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73节
“明郎君,”性格爽快的平蓉大声问,“什么是真正的‘杂剧’。”
明远顿时露出笑容:“看来这新式杂剧就要水到渠成了。”
在他看来,杂剧出现的各种条件都已经具备。
城市里出现了大型的瓦舍勾栏,有无数喜好戏剧的观众;
作为“般杂剧”的演员,平蓉与郝眉都已经掌握了戏剧的基本功:台词、念白、唱腔、身段、走位……
她们所演的“般杂剧”,会有不第的文人或者有闲的雅士给她们写词;她们令有一个小小的班底为她们准备各种戏服,帮她们化妆;另外还有一个琴师为她们拉胡琴,另一个能够吹笛打鼓打梆子……
平蓉能反串男角,而郝眉在台上则妥妥是个娇娘子。
这不就已经是个戏班子了吗?
于是明远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平蓉与郝眉听得面面相觑,都没有想到,只要在“般杂剧”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变化,就能让她们摆脱原有的限制,让真正的故事被完整呈现至舞台上来。
“干不干?”
明远问眼前这两位极富冒险精神的女伶。
平蓉与郝眉对视一眼。
郝眉微微点头,平蓉脱口而出:“那是自然!”
明远一拍双手:“好极了!”
排演戏剧这种事,他虽然是个外行,但没吃过猪肉也总看见过猪跑。明远认为自己完全能够胜任“艺术总监”这种职务。
谁知到了选择剧目上却犯了愁。
明远想了想他记忆中的经典剧目:
若是选了《西厢记》,那以后让王实甫写什么?
若是选了《救风尘》,那以后让关汉卿写什么?
若是选了《墙头马上》,那以后让白朴写什么?
……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回到民间传说上。
明远列举了“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和“白蛇传”讲给平郝二人听。
平郝两人显然对“白蛇传”的故事最为感兴趣。
什么?《白蛇传》冯梦龙也写过?
算了,反正冯梦龙写得挺多,不差这一个。
明远很快克服了“成为文抄公”的心理包袱——他从史尚这位“百事通”那里,听到了民间已相对完整的“白蛇传”传说。可见这个故事现下已基本成型,现在所做的,就是要将故事搬到舞台上。
*
正在新建的瓦舍热火朝天地筹备着的时候,明远名下的刻印坊突然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
刻印坊的管事有点慌张地来找明远,向东家表示他实在是没能摸清对方的路数。因为对方一进刻印坊,就嚷嚷着让明远“赶紧出来”见他。
管事没招了,问过祁真,确定明远不是个特别容易被冒犯的人,才赶紧来找明远。
明远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赶到刻印坊,迎面遇上一张鼻孔朝天的脸。
“你们,朱家桥瓦子的‘仿单’可别印啊!”
朱家桥瓦子,正是明远扶植平蓉郝眉这两位,新开的瓦舍,位置在朱家桥附近,因此得名。
第70章 百万贯【加更】
明远第一反应:你谁啊?
他定睛看看眼前这年轻人的面相, 终于有了点头绪。
这是一个方脸庞,小眼睛,嘴唇和下巴都很厚的年轻人, 穿着夏天汴京人最流行的道袍, 戴着软幞头,手中也和如今的汴京士子书生一样, 风雅地摇着一柄折扇。
这副五官与相貌,让明远想起了桑家瓦子的主事之人:桑茂德。
桑家瓦子几代传承,传到如今,由长房这一辈里最有才能的桑茂德掌管。
见来人如此针对朱家桥瓦子, 明远几乎可以确定:这位就是桑茂德的长子,有“桑衙内”之名的桑全。
桑茂德本是一介商贾,就算是掌管着桑家瓦子,也不可能让桑全成为“衙内”。
然而桑茂德恰好于前几年捐了一个官身,桑全的祖母又异常溺爱桑全这个长孙,将他惯得无法无天,才让街坊邻里送了“衙内”这么个称号。
桑全听不出这个外号里的揶揄,却以为自己风光得很, 越发作威作福, 仿佛自己真的有个权力无边的爹。
此刻他来到明远投资的刻印坊, 直接叫来管事, 也不说是怎么回事, 直说要见明远。管事被他的气势所慑, 一时乱了方寸,也没打听这桑全到底是什么人, 直接去找来了明远。
此刻明远猜到桑全的身份, 将前因后果都明了了。
他流露出冷淡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说:“阁下是桑郎君吧!”
“桑衙内!”桑全说话掷地有声,全然不知道“衙内”用来做自称并不妥当,尤其他还不是个正牌衙内。
“桑衙内,”明远从善如流地改了口。
“朱家桥瓦子和您桑家瓦子一样,都是本作坊的主顾,自当一视同仁。既然那边也付了定金,将仿单的版式画了给到本作坊,本作坊没道理不履行契约,不为朱家桥瓦子印制仿单。”
明远说得一本正经。
刻印坊的管事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赶紧低头,使劲忍住了笑容——明远是什么人,明远是朱家桥瓦子的东家啊!这桑全算是什么,敢叫明远不接朱家桥瓦子的生意?
“当然不一样。”桑全雄赳赳地说。
“我桑家瓦子每天在你这儿印制多少仿单?每天付你多少贯钱?养活你多少工匠?”
“你若是敢接朱家桥瓦子的生意,我桑家瓦子就不会在你这儿印仿单。全汴京城,难道就只有你一家印仿单的吗?看你在这里也养了挺多人手,桑家的生意一撤,眨眼就都去喝西北风去——”
刻印坊的管事再也忍不住,“哈”的一声笑了出来。
全汴京城,能够在前一天晚上接到仿单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就印出来的,只有明远的刻印坊,独此一家。
明远则眉头微皱,说:“桑衙内,人都说,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您这算是‘客大欺店’,欺负我们小本生意了吧!”
桑全:“对,就是客大欺店,就是欺了你。”
明远转过脸吩咐管事:“去,把桑家在印的仿单都先撤下来吧。换上州西瓦子的仿单。”
桑衙内顿时一呆:“什么,州西瓦子的仿单也在你们这儿印?”
州西瓦子也是汴京城中一间老牌瓦肆,规模不让桑家瓦子。
但他马上就给自己打气:“没事,我就不信了,在偌大的汴京城里,还找不到一件刻印坊能够印这仿单的。”
管事忍笑忍得太辛苦,脸都歪了,赶紧借机会溜出去,痛快笑了几声之后,才去吩咐工匠们暂停桑家瓦子的活计。
桑衙内眼看着明远说停就停了桑家瓦子的印制业务,也不在意,手一挥就指点明远:“你这人也忒不会做生意,偌大的桑家瓦子,说得罪就得罪了,却护着那两个妮子……”
他骂骂咧咧往外走,正好遇见桑茂德满头是汗地走进来。
“大人!”
宋人管父亲叫“大人”,桑全这是在叫爹。
而桑茂德连看都没看桑全一眼,径直进来向明远行礼:“明郎君!”
桑全:……?
大人为何对一名刻印坊东家如此毕恭毕敬?
明远微笑还礼:“桑官人。”
“瓦子里的閤子一直为小郎君留着,近日总也不见郎君来……”
桑茂德的声音里刻意带上了一点幽怨。
明远无聊地翘起嘴角:“最近在忙……”
桑全在一旁看傻了:客大欺店,店大欺客……这到底谁是店,谁是客?
“对了,桑官人,令郎刚刚把桑家在这里的生意全退了。想必桑家已经在城里找到了又好又实惠的刻印坊,往后桑家的生意,我明远这作坊太小,确实招呼不起。明天我就命账房把账结清,多余的钱退至府上……”
桑茂德顿时伸手擦汗,他脑门上的汗珠正滚滚而下。
——怕什么来什么,有个不成器的儿子真是要命。
刚刚逼走了平郝这一对台柱子,现在又要自己撤走仿单的印刷。
没了明远的刻印坊,桑茂德在整个汴京城根本找不到更快更好的刻印作坊来印自家的节目单。
别家都印,只有自家没有——而且还是自家主动撤的。这回,桑家瓦子怕是要成整个汴京城的笑料。
而桑茂德到底是个有见识的生意人。他知道明远手中还掌握着一件利器——《汴梁日报》。
《汴梁日报》至今还从未公开点评过各家瓦子的优劣。只是在日报的版面上开了一块栏目,专门刊印各家瓦子今日的重头戏。
明远甚至不需要做什么手脚,他只需要将桑家瓦子的位置,和其它瓦子的互换,将桑家瓦子换到那一栏的最底下——桑家瓦子就得好好喝上一壶。
所以桑茂德千悔万悔,悔不该家里人没看住这个该死的孽障,让他跑出来得罪明小郎君。
“……不不不,”桑茂德只好厚着脸皮撤回自己儿子刚刚说回的话,而且用上了千求万恳的语气,“明郎君雅量高致,不计前嫌,不跟我这个不成材的儿子一般见识……”
桑茂德一面放低身段求恳,一面斜眼瞥着自己的儿子,牙痒痒的,恨不得马上能上手,在这傻瓜的头上捶两记。
桑全心里那个气啊!
他明明是在帮他家阿爹排忧解难。
谁让郝眉那个妮子,府里养尊的小娇娘不做,非要抛头露面唱般杂剧;谁让平蓉那个丫头,竟然撺掇着郝眉,两人一起跑去了别家?
他以自家那么大一单生意相要挟,对方刻印社虽然嘴硬,但再过上十天半月,养不起这么些工人之后,必然再苦苦求回到桑家这边来。
桑全不明白桑茂德为何要如此伏小做低,赶来求这个“明小郎君”,看着也不过就是一个长得好看了点的年轻商人。
不过,要对付新开的朱家桥瓦子,他桑全可有的是办法。
*
朱家桥瓦子选了六月中隆重开业。
因整个六月都没有什么值得热闹一回的节日,所以整座汴京城都在眼巴巴地等着朱家桥瓦子开张,好看看他们在城中宣传了好久的“新杂剧”。
这天种建中忙完了军器监的大小诸事,一看天色已经不早,白天的暑气已开始消散。
他这才想起今天正是朱家桥瓦子开业的头一天,明远是千叮咛万嘱咐要种建中一定到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