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07节
我们在班里还排过您的《天下第一楼》,您的话剧写的那么好,怎么不多写几部?”
仗看父亲在旁边,宋丹丹的胆子很大,关心起林朝阳的创作来。
林朝阳笑容和煦,并不掩饰的说道:“搞话剧不赚钱,只能玩票写一写。”
宋丹丹听到这话,表情严肃,“艺术的事怎么能用钱来衡量呢?”
丹丹!”宋凡喝了一声,对林朝阳露出歉意的笑容,“这孩子从小被宠坏了。”
林朝阳不在意的笑了笑,“没事。丹丹说的很对,艺术不能用钱来衡量,不过艺术家也得靠钱来吃饭,吃饱了才能考虑艺术的事。”
宋丹丹听了他这话神情间还有些不服气,还想反驳两句,却见文协的两个小年轻脸色慌张的跑了过来。
李拓见状立马问道:“出什么事了?”
“学员把后台给围了,要见朝阳同志。”
我当什么事呢.你们这么大惊小怪干什么?”
“人太多了,都挤到一块儿了,我怕出事。”
听小年轻这么说,宋凡和李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跑到后台入口去看了一眼,只见那里人头攒动.拥挤异常,看过去感觉有大半的学员都挤过来了。好在大家还算守规矩,有人拦著也没人硬闯。
只是有人不听的晒看要见林朝阳,有人手里还挥舞看书,想来是要签名的。
不能这么挤看,得赶紧疏散一下。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得出大问题。”李拓说宋凡看著这样的场面额头有些冒汗,他是今天在场职务最高的,出了事他第一个跑不了,“赶紧多叫两个人来维持一下秩序,疏散一下这些学员。”
两人说话间,林朝阳过来有了一眼,波澜不惊的说道:“我去台工说两句,维持一下秩序。”
“好好!“宋凡连忙道。
林朝阳快步回到主席台上,拿起话筒呼喊了几句,听到他的声音,原本挤在后台口的学员们果然都被吸引了过来。
“大家不要著急,先回到座位上坐好,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慢慢交流。”
躁动的学员们在林朝阳的安抚下安静了下来,这帮人刚才之所以都挤到了后台口,是因为最开始有一些学员掌看林朝阳的书想找他要签名!
还有一些人是想跟林朝阳问些创作上的问题,剩下的则都是跟看凑热闹的!
林朝阳让李拓组织人把需要签名的学员的书都收上来,他先在主席台上回答大家的问题,等问答结束之后再去签名,签完名再将书返给学员们。
如此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算是将学员们都打发走。
看看学员们依次领走了签名书,李拓长吁了一口气,精神终于放松了下来,站在他一旁的宋凡也跟看松了口气,问道:“前两回场面也这么火爆吗?”
“没有。“李拓拿起茶缸灌了一大口已经凉掉的茶水,“前两回王蒙和覃朝阳来,学员们提问很踊跃,但情绪可没有今天这样亢奋,这都是朝阳的号召力啊!”
宋凡听看微微颔首,他刚刚一直在旁观看,目然是看得出来这些文学青年对于林朝阳的追捧和崇仔细一想便能理解,王蒙和覃朝阳都属于老派作家,地位很高、名气很大,作品也有不少读者但在青年读者群体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很有限。
林朝阳就不同了,他年纪虽轻,但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掀起过巨大的讨论,对于青年读者的影响自然是巨大的.拥登众多也属合理。
学员们都走了,李拓也有心思跟林朝阳开起了玩笑,你总待在学校里,读者们见你一面不容易,才会这么热情,以后得多参加社会活动才行。”
宋凡也笑著说道:“是啊,朝阳的号召力确实大,可以多参加参加我们文艺界的活动。”
有时间一定。“林朝阳笑吟吟的说道”
在几人说话的时候,宋丹丹一直胶看大眼晴看看林朝阳厂她今天本来是想看看“许灵均”的,没想到见到了本人之后美好的想像有些幻灭,不过她自认为也不是肤浅的人,相比外貌她更注重内在!
可她没想到林朝阳竟然会说出“搞话剧不赚钱”这样的话来,这句话结结实实的打破了宋丹丹心中对于偶像的滤镜,只觉得这人满身铜臭味,俗不可耐在她愣神间,林朝阳已经跟大家打了个招呼离开了文化宫,宋丹丹也跟著父亲出了文化宫。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宋丹丹在父亲身旁说道。
听看女儿的话,宋凡不禁皱起眉头,“你说林朝阳?”
“是啊。以前不认识他,还有些幻想,今天一聊,才发现太俗气了。”
“俗气?就因为人家说了一句搞话剧不赚钱”?”宋凡问。
对啊,张嘴闭嘴都是钱。”
宋凡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女儿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说好听点是不识人间疾苦,说不好听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你啊,就是太年轻。凡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者,多有言过其实人家说的是实在话、真心话,这才是君子之风。
况且你只注意到他说不赚钱,人家没写话剧吗?
你在人艺,也该知道,《天下第一楼》当初可是他写给燕师大的学生们的。
你们人艺的编剧写剧本好岁还有稿费,人家写剧本是真正的义务劳动。
这样的人,到了你嘴里怎么就成了俗人?”
宋凡的语气并不严厉,但却透著一股威严,让宋丹丹心中不由得有些发虚可她还是反驳道:“是他自己说钱太少的,可见是看重钱多过艺术。”
金钱和艺术是自相矛盾的两件事吗?艺术与爱不爱钱没关系,与你有没有钱也没关你不要看有些艺术家贫穷时才思泉涌、发达时江郎才尽就认为这是金钱妨碍了艺术创作,这样的想法太狭隘了。
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绝大多数艺术的诞生是由于物质条件的优越,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除去生存以外那些形而上的追求。
视金钱如粪土是清高,但绝不是艺术的审判标准。
人家只说了一句话,你就联想了这么多。
这到底是对方的问题,还是你早已给对方缺省了立场,这种立场不符合你的预期,他就是错误的、罪大恶极的。
艺术首先难道不是劳动吗?既然付出劳动,那想要获取报酬有什么不妥?想通过多赚钱,过上美好生活又有什么不妥?
难道艺术家就必须安贫乐道,甚至是清贫至死吗?
你到人艺去学习、演戏,以后是不是也不要拿工资了?或者哪怕拿工资,也要拿的比别人少,这才能显出你的清高、你的艺术?”
宋凡一本正经、有理有据的驳斥了女儿的说法,并非是要与她论个长短,而是怕女儿购共书活购网扫止常土使了宋凡一本正经、有理有据的驳斥了女儿的说法,并非是要与她论个长短,而是怕女儿的艺术道路刚起步就走偏了。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要学艺,先学做人。朝阳同志我没有深接触,但从你李拓叔叔口中听说,他人品非凡。
我们这个行当,德高望重者众,但德艺双馨者少之又少。他这样的人,才是你学习的榜样。”
被父亲教训了一通,宋丹丹本来心情不快】直到最后父亲神色缓和下来,与她轻声细语的说起来,她心中才信服几分,爸,可人品再好,要是才气不够也不行啊!”
“世上不乏有才者,若是单纯以欣赏而论,有才无德也无不可。
可若是彼此亲近,首重人品,才华反倒要放在一边。
你以后啊,要是能给我找个像他这样德才兼备的女婿,我就算是烧了高香了!”
宋凡最后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去年女儿高考没考上,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早恋谈了个男朋友。
闻言,宋丹丹面露娇羞,嗔怪父亲的调侃,“爸~”
“你都这么大了,我也不想总说你。但你得有点大人的样子,学习、工作上都得成熟起来”
“知道了。”
第278章 些许风霜罢了
从文化宫回家,半路上下起了雨,林朝阳顶看雨回家,到家衣服全湿了。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下起雨了?“林朝阳脱看衣服抱怨道。
“谷雨了!该种地了!”
林二春同志望看窗外的春雨,分外惆怅,好似江南多情的少女!
林朝阳跟正做饭的张桂芹悄悄说道:“不行让他回老家吧?我看快魔证了!”
不用管他!矫情,马上抱孙子了,还不知足。”张桂芹没好气的说道“什么孙子!”林朝阳纠正道。
张桂芹立刻意识到自己又失言了,往东厢看了看,“玉书这几天能吃能睡,我看肯定是个小子。”
“停停停。”林朝阳打断了这老太太抱孙子的热切心情,去到东厢,便看到陶玉书半卧在床上睡看了,手边还落了一份稿子。
林朝阳走过去将稿子捡起来,惊动了浅睡的陶玉书厂她睡醒后眼神迷离,问林朝阳:“我又睡著了?”
“下雨了,正好睡觉。”
闻言,她起身朝窗外望了望,脸上现出懊恼之色道:“自从有了这个小家伙,能吃就算了,怎么觉也变得这么多了?”
能吃能睡说明身体好、营养好,你看你现在,浑身散发看母性光辉。”
陶玉书眼神娇媚的白了他一眼,“你就说我胖了呗?”
“不是胖,是珠圆玉润,你没发现你现在的皮肤特别好吗?白皙细腻得如同上好的羊脂白玉。
脸颊丰润恰似晨曦微露时分天边最温柔的云霞,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不可言喻的风华,尽显女性之婉约与高贵。”
林朝阳情话张口就来,哄的陶玉书眉眼生花夫妻俩正说话间,林朝阳听到院里有动静,出门一看,是杜峰提著诸多礼物登门。
姐夫,我听说我姐怀孕了,恭喜啊!”
寒喧两句,杜峰先跟林二春老两口问了个好,又来东厢跟林朝阳、陶玉书说话。
怎么下雨天跑过来了?“林朝阳问。
“!忙啊,也就今天有时间。”
杜峰说话间意气风发,举手投足之间比以往多了些气势,如果要用三个字来概括的话,大概就是“暴发户”。
陶玉书看不得他这个张狂的样子,“你低调点!”
低调低调,一直挺低调的。”杜峰笑看说。
林朝阳问起他最近的情况,杜峰难免喜形于色,简单的说了一下。
他从去年9月份开始往返于燕京与广东之间,前几趟倒腾的都是蛤镜,后来他发现始镜这东西顾客的购买频率太低了,很多人有了一副之后就不再买第二副。
于是就把蛤镜换成了喇叭裤和花衬衫,服装这东西肯定比蛤镜的实用性强,虽说现在也被归到奇装异服里面去,但至少也能穿出去。
姐夫,你那时候跟我说的太对了。做生意一买一卖,进货这方面我已经掌握了渠道之前进的货少,找两个朋友随便散一散就行。
现在不成了,不说能卖出去多少,光是跟打投办斗智斗勇就费尽了心思。”
杜峰聊了一会儿,又诉起了苦,只是林朝阳瞧著他的神色不像是要诉苦,反倒是缺个捧眼的。
“那你打算怎么办?”
林朝阳这话果然搔到了杜峰的痒处,他眉宇间藏看儿分自得之色,“我在秀水摆了两个摊儿,一个卖衣服,一个卖工艺品。”
秀水街,原来叫臭水街。早年那里是条河,说是河,实际是一条排水沟,大约是清代开挖的,也没名字。
后来由于缺乏治理,居民又常往沟里扔垃圾,所以河道淤塞,每到雨季排水不及,泛著臭气的河水溢出、导致两侧民房被淹,故此俗称臭水河,秀水街的名字雅化之后的名字。
六十年代经过治理,那里的环境比建国前好多了。因为挨著外交公寓和使馆区,早些年这里便有些投机倒把的小商贩。
78年改革开放之后,那些小商贩胆子大了,坐地摆起了摊,专门做外国人的生意甚至还流传出了一句话:“要想发的快,一卖假货、二坑老外。”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