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197节

  年轻人?年轻人都想看目家的事,谁想看给大家伙谋福利?”林二春冷哼看说道要退休的老同志总是格外狂躁,这种情况后世更加普遍,见此情况,林朝阳也不理他了,让他自己生闷气去吧。

  翌日上午,林朝阳去火车站送老两口离开,林二春拉看他。

  “你现在赚得多、名气大,别的也不用我操心了,就是生孩子这事,得上点心。”

  知道知道,这不正努力嘛。”

  光说努力,也没个动静。”

  亲爹的吐槽异常刺耳。

  距离两家父母催牛,满打满算还没到两个月,“这才多长时间啊,明年这个时候我肯定让你抱上孙子。”

  得到林朝阳的承诺,林二春还是不太放心,“回头等到家了,我让人给你弄点鹿茸。”

  林朝阳:…………·“到点儿了,赶紧上车吧!”

  送走了林二春夫妻俩,距离开学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2月下旬的第二天,刘昕武跑来图书馆给林朝阳带来了两个好消息。

  一个是林朝阳的新小说已经确定将会在发表在下一期《十月》上,新小说全文24万3千字,《十月》给他的稿酬标准是千字14块,发表稿费也就是3402块,稿费单已经汇出来了。

  另一个消息是燕京出版社打算在四月上旬推出《棋圣》单行本。

  你们出版社编审、校对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吧?“林朝阳问。

  当然不是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去年我们社的生产用纸是1300吨,今年我们出版社的生产用纸比去年增加了80吨,可一季度到现在已经用了320吨按照这个情况,到一季度结束少说也得480吨,下个季度各个编辑部门肯定要压缩选题。

  我们《十月》受社里的重视,是被列在“必须出的选题里的,你的《棋圣》也是社里的重点选题。

  定在四月上旬出版,生产用纸充裕,后面即便是加印时出现用纸不足的情况,也可以优先供应。”

  说完他们社里的情况,刘听武又说道:“你那部《梵高之死》不得了,把我们社领导给镇住了,说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棋圣》这部小说的印量,对你寄予厚望啊!”

  一月中旬,人文社出版了林朝阳的《梵高之死》,首印二十万册发往全国各地,不到半个月便销售一空。

  到如今不到一个半月时间,人文社两次加印,《梵高之死》的印量已经达到了50万册,按照各地书店的反馈,印量基本等同于销量。

  这也让《梵高之死》成为了1982年国内图书市场跑出来的第一匹黑马。

  林朝阳的作品历来受欢迎,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一个半月50万册的销量还是镇任了不少出版社。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梵高之死》销量破百万册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一年之内两百方册也是轻轻松松。

  大家犹记得前两年《高山下的花坏》单行本上市时一年狂销三百方珊的恐怖成绩,如今《梵高之死》上市一个半月,严然是文一个《高山》。

  这让国内的众多出版社如何不震惊呢?

  其他的出版社只能当个负责震惊的路人,可燕京出版社可是拿到了林朝阳《棋圣》的出版枚的看到《梵高之死》的灭爆销量,出版社领导们自然对《棋圣》寄予厚望。

  刘昕武离开后的第二天,《十月》的汇款单就到了,对比以前的长篇小说发表稿费,他现在的稿费止在一步步上涨,这让林朝阳心情大好。

  开学前两大,《中国青年》的祝伟找到了林朝阳自从去年被祝伟邀请成为《中国青年》“五四青年文学奖”征文的评委,林朝阳隔三差五就要翻一翻《中国青年》杂志。

  他们这个征文活动持续一年,到今年的六月份才会进入最后的评选阶段,也是林朝阳他们这些评委派上用场的时候。

  祝伟这次来找林朝阳,是他们编辑部想要在桂林办个创作班,邀请大半年以来杂志上发现的一些潜力作家参与,邀请林朝阳算是给评委的一个福利。

  八十年代,杂志社、出版社办笔会与创作班正在逐渐形成习惯,他们也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和拉拢了一拨拨的作家。

  《中国青年》这次办创作班特意找到了卫生部的关系,给创作班安排到了桂林的南溪山医院招待所,那里是部队医院,紧挨看南溪山公园,绿树成荫,坏境优美创作班我就不去了,马上就要开学了,而且我手上还有份剧本要写。”

  林朝阳婉拒了祝伟的邀请,《高山》的剧本谢靳催得急,回沪上半个多月,已经给他打来了两通电话。

  一方面是沟通《高山》剧本的一些细节问题,一方面也会跟他聊剧组的筹备情况,给他上上压力。

  被林朝阳拒绝后,祝伟略显遗憾的离开了。

  又过了两大,沉寂了一个寒假的燕大再次热闹了起来,林朝阳正上班的时候,张曼玲跑到了图书馆,说要请林朝阳吃饭去年她让林朝阳帮著看看小说,林朝阳十分给力的将她的两部小说全都推荐给了《燕京文学》。

  刚刚过去的2月,她的中篇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已经在《燕京文学》成功发表,并且取得了不小的反响,让张曼玲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名字受到了文坛的瞩目。

  这个月,她的另一部中篇《云》也将在《燕京文学》发表对于张曼玲来说,走上文坛这件事对她来说原本是遥不可及的,她当初来向林朝阳求助,也不过是抱著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

  她怎么也没想到,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她就完成了从无名小卒到崭露头角的身份转换,这样的结果让张曼玲在内心对林朝阳充满了感激!

  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朝阳你的帮忙,我的作品不可能这么顺利发表。”

  夸林朝阳的同时顶使夸了一下自己,这很符合张曼玲那有点自恋的性格!

  “《燕京文学》的第二笔稿费我已经收到了,两笔稿费我赚了七八百块钱,一定要请你吃顿大餐。”

  张曼玲今年大四,还没参加工作,七八百块钱对她来说是个很大的数字。

  她之前就说过要请林朝阳吃饭,当时被林朝阳以作品发表后再请不迟拒绝了,现在作品发表了,张曼玲义如此盛情,林朝阳也不好拒绝,不过跟一个在校的女大学生吃饭,林朝阳还是要考虑影响的“在外面吃饭不实惠。我跟你们班刘振云挺熟的,你再多叫上两个人,到我家来我做菜给你们吃张曼玲性情豪迈,不拘小节,压根没想到林朝阳考虑的问题,她说道:“也好,那我叫几个人,不过先说好,菜我来买。”

  “行。”

  到了周末,燕大78级中文系文学专业的儿个学生出现在华侨公寓院门口,等1门口保卫通报之后,他们才进了院。

  刘振云来过这里好几次,对这里并不陌生,他一旁的戴瑾华好奇的到处看来看去又对张曼玲说:“曼玲,等以后你赚多了稿费也买个这样的房子吧,这里面修的可真不错。”

  这里是华侨公寓,除了中南的海,就这片儿屋价贵了,比百万庄哪儿还贵,我我得写多少部小说才行?”张曼玲说道。

  戴瑾华纠正道:“不对,现在团结湖那边的公寓楼可比这儿贵。”

  团结湖那看起来可比这差了不少。”

  “倒也是。”

  几人说著话来到楼上,林朝阳热情的招呼几人,看著几人手上拎著的东西,他笑著说道:“真没少买东西。”

  说好了我请客,可不能太寒酸了。”张曼玲说。林朝阳同戴瑾华握了握手,三人里就戴瑾华不认识陶玉书,所以他将戴瑾华介绍给陶玉书。

  这是振云和曼玲的同班同学,也是中文系的才女戴瑾华。”

  再见林朝阳,戴瑾华的脸上露出儿分拘谨她刚入学那年初生牛续不怕虎,正赶上《小鞋子》发表,在图书馆当著林朝阳这个作者的面大发议论。

  如今大四了,人也谦虚低调了不少,说起当年的事她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陶玉书听完这件事忍不住笑了出来,“没关系。读者又不是作者,感受的东西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说笑了几句,林朝阳张罗看准备做菜,几人主动来帮看打下手。

  正做饭的功夫,家里又来了客人,原来是前些天半夜出没在林朝阳家的李拓和张承治。

  “你们俩怎么有空来了?“林朝阳问。

  李拓说道:“承治刚收到《黑骏马》的稿费,说要来请你吃饭。”

  那你们来的不巧,已经有人请上了。”

  刘振云以前来林朝阳家,早就跟李拓和张承治认识,林朝阳把他们俩和张曼玲、戴瑾华介绍认识了一下。

  听说张曼玲就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作者,李拓的眼晴亮了起来,“没想到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作者竟然是位漂亮的女大学生。”李拓凑上前去跟张曼玲聊了起来。

  这是振云和曼玲的同班同学,也是中文系的才女戴瑾华。”

  再见林朝阳,戴瑾华的脸上露出几分拘谨。

  她刚入学那年初生牛续不怕虎,正赶上《小鞋子》发表,在图书馆当著林朝阳这个作者的面大发议论。

  如今大四了,人也谦虚低调了不少,说起当年的事她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陶玉书听完这件事忍不住笑了出来,“没关系。读者又不是作者,感受的东西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说笑了几句,林朝阳张罗看准备做菜,几人主动来帮看打下手。

  正做饭的功夫,家里又来了客人,原来是前些天半夜出没在林朝阳家的李拓和张承治。

  “你们俩怎么有空来了?“林朝阳问。

  李拓说道:“承治刚收到《黑骏马》的稿费,说要来请你吃饭。”

  那你门来的不巧,已经有人请上了。”

  刘振云以前来林朝阳家,早就跟李拓和张承治认识,林朝阳把他们俩和张曼玲、戴瑾华介绍认识了一下。

  听说张曼玲就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作者,李拓的眼晴亮了起来。

  没想到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作者竟然是位漂亮的女大学生。”李拓凑上前去跟张曼玲聊了起来。

第267章 新作《禁闭岛》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讲的是在嗡中“我”因家庭原因受到冲击,来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小村寨里插队,住在大爹家里。

  在这样一个近乎原始的村落里,大爹和奶奶的热情照顾、碧郎善意的玩笑,使“我”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

  但“我”不甘心一辈子待在这里,认识了邻村男知青任佳,与之相恋。这时,大爹家的大哥从山中烧窖回家,英勇强壮、刚健的大哥也爱上了“我”。

  一番苦恋,任佳为了抢救洪水中的老人和孩子牺牲,大哥也参军,而“我”回到了故单纯以故事来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有些俗气的,简略概括一下就是一个城市女知青的浪漫爱情幻想。

  不过张曼玲的文风细腻、哀巍、优伤,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那个特定时期令人难忘的生活。

  小说的字里行间渗透著对那一片土地和人民深沉的挚爱,读起来还是很感人的,这也是这部小说在发表之后能够迅速引起反响的原因】李拓之所以对张曼玲感兴趣,是因为妻子张暖心看完她的这部小说后觉得很适合改编成电影。

  他没想到今天来林朝阳家会碰到张曼玲这个小说作者,在听完张曼玲讲述《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发表的前因后果后,他更是直呼:“这都是缘分啊!”

  吃完饭后,李拓对张曼玲发出了邀请,“你哪天有时间?我叫上我爱人,咱们约个时间,聊聊改编的事。”

  “随时,我随时有空。”

  小说才刚发表,竟然就有改编成电影的机会,张曼玲顾不上矜持,迫不及待的应了下来。

  那就明大,明天去我们家,我让暖心给你做点菜,咱们详聊。”

  “好。”

  一顿饭下来,请客的事李拓和张承治提都没提,不光蹭了顿饭,还给张暖心搞了个有可能改编的作品。

  “你这顿饭不白吃啊!“林朝阳意味深长的对李拓说道。

  今天曼玲买了菜,等下回,我让承治多买点菜,鸡鸭鱼肉管够。”

  张承治抬起头,嘴里还叼了个鸡爪,“嗯?”

  “看什么看?不是你说今天要请客吗?今天没请成,你下回不得补上?”

  张承治想想觉得李拓说的也有点道理,可总感觉哪里不对。

  吃完饭后,李拓和张承治先离开了。

  张曼玲回想著刚才跟李拓的对话,感觉恍恍惚惚,不太真实,她的小说这就要改编成电影了?才发表了刚一个月而已啊朝阳,真是谢谢你了!”张曼玲突然郑重的对林朝阳说道!

  “恰逢其会而已,这有什么好谢的。”林朝阳笑了笑,并不居功。

首节 上一节 197/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