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73节
刚开始楚母很舍不得,她想好好保管起来,以后留给儿媳妇和孙媳妇,可惜的是,村长媳妇儿告诉她说,若是不戴这个东西,会给楚辞丢份,她这才肯插在头上。
但是,她还是头一次在头上插这么多的银子,总是走几步就去摸一下,生怕不小心掉了,那可是要心疼死的。到后来,她也慢慢放松下来了。
楚广和沈秀娘也是一身簇新的衣服,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楚辞开始受器重,整个楚家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人们对他们都是和颜悦色的。楚广并没有飘起来,他还是和往常一样,坚持亲自下田耕种。最多就是有帮工帮着一起干,日子轻松了不少。
……
“解元郎快到了!解元郎快到了。”楚辞不日就要回村的消息传来后,就有村人自觉候在路口等他。当他看见了远处的车架后,马上就叫了起来。
楚辞这次是一个人回来的,但他的东西却装了两大车才装完。一路他都害怕到了不平坦的地方,车上那一套昂贵的茶具会被颠碎。没想到,出了镇子之后,路反而更加好走了。
等他的车架到达村口时,楚辞被满目的红色惊呆了。长长的鞭炮摊开,首尾相连,从村口一直铺到楚辞家。
长溪村觉得今天比过年还要热闹一些,小孩子们今天没有上学,而是候在路边等着沾沾文曲星的福气。原本持读书无用论的家长们也改变了思想,无论怎么样,也要先试一试看孩子有没有读书的天份才行,若无天份,也不过是浪费几百文钱罢了,若有天份,谁也不敢直接断言,他不会是下一个楚辞。
村长带着一大群的父老乡亲们站在牌坊下,其他村民们则站在后面,楚广原本也想来,可村长说楚家人得在宅子里等着,不让他们过来。
楚辞刚一下马车,震天的鞭炮声立时响了起来。这噼里啪啦的声音将楚辞想要说的话全部震回去了,他只能站在村口,脸上挤出僵硬的假笑。
他想,如果这个地方环境变糟糕了,一定是因为他的缘故。他没想到村里人竟然会这么隆重。
不过他也不想一想,他是整个长溪村设村以来第一位举人,而且还是头名举人解元郎,这是多么的荣耀啊!这事当然得大肆宣传一下了,如果不能大肆宣传,楚辞考这么好的成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楚辞打量了一下人群,没有发现他哥嫂和母亲的身影,料想他们应该是在家中等候。
待鞭炮声渐远,楚辞立刻拱手道:“多谢村长和各位父老乡亲们相迎。楚辞这厢有礼了。”
他正要弯腰行礼,村长脸色一变,冲上前将他半弯的身体扶起。
“可不敢这样,你如今是老爷了,是顶尊贵的人,怎么能给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行礼,这不是折煞了我们吗?”
“非也,楚辞能够有今天,全仰仗各位父老乡亲们对我的鼎力支持。当年我家糟逢大难,全靠乡亲们一捆柴一捧米的救济。各位对我家的恩情,我楚辞这辈子都不敢忘记。如今只是中了举,便是以后进士及第了,你们也都是楚某尊敬的乡亲们。
村长和其他的老人们“呜呜”哭了起来,身份高人一等之后,还能和他们说这样的话,不愧是他们长溪村出身的学子呀!
站在村口和众人寒暄了一会之后,村长说道:“解元老爷定是很想回家见亲人了,我等不要再拦着他了。等他休息几日,我们再上门去,相信解元老爷必定不会将我们拦在外边的。”
楚辞笑着说“岂敢”,心里对于村长的小心机感到很有意思。
楚辞走在前边,旁边的人都跟在他身旁,稍稍落后他一步。
村里的年轻人都用一种非常艳羡的眼神看着楚辞,都是同样的家境,怎么当初人家读书的时候,他们不像人家那么用功呢?不然今天风光的就是他们了。
村里的女孩子们也是非常的后悔,小的在一起玩的时候嫌人家长得矮,若是当时肯与他好好相处,说不定现在也成了他的青梅竹马,什么都不用做便能得一个举人老爷的夫婿,多好啊!
短短的一条路走了许久,楚辞发现,除了村外的路修缮过之后,村子里的破旧房屋也都重新修缮了一下,整个村子的精神面貌和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渐渐过渡成了一个有着良好乡风学风的村子。
“小弟,你回来啦!”楚广等在门口迎接他,自从村口传来鞭炮声,他就不停地在原地走来走去,时不时翘起脚望向远处,想要看见楚辞的身影。
“大哥,小二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我回来了。”楚辞朝他行了一礼。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哎呀,感觉怎么比以往都瘦了一点?是不是考试太辛苦了?”楚广连忙扶起他,他细心地打量了一下楚辞,然后说道。
楚辞心里觉得非常的暖,当大家都在关注他的成绩有多好,关注他能给他们带来多少荣耀时,只有家人关心他到底累不累,一路有没有吃好喝好。
“大哥,放心吧,我得先生师母照顾,日子过得非常好,这也是就是回来时舟车劳顿所致,只要在家吃几顿娘和大嫂烧的菜,我就马上又能壮起来啦。”
“有有有!你想吃的都有!我早前就逮了几只竹鸡回来,挂在房梁上熏干了。就等着你回来吃呢,我记得你最喜欢吃了!对了,娘她老人家一直在屋里等着呢,眼下眼睛恐怕都要望长了,你快跟我进去。”
楚广边说边拉着楚辞往里走,竟忘了身后还有这么些人跟着。
那些人也丝毫不觉得被怠慢了,而是一直称赞楚广真性情,只有这样纯朴的家庭,才能够养出楚辞这样仁厚的性格。
不得不说,他们对楚辞的滤镜,恐怕已经开到了最高倍数。
楚母端坐在上首,眼睛确实快要看长了。若不是村长媳妇在旁一直叮嘱,恐怕她都要跑到门外去等着了。
“孩儿拜见母亲,这么长时间未能在母亲身边侍奉,劳母亲日夜惦念,孩儿实在不孝极了。幸好孩儿没有辜负母亲一直以来的期望,如今总算取得一点成绩,还望母亲能够见谅。”
“快!快起来!我儿受苦了,瞧这脸都瘦了!”村长媳妇再也拉不住她,楚母一下子便冲到了下面,拉起楚辞看了又看。她和楚广如出一辙,首先都是关注他的身体健康。
“娘,我精神着呢!虽然瘦了,但也抽条了。只要您和大嫂给我烧几顿好饭吃,我马上就又能变回来了。”说完了套话,楚辞忍不住向他娘小小地撒了下娇。
在他心中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人,无论是昨天看见楚小远,还是今天见到大哥和母亲,心里都自然而然的涌出一股亲近之感。
“对了,大嫂和珊珊呢?”楚辞奇怪地问道。
“我怕珊珊被鞭炮惊到,让秀娘带她到后院去躲一躲。小孩子八字轻,还没受过惊吓,到时候要生病的。”楚母照料孩子自然有她的方法,虽然有些在楚辞看来挺迷信的,但却挺有用的。
“小叔。”
正说着话,那边沈秀娘已经抱着楚珊珊过来了。
她脸带微笑,看着楚辞,楚辞也笑着走过去,说道:“我不在家的这段时间,有劳大嫂照料母亲和处理家中杂事了。许久不见珊珊,竟已这么大了。珊珊,你还记不记得小叔了?”
楚辞逗了逗小姑娘,四个多月大的小婴儿一逗就笑,很是给楚辞面子。沈秀娘也松了口气,她还怕珊珊会哭,到时候恐触了霉头。
因为楚辞说过几遍想要吃他娘和嫂子烧的菜了,所以沈秀娘和楚母各自去厨房烧了两道菜出来。
其余的菜,全都是村里的大小媳妇们烧的。今日村里的人都要在楚家吃饭,也算是为楚辞接风洗尘。这钱是镇上衙门出的,村长一分都没有揣进自己口袋,全部用买好酒好菜了。
酒席的规格是村里见过最高的,一共二十八个盆碗堆在桌子上,漫天的香味席卷而来,直让人将口水往下咽。
有些人甚至不知如何动筷才好,因为每一道菜都是那么的香。
席上,楚辞和村里的长辈们坐在一桌,大家都来敬他的酒。楚辞想起前不久醉酒的囧况,本想推说身体不适,却没想到楚广竟和他打了一个眼色,示意他喝一口。
楚辞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然后发现里面根本就没有多少酒,基本上都是水,只不过酒味比较浓罢了。他面不改色地将这杯水一饮而尽,然后先发制人,开始敬起别人来了。楚广憨厚地笑着,不停地帮自己的弟弟倒酒,不肯把这个差事假手于人。
大家都没想到,这么个老实人竟也会干这样的事情,楚辞对楚广也是大为改观。这次回来见到他哥,楚广身上那种由内而发散发出的那种自信让他看了觉得十分欣慰。
看来钱权壮人胆是真的,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大多都是源于家世外貌等方面不如人。如果他们拥有良好的身家,过人的相貌,又怎么会产生自卑感呢?
楚广的自卑感,来自于贫穷的家庭来自于不受尊重的外界环境,来自于一个优秀弟弟的对比。现在家里建了大房子,拥有了那么多的田地,弟弟也对他交了心,外界的人更是对他百般照顾,他的心态自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顿饭吃了好久才散去,楚辞洗漱后,躺在了自己的房间里,终于能够沉沉睡去了。
他这一睡就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来,家里没有一个人过来打扰他,都让他尽情地睡觉。
……
楚辞伸了个懒腰,觉得这是自得知开恩科以来,睡得最好的一个觉。他在师母家里虽然也很好,但是到底不比家中,让人身心都能够完全放松下来,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
楚母抱着楚珊珊坐在楚辞院子外晒太阳,见楚辞起来了,就说:“厨房里有热水,你先打点水洗漱一下。里面热了早饭,娘去给你端出来。”
“娘,不用了。您抱着小侄女,我自己去就是了。”说完,不等楚母说话,便去厨房打了水洗漱,然后将放在后面一口锅中的粥端了出来。
这粥里夹杂着一些黄黄糯糯的东西,闻上去香香甜甜的。楚辞盛了一碗出来,然后又从橱柜里端出了几叠小菜,摆在楚母面前的石桌上,愉快地享用起早餐来。
家里没有外人,他才能够这样随意,不然的话,难免落人口实,认为他此举有辱斯文。
“娘,这是什么粥,吃起来挺不错的。”楚辞往嘴里又送了一口,最近天天都是应酬,入口的全都是油腻腻的东西,冷不丁吃上这么一碗爽口的米粥,真让人从肚子里舒服出来。
“这是红薯粥,你要是喜欢吃,我天天都煮给你吃。”楚母慈祥地看着楚辞大口大口地喝粥,世上还有比孩子爱吃你弄的东西更幸福的事吗?
“对了,你不是喜欢吃小菜吗?家里今年腌了好些小菜,什么酸黄瓜,辣豆角之类的。听说你喜欢啊,那些婶子都把自己家里腌咸菜的诀窍跟你大嫂说了,你想吃谁家的都可以。”
“嗯!”楚辞点点头,吃家里的饭菜,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楚辞吃完饭,略走动了一会,就拿着书去他的“桃花源”了。自从他考上举人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好好读过一日书了,基本上每天都在应酬。现在好不容易得了清净,应该是读书的时候了。
后院的小山坡上铺满了落叶,楚辞坐在石凳上,专心地看着书。偶尔飘下来一片金黄的落叶掉在他的书上,他也只是轻轻拂去。
他现在看的是唐人手抄本《战国策》,看完了这一本,还有一箱子书等着他去读。这一箱书是寇静给他搜集的,除了关于春秋的书目之外,还有各种名人传记。这些书市面上并不流通,基本上都藏于别人家的书房,也不知寇静是用什么方法弄来的。
搞学问的,都有这么一种焦虑的情绪存在。那就是,会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目光短浅。
韩愈曾写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诗句。就连老庄这样的圣人也发出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样的感慨。
楚辞身为穿越者,原来难免有些掌握先进知识的骄傲感。但随着他越来越深入的学习这些古书上的文化,他就越为自己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他不再把读书当成是通往仕途的阶梯,而是真正的开始做学问。他也想像先贤们一样,著书立说,为万世表率。
虽然这个愿望可能很难达成,但是他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当然,科举也还是要继续考的。一个举人著的书有几个人会去看呢?想要达成愿望,必先扬名天下才行。
楚辞了解了一下会试考的东西,其实和乡试考的是一样的。只不过竞争的对手不同而已。
想想这些举人,就好似浪里淘金一般淘出来的人才。脑子里没点真东西,压根就摸不着这扇大门。
他要与之竞争的,是全国上下数千名优秀的人才。他们有的年纪很大了,在学问一途上,年纪越大,就代表着积累的知识经验也越多,当然,年轻的天才们后来者居上的情节也时有发生。
很多世家子弟,家中都有族学。他们不会就读于外面的书院,但知识经验却是家中长辈亲自传授的,他们也不可小觑。
前途漫漫,道阻且长啊!
第109章 冠礼
九月二十日, 天还未亮, 山间笼罩了一层薄雾, 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外面有些冷,但是在楚家的院子里, 此时已是忙得热火朝天了。
一大早, 村子里手艺好的媳妇们就敲响了楚家的侧门, 不一会儿, 厨房就升起了袅袅炊烟。一阵阵浓郁的酒香和肉香味蹿进鼻子,让路过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深吸了一口气。
明明前两天才在楚家吃了一顿好饭, 可怎么又感觉馋的不行了呢?
女人们忙着洗菜切菜烧火下面,汉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一大早就去各家各户搬来桌子凳子, 用来招待楚家的客人。
楚家人口简单, 没有多少内亲能够帮忙主持, 只能有劳村里人了。大家本来就守望相助,更何况是楚辞家里有事, 更是没有推拒的道理。如果人家这个时候不想到你, 反而雇佣外人的话,说出去, 村子里的人才丢脸。
楚辞一大早就起来沐浴更衣,将自己拾掇的各位好看, 吃过楚母亲自下厨准备的长寿面后, 就站到大门外,欢迎客人们的到来。
张文海他们这些同窗好友是第一批到达的。
“楚兄,生辰大吉。祝你年年有今日, 岁岁有今朝。”众人齐齐拱手向他祝寿。
“多谢各位!各位快请进去用杯热茶饭吧。楚某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解元郎亲自相迎,何来不周的道理?今日能出席你的加冠礼,于我们而言,才是莫大的荣幸。”
“是啊,今日你加冠之后,我们终于能用亲近点的称呼来唤你了。”观察角度如此清奇的,只能是张文海了。
他其实心中一直都有纠结,纠结该怎么称呼楚辞才更加亲切。在他自己未加冠前,熟人喊他文海,不熟的喊他张兄,加冠后,熟人叫他阔之,不熟的还叫他张兄。可是他一直以来都是叫楚辞楚兄的,喊名觉得不尊重,喊姓又太见外了。现在好了,以后能唤楚辞的字以示亲近之意了。
众人知道他的秉性,略一思考之后,都笑了起来。其实称呼有什么呢?只要各自心中把对方视为知交,其他的都是浮云。
楚辞让舅家表兄弟帮他把人带进去坐下后,陆掌柜他们又到了。
这些掌柜的身价不菲,所以礼物也都是很贵重的东西。楚辞笑着接下,大不了以后按照礼单回礼便是,人情往来这种东西,一向是你来我往,价值也相差不了多少的。
随着日头渐渐升高,客人们也来的更密集了,县学的夫子们和县里的大人们一齐上门,单是打招呼叙旧,就让楚辞忙得不行,偏偏哪个都不能怠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乡绅不请自来,他们人人都在地方上有些薄面,而且人家笑意盈盈地提着礼物上门,实在没有把人往门外推的道理。
楚辞只有暗地里让他的表弟将拜帖和礼物放在一起,等他闲下来时,再一一登记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