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550节
他靠古装剧起家,这些年的作品质量也在线。
《陆贞传奇》洗白陆贞的原型和禽兽高家王朝是个大笑话。
但忽略朝代,只看演员表现,还是过得去的。
之后他在电视领域的作品发挥也算稳定,演了不少不错的作品。
对了,听说他刚出道的时候挺倒霉,被一个爱好特殊的大佬给盯上了。
最后冒著受伤的风险跳车跑路才躲过菊花残满地伤的结局。
据说这件事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冲击。
跳车跑路后,他躲了两个月,谁都联系不上他,这也导致他错过了《宫》里的一个重要角色。
不然的话,他可能红的会更早一些。
后来合约到期了,他果断跑路到余证旗下。
余证的口碑很不好,但有些时候挺有意思。
再好的人他也有可能对某一个人存在偏见。
再坏的人也有可能对某一个人不错。
陈潇投奔余证的决定是正确的,余证口碑稀烂,但对陈潇来说确实是贵人。
余证对陈潇不错,一来就给他安排了很多剧,不一定是男主,但曝光度是上去了。
后来陈潇也是在余证那里走红,迎来了事业上升期。
陈潇还有一个令人难蚌的点,他娶了陈燕息。
可能他以为他娶的是沈佳宜吧,都没有了解过女方在台省那边的黑料。
人家的私人生活李俞也不想过多评价。
他只知道陈潇为人低调,有些演技,可以把顾千帆演好,这就够了。
上一世,顾千帆也是陈潇演的,演得就挺好。
有正确的答案可以抄,李俞当然优先抄正确的答案。
陈潇不是华流公司的人,也没什么所谓。
现在华流公司已经不签艺人了,是一家非常纯粹的影业公司。
以前华流公司签约的那批艺人合约到期后基本都成立个人工作室了。
有些人的工作室挂靠在华流公司下面,华流公司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华流公司有作品的话,也会优先考虑他们,不过优先级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签约一堆艺人不见得是好事,管理起来很麻烦。
公司的资源不优先向他们倾斜的话,他们又会不高兴。
但是在很多时候,在公司外面其实有更优的人选。
……
李俞在国内待了一段时间,安排《花木兰》和《梦华录》的具体事宜。
等华娜的通知到了,李俞就乘坐飞机飞往米国了。
《芭比》要开始上映了。
在北美和欧洲,《芭比》的宣传早就开始了,很多人都知道这部电影要上映了。
在国内,这电影的宣传力度不大。
因为李俞和华娜那边说了,这部电影的主战场在国外,目标人群是五十岁以下的白人女性。
在华国是没有多少市场的,芭比娃娃火的年代,国内还很穷,买得起芭比娃娃的家庭不多。
那个时候国内的女娃都是玩跳绳、捉迷藏。
在国外就不同了,特别是北美和欧洲,基本上白人女性小时候人手一套。
《芭比》这部电影对她们来说有代入感,属于她们的童年回忆。
李俞和华娜的人碰面后,先寒暄了一番,对方开始试探李俞:“《芭比》之后,应该轮到《海王2》了吧?《海王》的影迷们催的厉害,每天我们都能收到无数条关于《海王2》的催拍留言。李先生你知道的,我们是一家非常在意观众意见的公司。”
李俞对对方的话嗤之以鼻。
他们要是在乎个观众的意见,DC的粉丝就不会说他们是DC电影最大的敌人了。
他们真正在意的是钱,看到《海王》全球大卖,想用《海王2》再捞一笔。
李俞自然能够看出对方的心思,他敷衍的回道:“看看《芭比》的上映后的市场表现再说吧。”
他现在不需要再遮遮掩掩了,他就是不想拍《海王2》,谁爱拍谁拍。
如果《芭比》真的扑街了,他会兑现承诺拍《海王2》。
如果《芭比》赚了,谁来都不好使,他说不拍就不拍。
到时候手握两部在好莱坞取得成功的作品,他凭借着这份履历,可以让好莱坞的任何一家巨头影业奉他为座上宾。
华娜不留他,自有留他处,有底气说话就可以这么硬气。
对方同样看出了李俞敷衍的态度,但他们拿李俞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总不能给李俞上一套米式居合,逼著李俞给他们拍《海王2》吧?
如果李俞是一个米国本土的小导演,或许他们可以找人吓唬李俞一下。
李俞可是全球知名的大导演,影响力太大了,不能那么干,容易出全球大新闻。
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芭比》正式上映后市场遇冷,然后小亏千八百万,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逼李俞拍《海王2》了。
希望自家电影小亏的公司恐怕也就他们一家了。
但是,《芭比》这部电影真的会如他们所愿小亏一把吧?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697章 亮瞎所有人的票房
李俞在米国这边待了好几天,然后他参加了《芭比》在洛杉矶举行的全球首映礼。
身为电影的导演,他要是缺席了就不像话了。
首映礼肯定是少不了走红毯的。
《芭比》女主演玛格特罗碧左手挽著李俞,右手挽著肯的扮演者瑞恩高思林。
玛格特和瑞恩的装扮很有意思。
玛格特穿著一身黑色的齐胸束腰裙,裙子上还闪著布灵布灵的光点,她这一身装扮是在cosplay全靠经典芭比娃娃装束。
男主演瑞恩则是穿著一身粉红色的休闲西服。
李俞这位导演也不例外,穿著一身蓝色的休闲西服,里面是一件白色的衬衫。
李俞走了这么多次红毯,这是他穿得最少女心的一次。
都是为了电影的宣传服务,《芭比》这部电影的风格走的本身就是夸张不写实的路线。
电影的整体色调很夸张,演员的表演、对白、肢体动作也很夸张,这也形成了电影非常独特的表达风格。
在美术方面,会刻意营造一种虚假的塑料味。
所以李俞和主演们出席首映礼的装扮必须夸张一些,才更贴合电影的整体风格。
当李俞带著玛格特和瑞恩现身在红毯上时,来自华国、华国港岛、华国台省、欧洲、米国本土的记者纷纷举起长枪短炮对著李俞三人按下快门。
如果是初次经历这种场面的人,一定会被那密集的快门声和闪光灯闪瞎眼。
走红毯肯定是少不了采访的。
有一个长著华国面孔的记者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李俞:“李导,请问你以后的事业重心是放在好莱坞这边还是放在国内?”
听这家伙蹩脚的普通话就知道是港岛那些没节操的狗仔。
在国内,大甜甜柳一非这些圈内好友问李俞这个问题,李俞肯定会说近期他的事业重心可能会放在好莱坞。
但面对这些没节奏的狗仔时,是一定不可以这样回答的。
他们这些人最擅长的就是胡编乱造和断章取义。
如果李俞那么说了,他敢保证,明天国内就会有报导说他以前在国内说的话都是假的。
在国内喊著抗击好莱坞的口号,到了好莱坞就原形毕露,来了好莱坞就不想回去了,再也看不上华语片了。
很有可能给他上一个吴白鸽第二的称号。
“好莱坞和国内我会尽量做到两者兼顾,尽量做到五十比五十的比重。
我来好莱坞拍电影,有跟这边的团队取经学习的心。
好莱坞被誉为电影世界的王国,这里代表著世界电影的最高水平。
我们华国作为后起之秀,在没有超越好莱坞之前,都有向好莱坞学习取经的必要。
当然,作为一名华国导演,我对华语电影的未来非常有信心。
只要我们能永远保持一颗学徒的心,未来的华语电影一定不会比好莱坞逊色。”
李俞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两边都夸。
他的《芭比》指望米国为代表的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这两个地区是这部电影的大票仓。
冲着大票仓的面子,他就得说一点好听的话。
要是因为发言问题翻车了,引起米国观众的反感,是得不偿失的事。
客观来说,好莱坞的制作水平确实是全球顶尖的,李俞没有尬吹或者舔人家。
人家牛的地方还是要承认的。
承认不足,然后学习对方的长处,最后师夷长技以制夷击败对手不丢人。
明明不如人家,还固步自封,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这才丢人。
“李先生,你认为《芭比》能跟《海王》一样大获成功吗?”提问的是一个外国记者。
“《芭比》一定会超越《海王》的。”李俞的话一出,惊倒一大片人。
李俞就这么有自信?
上一篇: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下一篇:妖魔横行,当世无敌的我下山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