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226节

  吴颖芳饶有兴趣的围着陶玉书的摩托车转了两圈,不光是他,看到陶玉书骑着摩托车,其他人也凑了过来,对着她和这辆雅马哈125左看看右看看,兴致勃勃。

  “玉书,这辆摩托车多少钱买的啊?不便宜吧?”

  “这什么牌子的?YA~MA~HA,日本牌子吧?”

  ……

  一群同学七嘴八舌的问着问题,她被大家围观的有些不自在,从车上下来,走到了教二楼门前,这群同学依旧兴趣盎然的对着她的摩托车品头论足。

  “哎呦!你可厉害了,一个暑假没见,都开上摩托车了。”吴颖芳半是羡慕,半是玩笑的说道。

  陶玉书说道:“就是个交通工具。”

  “别说了,别说了。我就听不得这话,我也想要这样的交通工具。”吴颖芳娇憨的喊道。

  “你说实话,这摩托车花了多少钱啊?”吴颖芳又问。

  刚才有同学也问了这个问题,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陶玉书没好意思回答,这会儿吴颖芳单独问她,陶玉书只好说道:“这是在友谊商店买的,花了两千六百多块。”

  吴颖芳掐指一算,惊呼一声,“那不是快四千块钱?”

  “你小点声,别咋咋呼呼的!”

  吴颖芳没心没肺的说道:“伱都骑着摩托车来上学了,还怕我咋呼?”

  陶玉书的表情略显无奈,吴颖芳说的也没错,在如今的燕师大校园里,她这辆摩托车确实太扎眼了。

  以她们中文系来说,七七级一百多个学生,拥有自行车也就十多个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

  这还是因为他们这一届学生当中有许多人都曾经参加过工作,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后面几届学生里,有自行车的人就更少了。

  在大家连自行车都没骑上的时候,她却已经骑上了摩托车。

  如果做个类比的话,现在的自行车就相当于是后世的代步车,而陶玉书的摩托车等于是把超跑开进了校园,拉风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你们家朝阳同志可真舍得给你花钱啊!”吴颖芳满是艳羡的说了一句。

  陶玉书和她同是学生,虽然平时偶尔会发表些评论文章赚点稿费,但摩托车这种昂贵的工业品肯定不可能是她自己就能消费得起的,肯定是林朝阳这个能赚钱的作家给她买的。

  听着吴颖芳的话,陶玉书大大方方的笑着说道:“他不舍得给我花钱,难道给你花钱?”

  吴颖芳羞恼道:“胡说八道,我撕烂你的嘴!”

  两人笑闹了几句,同学们对那辆雅马哈125的热情才逐渐散去,陆陆续续进了教二楼准备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次日,林朝阳正在上班,李曙光突然找了过来。

  林朝阳本以为他是来组稿的,结果李曙光却说道:“朝阳,我们出版社打算出一部小说选,想把你的《牧马人》和《小鞋子》收录进来。”

  小说结集出版就意味着又要有稿费了,林朝阳自然乐得答应,可他也有些好奇,这个小说选是个什么名头。

  经过李曙光解释后他才知道,原来这部小说选是应友邦南斯拉夫的邀请策划的,集结的都是国内近几年影响力比较大的中短篇小说,到时候这部小说选将会翻译出版到南斯拉夫。

  “稿费给多少?”听完李曙光的话,林朝阳问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千字三块。”

  “太少了吧?”

  “不少了。你这俩小说都收了多少回稿费了?”

  “收的再多那也是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再给加点,哪有你们给的稿费这么低的?都跟转载稿费一个价儿了。”

  李曙光无奈的看着林朝阳,“有的是比我们还低呢,那些地方刊物……”

  “胡说!你们能把自己跟那些地方刊物比吗?好歹也是国字头的出版社,你们得拿出点格局来。”

  林朝阳企图给李曙光洗脑,李曙光却不吃他这套,“稿费我说了不算,要不然你去社里跟领导商量商量。”

  “那算了,这稿费我不要了,小说你们别收了。”

  李曙光没想到林朝阳一言不合就掀桌子,只得拉住他劝道:“你也得理解我们,这是上面的任务,小说选是赔钱买卖。”

  “你们干的赔钱事还少吗?谁让你们头顶着‘人民’俩字呢?你们就这么坑我这个人民啊?”

  李曙光不由得苦笑,“行行行,我服了。回去我给你研究涨稿费的事,你要多少?别太离谱啊!”

  “千字八块。”

  “太高了,我们这就跟转载差不多……”

  两人拉扯了半天,最终林朝阳答应了千字六块的价格。

  等李曙光走后,快到午饭时间了,林朝阳便溜达着往食堂走去,路过大饭厅门口的海报栏,见有准备吃饭的学生们正在围观,他便凑了上去。

  燕大的海报栏历来都充满了热闹,前些年大字报是这里的专属读物,现在变成了学生们发表诗作和各种各样见解的地方。

  林朝阳凑到海报栏前,隔着几个人头,看到了上面的文字。

  《从<棋圣>看个人英雄主义的利与弊》。

  不同于《沪上文学》上那一类文章偏激的观点,这篇评论集中讨论的焦点放在了主角江南生的牺牲是否值得的身上。

  笔者的态度很明显,认为江南生的行事完全是意气用事,看似舍身报国,实际上却是莽夫之举。

  自《棋圣》发表以来,关于小说的评论文章发表了很多,燕大里有学生表达对这部小说的看法,林朝阳倒不奇怪。

  他看了看周围,没想到围观的学生还真不少,少说也有二三十个,大家围在海报栏面前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有人认出了林朝阳,仗着胆子喊道:“朝阳同志对这篇文章怎么看?”

  其他人这时也看到了林朝阳,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

  林朝阳笑呵呵的说道:“不错不错,写的不错!”

  他说完就抽身而退,不给这帮学生耍怪的机会。

  吃完饭,他照常来到未名湖边散步。

  九月里,暑气渐去,连风也多了些凉意,只是站在太阳下,秋老虎的威力依旧不容小觑。

  林朝阳一路循着柳荫,走到钟亭附近,看到了几个学生在那里。

  查海升隔着老远看到了林朝阳,冲他招了招手,林朝阳便走了过去。

  (本章完)

第238章 “女大不中留”

  有人站在钟亭当中准备念诗,其他人围坐在旁边,安静的听着。

  “我为大家朗诵一首我写给梵高的诗,诗名叫《热爱至死》:

  在晨曦初露的画盘上,蘸取第一缕光

  每一抹色彩,都是心之向往

  夜幕下的星辰指引,热爱的火焰不灭

  我用绚烂对抗黑暗,点燃非凡的梦想

  ……”

  站着朗诵诗歌的学生声音饱满,充满了澎湃的热情。

  待他朗诵完毕,周围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林朝阳也很给面子的鼓起了掌。

  刚才朗诵的时候还好,这会儿面对众人的掌声,那学生脸涨的通红,真诚的向大家鞠了一躬,显然是对这种认可感到受宠若惊。

  他起身后看向林朝阳,说道:“我写这首诗,主要是受了《梵高之死》和《渴望生活》的影响。”

  在座的人都认识林朝阳,听他这么说,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全都朝林朝阳望了过去,掌声更加热烈了。

  林朝阳冲众人笑了笑,等众人的掌声停下来之后他才跟查海升聊了几句。

  前几个月,查海升的那首《阿尔的太阳》发表在了《燕京文学》上,似乎一下子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他陆续又写了不少诗歌,只是都没能再发表。

  不过这些诗作在学生之间倒是颇受欢迎,让他成了燕大里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

  刚才念书的学生提到了《渴望生活——梵高传》这本书,查海升最近也在看。

  最近半年时间里,因为《梵高之死》的带动,让梵高成为了许许多多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家,看过小说的读者们无不被小说中那对艺术充满热爱和激情的梵高所打动。

  正因如此,燕京出版社出版的《渴望生活——梵高传》在面世以后受到了许多读者的热烈追捧。

  作为一部传记作品,燕京出版社决定首印五万册是冒了一定风险的。

  可读者们的热烈追捧和市场的快速反馈证明了,出版社如此决定居然是保守的。

  《渴望生活——梵高传》首印五万册,上市之后不到半个月便销售一空,出版社紧急加印十万册发往各地,仍旧是供不应求。

  短短一个月时间,小说总印数已经达到了25万册,去掉部分还在消化的库存,一个月20万册的销量肯定是有的。

  而追究《渴望生活——梵高传》的热卖,自然离不开《梵高之死》这部小说的带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部小说在读者群体当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钟亭里有八九個人,都是五四文学社的,但七七级的已经不多了,七八、七九、八零级的学生们才是主力。

  八一级的学生们这几天才刚刚入学,还没来得及参加社团活动呢。

  一个校园里有五届本科生,也只有八十年代初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才会存在。当然了,五年制大学专业除外。

  看着这些学生们对待他的反应,林朝阳似乎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燕大的学生群体,他接触最多的就是七七级的学生们,如今这群学生马上面临着毕业,很多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原本活跃于各种校园活动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这些学弟学妹们。

  也因为接触的少,这些学生看待他似乎已经不像七七、七八两届学生那样亲切中带着平视,而是眼神逐渐向上,变成了仰视。

  这里面当然也与他现在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很大的关系。

  晚上下班,林朝阳刚回家就看见章德宁坐在沙发上正跟陶玉书闲聊。

  打了个招呼,林朝阳问章德宁干嘛来了?

  “还能干嘛?看看你稿子写的怎么样了,笔会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也该动笔了吧?”

  “你催也没用,我这小说你们也发不了。”

  闻言,章德宁顿时就不乐意了,“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玩也玩了,你不会想赖账吧?”

  “什么叫赖账啊!笔会是你们邀请我去的,也没规定说去了笔会就必须给你们交稿子啊!”

  章德宁表情急切,“你怎么这样啊?”

  陶玉书笑着解释道:“你别听他胡说八道。小说他才刚动笔,不过规划的是部长篇,给伱们杂志也发不了。”

首节 上一节 226/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制作全息精灵游戏,全球玩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