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 第191节

  这一批又卖了两千多万两银子。

  不过曹颙也说了:“银子不够可以用黄金付账,钱的成色应该不用我多说,这可是要入国库的钱。”

  “那是,那是。”大盐商们皱了皱眉头,没说什么别的,带人撤了。

  曹颙陪着十四爷吃了一顿地道的江宁风味的晚膳:“爷,您真厉害,这些人还真有钱啊!”

  “这才哪儿到哪儿?他们会拼了命的吃下一匹又一批的海盐,到了他们没钱的时候,就该倾家荡产了。”十四爷吃了一口菜:“他们有合约在,我是皇子阿哥,我可不能丢了公允。”

  他们要是不要求十四爷给他们做保人,还有一线生机,自己找死,十四爷也不会给他们留活路。

  三日之后,康熙的圣驾还在这里,曹颙又号召这些大盐商们:“到了一批海盐,这次是上两次的总和,能吃下吗?”

  大盐商们八成是回本了一些,故而决定全部吃下这第三批海盐。

  三日之后,曹颙又叫人来聚一聚:“到了一批海盐,跟上次一样的数量。”

  杨老板皱了皱眉头:“这也太快了吧?”

  “快么?”曹颙道:“要是吃不下,我就找别人了。”

  “吃得下,吃得下!”杨老板赶紧的道:“我们的财力,小曹大人是知道的,这点盐而已,没什么。”

  于是,这一批海盐又被他们全部吞下了。

  当天晚上,十四爷陪着康熙爷用膳,曹颙同样陪膳。

  “万岁爷,他们这都吃下了大量的海盐,钱也都送来了。”曹颙好奇得问:“这么多钱了,他们还能有钱么?”

  “能!”康熙道:“你还是太年轻了,当年朕第一次见到这帮大盐商的时候,也很惊讶的,他们是是真的有钱,但是却藏而不露,还死抠门儿!不过这么多代下来,有不肖子孙,折腾了不少钱,但是也没有损失多少,家底还是很厚的,等着吧,三批货之后,他们才会缩紧银根,到处倒腾钱。”

  “那奴才就等着!”曹颙啃了一块肉排:“不把他们的家产套干净,奴才不会放手,这么多年了,终于能把他们收拾了。”

  曹颙的父亲曹寅,在江宁织造府,除却管理织造之外,还要监管江南的盐税。

  果然,三批之后,这帮大盐商们的神情就不太对了。

  第四批开始,他们就犹豫了。

  “小曹大人,你到底有多少海盐啊?”杨老板有点脸色发黑。

  “我说过了,我的海盐,巨多巨多的啊!”曹颙一摊手:“你们当时跟我说有多少要多少,合着给我这儿吹牛皮呢?怎么着?吹牛不上税是不是?”

  这是昨天晚上,十四爷跟他说的原话,他照搬了过来。

  “那倒不是,您的盐,我们……收购!”杨老板一咬牙:“我们马上就派人来提货。”

  “这还差不多。”小曹大人满意了。

  这顿饭吃的其实一点都不开心,但是小曹大人很有成就感,他吃的最好最香了,还喝了两杯米酒。

  回头他就一步三摇的回了江宁织造府,他媳妇儿在广州没跟回来,因为有了身孕的关系,他娘去照顾媳妇儿了,家里头只有他跟父亲俩人。

  小曹大人回去了,这二三十个大盐商,却没有走,而是从二楼转去了三楼,三楼都是他们的人承包下来的,根本没有外人。

  这一下子,没有了外人在,他们就原形毕露了。

  “杨老板,这量也太大了!”张老板很是不高兴的道:“家里的钱都用来压货了,我这明天的菜钱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张老板,你那菜钱,一天就要百八十两的,比皇帝吃的都好,谁不知道你们家一留就是留下三年的菜钱啊!”王老板打趣他:“你呀,少跟我们哭穷了。”

  “谁哭穷了?我家的现银真的不多了,再要吃进海盐的话,我就得抵押家产了。”张老板坐在那里喝茶:“也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海盐,这是哪儿来的啊?”

  “大概是海军那边弄的吧?那是皇家的人,海盐,来自大海吧?但是不知道多少。”

  “是啊,这么吃下去,我们的钱库里,可没有多少钱了。”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杨老板拍了拍桌面:“大家都是风里雨里过来的,多少次风雨同舟,我们大不了把海盐通过渠道卖给你们的那些盐商,一层一层的分销下去,能回本,还能不爆仓。”

  他们的仓库这么多海盐,放着也是个危险,一旦下雨漏水的,就惨了。

  “实在不行,就卖家产!大不了,在盐上赚回来,大家不要急,海盐生产能有多容易?他们八成是攒了好几年的吧?小曹大人其实就是来还债的,大家都知道,他那么年轻,干部了太久的,只要我们保住这第一盐商的位置。”杨老板道:“再坚持一下!”

  他们知道,他们能保住这盐业,赚钱的买卖,下金蛋的母鸡,跟他们掌控了这个盐业的进货渠道有关系。

  尤其是往北方运盐,利润大。

  结果三日之后,曹颙又找了他们:“这次是好事儿,有一批细盐,五文钱一斤,你们能翻倍的赚。”

  他给他们看了细盐。

  其实就是精盐,细细白白,如沙子一般,煮好的汤,端上来,自己往里头加盐,那盐好的,入水即化,味道也好。

  于是,这帮大盐商们咬牙切齿的吃下了这一批的海盐。

  可是再三日之后,曹颙又来了!

  大盐商们的脸色就变了:“还有海盐?”

  “是啊,这次的都是细盐,你们不要,我就找下家,你们当初可是说了,有多少你们要多少。”

  平时吹牛皮都是这么说,谁能想到这个时候,还真有无穷无尽的海盐给他们啊。

  什么时候,海盐这么容易得了?

  再说了,他们前几批吃下去的货,都是粗盐粒子,但是这细盐可比粗盐好多了,只贵了三文钱。

  另外,他们平时给中间商的价格可不低,有了细盐谁还要粗盐啊?他们的货还不得砸在手里头。

  “要!”杨老板咬牙切齿:“但是请给我们几日时间,我们清理一下库房,这细盐可是要另外放置的好货。”

  “没问题,给你们三天的时间。”曹颙从善如流。

第186章 巨额财富

  这群大盐商回去之后,一是要求他们的下级盐商来提货,给库房空出来,再一个就是资金回笼的问题。

  第二就是将家产挤一挤,缩水一番,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吃掉那一批细盐。

  三天之后,他们拿了不少银票和金票过来,还有铜钱,不再是一水儿的银子了。

  康熙收了钱,转头就派人去提现。

  江南的银子多,而且他们要的都是五十两银子一锭的那种大银锞子。

  不过能有这么大存银量的只有连城钱庄。

  四海钱庄现在的业务主要是在蒙古和其他几国,有点涉外钱庄的意思。

  而连城钱庄则是开遍了全天下,康熙派人去提钱,运往京城,连城钱庄的确非常有信誉,他们没有那么多现金,于是将银票兑换了一半给康熙的人,又将银票免费兑换了京城总钱庄的票据,他们回京就能兑换,而且不收任何费用。

  康熙这才满意了。

  十四爷这次没有出手,外面很多人都在买盐商家卖出去的产业,他们卖出去的产业都是赚钱的,但是他们的本行可是盐业,故而要想保住家产,就得保住他们在盐业行当的领头地位。

  曹颙就是卡住了这一点,他们不得不卖了产业凑钱,继续吃进这些海盐。

  一旦海盐的细盐,被贩卖给别的盐商,那他们的地位可就不保了,有了细盐谁还吃粗盐啊?

  百姓们也不傻。

  十四爷每日带着俩弟弟,东游西逛的,身边三五十人的围着,又是在城里头逛游,故而没有危险,倒是日子过得很开心。

  曹颙那边继续操作下去,都没有用十四爷出面,曹颙就把这群大盐商们,逼得破了产。

  康熙狂揽三亿两白银,一亿两金子。

  看着这些钱,康熙的心都跳快了:“朕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

  “儿臣也是。”十四爷在他身边蹦来跳去:“以后户部不缺钱了,赈灾也不怕了,皇阿玛想免哪儿的税,就免哪儿的税。”

  再也不用为钱操心了。

  “哪儿能随便免税啊,朕跟你说实话,有的时候,朝廷给地方免了赋税,可是地方官员欺上瞒下,并不免,收上来的赋税,都叫他们给贪污了。”康熙道:“所以朕一般都是减免,却不是全免,他们怕人去查税,自然不敢多贪污,朕……也就只能这么做了。”

  “皇阿玛,以后会好起来的,不过说实话,官员们的俸禄的确是太低了,儿臣都问过了,钱不够花啊,他们只好去贪污,受贿。”十四爷道:“您不如给官员们加点薪俸吧?”

  “十四啊,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知道大清从上到下,有多少官员吗?朕就算是每个人给十两银子,一个月就得花出去多少两?一年下来,那数目惊人啊!”康熙叹了口气:“何况,官员们有实职的花销大,虚职根本就是干拿俸禄不给朕干活!官员们也跟人哭穷,但凡是能供得起读书人科举的人家,就没有不殷实的,不过是相对而言,没有官宦子弟那么宽裕罢了,比起普通的百姓,可要富裕多了。”

  十四想了想:“儿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记得以前看过一本游记来着,是什么地方的不太记得了,里头说那里的朝廷也同样有这样的困惑,后来因为贪污成风,最后国家一团乱,然后那里的朝廷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叫高薪养廉。”

  其实这是后来才有的一个政策。

  但是现在说出来也挺合适的么!

  “高薪养廉?”康熙果然动容:“不过,官员那么多,朕可养不起啊!”

  他的后妃们,都没有多高的工资,何况官员们了,再说了官员们的薪俸骑士不低,无奈的是,官员们的花费太大。

  “您可以不给虚职的涨工资,可以给实职的涨一些么!”十四爷建议:“您给了足够的薪俸,他们要是还贪污的话,那没得说了,直接砍了不解释!”

  康熙还真没这么想过,他总是想着一视同仁,文官有冰敬碳敬,武官就能吃空饷;文官有三节两寿,贪污受贿,武官就能没了战利品,喝兵血。

  其实天下实职的官员,只在所有的官员里占三分之一。

  剩下的三分之一是虚职,还有三分之一是世袭罔替的职位,有点小权利但是不多的那种。

  还有各种散阶的品级。

  其实官员们除了本身的官职之外,还有散阶,就是荣誉头衔的那种。

  比如说李光地,他是翰林出身,现在是兵部右侍郎,兼职直隶巡抚,去年拜为文渊阁大学士。

  大学士为文臣最高级别,名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清初有议政处制其权力,可见李光地的能力了,康熙也很宠信这位李大人。

  但是文渊阁大学士是正一品的官职;

  兵部右侍郎是从二品的官职;

  直隶巡抚的官职是从一品。

  他可以在户部领三份官员的俸禄。

  其实算一下的话,不少钱了。

  但是以李光地这样的身份地位,这点钱还真不算什么。

  十四不知道官员们都是怎么领俸禄的,但是他知道,有的官员撑死,有的官员饿死。

  尤其是翰林院里的翰林们,那真的是两袖清风。

  一个月才能吃到一顿肉,可怜的,一个个清瘦清瘦的,还说是个“清贵”的衙门,在十四爷看来,是个可怜的衙门。

  “皇阿玛那您好好想,儿臣告辞啦!”十四爷是属于那种,提出构想,然后让康熙去想,康熙呢,是想好了之后,指挥人去办。

首节 上一节 191/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陛下今天吃醋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