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213节

  “刘晓庆和唐国强来找你干嘛?”

  别看刘晓庆和唐国强还要为争取角色而头疼,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导演,单纯以知名度和实力而论,两人几乎够资格担任国内如今绝大多数电影的男女主角,在老百姓的眼中,他们更是让人仰望的电影明星。

  今天两人突然跑到燕大来找林朝阳,同事们自然倍感好奇。

  说点电影方面的事。”林朝阳轻描淡写的说道同事们忍不住多问了林朝阳几句,大家都知道林朝阳除了写小说,还写剧本。小说这事值得大家敬仰、推崇,但大家还是更关心电影和电影明星的事。

  林朝阳正应付著同事们的问题,陶玉墨突然出现在了图书馆。

  姐夫,我听说唐国强和刘晓庆他们来了?“陶玉墨一脸激动的问,“走了。”

  陶玉墨闻言满脸失望,然后又问起两人来到燕大的原因,林朝阳只能把刚才应付同事们的话文说了一遍。

  姐夫,你下回有机会给我要个唐国强的签名海报呗。”你不是喜欢朱时茂吗?“林朝阳问他”

  陶玉墨脸上露出博爱的笑容,“不冲突,不冲突!”

  下班时间,燕京市文化局大院内响起阵阵清脆的车铃声,能在这座大院里上班的都算是燕京城里的体面人。

  工作轻松、受人尊重、收入还不低,大家说说笑笑的骑著自行车出了院,来到宽的长安街上,汇入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潮之中。

  往常停在文联大楼前的红色摩托车不见了,陶玉书最近一直都是步行著出院,这个时候林朝阳都会骑著自行车等在院门口。

  今天陶玉书也像之前一样,跟几个同事说说笑笑的走出文联大楼,然后一路往院门口走去。

  等到院门口,同事们都跨上了自行车,章德宁往门口两旁扫了扫厂“朝阳今天可来晚了。”

  陶玉书说道:“没,以后就不用他接我了。”

  “那你坐公交车回去?”

  “不用,走著回去就行。搬家了,离得近。”

  陶玉书说著话就要往路口走,过到马路对面的大六部口街。

  章德宁几人闻言好奇,骑著自行车,却不蹬脚瞪子,一路跟著陶玉书走到大六部口街的街口。

  “你们不回家?“陶玉书问几人。

  章德宁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问道:“现在住这了?什么时候搬的家?”

  陶玉书本来是打算周末再请同事们到家里认认门的,见大家都这么好奇,她便说道:“要不,到家里坐坐?”

  众人忙不迭的点头。

  就这样,众人好像押著陶玉书赶赴刑场一般,来到了小六部口胡同,由四合院东南角的院门进入了院子。

  三进四合院,又是东西跨院,占地面积广大,众人光是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便忍不住惊吸。

  “玉书,这院子有多大?”

  “大概两干平。”

  众人不由得咋古,编辑部的同事们住的都是单位分的家属房,家里普遍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10平米,陶玉书一家人竟然任看两十平的院子,众人一下子便感到了世界的参差章德宁问道:“这四合院你们什么时候买的?以前怎么没听你们说过?”

  就前一阵儿。朝阳说我怀孕了,上下班不方便,说买个离我们单位近的房子。”

  陶玉书叙述的语气很平淡,可大家听在耳中却怎么都觉得她是在炫罐,就因为怀孕了,就在单位附近买房子,而且还是这么大的四合院?

  日社会资本家都没有你们家这么任性啊:参观完院子,陶玉书留众人在家里吃饭,这帮人也不客气,满口答应下来,大家倒不是就为了蹭这顿饭,而实实在在是对陶玉书天妻俩买的这套四合院充满了好奇,忍不住想多走走看看。

  燕京城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多了去了,各种亲王府、贝勒府,大家在燕京多年也没少心,但那些院子遥不可及,跟大家没天系,陶玉书家的这套四合院,在众人接触到的熟人的居住条件里,算是顶配的了。

  等看吃饭的时候,编辑部儿个同事站在二进院里那两棵法国梧桐下,这两棵树算是院子里最吸晴的存在,几乎人人来了都会过来摸摸看看。

  法国梧桐在燕京本就少见,这两棵树又是栽植于五十多年前,到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依旧枝繁叶茂,这本身就是极为难得的事。

  配合上二进院的西洋建筑风格,让看惯了传统燕京四合院的众人不觉眼前一亮,刘恒,你也写小说,什么时候也能挣上这么一大处院子啊!”

  刘恒是编辑部里的年轻人,平时不仅要十苦活、累活,还得承受儿个老同志的调侃,刘恒笑看说道:“这您就有点难为人了。我一年也写不了两篇小说,还都是短篇,想头这样的院子,得猴年马月。

  “年轻人,得有点志气。朝阳跟你差不多岁数,你瞧人家。“傅用林又说道闻言,刘恒满脸苦涩,没等他反驳,章德宁就替刘恒抱打不平了。

  老傅,别说刘恒,你比朝阳大了二十岁了,按照你的理论,你不得住个贝勒府?”

  博用林面露色,众人听到这话哈哈大笑。

  等吃饭的时候,草德宁跟林朝阳聊起了《高山下的花环》改编电影的事,你们怎么还天心起这个了?“林朝阳问。

  “《高山》那么火,大家关心一下不是也正常吗?”章德宁笑著说道。

  一旁的陈世冲说道:“其实是前天王蒙来编辑部坐了一会儿,正好聊天聊起来。他去文化部开会,正好谢靳也去开会了。

  会上大家都知道谢靳要拍《高山》,七嘴八舌的提意见,殷切期待厂他说谢靳被这帮人逼的头都大了,还立下了军令状。”

  王蒙是《燕京文学》副主编,不过只是挂名,基本不参与编辑部的日常工作,偶尔有活动了给撑撑场面,比如燕京文学讲习所那种。

  林朝阳有些意外的问道:“军令状?怎么还立上军令状了?”

  估计也是被大家逼的实在没办法了,听说开会的时候中y领导都过问了两句。谢靳说他要是拍不好《高山》,就永远和电影界告别。”

  听到这话,林朝阳吃了一惊。

  老谢同志这决心下的可够大的了!

  他又想到了那天接到的电话,估计如果不是压力太大,谢靳也不至于专门给他打个电活。

  林朝阳也想不到,改编《高山》竟然能把谢靳这样的名导给逼成这个样子,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了一下《高山》这部小说的影响力。

  他写了这么多部小说,真要说能在全民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可能还真就得属《高uHP,I公。

  会上大家都知道谢靳要拍《高山》,七嘴八舌的提意见,殷切期待他说谢靳被这帮人逼的头都大了,还立下了军令状。”

  王蒙是《燕京文学》副主编,不过只是挂名,基本不参与编辑部的日常工作,偶尔有活动了给撑撑场面,比如燕京文学讲习所那种。

  林朝阳有些意外的问道:“军令状?怎么还立上军令状了?”

  估计也是被大家逼的实在没办法了,听说开会的时候中y领导都过问了两句。谢靳说他要是拍不好《高山》,就永远和电影界告别。”

  听到这话,林朝阳吃了一惊。

  老谢同志这决心下的可够大的了!

  他又想到了那天接到的电话,估计如果不是压力太大,谢靳也不至于专门给他打个电活。

  林朝阳也想不到,改编《高山》竟然能把谢靳这样的名导给逼成这个样子,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了一下《高山》这部小说的影响力。

  他写了这么多部小说,真要说能在全民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可能还真就得属《高山》了。

  毕竟这部小说可是经过了大领导认证,全国数百万战士人人必读,在战事延岩的背景下获得了全国性的关注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获得了从中央到文化界的热切关注,在中国电影界实属罕见。

第285章 我们是有职业操守的

  五月的燕京,只要没有风沙,就是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但这样好的季节里,客居于此的谢靳却充满了烦恼自二月份他决定要拍摄《高山下的花环》电影.这个消息就成为了中国电影界最为热门的话题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剧本已经出炉,剧组也筹备的差不多了,可在主要演员方面却始终没有物色好。

  为了挑选演员,他在燕京待了一个多月,除了参加活动和会议,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挑选演员上面。

  燕京的各大话剧团、歌舞剧团和艺术院校他都跑了个遍,却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演员。

  中国一些有名气的男演员,在他的脑海里也像梳头一样,几乎被梳了个遍,但是,赵蒙生、梁三喜、靳开来这些人都在哪里呢?

  中国电影行业人才济济,不说应有尽有,但按照一般标准,挑选出几个符合要求的演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谢靳对于《高山》这部电影期望和要求都太高了,《高山》的小说和剧本他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对于几个主角有看自己的想像,根本不肯放松对于选角的要求。

  面是成白上千的演员为了能演上谢靳的电影而费尽心机,一面却是他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而愁容满面。

  如此吊诡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已经不是高标准和严要求能够解释的了,而是谢靳对于电影太过看重而产生的唯心主义在作票。

  所以尽管最近燕京已经是春大了,可谢靳的脸色却好像严冬一般,又冷义硬!

  眼看看下半个月,他还得去陕西参加今年的金鸡白花奖,这一耽误又是一个多星期他急的满嘴冒泡,这几天连酒都不碰了。

  剧组负责选角的是副导演武珍年,这些大因为这件事她没有少受谢靳的气,这天傍晚,武珍年在外面跑了一天刚回到招待所,谢靳就把她找了过去。

  谢靳认为现在这样挑选演员的效率太慢了,而且两人都在燕京,也有些浪费资源,他决定让武珍年去其他城市看看。

  谢靳选定的第一个城市是长春,那里有长影厂,还有众多剧团,是中国电影界的重镇之一。

  等武珍年走后,谢靳开没有急看再去选演员】这些天他情绪不佳,打算好好找个地方放松一下,一开始他想去燕影厂找那几个狐朋狗友,可一想到这几个人合伙坑他,他心里就一阵愤怒与其找那几个老狐狸,还不如去找小狐狸赶上周日,谢靳跑到了华侨公寓,结果却扑了个空,又按照保卫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一见到林朝阳便抱怨道:“搬家了怎么也不告诉一声?”

  进门转了一圈,看著林朝阳住上了这么大的院子,他心里立马又不平衡了。

  “你住这院子,有我的一份功劳!”

  “得了吧,就那点稿费,念叨没完了。你这样的,没人愿意给你写剧本。”

  林朝阳一句话让他老实了点,然后就张罗看喝点。

  林朝阳看著他满嘴的火泡,问道:“都这样还要喝点?”

  我这都是因为没喝才起的。”

  林朝阳打趣道:“我看你这泡不是没喝才起的,是吹牛起的吧?”

  “我吹什么了?”

  “拍不好《高山》,退出电影圈”,这话是你的说的吧?”

  谢靳被林朝阳盯的脸上有些发烧,“瞎,这不是开会顺嘴说的嘛!“张口就来是吧?”

  谢靳见林朝阳不依不饶,梗著脖子说道:“你怎么知道我就拍不好?”

  别岔开话题,咱说的是一件事吗?”

  “行了行了,这点破事别说了,闹心!“谢靳好像个叛逆少年,不耐烦的摆著手,打断了林朝阳的话,又说道:“这半个多月可给我愁坏了,嘴唇沾著酒都觉得不香了。”

  老同志跑到林朝阳这卖惨,他也不好不招待,弄了点酒菜,对谢靳说道:“我可不喝啊!”

  “你坐著陪我就行。”

  谢靳拉著林朝阳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盅酒,端起来,先相看了两秒,然后仰著脖子喝下去发出一声畅快的呼声。

  然后又看向林朝阳,“别愣著,倒酒啊!”

  “真拿我当跑堂的使唤了!”

  嘴上这么说著,林朝阳还是给他倒了一盅酒,谢靳美滋滋的又喝下去,这才说道:“看你这么懂事,之前的事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你跟我计较得著吗?”

  喝了点酒,谢靳的心情放开了,跟林朝阳诉起了最近受的苦他来燕京本来是为了给《高山》选演员的,结果来了之后倒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来开会和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了。之所以有这么多会议和活动,跟年初《牧马人》的火爆有很大的关系,这部电影上映以来持续火爆,可以说是创下了历年之最,不管是票房、观影入次都达到了新高。

  连原本只是影坛小透明的男女主角朱时茂和丛珊也在这段时间内迅速窜红,被万千影迷簇拥成为电影明星。

首节 上一节 213/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