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508节

  “……”藤导语塞。

  对于藤导来说,这注定是一个无眠的夜。

  在舆论场上,这场风波仍然在发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先是毕导扬眉吐气了,又站出来嚷嚷了一句‘我说的没错吧,都跟你们说了,这部片子谁看谁后悔,狗看了都直摇头。’

  毕导身上发生的反转让毕导那篇影评彻底火了。

  很多人开始认真分析毕导的影评。

  影评里提到的李俞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李导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毕导会说他认可李导的犀利点评?”

  “有没有了解内幕的人,透露一下到底怎么回事?说一下李导到底干了什么?”

  媒体只好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

  《魔都堡垒》没崩盘,他们给藤导和华艺面子,没有拆台,还帮助吹两句。

  现在《魔都堡垒》在全网的口碑都崩掉了,成为人们公认的烂片。

  他们该下场吃流量了。

  很快,一个名为‘李导锐评《魔都堡垒》’的视频出现在微博里。

  视频有些模糊,一看就知道不是用专业的设备拍的。

  看了这个视频,网友们爽到头皮发麻,这才叫真正的锐评。

  特别是那一句。

  “毕导的《逐梦演艺圈》才亏几个钱,顶天了几千万。《魔都堡垒》就不一样了,起码得亏两到三亿,毕导何德何能,能让一部片子的亏损达到这种境界呢?”

  这句话又扎心又现实的预言了《魔都堡垒》的命运,也让吃瓜网友们钦佩不已。

  看《魔都堡垒》现在无比疲软的票房数据,亏两三个亿都属于偏保守的估计。

第636章 给魔都堡垒上一课

  “原来李导才是真正的预言家啊,一眼看出《魔都堡垒》要亏几个亿的悲惨命运。现在回头看,我只能说太准了。”

  “毕导的影评还是不够犀利啊,还得看李导的锐评。”

  “怪不得这个视频被压了这么多天才放出来,要是早放出来,《魔都堡垒》的票房会更差。”

  “什么票房会更差,明明是花冤枉钱的人更少好不好?要是这个视频早放出来,我会花那冤枉钱买票?有那钱吃个猪脚饭不香吗?”

  随后,那些业内人士尬吹的视频和郭范点评的视频都放出来了。

  “郭导:明明是一部烂片,但是又不能明著说是烂片,只好岔开话题说特效镜头。”

  “郭导太懂人情世故了,他的话说了和没说没什么两样。我很羡慕他的情商,毕竟说了真话得罪人,说违心话又会被嘲笑。”

  “那些所谓的业内人士真的不知道脸红怎么写吗?这么烂的片子他们能吹成国产科幻的新高峰。如果国产科幻的新高峰是这个鸟样,那国产科幻已经废掉了。”

  李俞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再一次给孔达善的《宇宙探索编辑部》打GG。

  藤导和华艺在宣传《魔都堡垒》时不停拿《头号玩家》对比。

  李俞借著《魔都堡垒》的热度宣传一下自己投资的电影很合理吧?

  “有不少人说这是华语影坛的悲哀,好不容易才打开一条门缝的科幻大门又被关上了,还被上了一把锁。

  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这么悲观,真正的好电影有的是。

  比如即将上映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并不是我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投资才吹嘘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有很多值得一说的地方,只用了一千万的制作成本,导演孔达善拍出了一部优秀的轻科幻喜剧片,和某些花了几个亿拍出一部笑话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俞的宣传很有效果,很多人都留意到《宇宙探索编辑部》这部小成本科幻片了。

  网友们在评论区里调侃。

  “要是成本一千万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真的把《魔都堡垒》摁在地上摩擦,那就太搞笑了。”

  “讲真的,能比《魔都堡垒》更差很难好吧,藤导已经打造出国产科幻片的地板极神作了。”

  “期待《宇宙探索编辑部》。”

  ……

  孔达善见李俞这么给力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俞不仅给他这个新导演大笔投资,还亲自给他的处女作宣传,真的太够意思了。

  换作别人才不会这么挺他。

  挺他一个新导演的处女作风险大。

  万一他翻车了,挺他的人会成为笑话的。

  不过这一次他的对手是《魔都堡垒》,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如果对手是《魔都堡垒》都能翻车,那干脆退圈算了,说明他根本不适合当导演。

  “欺我太甚。”藤导感觉自己被冒犯了。

  如果李俞拿一部投资几个亿的电影蹭他的热度,他觉得没有问题。

  他也蹭了《头号玩家》的热度。

  可是李俞用一部成本一千万的小成本电影蹭他的热度,导演还是一个新人,这就太小瞧人了。

  这不是指著他的鼻子骂他,对付他只用一个新兵蛋子就够了吗?

  藤导很生气,但他不敢炮轰李俞。

  因为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炮轰李俞,而是想办法拉高票房。

  投资3.6亿的电影,他不能真的让投资人亏几个亿。

  他这么坑投资人,以后哪个投资人还敢砸钱让他整大制作,他以后只能回电视圈里混了。

  事实是,他后来真的回电视圈里混了。

  藤导连忙约一些媒体录一期导演专访,向外界传达一个信息,电影真没那么烂,电影是值得一看的。

  很可惜,没有人买他的帐,评分还从开画的三点几降到二点九。

  距离毕导的《逐梦演艺圈》只有零点七分的差距。

  该说不说,在拍烂片这方面,还是毕导技高一筹。

  一出道就拍出一部华语影坛十年内都无人能超越的烂片,这也算是一种本事。

  因为只有把所有能踩的坑都踩了才能达到这种空前绝后的效果。

  一般人真的很难做到这一点。

  八天后,藤导的《魔都堡垒》宣布抢救无效身亡,排片量从三十几降至不到1,最后下映了。

  《魔都堡垒》寿终正寝的这天恰好是《宇宙探索编辑部》正式上映的这天。

  《宇宙探索编辑部》这部电影和很多小成本大卖的电影一样,因为太穷了,早期的宣传跟不上,导致前期的票房不太好,口碑却很好。

  通过观众们口口相传,最后院线给更高的排片量,更多路人观众慕名而来,票房才迎来快速上涨的一段时间。

  有李俞的背书,有李俞帮忙宣传,还有《魔都堡垒》这个重量级的对手帮忙衬托,《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热度太高了。

  上映第一天,《宇宙探索编辑部》就收获了一千四百万的票房成绩。

  要知道,上一世这部电影拿到这个成绩得一周时间。

  虽说这个成绩跟很多大片比起来不值一提,国内首日两亿三亿的电影都有。

  但是考虑到《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投资成本很低,院线给的排片量也很低,一天能拿到一千四百万已经很成功了。

  更成功的是这部电影的口碑,开画八点几分,给《魔都堡垒》好好上了一课。

  “节奏非常稳,伪纪录片风格,荒诞但有逻辑。观看这部电影对哲学和宇宙的期待深深吸引住我,让我看到结尾。”

  “同样都是导演,有人能用一千万拍出一部优质的小成本科幻片,有人能用几个亿拍个笑话。那个拍笑话的导演赶紧站出来挨打。”

  “有缺点,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如果那几个亿的投资给孔达善,我相信他能拍出更棒的《宇宙探索编辑部》”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给出较为不错的评价。

  一周时间,电影票房突破六千万,电影不仅回本了,还赚钱了。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成功让藤导的《魔都堡垒》变得更加可笑,同时也告诉人们,不是华国科幻片不行,只是藤导个人拍的科幻片不行。

  从这点看《宇宙探索编辑部》出现在这个时间点是很有意义的。

第637章 大家都是为了利益

  最有意思的是,毕导那家伙又跳出来发表影评了。

  他说看了《宇宙探索编辑部》,觉得碾压《魔都堡垒》几十倍。

  还是那句话,毕导老老实实写影评,不要想著当导演拍电影,那么他的水平是值得信赖的。

  毕导对《宇宙探索编辑部》的评价总体来说客观。

  在华流这边,李俞、大甜甜、孔达善已经开香槟庆祝了。

  在华艺那边,上到两位王总下到藤导一个都高兴不起来。

  两位王总也搞不懂,为什么他们老能撞见藤导和毕导这种奇葩呢?

  评分三以下,真的,让他们去拍,他们都拍不出这么差的电影。

  他们都怀疑这两个人是不是竞争对手安插到他们公司的卧底。

  两人太相似了,毕导在加入华艺前,是北影、京大两座名校公认的天才。

  藤导在加入华艺前,拍过不少不错的电视剧,还拍过小成本大卖的《失恋三十三天》,是电视导演转型电影导演的成功典范。

  结果一加入华艺就拉了,两位王总真的很想问他们一句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宇宙探索编辑部》这笔投资对李俞来说已经赚了。

  虽说跟他投资的其它项目相比《宇宙探索编辑部》赚的不多,但很有意义。

首节 上一节 508/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下一篇:妖魔横行,当世无敌的我下山救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