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无限神戒

大无限神戒 第552节

  李志颖上前询问道:“本将吕布,不知先生前来,让先生久等了。”
  “忽然拜访,还请吕将军不要介意。”文士回答道,朝李志颖一拜,“我听说将军有意招揽文人……”
  对方语气真诚,能力如何不说,但是这种态度李志颖很喜欢。
  接着,双方开始聊一些治理之道。
  在治理上面,士族比寒门强的一面展露出来了。
  人的经历,决定一个人可以管理的范围。
  士族家中,人人做官,耳濡目染,岂会不懂为官之道?
  寒门弟子,也就教书育人,一日为三餐发愁。虽然勤奋好学,但是在管理上面明显不如士族,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他们就不懂的要怎么做。
  不过寒门弟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努力刻苦。
  这个叫“陈章,字祥和”的人,在与李志颖谈管理的时候,李志颖就发现他根本就没这方面的经验。不过他的胆子很大,想法很好。
  他说了不少内容,比如如何安抚世家,如何招手流民,虽然具体执行起来还有问题,但是他关于灾民的那种“以工代赈”的思路,却让李志颖非常的欢欣鼓舞。
  以工代赈!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更是李志颖非常欣赏的一个观念。他在其他世界,也喜欢这么做。
  当然李志颖自己做好事情,也开始以工代赈,不过他能想到那是因为见识多,而陈章不能,这说明他是真的有才华的一个人。
  一个寒门弟子能看到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对于有才华的人。李志颖是非常欣赏的。
  不过,李志颖并没有立马答应给他职权,而是给了他一分长远的规划,从小地方开始管理,只要他表现出的才华足够好,就可以继续往上爬。
  陈章一听李志颖的话,有些激动,立马就答应了。
  对于寒门弟子来说,做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才华算什么,那么多士族垄断着?根本就很难有寒门弟子发挥的余地。有官做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机会挑三拣四?
  李志颖招揽了一个文士,整个行走的队伍,都觉得舒服了起来。
  冀州在望,李志颖并未如同原著那样。去找什么人才。
  人才岂是那么容易找的?你只要摆出求贤若渴的姿态来,对方如果要来的话。那自然是最好,不来的话,真似小说那样每个人都给与极大的重视和礼遇,那就太傻了。
  你对一些人太礼遇了,会让其他人感觉到冷落,甚至诞生迷茫。
  真正聪明的老板,只会建立一个公平的制度,而不是靠热情来应对所有的员工,因为这不现实,也忙不过来。。
  除了少数人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以外,大多数人跟一个人征战天下,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下半辈子有个奔头,可以过自己舒爽的日子。
  若是上位者对某个人特别看重,那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一大片人很看重,一些人就会觉得没有自己的机会,做事情就会消极怠工!
  李志颖对这个是看得非常清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知道,除非是大才人物,否则上位者不能表现的太热情。
  一次不恰当的热情,会成为标准,会成为后续加入人才心中的一杆秤,你是否这么热情,关系到他们认为是否被重视的程度。
  如果不想天天在求贤若渴这种姿态上面浪费太多时间,那就不能表现的太热情。
  一个寒门弟子加入,自然引起了不少关注。
  李志颖开始让对方参与后勤维护工作,主要观察他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
  事实证明,寒门弟子在一开始的表现是比较糟糕的,对后勤完全不适应,有些死读书的样子。
  可是他们的学习能力不错,而且没有什么老油条的毛病,因为认真,做事情就很干脆、很快,这让李志颖非常的满意!
  寒门弟子有缺点,那也有优点,没有官场上面的恶习,这点非常不错。
  这种情况,让李志颖更坚定了建立一个相对公平提拔的机制出来。
  这个机制,将会更好的笼络人心,团结多数人,也有利于他在这个世界发展、提升。
  夜晚看书,与陈章交流,白天李志颖练武行军。
  李志颖在军队之中锻炼,同时视察各种情况,令很多士兵都有压力。
  不过,李志颖很少则骂人,在发现队伍里面有人困难的时候,他往往会停留下来。
  有人生病的时候,他会停下来照看下原因,还给了一些养病的内容……
  有人辛苦了,李志颖会帮对方接力一把,令他们有种惊喜的感觉。
  为将者,爱兵如子,士兵才敢拼命,会利于克敌制胜。
  李志颖这些手段并不高明,其实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能做到跟会去做有很大的差别。
  李志颖愿意去做,所以士兵自然拥戴他。
  士兵,古代的士兵,没有什么复杂的念头,也没多少想法,谁给他们饭吃,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为谁卖命!
  当然一个战无不胜的头头,也会给他们极大的信念,让他们有必胜的心态,这样在战斗的时候,胜利的可能就更大了。
  “你怎么才来?”这一天晚上,李志颖到了何后那边,她就有些埋怨道,“哀家等你可等的好辛苦,我从洛阳出来以后,一切都掌握在你手中了……”
  “这个,这两天比较忙,到了冀州,我总要快点步入正轨,所以就疏忽了。”李志颖朝何后说话道,“我请你和陛下到冀州,不是圈养人,而是要请两位出来主持局面,让天下人知道,哪怕陛下不当皇帝了,那还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
  何后一听李志颖这种话,顿时露出欣喜的表情来,接着,她就用她那丰美高挑……的,来伺候李志颖,让李老板享受人生极致乐趣。
  地位高又如何,还不是会主动伺候人?(未 完待续 ~^~)
  PS: 感谢订阅,祝您生活愉快。
  
第八百五十章 冀州
  
  李志颖给何后和刘辩挖了一个坑,他们会跳进去,而且跳进去以后,会很开心。
  当然以后在何后和刘辩身边伺候的人,只怕会有不少生出野心,想要夺权什么的,不过……李志颖不会给他们机会的!
  曹操遭遇的事情,李志颖看过原著,他都知道了,所以他完全可以不去理会。
  何后和刘辩在手中,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以后万一有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李老板可以不理会!
  李老板可以表示,他听太后的……
  至于太后,她需要解释吗?
  完全不需要,反正她听不到,也没必要去听了,她的辈分在那边,别人很难指责什么,哪怕是刘协皇帝也不能轻易指责长辈,否则就是不孝,对名望打击很大。
  李志颖将何后和刘辩带走,麻烦是有,但是好处其实更大。
  冀州州牧府,李志颖改名叫冀州镇北军府。
  本来,这么做是不符合规矩的,但是太后都没有意见,其他人也都没说了,至于朝廷?李老板压根就没去理会了,现在的朝廷,需要理会吗?需要。
  不过万事都没有绝对,有太后和前皇帝在手,就不需要了。
  在政治上面,刘辩没有过错而被迫禅让,其实是引来不少同情心的。
  李志颖也被册封镇北将军,所以改个名字不合适,但是小事情,何况何后和刘辩还在这里。
  李志颖到了冀州,就安排陈章开始熟悉各方势力了。
  原本许多官员。在这个时候纷纷表示效忠,各大世家也出来与李志颖见面。
  不过最让李志颖满意的就是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田丰。
  田丰。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北简称“冀”就源于此,冀州)人。一说渤海人。
  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虽然已过,但他仍笑不露齿。因此为乡邻所器重。
  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因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弃官归家。不久。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因为正直而不得志。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以反客为主之计智取冀州,成为冀州牧,听说田丰威名,带着贵重礼物,非常谦卑地招揽田丰,任命其为别驾,对他很是信任和器重。
  现在韩馥看到李志颖就主动退位了,胆小的韩馥根本就不敢跟精锐拼斗。李志颖接管冀州非常的顺利。
  田丰就是他挖掘出来的人才。连续几次交代给田丰的事情,他都很好的完成了,因此田丰在冀州镇北军府这里,也有不少的名望。很多人都尊重他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元皓,我想请你当这冀州别驾。你有什么看法?”李志颖与田丰聊了一阵子以后,就说话道,“另外,这冀州和并州的政务,我打算都交给你来处理。”
  田丰闻言,顿时愣了一下。
  这……也太看重了吧?
  田丰素来郁郁不得志,总期待有一天,自己遇到明主,但是没想到这镇北将军吕布,竟然会如此看重他。
  “未想大人竟然如此重视田某。”田丰有些惊讶,然后有些犹豫道:“只是田某做事情,有几分臭脾气……”
  “臭脾气到不是什么大事情,但如果是缺点,那就需要改,需要克制。”李志颖微笑着说道,“人性之中的弱点,若是被对手所熟知,很容易被他们用来陷害我等。”
  田丰愣了一下,显得非常的惊讶。
  “田丰多谢主公教诲。”田丰朝李志颖鞠躬道,“愿为主公效死命!”
  “哈哈,好,有元皓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李志颖笑着说道,“那元皓啊,如今我初来冀州,有黄巾之乱在前,天下百废待兴……今我手下缺少人才,你若是有认识的朋友,可要多多请一些来,既是帮我,也是帮你自己肩负。不然这并州、冀州的重担落在你的身上,你会忙得头不着地,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田丰听了这话,当即点头道:“主公放心,田丰正要这么做!”
  除了让田丰来做事情,李志颖又发布了招贤令。
  招贤令,要的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比如擅长种地的,比如擅长打造器具,比如擅长锻造的。
  一个人只要有能力,那么都会得到重视,得到重用!
  一个个职位下去,李志颖的管理层,快速架构起来。
  这个管理层刚刚架构起来以后,他手中的将领就不够用了。
  李志颖真正看重的将领只有两个,一个是高顺,一个是张辽。
  寻常将领暂时还发现非常优秀的,也只能靠自己慢慢培养了。
  整个冀州,形势开始好转。
  各方人马到位,让李志颖有种加快种田发展的想法,但是他忍耐住了。
  “慢慢来,一定要慢慢来。”
首节 上一节 552/8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家后山成了仙界垃圾场

下一篇:特种兵王闯都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