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58节
因为每日日报发售的时间是在卯时末,等到朝臣们知道今日的《京都日报》的内容时,已经是早朝结束之后的事了。
看着日报上的内容,不少人都直觉不对。
今日的《京都日报》,贯彻了以往一贯的水平。
紧跟时事、除了奇谈怪志板块之外,力求真实,确保公正。
就连关于大皇子的报道,也极为客观,几乎没有夹杂任何情绪,甚至还对大皇子稍稍有些偏向。
但诡异就诡异在这一客观与偏向之上!
要知道这《京都日报》可是由厉王府负责的!
大皇子与厉王可是死对头,有人会无缘无故去夸奖自己的死对头吗?
有了解顾砚书行事风格的,例如温家、首辅裴大人,已经隐隐约约嗅出了其中的阴谋。
倒是不太了解顾砚书的人,例如大皇子一脉,此时正满腹疑惑地分析着《京都日报》此举的用意。
“难道是厉王府也知道这一局输了,直接放弃了挣扎?”
“还是说厉王府发表这一副刊,别有用意?”
“既然是别有深意,那到底其中的深意又是什么?”
……
官员及幕僚们议论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得出结论。
就连想来聪慧的四皇子,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份副刊,也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待到书房内议论声渐止,四皇子才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转头吩咐着自己身后的长随:
“你去打听一下,今日的报纸发行后,百姓是什么反应。”
“是。”
那人很快领命离去,不一会儿,便带了消息回来:
“回禀四殿下,今日的日报发行后,瞬间引起了京中不少百姓的讨论。”
“百姓们都在说大皇子才能过人,机敏能干,难得可贵的是心系百姓,心怀大仁大爱,又说有大殿下这样的皇子,简直就是百姓之福,天齐之福。”
听着这番回禀,书房内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百姓之福,天齐之福,这样的形容,他们只在五年前厉王接连打下胜仗之时才听说过,何曾想过,有朝一日,百姓们居然还能如此评价大皇子?
能够得到这样的反应,倒也不枉他们这些天的精心努力与布局。
就在众人心中高兴之时,四皇子却隐隐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微微皱起了眉:
太高了。
百姓之福,天齐之福……这样的评价太高了。
除了像是秦戮那样救天齐于水火的惊世将领之外,历朝历代以来,也就只有具有大贡献的皇上能够得到此番评论。
大皇兄不过是赈灾有功而已,如何担得起“百姓之福,天齐之福”四字?
想到这里,四皇子心中一跳,顿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大皇兄此番回京,是带着绍城百姓的万民伞回来的?”
“对啊,这可是大殿下特地让绍城百姓们准备的,准备回京的时候便打上,这样也能为封王之事添上一些筹码,皇……”
一说到此事,便有幕僚点了点头,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显然对万民伞之事极为满意。
然而还不等他将话说完,便听到了四殿下对着刚刚回来的长随吩咐道:
“去,你去!现在即可出城,定要在大皇兄回城之前截住大皇兄,让他将那万民伞收起来!不可张扬!”
“什么?四殿下,这是……”
四皇子瞪了说话之人一眼,又重新看向自己的长随:
“闭嘴!还不快去?”
众人鲜少见到四皇子如此失态的模样,顿时便心下一惊,原本想要反驳的咽了回去。
看着四皇子铁青的目光,一个个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
然而就在长随刚领命出府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有重新回来了。
看到长随重新回府的身影,四皇子忍不住拍桌而起,发指眦裂:
“本殿不是让你去给大皇兄传话吗?你回来做什么?”
那长随顶着四皇子横眉怒目的眼神,硬着头皮回禀:
“属下刚出府没多久,便听到了京中百姓的议论,说是大皇子已经带着万民伞进城了。”
四皇子身形微微晃了晃,最后跌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之上,低声喃喃着:
“完了,都完了……”
倒是屋内的其他人,对于四皇子这一系列反应很是摸不着头脑。
最后,到底还是有胆子大的人低声询问:
“大殿下拿着万民伞回京,这不是好事么?四殿下何故这番反应?”
“好事?百姓都用‘天齐之福’这般形容帝王的话语来夸赞大皇兄了,诸君还觉得大皇兄此时带着万民伞回京是好事?”
四皇子冷哼一声,咬牙反问道。
一句话,直将原本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给点醒了过来:
没错!
自古以来臣子最怕的是什么?
无非是功高震主!
君不见三皇子一封亲王诏书,便因此等了整整五年!
现在大殿下不过是赈灾有功,便又是“百姓之福,天齐之福”,又是万民伞,皇上心中又该如何作想?
大皇子一脉现在能够想明白的事,其他人自然也能想明白。
就算是想不明白,在看到大皇子带着万民伞入京之时那沸反盈天的动荡之时,也都明白了。
温府,温家六公子连带着温大人一起,正在书房中下棋。
此时对弈之人,是四公子温清衍与六公子温清霄。
将最后一枚棋子放入棋盘,温清霄向自家四哥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承让!”
“六弟的棋艺,是愈发精进了。”
看着棋盘上大势已定的局面,温清衍心服口服。
沉默了整个对局的温三,此时也忍不住开口:
“多半是因为最近与六弟下棋之人,水平不低。”
温大公子温清殊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六弟下的最妙的,当还是最后一步棋,顺势而为,借力打力,高!实在是高!”
温大人颇为赞赏地点了点头:
“明明白白的阳谋,小四还不得不向里跳,可不就是高么?”
明面上是在说棋局,但说的到底是什么,书房中的温家父子却是门儿清。
最后,七父子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目光,又将目光重新放到了眼下的棋局之中。
世人都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些事情,观棋之人,甚至是下棋之人看的明白,然而此时正在棋局之中的大皇子本人,却是一点也不知。
在绍城赈灾的这些日子里,大皇子虽然内里又不少私心,但想着回京之后的功劳,以及封王的希望,到底还算是尽心尽力。
旁的不说,就说赈灾的这段时间,大皇子就整整瘦了好大一圈,原本带去的衣服,都已经不合身了,皮肤也变得粗糙了不少。
受了这么大的苦,大皇子自然是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
离京还有十里地的时候,大皇子便已经早早地吩咐下面的人将那万民伞给拿了出来,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甚至在离京只有五里的时候,便派了手底下的人去京中传递消息,务必要让他回京的势头更胜两年前秦戮得胜归来之时的场面。
待到大皇子回京之时,感受着道路两旁百姓们的欢迎与爱戴,对今日的《京都日报》全然不了解的大皇子只以为是自己手底下的人办事得力。
给了刚刚回京中传信的那人一个赞扬的眼神后,便开始心安理得地接收起了百姓们的称赞。
就身下那马,走的好不如道路旁那坡脚的老妪快!
“看把他给嘚瑟的!”
其中一座茶楼之中,已经知道自家三皇嫂的计谋来看热闹的五皇子,看着眼前的画面,心中依旧有些不愉。
五皇子的长随也了解自家主子的性子,低声劝解着:
“殿下何必生气?左右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
五皇子闻言,脸上的表情果然好了不少。
虽然眼神中依旧有些不快,但到底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不多时,五皇子的心情便好了起来。
只见大皇子还没同百姓们嘚瑟多久,四皇子身边的长随便不知从什么地方匆匆赶了过来。
而后也不知那长随同大皇子说了什么,大皇子的脸色便越来越难看,等到那长随一番话说完,便见大皇子脸色已经变成了铁青的模样。
最后,那长随又说了一句什么,大皇子一改刚刚比老妪还慢的步伐,直接打马快速前行。
但也不知道大皇子是故意的还是一时疏忽,一旁被侍卫撑开的万民伞,从始至终都没有被收起来。
“走吧。”
看着大皇子远去的背影,五皇子喝下杯中最后一口茶,拍了拍手,站起身。
没了热闹,这个地方也没必要待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归园居多听两段评书呢。
至于大皇子的事……
上一篇:死遁后男主总想扒我马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