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第135节
还是辰亲王的车子,不对,是脑子太过非同常人了。
不过若这世间真有如此厉害的车子,看他们这一天辛辛苦苦的赶路才走不到一百里的旅程,的确是够可怜的。
康熙微笑听着,没有什么表示,回到营帐就问他儿子:“辰儿,真能有你说的那种快车?”
苏辰点头:“会有的,儿子觉得西方人在这方面的论著,对摩托、汽车的出现会很有帮助。阿玛,李光地大人和王鸿绪大人实心干事,不如等回去了,就让他们带领船队去西方国家进书去。”
康熙想到李光地的不识趣,同意了儿子的要求,不过还是跟他儿子说:“这不是派官,阿玛需要先问问他们的意见。”
如果哭着喊着不想去出海,他这个仁慈英明的君主也不会逼迫自己的臣子的。
---
夜色沉沉,山西大同府城外小小的庄园里却灯火通明的人来人往,周大娘看着装满整整五辆大车的玉米,心里的喜悦怎么都抑制不住。
五辆车还没有装完今年收成的玉米,另剩了两车,是王爷叫她分发给附近村人结善缘的。
而这些,只是十亩地不到的玉米产量,比着四川人的种植方法,她们种的精细了一些,但还是没有照顾稻麦的更精细。
仅仅是这样,便已产出这么多。
此外,还有囤了两仓库的玉米杆,她这些天都拿玉米杆子喂牛羊,它们竟也爱吃的不成样。
周大娘都可以想象的到,如果按照主子的吩咐把这些种子分给附近的农人,自家能结下多少善缘!
装好车之后,周大娘找到过来拉玉米的官兵们的头儿,说道:“大人,我们提前做了些家常菜,你们都来吃点再走。”
刘原是大同知府程平亲自指派过来拉玉米种子的,据说这是上面的人交代下来的任务,也不知道是多上面的上面,程大人让他把一队平时都是抓山贼的精兵良将也给带了出来。
因此对于这个小小的庄园,刘原是半分不敢小看,客气笑道:“我们还需要回去复命,不能多留了。”
周大娘深明打点之理,闻言也不坚持留人家吃饭,却是转身到屋里拿出来一小包银子,大约有十几两,叫他们在路上买茶吃。
刘原只觉得能叫知府大人都命令小心对待的人家,果然是讲究,到底是没有推掉这些银子,怀揣着银子披着夜色离开,心里还是感慨的。
怪不得人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越是大家子越是大方讲规矩。
等到了知府衙门,竟然程大人身边的赵师爷还等着他呢。
刘原跟着去见知府大人的路上,惊讶询问道:“赵师爷,不就是一点种子吗?怎么程大人这样子,比咱们从外面运来一箱金子还郑重呢。”
赵师爷瞥他一眼:“打听那么多干什么?”
到大人的屋里,见大人这时辰还在看文书,刘原再次惊讶,知府大人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一个多月前出门一次,再回来就成为这么勤奋的大人,真是叫人不习惯。
“玉米种子都装上了?”程平合起那两张纸,几天前才从京城送来的,辰亲王对于他这边工作的指示。
要采取官商合办、小煤球厂花开民间的方式经营煤矿,同时尽量开采大型的露天煤矿,每年不定时京城会派专人来检查煤矿的安全设施,乃至对最底层煤工的待遇问题。
诸多交代让程平一开始都没有怎么看明白,心中更加惴惴。
刘原答:“装好了。”
“那你明天就亲自押送,送到盛京去。”说着程平招了招手,旁边的赵师爷把一包银子放在刘原身上,他说道:“这是你们的路费,一路上晓行夜宿,尽早送到,回来了还有赏给你们的。”
四川,保宁府,常海也目送着长长的一个车队走出行军衙门,前后都是他这段日子训练出来的精兵,护着十几车粮食走趟远路应该不成问题。
此次购买蜀地玉米种的事,也是常海一手办理的,按照中等的粳稻价格收上来的,虽然种子的品相不太好,但按照今年的玉米价格,来年还愁收不到品相更好的玉米种子?
只是常海还是无法想象到,这种被川地百姓随意种在房前午后的玉米何以能被辰儿这么重视。
送走运粮车队之后,常海没有回去休息,而是骑马去了十几里外的军营,一路走来不见半个村庄,即便战事已停大半年,这里的荒凉程度还是让人心底凄凉。
苏辰一夜好梦,第二天便精神奕奕骑着马继续赶路,一直到盛京这一路,修起来的水泥路都是相对宽阔笔直的,是以在从京城出发后第六天他们便顺利抵达盛京。
盛京是清朝龙兴之地,这里的衙门设置相当于另一套朝廷小班子,六部什么的都有,主管此地的官员便是盛京将军。
在盛京将军之下,设有盛京、锦州等五位副都统,再加上大大小小的辅佐官员,只武将将领就有二百余人。
盛京将军下辖近万八旗精兵,说是东北的土皇帝绝对不夸张。
现任盛京将军的是伊巴罕,格济勒氏,一个浑身携带着疆场杀伐气息却面容亲和的中年人,看见明黄色的帝王銮驾那一刻,伊巴罕眼中闪过喜悦之色,双手平放在身前恭恭敬敬的跪下来。
其他官员更比伊巴罕将军恭敬十分。
官员们跪在洁净的路两边迎驾,整整齐齐的似乎是按照一条线排出来,相比现代阅军时整齐的军队也不相上下。
苏辰骑马和保成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跟在他们阿玛后面,走过军容整齐的八旗士兵军林,心里的震撼程度还是很有一些的。
怪不得八旗贵族们一直为八旗军队自豪,表面看起来还真的挺唬人。
但其实上过南方战场的苏辰却知道,八旗军队的威力相比先祖努尔哈赤时期却是大打折扣的。
“奴才们叩见皇上。”
整齐的声音便在此时响起,康熙骑着马刚好走在两排官员跪迎的前方。
“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一片请安的声音整齐到没有一丝杂声,很容易让人有血液沸腾之感,苏辰就跟在他阿玛后面,也跟着头皮发麻的。
保成双手握着缰绳,脸上神情端是严肃无比,受到的震动同样不少。
虽然每天跟着皇阿玛进进出出,看见请安见礼的不少,但是有这样气势的却绝无仅有,一时间他有些理解了龙兴之地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康熙点点头,用坚定有力的声音道了“免”。
所有人几乎在同一时刻站起来,甚至带起哗啦啦的风声。
伊巴罕带着几位副都统到跟前,再次见礼,康熙伸手指了指前方,道:“先回京城。”
盛京宫城的主体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亭,还是清□□努尔哈赤命人建造的,当时大清草创,宫城就是他们权力班子运转的中心。
因此这里的建筑远没有紫禁城的精致华美,但在宏阔疏朗之上却不相上下。
大政殿真的很大,等盛京的文武官员都跟在后面进来了,这里还是有一半没有占满。
官员们再次拜见过皇上才一一退到外面,一时之间也不能离开,只怕还会有传唤。
伊巴罕留了下来,坐在旁边较小一些的配殿,回答青年帝王的问话。
康熙对这个老将的关心涉及到方方面面,吃的如何,肩上的旧伤秋冬时节复发的可频繁?等等等。
伊巴罕被问的心里热乎乎的,到后面皇上在询问到盛京的一些问题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梁九功很有眼色的在谈话期间送了冲泡的茶上来,亲手送到伊巴罕手里,伊巴罕受宠若惊的接了。
苏辰和保成便老实在他们阿玛身后站着,听着阿玛所关心的问题。
其中好些都是他这个“现代人”看来理所当然之事。
比如官员的清廉与否,比如对贫苦百姓们的关怀是否足够,比如本地的农耕、物价---
苏辰心想自己不用太操心了,因为许多问题他阿玛的眼界是早注意到了的。
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问题无法解决?
很大程度上是科技手段达不到,一旦离开了地方就是山高水远。如果有个电报什么的,中央对地方的了解也会及时一些。
他还是多从百姓中扒拉出来一些可塑造人才吧。
苏辰当然没有专业性知识,但有时候一个先行的想法,也能让正在历史中茫茫前行的人提前榻上那条正确的道路。
康熙和伊巴罕进行了一场愉快融洽的谈话,便吩咐梁九功出去传旨叫其他官员回去歇息。
之后的几天,康熙带着两个儿子去福陵、昭陵、永陵祭奠,随后从辽宁大兴府出发继续北上。
其实康熙这一次东巡的主要目的地,却是吉林的乌喇地区。
换句话说,主要目的是了解经常在黑龙江边境袭扰的罗刹人。
明朝的时候,这些罗刹人就不老实。然后是先帝时期罗刹人强占尼布楚,几十年过去了,罗刹人是一点和平相处的诚意都没有。
康熙心里并不想和罗刹人开战,但如果他们不想和平相处,真要打也有打的能力的。
出发之前康熙还召见了陈挺,不仅叫苏辰和保成一起参与讨论扩种玉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还赐了陈挺一枚盘龙玉佩,准许他必要时候便宜行事的特权。
于是在这一天,陈挺怀里揣着盘龙佩双目坚定的离开盛京到下面查看土地,康熙也再次带着削减之后还有两万人的队伍踏上行程。
离开大兴府之后,苏辰才发现这里的交通,跟出来京城之后到盛京的任何一段路都不能比。
只见脚下的路越走越荒,一开始还是水泥路,中午的时候马蹄子下面就开始粘泥了,就这还是当地官员提前用黄沙铺起来的御道。
有水的地方,也都是临时搭起来的桥,一两万人走过去基本上白费,根本别提附近百姓能在皇上走过之后因这条御道受益的可能了。
不过行程还不算特别慢,第一天走的就有九十多里,但第二天就成了八十多里,第三天七十多里,之后的几天都一直在每天七十里左右的速度徘徊。
比较好的一点就是,越走这路两边的景色越好看,七月份在这里已经是深秋时节,一些阔叶树上叶子都染成了漂亮的黄色。
即便是枯黄也觉得份外亮眼。
松树也是这里很常见的树木,大部队经过总能惊动上面正在储冬粮的小松鼠,有一个胆子比较大的,甚至跟着他们走了两里多地。
苏辰注意到这只松鼠好一会儿了,见它一直跟着,就伸出手挥了挥,示意它快点家去。
只能说师父走时给他的好运太持久强效,到现在还对小动物有亲和力。
小松鼠立在树杈上看了苏辰一会儿,窜到上面捧下来一个松塔,然后又是好一阵犹豫,才追上来跳到一个靠近苏辰的树上给他扔过来。
苏辰接住松塔,笑着和松鼠挥手道谢。
那松鼠就转头跳上更高的树杈子不见了。
保成笑道:“哥,这个小松鼠挺喜欢你的,要不咱们把它抓回去给小锦做伴吧。”
小锦现在可是毓庆宫一霸,宫里养着的其他小动物吃什么喝什么都要先给它上贡过才行。
苏辰把手里的松塔扔给他:“吃松子儿,小松鼠的家在这里,又不像是能打过小锦的样子,还是继续让它在这自然山林里继续生活吧。”
说话之间已经走出这一片松林,眼前是黄绿相间的漂亮草甸子,草甸子上有提前搭好的路,在前行的官员小心提醒:“皇上,草甸子里有很多人眼发觉不了的水泡子,奴才建议下来牵马而行。”
康熙依言,翻身下马后叫苏辰和保成:“你们两个也下来走。”
一个官员还拿着根光滑的手杖过来,递给康熙,指示道:“用这个探路。”
康熙看了看手杖,接了,只是心里想着朕还能不走你们铺好的路到别出去?
那个官员就继续解释:“御道仓促铺上,为了减少距离有好几处都经过水泡子,可能会有些地方不稳当,万岁爷务必小心。”
苏辰举手道:“阿玛,我来掺着你。保成,你在左边也掺着阿玛,三个人一起走就算掉里面也不怕。”
小心提醒的官员:“只是会踏湿鞋子罢了。”
真把万岁爷掉在水泡子里,他们整个东北的官员都会引以为耻的。
苏辰听了点头,觉得东北的官员还真是实事求是,什么都先说明白。
走着走着,后面突然传来噗通一声。
上一篇:双生崽崽又在娃综玩找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