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第140节
不像原来那么酸辣了,变得刚刚好,带上了一丝丝甜味,中和了酸辣,吃起来清脆爽口。
“我其实是不小心倒了糖水进去,但意外发现很好吃。”秀兰笑着说,她也没想到会这样,纯属瞎猫碰到死耗子。
“太好吃,以后也这样做。”林恒夸赞,他就说怎么老婆突然开窍了呢。
吃完午饭,林恒躺在床上上打盹睡了半小时,吃的饱饱的睡一觉真是太美妙了。
睡好了,林恒伸了个懒腰坐起来。
走出睡房,晓霞在后院屋檐下逗猫。
风吹风铃叮叮作响,那小金猫慵懒的躺在地上,晓霞摸着它的肚子,小猫也不反抗,一脸享受的样子。
感知到林恒出来,它立马翻身,一双异色瞳孔警惕的看着林恒。似乎是因为晓霞在身边,它没有发出嘶吼。
“爸爸,摸猫猫!”看到林恒,晓霞笑呵呵的喊他一起摸猫。
“晓霞,你给它取个名字吧。”林恒笑着说道。
“名字?”晓霞歪着脑袋,不太明白。
她还太小了,给猫取名字是在为难她。
林恒想了想说:“那你就叫它金宝吧,这个名字挺适合它。”
金和它的红色毛发比较符合,金宝还有进宝的谐音,寓意招财进宝。
“金宝!”晓霞眨了眨眼睛,伸手摸了摸猫猫。
“喵呜!”小金猫叫了一声,似乎是在回应晓霞。
只是这只秦岭金猫不怎么会喵喵叫,声音很粗狂,有点吓人。
但晓霞似乎已经习惯了。
看了看女儿,林恒转身去了堂屋,秀兰在编草帽,她不习惯午睡,中午一睡觉晚上就睡不着了。
林恒是老年人生活过多了,经常习惯性午睡一下。
“女儿是不是还在逗猫?”看到他,秀兰问道。
“是的,还在逗猫呢。”林恒笑着说,他准备有时间了带小金猫和雄霸去城里打一打宠物疫苗。
这个年代城市里已经有给猫狗用的疫苗了。
打了后免得它们生病,不小心把人弄伤也不用担惊受怕。
或者等过年带家人都去打一个狂犬疫苗也行,狂犬病还是很恐怖的,农村野狗挺多。
一边聊天,林恒一边把之前梁木匠用剩下的砂纸找出来,给他在山上做的木碗进行研磨抛光。
泡桐树不怕水不开裂,打磨好了,这木碗木盆可以做到一套传三代,人走它还在。
手动打磨这东西很费功夫,但是没有电动工具就只能自己慢慢来。
不知不觉就已经三点多了,秀兰草帽编完去摘了一些蔬菜。漂亮的人吃,丑的坏的就丢给了猪獾崽子吃。
雄霸蹭着秀兰也要到了一个黄瓜,林恒以为它会吃两口吐掉,没想到这家伙咵咵咵全吃下去了,吃完了又要了一个。
四点多,林恒终于把五个木盆打磨好了,没了之前的木毛光滑多了。
将木盆洗干净放下,林恒看了看扣起来的林麝和野猪崽子。
两个胆子都很小,看到人来就缩到一边去,不过丢的东西明显也都吃了。
“咚咚咚!!”
正准备和老婆商量做烤乳猪呢,院子大门被敲响了。
“谁啊。”
林恒走过来打开大门,门外站着两个人提着大袋子,看起来都是五十多岁了,但他不认识。
“听说你这里收桑黄,价格比镇上贵一毛?”
其中一个高瘦一些的男人说。
“是的叔,我这里收桑黄三毛钱一斤。”林恒微笑着把大门打开了。
“那好,我们两个卖两袋子桑黄,加起来大概一百多斤。”
两人提着桑黄一边往院子里走,一边说。
他们这些桑黄屯了很久了,结果突然掉价,本来不想卖。但听说还要掉价,害怕越来越不值钱,就拿到林恒这里了。
“多少都收。”林恒笑着说
转身进屋把称拿出来称桑黄,一个五十三斤,一个五十二斤。
过了称,他就将桑黄倒出来放地上检查了一下。
果不其然,里面掺杂了不少其他树黄,还有一些是湿的。
林恒将其一一挑了出来,杂树黄加起来有十斤。
还有十斤的桑黄不是干的。
“这可不行啊,咋们还是明白算清楚了。”林恒看着两人。
“我们没注意,不好意思。”两人装无辜。
林恒不会当慈善家,按照不同的价格,最后一共给了27.5毛钱。
那两人也没说啥,拿着钱就走了,能三毛钱卖掉已经不错了。
林恒看着一屋子的桑黄很开心,他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斤桑黄了,等价钱涨起来卖掉至少赚四五千。
最近来卖桑黄的越多越好啊,这已经八月初了,距离涨价已经非常近了。
现在每多收一些,就是多赚一些。
第114章 展望未来,对红枫山的规划
将卖桑黄的两人送走,林恒回屋拿出了纸和笔,开始写挖鱼塘虾塘的布置和规划。
不管是鱼塘还是虾塘,都不是简单的挖个坑就行了,挖多深,怎么防漏水,入水口出水口的设计,修不修建过水池等等问题都要考虑到。
因为红枫山的二十亩地全都准备挖成鱼塘,他还得考虑这两个鱼塘和剩下鱼塘的位置关系,间隔距离等等。
林恒可不是只想随便挖个鱼塘养养鱼就行了,他准备建造的是现代化鱼塘,后期有钱了还要修通上山的公路,加入增氧机,水质检测系统等等。
只有现在想好了,打好基础,未来才不用推倒重来。
为了完成自己心中超级庄园的蓝图,林恒先找了一张A3大小的白纸,拿着铅笔出了门。
“你去干嘛?”秀兰询问道。
“我去画图,趁着晓霞没注意,一会儿就回来。”
林恒拿着一本书出去了。
他来到了红枫山脚下,然后径直过河,上山,汗流浃背的爬了四十分钟,才来到一个足够高的位置,能看清红枫山的全貌。
从高处看,红枫山下半部分还是相当平缓的,坡度不大,等到了顶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坡度一下就从十几度变为了三四十度。
林恒预估着每一块的大小,等比例的画到图纸上。
画好标注好之后,又看着整座山的这一面,做出来一个大概的规划。
整个红枫山最下面二十亩是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
中间大概有八十亩的地方是低矮的灌木、荆棘、藤蔓、茅草丛。
最上面一百二十亩是好大的森林,以红枫、松树最多,其次是栗子树、黄杨、黄栌、槐树等一些其他树种。
经过一番思考,林恒的初步规划是这样的,最上面的一百二十亩大森林不动,后期在上面建造一座高山别墅,这一座森林修整一下,弄成一座公园。
中间那八十亩长满荆棘、灌木、藤蔓的地方开发出来,和下方的二十亩一样修建成一百亩的塘子养鱼养虾。
旁边的山溪也要重新布置,修建成四级土石坝,每一个水坝都不大,十米高,蓄养个五六米的水,两边山体开凿一些,一个水坝有一亩多两亩就可以了。
水塘三分之二养虾,剩下三分之一养鱼。
养虾先养青虾,后期可以养小龙虾啥的,鱼的话前期以草鱼鲤鱼为主,留一部分做研究和繁殖鱼种用。
四级水库这边,水深水冷则用来养秦岭细鳞鲑。
三年之内他要把这一超级庄园改造完成,到时候不算水库里的细鳞鲑,单单鱼塘和虾塘每年就能给他带来二十万的年净利润。
这里还是按照最低的产量算的,管理好了的话,每年三十万轻轻松松。
并且这只是单单养殖的收入,没算上他这个时期可能还会种植铁皮石斛等其他中药材,或者是经济作物。
也没有算上他可能带领村子其他人搞养殖的收入,或者投资砖厂,饲料厂等其他产业的收入。
林恒估计按照自己的规划,五年后年入百万是很轻松的。
八十年代的年入百万绝对算是大老板了,有了足够的原始资本,依靠着重生带来的先知优势,闭着眼睛投资未来也能成为百亿身价的富豪,努力一些千亿资产都不是梦。
毕竟未来四十年国内乃至国际上的风云变幻他都知晓的一清二楚,只用自己的钱投资成为百亿乃至千亿富豪都不是梦,如果融资的话那将更加恐怖。
不过林恒对这些欲望都不是很大,没兴趣玩什么金融杠杆之类的。
他小富即安,更多的是想陪伴家人,让后辈从此也出生在罗马,拥有为梦想试错的成本就够了。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就算能弄来那么多钱也驾驭不了。
自己重生了没错,记忆力还变好了,但智商没变,和那些站在世界顶部搅动风云的天才们差太多了。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重生了就无敌了,活了六十岁的他经历过太多,有些差距就是重生也弥补不了。
这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人和人差距很多时候真的比人和狗的差距还大。
这辈子只要能折腾出一片自己的产业,让家人和子孙不为生存而烦恼他就满足了。
林恒今年的目标是至少开出十亩的虾塘,来年养虾,一步一个脚印的将生活变好。
先让家人吃饱穿暖,再说那些更遥远的事情。
画好了图,确定了未来公路的位置,大概的建筑布局后,林恒就将地图收了起来。
夕阳已经染红了天空,太阳即将落下。
“真漂亮!”
林恒深呼了口气,看着天空笑道。
上一篇: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华娱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