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493节
之前瞧不起人,又想让人给他们赚钱,又想让人家跪著。
现在看人家赚到钱了,想来合作,前倨而后恭,早干嘛去了?
就算李俞以后不跟华娜合作了,也不会跟慢威合作。
更何况华娜那边已经有点松口了。
不过李俞并不著急,急的人是他们。
李俞在国内这边还是挺多事情干的。
《鬼吹灯》的电影版很快要来了,他担任编剧的《十三将士归玉门》和《红海行动》快来了。
特别是《十三将士归玉门》,陈楷鸽听说李俞的《海王》要上,当时直接撤档了,选择跟李俞错开档期。
李俞的电影举办首映礼,陈楷鸽都很给面子。
礼尚往来这么简单的道理李俞是懂的,他也得给人家一些面子。
等《十三将士归玉门》上映了,他得给人家捧捧场子。
《鬼吹灯》的电影版,李俞就不捧场子了。
因为他想把曹清培养成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导演。
他不希望人们说《鬼吹灯》的电影版之所以能成功是他的功劳,和曹清的关系不大,这样的话对曹清来说太不公平了,对曹清未来的事业发展也不太好。
不过有一说一,没有李俞帮忙站台,《鬼吹灯》的电影版挺难的。
挂上李俞的名头,全国喜欢看电影,喜欢关注电影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
李俞没有参与,光靠曹清一个人,恐怕关注度要低很多。
不过这是每一个大导演的必经之路。
只有凭借自己的实力取得了成功才能让人信服。
不然就是第二个路川。
你说你是导演,你说电影是你拍的,有人信吗?
就跟一个孩子生下来皮肤是黑的一样,你说只是你酱油喝多了,所以孩子变黑了,其实孩子是亲生,隔壁老王和楼下小黑都不信。
《海王》的热度消退后不久,网络上就出现了《十三将士归玉门》准备上映的消息。
这说明电影的宣发部门开始发力了。
在差不多的时间点,李俞接到陈楷鸽的邀请:“李导,我的新片下个月一号上映,这个月二十七号在京城举行首映礼,到时候你一定要来,让我蹭蹭你这个国际大导演的热度。”
要给导演排一个热度榜,李俞在今年绝对能排国内第一,在全球热度榜上都能名列前茅。
李俞去的话,的确能给陈楷鸽带去热度。
不过要说陈楷鸽蹭李俞的热度,明显是客套话。
陈楷鸽在国内的知名度很高,《十三将士归玉门》这部电影从立项那一天开始就引来大量网友的关注。
“那天我一定到。”李俞答应下来了。
第615章
二十七号这天,李俞如约到了《十三将士归玉门》的首映礼现场。
不止李俞,圈里的很多名人都来了。
陈楷鸽的朋友圈还是很强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师也来了。
他可不是李俞叫来的,是受到陈楷鸽的邀请来的。
在陈楷鸽以前的首映礼现场可看不到国师的身影。
原因嘛,懂得都懂,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这一回,陈楷鸽破天荒邀请国师了。
他邀请国师的原因非常简单,他对《十三将士归玉门》这部片子很有信心。
他得让国师亲临现场看看,华国第一导演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实力。
没错,在陈楷鸽的心里面,他才是华国的第一导演。
只是他口头上没有说出来而已,他自己也知道,这种话说出来别人不会认可的,别人还会嘲笑他。
不过他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失去的东西一定可以亲手夺回去。
国师比较给面子,他本人大致上能够猜到陈楷鸽跟他显摆新片的心思。
不过他还是来了,因为他挺好奇陈楷鸽这次和李俞合作到底能整出一部什么样的片子。
如果这部片子真的很好的话,可以给他上点压力,让他后面拍《绿皮书》时能更加谨慎更加用心。
强大的对手才会倒逼自己进步。
对手都有没有了,没有压力了,开始摆烂了,自然拍不出好的作品。
“张导,你也来了。”李俞看到第一眼国师的第一眼时差点以为自己认错人了。
“陈导邀请我了。如果我没来的话,外界又会出现许多子虚乌有的流言。”国师回道。
“你来了一样会出现很多子虚乌有的流言,这就是名人效应。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因为你是名人,所以这件小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会被无限放大。”李俞说。
“你的《海王2》什么时候拍?我看到华娜对外界公布说《海王2》的导演必须是你,他们绝对不会更改。”国师好奇问道。
华娜会对外界公开说这种话,是因为他们和李俞闹了点小别扭的事在好莱坞那边传开了,最后扩散到网上。
一大帮DC粉都不干了,在华娜的社交帐号下面问这个事。
事情闹得挺大的,可能还有竞争对手在暗中发力,放任不管的话,对华娜是有负面影响的。
好不容易才打了一场漂亮仗,结果传出和导演闹掰了,这传出去多难听?
往小了说,DC粉不高兴。
往大了说,《海王1》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华娜母公司的股票上涨,和导演不和有可能会导致人们不看好华娜接下来的电影计划,进而让股价下跌。
所以公开声明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们在公开声明中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说他们绝对不会更换导演。
因为还得看李俞的态度,李俞不愿意拍第二部,他们没有你本事逼著李俞拍。
又不是以前的港岛娱乐圈,可以半夜到李俞家里送温暖,让李俞在钞票和米式居合之间二选一。
“《海王1》只能算合格,再拍的话,容易烂,我是不想再拍第二部了。”李俞实话实说。
“太可惜了。”国师觉得李俞有些暴殄天物。
人家拍火了一个系列都是往死里薅羊毛的。
像王景,都过去二三十年了都得继续薅羊毛炒冷饭。
《海王2》容易烂,可以降低成本,保守一点儿嘛。
只要稳健一点,成绩没有1好,应该还能赚。
李俞倒好,居然直接放弃了,真的很任性。
不过李俞的确有自信的资本,这点他得承认。
台上的陈楷鸽和黄小明等主演正在讲电影的拍摄故事和卖点。
李俞和国师在台下聊天。
一晃眼的功夫就到了最后的放映环节。
前往电影院的路上,国师还问李俞:“李导,陈导这部电影你觉得怎么样?跟我的《封神》比起来如何?”
“你看陈导那么自信,都敢请你来参加首映礼就知道怎么样了。还有,两部电影不一样,硬要比的话是关公战秦琼,分不出高低的。”李俞回道。
《封神》和《十三将士归玉门》其实都不是一个路子的,李俞认为没必要放在一起对比。
《封神》是好莱坞模式的重工业片,特效、大场面才是《封神》的优点。
《十三将士归玉门》特效场面也有,而且特效很烧钱,不过这电影的特效往真实的方向靠拢,属于以故事为主特效为辅的历史战争大片。
到了电影院,影片正式开始播放了。
故事的内容媒体和网友都扒的差不多了,毕竟电影讲的故事是史书里有的。
电影开场,东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耿恭和关宠驻守西域。
还是那句话,只要陈楷鸽不碰剧本,他就是一个靠谱好导演。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楷鸽用画面和台词跟大家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北匈奴单于派兵进攻臣服东汉的后车师国,连国王都被杀了。
有了这场胜利,北匈奴士气高涨,凭借数万大军的兵力优势包围耿恭的驻地。
那精彩的攻防拉锯战和战争大场面看的人直呼过瘾。
特别是娱乐圈第一建筑设计师陈楷鸽亲自操刀建造的城池,很是亮眼。
除了战争场面很优秀外,这部电影的文戏一点儿都不弱。
在北匈奴攻城前,李俞加了一段谈判的戏,北匈奴的使者气焰嚣张的来到黄小明饰演的耿恭面前,大放厥词道:“后车师国已亡,城破时,鸡犬不留。
我们大单于希望你们能认清时势,不然城破之日,你们的脑袋会全部垒成京观。”
黄小明饰演的耿恭非常霸气的拒绝了北匈奴使者的劝降,当场把人给砍了,说大汉的将军绝对不会向蛮夷屈服。
他们要战便战,大汉的军队不怕死,更不会放弃大汉的一寸土地。
明明是文戏,给大家的感觉却非常燃。
黄小明遇到厉害的导演,认真演戏的时候,能爆发出非常不错的演技。
他饰演的耿恭就把汉朝一汉当五胡的霸气和精气神演了出来。
如果要打分的话,李俞可以打给九分。
这九分绝对是真实的评分,并不是李俞和黄小明认识所以故意给高分。
上一篇: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下一篇:妖魔横行,当世无敌的我下山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