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独宠夫郎

独宠夫郎 第170节

“等下次我爹来看我,我就把这话告诉给他,让他今后带着全家一起给黎荞祈福。”

“我不仅祈祷黎荞天天发财,我还祈祷他早点生儿子,生个儿子他的根才在这里啊。”

黎荞和陶竹已经成亲两年半了,但陶竹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现在整个平城的人都知道黎荞肯定是要一路冲到殿试站在圣上跟前的,若黎荞做官之后留在京城或者是去其他地方了,那别说是平城了,连三柳村和他都没多大关系了。

黎荞的爹娘不在了,余下的黎家人与他再亲近,那也是两家人,户籍本是分开的。

至于陶竹,陶竹和陶家人没什么感情,等于是断亲了。

这种情况下,若黎荞和陶竹两人留在外地,那夫夫俩和三柳村还能有多大联系?

可若是两人有了孩子,那就多了一层牵扯。

将来孩子回来寻根。

或者是黎家人想孩子了拖家带口的去外地看孩子。

反正不管咋说,若是有了孩子,那黎荞陶竹两人与三柳村、平城的牵连会多一些。

不只是一个人这么想的,传宗接代,这是根植于此时空所有人脑子里的本能。

可黎荞对陶竹的重视,连瞎子都能看出来。

黎荞走到哪儿就把陶竹带到哪儿,大庭广众之下还经常牵着手,一点儿都不在意旁人的视线。

而且,黎荞连田契上都写了陶竹的名字,现在黎荞家的五百亩田地,一半都是陶竹的。

嘴巴上的甜言蜜语可以装出来,但田契上加名字这事儿怎么都不像是装出来的。

所以说,黎荞不仅是嘴巴上看重陶竹,实际上也真的离不开陶竹。

这种情况下,谁愿意做恶人冲到黎荞跟前说陶竹生不出儿子?

谁都不愿意!

但这个问题又是切切实实存在,是以,现在第一个人提到了儿子这一问题,其他人纷纷响应。

陶竹赶紧生儿子啊,就算是生不了儿子,生个女儿或者是小哥儿也成,到时候和本地人来个娃娃亲,那黎荞与平城的联系就更多了。

……

明知府万万没想到工人们的话题能拐到孩子上,他有些哭笑不得,摇了摇头,他抬步离去。

以黎荞的性子而言,甭管他和陶竹有没有孩子,都会帮扶乡亲。

这些工人真的多虑了。

不过,这些人也是真心盼着黎荞和陶竹能好好的,黎荞的一番心意,不算白费。

明知府没有多停留,他坐上马车回了县衙。

在县衙吃了热饭,又睡了会儿,一直到天黑,江知县这才回来了。

江知县见到明知府后大吃一惊,赶紧请罪。

明知府自不会怪罪,江知县在这种天气里在外奔波一日,还不是为了百姓。

明知府此次过来,有一堆事情要和江知县商议,这其中牵扯到了黎荞,于是江知县连夜派人去三柳村,让黎荞明日来县城。

黎荞接到消息时他和陶竹都已经睡下了,谢了来报信的衙役大哥并将其安置好,然后夫夫两人回后院继续睡。

两人倒是不担心什么,睡的香甜,次日天不亮便带着衙役大哥出发前往县城。

一夜过去,小雪粒变成了雪花。

但土坯砖路上没有什么积雪。

因为这个时间点是望月楼运输队去三柳村的时间,所以附近的村民早早就把路上的积雪给清扫了。

不过,下雪天,路滑,牛车走的慢,他们花了一个多时辰才走到县城。

两人去县衙见明知府。

明知府见着黎荞,先算账册。

明知府不是从府城那边过来的,他是从永兴县来的平城。

在去永兴县之前,他还去沛水等三县转了一圈,查了这三县的账本,把该分给黎荞的银子算了出来。

沛水这三个县的知县虽不如江知县精明强干,但比永兴县的孙知县好多了,江知县把饭喂到嘴边,这三个知县知道张嘴吃。

虽然不如江知县那般拼命尽力,但两个月下来,也做了不少粉条,挣了不少银子。

明知府说着让手下人把账本拿来。

一个县一个账本,先看的是沛水县的账本。

沛水县的耕地面积和平城差不多,但因为明知府今年吩咐的晚了错过了种红薯的时节,农人种了其他的粮食,所以沛水县所种的红薯亩数远不如平城,一共只有十五万亩。

今年雨水不足,红薯减产,亩产量只有一千二百多斤。

按照一千二百斤算,十五万亩田地所产的红薯不到两万万斤。

这些红薯做成淀粉,变成粉条,大概有三千万斤。

但这只是理想中的数字。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不少损耗。

像是一些人出于侥幸心理,做的淀粉含有杂质,这就浪费了一些淀粉。

而且,除了损耗之外,这三县做粉条的速度也比较慢。

并不是每一个知县都跟江知县这般有统筹全局的能力,尽管江知县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但这三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有不少问题。

管理混乱,监督不严格,产品不合格,速度慢……反正平城这边没有出现的问题,这三县都遇见了。

好在这三县的知县态度端正,及时改正错误,所以这三县的粉条生意慢慢步入了正轨。

如今两个月下来,沛水县一共卖出了九百万斤粉条。

一斤粉条黎荞能得一文多钱,按照一文钱算,那九百万斤粉条黎荞一共能得九千两银子。

算完沛水的账,明知府又算另外两个县的账,这两县的水平和沛水县差不多,一个做了一千万斤粉条,一个做了八百五十万斤粉条,这分别是一万两银子,八千五百两银子。

这三县加一起,黎荞一共能得两万七千五百两银子。

至于永兴县。

提起永兴县,明知府先是叹了口气。

这个说来话长了。

他之所以在整个河西府建红薯作坊,为的就是攒政绩,是以,接到江知县的禀告,知道孙知县在拖他后腿,他怒不可遏,带着人就杀去了永兴县。

到了永兴县之后,先是训斥了孙知县一顿,然后便逼着孙知县按照平城的经验去整改。

这个整改过程,给他添了无数的火气。

孙知县在永兴县任职期间,一向是得过且过,他信奉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他不搞欺男霸女鱼肉百姓那一套,他把很多事交给手下人去做,他自己喝喝小酒,与美妾品品美食,小日子过的美滋滋。

红薯作坊一事他也是交给手下人去做,他自己并不上心。

没有他这个知县监督,永兴县那帮人狗胆包天,把作坊、淀粉搞的一团糟。

明知府当时了解完现状,心中生出不妙的预感,他立马把负责红薯作坊的那帮人抓了起来。

他一个个的审问,这一审问还真审出东西来了:

永兴县的县丞和县尉,两人竟是把粉条方子给卖了。

而且不仅仅卖了一次,他们把方子卖给了好几个商人。

当真是一个敢卖,一个敢买。

这几个商人距离河西府挺远,他们想着等他们把粉条运送回老家,就把买的这批粉条和他们自己做的掺一起卖,用这种法子应该能挣不少银子。

这可把明知府给气个半死。

但生气没用,必须得解决问题,其中两个商人拿到货已经走了,他一边派人去追,一边把余下的几个商人扣押起来。

又把永兴县的县丞和县尉关入大牢,他带人全面接管了永兴县。

至于孙知县,这是七品父母官,而且孙知县没有违反律法,只是违抗了他的命令,所以他无权将孙知县给打入大牢,他只能狠狠训斥,然后在今年的官吏考核中给孙知县打一个大大的不合格。

在他的强压之下,永兴县的红薯作坊慢慢走上了正轨。

那两个带着粉条离去的商人因为粉条太多,走的慢,很快就被他的人给追上了。

所以,粉条方子暂时保住了。

说到此处,明知府轻咳一声,让人把黎荞该得的所有银票都带过来。

此前他放出大话,说凡是在河西府生产的每一斤粉条,那都有黎荞的半成分成。

他也向黎荞保证,一定会保住粉条的方子。

结果,他低估了孙知县捅窟窿的能力,也高估了孙知县的责任心。

身为一县父母官,连这种事都能不上心,他真的是跪了。

此前他觉得孙知县人不错,虽然不能和江知县比,但好歹不去祸害百姓。

身为一个父母官,土皇帝,能不霍霍百姓,这已经很好很有底线了。

可这一次,他发现他大错特错。

身为一个父母官,若是不作为,那其实就是在霍霍百姓!

“小黎啊,这一遭是本官对不住你,但好在把方子追回来了。这几个商人买方子的银子,以及本官对他们罚银,全都交与你,此事就暂且揭过吧。”

“永兴县只做了一百万斤粉条,你该得一千两银子。那几个商人每人花了五千到一万两买方子,加一起一共有三万三千两。罚银翻三倍,那就是九万九千两。”

“这加一起,你该得十三万三千两银子。”

“再加上沛水三县的两万七千五百两,最后你一共可得十六万零五百两银子。”

“你们夫夫数一数,一文钱都不少。”

明知府说着指向了正在搬运钱箱子的几名捕快,让黎荞和陶竹数银票。

黎荞:“……”

好家伙。

这么曲折呢。

首节 上一节 170/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在仙界开神兽幼儿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