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145节
大家都替小甜难堪!
到了这里,观众们已经渐入佳境,开始代入小甜的视角,情绪开始被小甜影响。
小甜碰到开心的事,大家会忍不住笑起来。
小甜碰到不好的事,大家会为小甜感到难过。
眼看著阿宽和小甜的爱情要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突然转学来一个学长,这个学长是阿宽的好朋友。
更巧的是这个学长喜欢小甜,开始对小甜展开追求攻势。
看到这里,观众们都麻了。
眼看著阿宽和小甜快要成了,结果冒出一个学长。
往下看,大家发现原来学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小甜关键时刻很果决,在事态失控之前拒绝了学长的告白。
大家给小甜点一个赞!
学长已经解决了。
这下子剧情总该朝大家想像的方向发展了吧?
接下来小甜应该跟阿宽表白,然后两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吧?
事实上,接下来的剧情确实是这么上演的。
只是……小甜鼓起勇气跟阿宽告白,却发现阿宽已经跟一个学姐在一起了。
小甜笑中带泪,明明内心痛如刀绞,却要笑著祝福阿宽和学姐一定要幸福。
实在太痛了。
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心里骂李俞那个编剧了。
《那些年》最后那个片段让观众笑著笑著在电影院里哭出来。
《那些年》说的是青春中的遗憾!
《初恋这件小事》该不会要梅开二度吧?
正当大家以为故事要往悲伤的方向发展时,反转来了。
阿宽回到家里打开一个柜子,那盒融掉的巧克力他一直放著柜子里,他早就知道小甜送的。
他打开一本自制相册,里面全是小甜的照片,每一页照片的下面都记录著他当时的心情。
他之前有评价过小甜化不化妆都一样。
原来这句话并不是贬意。
在他的眼里,小甜不管化不化妆都一样可爱。
他之前看到学长和小甜约会表面不在乎。其实一转身心痛到连下楼梯的力气都没有。
诸如此类的小细节有非常多。
从一开始他就在关注小甜。
他故意拉来一个学姐婉拒小甜的表白。
是因为他和学长有约定,他们当中一个人追不到的女生,另外一个人也不许追求。
他不想因为爱情弄丢朋友。
这反转让人猝不及防!也让不少泪点低的人当场泪目。
原来小甜追求阿宽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成功。
从一开始,阿宽就注意到小甜了。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情。
大家总算明白电影的片名为什么叫《初恋这件小事》了。
电影里发生都是一件件小事,当所有小事串联起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观众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一转眼,十年时间过去了。
小甜到国外留学,最终成为一个很有名的服装设计师。
阿宽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不仅吃了很多海参,而且获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最后光荣退役。
小甜归国后上了一档节目分享感情经历。
没曾想节目组居然把阿宽这位特邀嘉宾邀请到现场。
已经是人间富贵花装扮的小甜时隔多年再见到阿宽,她无法再保持淡定,她小心翼翼的问阿宽结婚了没有。
这一次,阿宽没有跟当年一样找一个女人让小甜知难而退。
他已经决定鼓起勇气追求爱情了,他的回答是:“其实……这十年……我一直在等我爱的那个人从米国回来。”
电影到这里正式结束。
明明这个故事的结尾李俞没有放玻璃渣子,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可是不少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依旧掉眼泪。
因为这个故事实在太好,太触动人心了。
小甜和阿宽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们一个在华国,另外一个在米国。
十年间两人都没有联系,两人却很有默契的选择等对方十年。
这是什么神仙初恋!
黄小明看完之后觉得这个故事真的很棒,对他的经纪人说:“如果李导有类似阿宽的角色找我,我真的愿意不要片酬出演。不,让我倒贴钱我都演。”
经纪人:“……”
他能说黄小明要是演阿宽,这部电影叫《初恋这件小事》就不太合适了,应该改名《我为祖国挖石油》。
算了吧,不管怎么说他也是黄小明的经纪人,他不想打击黄小明。
柳阿姨压低声音对柳一非说:“李导果然有才,这个剧本写得比《那些年》好很多。”
“小甜那个角色就是对著我写的,能不好吗?”柳一非正色道。
“???”柳阿姨黑人问号脸。
啥?小甜那个角色是为李俞照著她闺女写的?
“妈,干嘛用这种眼神看我。我说的是事实。你看,小甜是不是家里最丑的姑娘?我是不是我们家最丑的姑娘?人物设定都一样。”
柳一非发现母亲用狐疑的目光看著自己,顿时不高兴了,开始认真分析。
柳阿姨轻轻点了下头。
好吧,她承认,这个小设定确实和她闺女本人很像。
不过要说小甜是照著她闺女写的依旧很牵强。
不过她女儿高兴就好,她不想点破!
柳阿姨正准备想说点什么,刚说两个字,后面的话就听不见了。
因为短暂的沉寂之后,现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认可!
一部优秀的作品,观众们从来不会吝啬给这部作品献上自己的掌声。
第171章 我一眼对李导的剧本心动
听到电影放映结束后现场响起的掌声,这部电影的导演曹清神情激动道:“李导,我们的作品成功了。”
李俞肯定道:“确实成功了,曹学长,恭喜你了,你一战成名了。
在今天之前,我对这部电影的质量就很有信心。
只是没看到观众的反馈所以不敢妄下定论。
现在我已经可以下结论了,这部电影的票房不会低于五千万。”
《初恋》如果单论质量,比《那些年》还要好一些。
李俞个人认为《初恋》的票房有可能会超过《那些年》。
曹清的眼睛里流露出兴奋的光彩:“李导,我只是完全按照你提供剧本和分镜图把电影拍出来而已,伱不是导演胜是导演。
你明明可以挂一个导演的头衔,我干的活儿和之前的执行导演是一样一样的。
一份这么大的殊荣就这么……李导……”
说到最后,曹清的眼睛都有一点泛红了。
任谁都能看出来这是李俞个人风格很浓烈的作品,整部作品的思路都是按李俞的想法来。
李俞挂名导演完全没毛病。
如果《初恋》的票房能破五千万,绝对是一份荣耀。
李俞居然不要这份荣耀,把这份荣耀送给他了,让他大受感动。
李俞拍拍曹清的肩膀,正色道:“我已经是五千万票房的导演了。一部作品破五千万意义很大,两部作品票房破五千万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份殊荣你一人独享吧,我不缺这份荣耀。
你第一次独立执导一部电影票房能破五千万,我们公司能多一个优秀的电影导演。
我们的学校也会多一个杰出的校友。”
李俞是在为公司培养人才,把曹清这个导演的知名度打开。
李俞一个人精力有限,单靠自己没办法把所有的电影作品都拍出来,他需要助手。
将来像一些拍摄难度不高,票房很不错的电影可以交给曹清来执导。
曹清是一个金牌辅助,李俞给他定好大方向,帮他制定好详细的计划,他能交出非常棒的答卷。
上一篇: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下一篇:妖魔横行,当世无敌的我下山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