎么了?”
“大人,下官刚刚算了一下,发现手头上可供支配的银两……不足五万两。”
“怎么会只有这点了?”周宗海也很惊讶,但他也知道褚英办事一向靠谱,只剩这点银子,必然是有原因的。
待听完他说的原因后,周宗海一阵无语,原来竟是因为那《新京报》。
当初有这报纸时,户部的人就曾提过想要往上面投放广告赚钱的事。只可惜那些老古板疯狂摇头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报纸是文化人的东西,不可让它被铜臭味沾染上。周大人据理力争,可惜势单力薄,再加上那会儿国库还挺充足,这个建议就被否决了。
除此之外,那些官员还觉得,《新京报》的意义重大,他们既然要发行,不如干脆就把大魏上下各个衙门里全部发到,这样一来,也可以让底下人更好了解官府下达的政令。
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天和帝大笔一挥,就挥出去一大笔银子,除了官府之外,还在全大魏县学及以上的学堂免费发放报纸。因这银子不是一次性的花销,所以每出版一期,户部就要亏损一次。
虽然成本已经无限压缩,可是靠卖报挣的钱,根本就填补不上亏空,以至于褚英手上文化公园和游乐场这几个地方赚来的银子,基本上都花用在这上面了。
《新京报》每月一期,距离下一期还有十几天的功夫,若是不攒些银子,恐怕下一次再出版,户部就要捉襟见肘了。
周宗海感觉自己的头发又白了些,他恨不得把自己也变成银子花用掉。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际,南闽水师被倭人杀害的消息又传来了。
天和帝自然是无比震怒的,一个小小的倭国竟然也敢来拔虎须?他思来想去,都觉得这是一场阴谋,是倭国和其他两国共同缔造的阴谋,要不然的话,怎么会这么巧,两件事会挤在一块发生呢?这倭国,必须得教训一下了!
眼看一项军费未凑齐,另一边又有这种苗头,周宗海眼前一黑,差点就要晕过去了。
第382章 留名
然而周大人就算晕过去也无济于事, 因为天和帝是不可能放任倭人肆意横行的。他唯一能做的事,就只有努力筹钱了。
为了筹集军费,周宗海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直接在朝堂上,就把想要在报纸上登广告的事情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