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362节
“爷爷,你等的《长城:下》终于要上映了。这部打磨了一年多的超级特效大片,我都不敢想像电影会有多好看。”
“这一次,李导应该可以重新夺回国产票房第一的位置了吧?”
“只要下集能保持上集的制作水平,破记录是必须的。另外,李导的上一部分上下集的电影告诉我们,大的一般在下集。”
还没有上映,电影的热度就已经来到一个让国内无数电影人羡慕的高度。
这就是李俞目前在华语影坛的号召力。
《长城:下》的女主演有些崇拜的道:“李俞,你太强了,而且越来越强了。
论号召力,国内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导演可以跟你比了。
现在只要你的电影上映,你就是那一两个月的王者。”
李俞欣然接受了大甜甜的这一波马屁:“这就是一个没有扑街过的导演的市场号召力。”
这也是他为什么当导演不当演员的原因。
在华国娱乐圈,导演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
当演员的话,就算混成华国演员的骄傲,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华人巨星,也不会有这样的市场号召力。
大甜甜个人觉得李俞今天说的这句话多少有点狂。
不过她认为李俞有狂的资本。
李俞当导演拍戏这么多年,真的从来没有扑街过。
不管是早年的偶像剧,还是现在的商业大片,李俞的作品基本没有砸自己口碑的。
一直滚雪球滚了十年滚到今天,滚起来的雪球已经成为庞然大物。
“李俞,我听我叔叔说,好莱坞那边有巨头电影公司想请你去给他们拍电影。
不过这个事在那家公司目前还处在内部的讨论阶段,他们并没有作出决定。”
大甜甜又道。
大甜甜的叔叔早年在米国混得风生水起,在米国混的时候已经是身价数十亿的大佬,后来回国投资又赚得盆满钵满。
大甜甜的叔叔在米国那边是有能量的。
不然原时空里的大甜甜怎么能通过砸钱让奥斯卡给她专门定制一个奖呢?
虽然这个奖毫无含金量,拿到手了甚至会被大家调侃笑话。
但能用钞能力砸到奥斯卡弯腰,大甜甜的钞能力和能量可想而知。
所以大甜甜的话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那边有巨头公司想跟李俞合作不奇怪。
华国的电影市场快速扩张,最近几年有很多好莱坞大片都在华国市场赚到大钱。
远的不说,就说今年,《钢铁侠3》在内地拿下7.5亿票房,换算成米金一亿多。
《环太平洋》6.5亿,这片子在华国取得的票房超过米国本土,华国成了这部电影的最大票仓。
华国的电影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李俞作为华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只要电影够棒,国内票房少说八亿起步。
李俞前不久在坎城拿了一座金棕榈,名气在海外也拓展开了。
由李俞来执导一部中米两开花的合拍大片,只要电影质量好,华国的票房基本稳了,海外成绩再不错的话,就是一部全球大卖的超级大片。
不过李俞对与好莱坞的电影巨头合作不感兴趣。
国师都被好莱坞坑了一把,国师那版《长城》之所以那么烂,有一部分原因是剪辑权不在国师手里。
原时空的国师一直觉得自己委屈,剪辑都不让他碰,电影扑街了全骂他这个导演。
如果让他来操刀剪辑,《长城》的口碑或许真能好上一点点。
好莱坞那边的导演剪辑版在口碑方面吊打公司剪辑版不是孤例。
只能说剪辑权不在导演手里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能防止导演自嗨,坏的一面是有可能负责剪辑的后期团队水平还不如导演。
反正李俞的剪辑权是不会撒手的。
他也不相信好莱坞的电影巨头会为他一个华国导演破例。
所以这中米两开花的任务还是交给六老师吧,毕竟人家六老师都喊了那么多年了。
第438章 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在《长城:下》上映之前,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王景这个电影界著名快枪手的最新作品《澳岛风云》在上映满34天后顺利收官。
和预期中的一样,这部电影的口碑很一般,成绩却意外的不错,有差不多6亿。
这个成绩相较原时空多了得有五六千万。
这多出来的五六千万基本都是《唐探》带来的。
《唐探》这部电影让不少观众认为王景从良了,从今往后要重新做人了,再也不会拍烂片坑人了。
所以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没看电影的口碑直接买票观影,然后他们就发现他们被坑了。
王景这个烂片之王依旧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拍烂片吃烂钱的理念王景从来没有舍弃。
从这个角度看,王景也算不忘初心。
不管怎么说,《澳岛风云》这部电影的成绩挺不错,热度丝毫不差。
在《澳岛风云》的最后一场路演结束时。
有好事的记者问王景为什么会这么巧。
“请问一下王导,为什么李导的《长城:下》刚好在《澳岛风云》下映后的第三天上映呢?你们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李俞和王景认识。
《唐探》是李俞编剧王景执导的作品。
《澳岛风云》和《长城:下》都是最近电影圈里热度很高的电影。
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完全不奇怪。
王景笑了笑,回答道:“当然是故意的,李导的《长城:下》那么强,我怎么敢拿《澳岛风云》跟李导碰一起呢?”
王景的头脑非常理智,他可是一个商人。
《澳岛风云》什么档次他不会不知道。
一部吃烂钱的作品。
反观《长城:下》呢?这可是正儿八经烧了三个亿用心打造出来的商业特效大片,从一开始就是奔著国产商业片新高峰的目标去的。
两者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
两个月前,王景联系过李俞,两人约定好错开上映的时间。
一般来说,每年的11月底就进入贺岁档了。
去年《长城:上》就是在11月底上映的。
今年《长城:下》12月初上映,推迟了一个多星期,就是李俞在卖王景面子。
记者们顿时来兴趣了。
上一次《寄生虫》的第一手消息就是从王景这里传出去的。
他们这些靠稿子吃饭的人希望王景这回能跟上次一样,多透露了一些关于《长城:下》的信息,好让他们在电影上映前赚一波流量。
“不知道王导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长城:下》到底有多重磅。”
“当然可以。”
王景双手一摊,表示完全可以。
接著,他就开始吹了:“我很荣幸,《长城:下》的最终剪辑版本做出来时,李导邀请了我,让我成为首批参与内部观影的人。
电影的剧情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就不剧透了。
我给大家说说我对电影的看法吧,我认为《长城:下》完全不输《寄生虫》。
如果说《寄生虫》是国产反映现代社会问题的最佳电影。
那么《长城:下》是国产商业特效片的巅峰之作。
真的一点都不夸张,这部电影的特效水准放国内绝对是最顶级的。
就算跟好莱坞最顶级的特效大片比也不逊色。
李导在这部电影的特效一块烧的钱有亿元之多。
我的《澳岛风云》总投资才一个亿而已。
我拍一部电影花的钱还不够李导拿去做特效。”
说到最后几句,王景有些唏嘘。
同样是当导演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李俞拍电影的阵容、预算、团队都让他望尘莫及。
不过真让他去操《长城》系列那么大的盘子,他也操不了。
国内拥有调动上万群演这份能力的导演只有寥寥几个,张影谋、李俞、陈楷鸽。
小刚炮那位曾经和张影谋陈楷鸽一块并称为华国电影界三驾马车的大导演,他也没有调动上万群演拍戏的经验。
王景这个烂片之王更不用说了,他参与制作的片子多是多,不过大部分制作成本都不高。
亿元级的特效,记者们被这种震撼的字眼惊到了。
怪不得《长城:下》的后期弄了一年多,看来李俞真的在憋大招。
王景回答了所有《长城:下》的问题后,又有人问:“王导,根据我们网站的投票统计,有非常多网友希望早点看到你和李导合作的《唐探2》。
不知道你的下一部电影会不会是《唐探2》呢?能不能给我们透点风?”
上一篇: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下一篇:妖魔横行,当世无敌的我下山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