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164节

  这个镜头在电视剧播出之后,也在后世的短视频平台上成为名场面。

  《梵高之死》这部小说正是以《遇见梵高》为故事基础,但同时林朝阳又对故事进行了一些修改。

  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神秘博士这样无所不能的人物,小说的主人公变成了一个热爱绘画的青年,但因为天赋所限,画作并不受人认可的颓废青年。

  亚伦最崇拜的画家就是梵高,时常会把自己幻想成怀才不遇的梵高,因而逐渐变得愤世嫉俗。

  一次画展上,他遇到了一群极端环保主义者纵火焚画,为了救画亚伦不顾一切的冲进了火场,却意外穿越到十九世纪的欧洲。

  穿越后的故事情节林朝阳并没有做过多的改变,只是去掉了电视剧中的科幻元素,电视剧中的怪兽在小说中只是梵高的心魔,梵高在亚伦的帮助下最后战胜了自己的心魔。

  亚伦本以为他改变了梵高的悲剧,但到最后他发现这只是一场他在昏迷之中的一场梦。

  他只是在救画时被烧伤,呛入了毒烟,陷入了昏迷。

  醒来后的亚伦怅然若失,梦中亚伦一直在对梵高说他在未来将会成为举世无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备受世人推崇,可当时的梵高始终不肯相信,亚伦懊悔于没有让梵高亲眼见证他自己的辉煌成就。

  亚伦出院后来到当初被纵火的美术馆,却惊奇的发现眼前的场面好像似曾相识。

  一样的美术馆,一样的展览,一样的观众,一样的他。

  看着一幅幅梵高的代表作仍完好无损的挂在那里,亚伦环顾四周,泪流满面。

  在这一刻,时空交错,仿佛梵高亲临,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作品是如何受到世人的推崇和热爱。

  小说最后,纵火的暴徒们如彩排好一般再次闯入美术馆,馆内迅速燃起熊熊烈火。

  亚伦面对着火焰,再次舍身一跃。

  《梵高之死》的故事以《遇见梵高》为蓝本,同时又借鉴了《达芬奇密码》的叙事风格和结构,剧情既是一场时空之旅,同时也是一次时空循环。

  小说融入了意识流、科幻、悬疑等诸多元素,放在现如今的中国文坛,这样的写法已经不能用新奇来形容,而是完全打破了当代作家们的脑洞。

  林朝阳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梵高之死》的风格。

  “还是等小说发表了你自己看吧。”他最后说道。

  陶玉墨听到他这话,有些不高兴,以为他在卖关子。

  午饭吃完,陶玉墨被姐姐支使着去刷碗。

  这个时候祝昌盛突然来到,一进门便激动的对林朝阳说道:“朝阳,《梵高之死》确定发表,就在一月这一期,一期发完,现在已经付印了。”

  祝昌盛是专程来告诉林朝阳这个好消息的,毕竟当初是他信誓旦旦的跟林朝阳拍胸脯,说这部小说一定能在《当代》以高规格待遇发表的。

  现在,他也算是信守了承诺。

  “你们编辑部的效率够高的!”林朝阳高兴的说道。

  祝昌盛灌了一口陶玉书递来的茶水,“你都不知道你这部小说在我们编辑部引起了多大的震撼!”

  (本章完)

第178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

  元旦刚过,工作日的早晨,位于朝内大街166号的人文社大院门口人来人往。

  李曙光将自行车停到车棚里面,跟同事们挨个打着招呼进了楼。

  他把公文包放下,用抹布擦了擦桌子,又去打了壶热水准备沏点茶,同事们陆续到来,有人伸着杯子跟他要水,李曙光一一给大家倒上。

  “老李这服务,真是到位。”同事们玩笑道。

  李曙光面上笑呵呵的跟大家闲聊了几句。

  每天工作的前奏结束,他便坐了下来准备进入工作状态,他从办公桌右侧堆的一堆书稿当中抽出那份昨天还没审完的稿子。

  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正打算继续看,却听见有人在叫他。

  “老李!”

  李曙光一开头,只见社里发行部的陈志和满脸笑容的站在门口。

  “老陈啊,什么事这么高兴?”

  “当然是好事。”陈志和走进办公室,坐在李曙光对面,拿起他还没来及收起来的茶叶罐。

  “什么好事?”

  陈志和笑而不语,李曙光会意的起身给他沏了杯茶,“这回能说了吧?”

  陈志和得意的轻啜一口茶,不想却被烫了一下,哆嗦着嘴放下了茶杯。

  “你这也太烫了。”

  “刚打的热水,能不烫吗?说正事,什么好消息?”李曙光追问道。

  “《赖子的夏天》卖的不错。”

  “就这?我看你是来混茶叶的吧?”李曙光听完有些不满。

  《赖子的夏天》当初在《当代》发表,一举帮助《当代》打破50万份销量,这几期销量虽然有所回落,但销量仍稳定在35万份以上。

  这个数字跟《赖子的夏天》发表之前的13万份比起来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句不夸张的话,《赖子的夏天》可以说是一举将《当代》从准名刊带到了名刊的水准之上。

  这就是好作品的魔力!

  《赖子的夏天》能将刊发它的杂志带到如此高度,小说出版卖得火爆,又有什么稀奇的?

  “诶,什么叫混茶叶?我这么说可是有依据的!”

  “有什么依据?”

  “燕京发行所那边让我们准备加印。”

  听到这话,李曙光终于重视了起来,凝神问道:“他们要订多少?”

  “还在统计呢,估计过两天能通知。怎么样?我这不是信口胡诌的吧?”

  李曙光笑起来,“还是老陈你消息灵通。”

  陈志和口中的发行所是新华书店的发行部门,正好是与人文社发行部对接的。

  一部书的印量,尤其是首印量不是出版社领导拍着脑门决定的,必须是有一定依据的。

  这個依据一般是出版社先向新华书店的各地发行所邮寄征订单,等待各地的书店填写完征订单后汇总征订量,这个征订量便是出版社印刷图书最重要的依据。

  《赖子的夏天》出版前,人文社耗费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征订,得到的结果是喜人的,全国各地书店的征订量汇总到一起,足足有9万6千余册。

  人文社是国家级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数百种,但能达到这个征订量的,屈指可数。

  《赖子的夏天》首印10万册,燕京是首都,图书销量一向稳居全国首位,10万册中的十分之一图书都摆在了燕京市内大大小小的书店之中。

  眼下距离小说上市发售刚刚一周,这一万册即便是没售罄,估计也卖的差不多了,要不然发行所那边怎么可能沟通加印的事。

  陈志和问:“我听说你手上在审林朝阳的另一部小说?”

  “对。《父母爱情》,他用另一个笔名写的。”

  “那出版用哪个笔名?”

  “这个……没细聊过,应该还是用发表时的笔名吧。”

  “欸,不行不行。得用‘许灵均’这个笔名,他这个笔名有号召力。

  都出了好几本小说了,本本卖得好。他用那个笔名,有几个读者知道这是他的小说啊?

  平白损失了一大批潜在读者,影响销量。”

  李曙光说道:“这事啊,你得跟卫老太太商量。”

  “我一个发行的,跟她说图书出版的事,那不是找挨骂吗?你去说。”

  李曙光这才明白,笑问道:“敢情你是为这事来的?”

  陈志和笑而不语。

  “行,那回头我跟她说一声,这事还得跟作者沟通。”

  陈志和走后,李曙光来到卫君怡办公室,跟她说了一下陈志和的提议。

  卫君怡只说了一句“以作者的意见为主”,她这么说事情就简单了,李曙光只需要找林朝阳这个作者确认一下就可以了。

  正打算离开,李曙光的目光突然注意到了卫君怡办公桌右上角摞着的书稿,最上面那份书稿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就是朝阳新写的那部小说吧?”

  “嗯。”

  卫君怡的眼神落在那份稿件上,满是欣赏。

  “前两天《当代》那边闹的沸沸扬扬,就是因为这部小说吧?”

  卫君怡抬起头,静静的看着他,那眼神在说: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李曙光立刻会意,“稿子您要是审完了,借我看看呗?”

  “还得还给《当代》那边呢。”

  “我去还,您先借我看看,回头我给他们送过去。”

  “那你记着早点还给人家。”

  “您放心吧。”

  李曙光拿着稿子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卫君怡办公室。

  等他回了当代文学编辑室,有同事看见他手上的稿子,问道:“老李,又有新稿子啊?”

  “没有,借过来的。”

  “借的?”

  李曙光的话引来了同事们的好奇。

  当代文学编辑室是人文社工作量最大的编辑室之一,平日里审稿都忙不过来,李曙光竟然还有心去借稿子来?

  有人凑到他身边,好奇是什么稿子还能让李曙光主动去借过来看。

  “《梵高之死》?”

  “呦!这是林朝阳那部小说吧?”

  “应该是它吧。昨天《当代》的柳荫还在聊这部小说呢,夸的天花乱坠。”

  祝昌盛一周多之前从林朝阳那里取了《梵高之死》的稿子,先是趁着夜色送到了覃朝阳家里。

首节 上一节 164/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制作全息精灵游戏,全球玩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