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172节

  林朝阳一来,第一个话题自然落到了《梵高之死》上。

  洪子成拿出了几页稿纸,这是他给《梵高之死》写的评论文章,打算投给文学评论杂志。

  文章标题叫《<梵高之死>:艺术与历史的对话》,里面这样写道:

  《梵高之死》的魅力源自作家对艺术作品的深刻解读和对梵高的重新解构与演绎。

  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激发了读者对艺术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也向世人展示了梵高这位伟大画家的生前遭遇。

  不仅带给了读者关于艺术与信仰的深度思考,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价值与思想内涵。

  洪子成的评论充满了对《梵高之死》的溢美之词,他当着大家的面拿出来,让林朝阳这个小说作者都有些不好意思。

  “子成兄,夸的太过了。”林朝阳谦虚道。

  “不夸的好一点,我这文章怎么发表?怎么赚稿费啊?”洪子成玩笑道。

  众人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三九严寒,冬日的寒风凛冽,火车缓缓行驶在铁轨上,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在空旷的田野中回响,在漆黑一片的夜里格外的震耳。

  广袤的黑暗中,只有车头前方的一盏车灯亮着,仿佛一把火炬。

  查海升安静的坐在硬卧车厢外的座位上,他看着车窗外的夜色,只能隐约辨认出几颗孤零零的灰树。

  他是傍晚上的火车,这会儿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虽然不知道火车所处的具体位置,但想来应该是在河北境内。

  从他迈出家乡的那一天,便把安徽和燕京之间的地图刻进了脑子里。

  刚才在火车上闲着无聊,他又翻起了《梵高之死》。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阅读这部小说了,但心中的感动却比之前来的更加强烈。

  他感同身受于亚伦对艺术的虔诚信仰,也感同身受于梵高的怀才不遇。

  这种感动在他心中不断的荡起涟漪,让他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一直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他本以为这种欲望会在见到许灵均这个小说作者后得到满足,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旷野里黑暗的景象仿佛无穷无尽,除了与它伴生的寂寞,再没有别的东西了。

  脑子里喷薄的欲望让他难以克制,他终于找来了纸和笔,在上面重重的写下: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

  没有月亮

  面包甚至都不够

  朋友更少

  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

  瘦哥哥梵高,梵高啊!

  火车在铁轨上的颤颤巍巍的行驶,让查海升的字迹也扭捏起来,可他心中炙热的情感终究是有了倾注的地方。

  “瘦哥哥”是查海升自己给梵高起的称呼,因为《梵高之死》里面写梵高的身材瘦弱颀长,他将对梵高短暂而痛苦一生的哀叹全部写进了诗里。

  当他停下笔,去审视纸上的文字时,难以相信这竟然是他刚才所写下的诗。

  查海升在学校里写过论文、写过观后感、写过学习心得,但并没有写过诗,那个天纵奇才般的诗人是一年之后才开始诗歌写作的。

  不过现在的他虽然没写过诗,但看过不少,仔细的品鉴了一番刚才都有感而发,他发觉自己竟然写得不错。

  这个发现让查海升心里高兴不已,他没有想到自己似乎在写诗这方面还有些天分。

  他将这张稿纸小心翼翼的撕下折好,本想揣进怀里,又拿了出来再看了一遍。

  名字还没写,应该有个名字才行。

  他思忖片刻,又在最上头写了一个名字——

  《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

  这首诗是看完《梵高之死》后的有感而发,查海升想到的就是白天见过的林朝阳。

  应该把这首诗寄给他看看。

  (本章完)

第186章 自己淋过雨,别人也休想撑伞

  时间一晃已经来到了一月下旬,按照农历来算,已经是腊月二十了,转眼《梵高之死》在《当代》发表已有半个多月时间。

  作为从季刊改版为双月刊的第一期刊物,1981年开年这一期《当代》受到了编辑部所有人以及人文社领导层的重视。

  刊物改版,每期即便是同样的销量,那带给人文社的码洋也是多了一半的。

  这天上午,社里的编前会刚刚开完,卫君怡叫住了覃朝阳。

  “纸的事解决了没有?”

  “已经解决好了,昨天印刷厂那边已经开印了。”覃朝阳说。

  卫君怡颔首道:“那就好。”

  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印刷用纸的产量有限一直是困扰我国出版行业的一大难题。

  赶上这几年国内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印刷用纸每年的增量都要跨一个大台阶,很多出版社经常会面临纸张短缺的问题。

  人文社虽贵为国家级出版社,一样免不了遇到这样的问题。

  81年第一期《当代》自上市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追捧,销量再次创下了新高。

  仅仅十二天的功夫,首印的35万份杂志便一销而空。

  这样恐怖的速度完全出乎了《当代》编辑部的预料,之前林朝阳的《赖子的夏天》发表,将《当代》的销量一举从13万份抬高到53万份,编辑部的人觉得已经很夸张了。

  可是现在,新一期《当代》在上市仅仅十二天,35万份就售罄,这是个什么概念?

  之前最高的销量是三个月卖了53万份,现在十二天卖了35万份,按照这個速度,这一期《当代》的销量岂不是奔着百万份去了?

  这样剧烈的销量变化让《当代》全体编辑都陷入了巨大的幸福之中,但却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

  因为印刷纸张的供应紧张,所以不管是图书还是刊物都是有印刷用纸定额的,超过了定额就得打申请。

  按照编辑部的预估,改版后第一期《当代》的销量恐怕要放一个大卫星,用纸需求大增,覃朝阳立刻便将这个问题反应到了社里。

  本来《当代》自从创刊以来销量一直稳中有升,用纸增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突然之间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在原有已经很大的用量上又要翻上一倍,这对人文社来说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经过两天的协调,社里总算是给《当代》腾出了一部分印刷用纸。

  保证了《当代》这一期的印刷量,就等于保证了销量,保证了人文社的效益。

  一期多卖50万份,再加上后续的影响,《当代》在81年的销量少说也能增加个一百万份,《当代》也有望能与《人民文学》《收获》这两份顶尖文学刊物看齐了。

  要知道这两份刊物可是早在五十年代便创刊了,一个是顶着“人民”二字的国家级文学杂志,一个是有文坛泰斗坐镇。

  相比之下,创刊仅有一年多时间的《当代》尽管背靠人文社,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能够取得这样的势头,殊为不易。

  “林朝阳这位作家,你们《当代》要保持好关系,勤加联系。他现在可是红得发紫,外面一堆杂志都想跟他约稿呢。”卫君怡对覃朝阳叮嘱道。

  《当代》两次大的销量跃迁,都是因为刊登了林朝阳的作品,可以说林朝阳对于《当代》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用卫君怡提醒,《当代》也早已将林朝阳提到了最优先度合作等级上。

  “这是当然,他现在可是我们《当代》的大功臣。”覃朝阳笑呵呵的说道。

  开完会,从前楼回到后楼,刚到编辑部门口,覃朝阳便听到办公室内传来阵阵嬉笑之声。

  他走了进去,轻松的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覃朝阳虽然是主编,但平日里从来没什么架子,见他进来,编辑部众人面色如常。

  柳荫面带着笑容回答道:“没什么,就是刚才看了几分读者来信,都是夸《梵高之死》的。”

  “读者们都怎么说的?”覃朝阳好奇的问道。

  “还能怎么说?使劲夸呗,可以说是好评如潮!”

  一旁的祝昌盛说道:“柳荫,你这就夸张了,怎么说话越来越向老荣看齐了呢?”

  他一句话挖苦了两个人,惹来荣世辉和柳荫的反唇相讥,大家都是老同志,平时说说笑笑,毫无顾忌。

  “我哪夸张了?就说刚才那封江西师范学生的来信,人家怎么说的?”

  “看《梵高之死》之前他对梵高毫无了解,但在看完小说之后,他被小说中梵高的才华和人格深深打动,理解了他那种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和苦闷。

  也真正明白了所谓艺术,绝不是自命清高、目空一切的放浪形骸,而是必须在最深的孤独中绽放。

  听听,现在的大学生,思想多深刻啊!”

  覃朝阳听着她的复述,眼中露出笑意,“理解的确实很到位,有这样的读者对于我们杂志来说是幸事,你们想着给人家回信。”

  他一提起这件事,编辑部负责拆读读者来信的小姚抱怨道:“主编,最近读者来信实在太多了,别说是回信了,我每天收信、拆信都要浪费不少时间。”

  现在这个年代读者给报刊杂志写信的热情是后世难以想象的,人文社是国家级出版社,《当代》虽然才创刊一年多,可在文学界的名声已然雀起,平日里的读者来信数量自然不会少。

  小姚每周二、周五两天一上班,就得先到门卫传达室那里扛着一麻袋读者来信,搬到后楼二楼的《当代》编辑部。

  一封小小的信封并不沉,可一麻袋信封袋份量就不轻了,有四五十斤之重。

  多亏了这个时候的女同志不娇贵,脑子里又根种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观念,小姚这一扛就是一年多。

  今年以来,伴随着《当代》的销量暴增,读者来信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

  原本她是一周扛两麻袋的来信,《赖子的夏天》发表之后的两个月里,她几乎每天都要扛麻袋。

  那两个月麻袋扛得小姚精神都有些恍惚了,有时候她甚至忍不住怀疑,自己来人文社到底是来当编辑的,还是来当扛包工的?

  好在经过了那两个月的高峰期,到了下半年之后《当代》的读者来信明显下降了不少,但还是比以前多了不少,一周三到四包的来信量,她还是分两回扛上楼,勉强可以接受。

  可谁知好景不长,这个1月份,林朝阳的《梵高之死》再次发表在《当代》上。

  短短几天之后,传达室的读者来信数量便回弹到了上半年《赖子的夏天》发表之后的程度,并且在之后的几天里又一路飙升。

  小姚现在每天骑着自行车上班,最怕的就是翟大爷打开窗户探出头喊出的那一句:“小姚,来取信!”

  从一周两次,一次一包到一天一次,一次两包,只需要刊发一部《梵高之死》。

首节 上一节 172/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制作全息精灵游戏,全球玩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