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304节

  “我现在工资还可以,在这里吃顿饭请得起你。”

  之前在信里二埋汰倒是提过,他这两年工资涨了不少,一个月赚八九十块钱,即便在深圳也算是高薪了。

  既来之,则安之。

  林朝阳便没有再纠结请客的问题,反正等会他偷偷结个帐就行了。

  在两人说话的时候,罗慧芳一直偷偷的打量著林朝阳,林朝阳见她一直如此,便问道:“怎么老这么看著我?”

  罗慧芳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二埋汰主动说道:“我老跟她说,你是我发小,是大作家。她一开始不信,后来说的多了就半信半疑。这回见著面了,你得给我证明一下。”

  林朝阳笑著说道:“我这光有证件,可没有能证明我是许灵均的文件啊!”

  他说著从包里掏出工作证给罗慧芳看了看,她看到上面的“燕京大学”四个字连忙摆了摆手,“不用不用。”

  林朝阳收回了工作证,与他们两人聊起了家常。

  二埋汰来深圳四年多了,在工地也干了四年多,他体格强壮,干活不惜力,现在已经成了木工班长,因此收入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罗慧芳家里是深圳本地的,初中没念完就进了老毛纺厂上班。

  不过如今老毛纺厂快黄了,她一个月工资就二十多块钱,据说现在已经有港商在考察老毛纺厂,准备收购那里的厂房、设备,到时候工人肯定也得留下。

  要是港商接手以后,说不定能好起来。

  至于两人的相遇,缘起于一场俗套的英雄救美。

  82年《少林寺》上映,火爆全国,二埋汰晚上下班跟著工友去看电影。

  看完电影回来的路上碰到了被小混混堵住的罗慧芳,二埋汰跑过去见义勇为,人是救了下来,不过他自己也受了点伤,然后两人便顺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

  “这么说你们俩都处两年多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听著林朝阳的话,罗慧芳有些脸红,二埋汰也有些害羞的说道:“结婚得有房子,这不攒钱呢嘛。”

  二埋汰一个月收入八九十块,除了吃饭之外基本没有什么消费,前几年他的钱大部分都寄回了家里。

  跟罗慧芳谈恋爱之后,每个月只给家里寄20块钱,自己能剩50多块钱,这两年攒了一千多块钱。

  真要是结婚的话,家里也能出个一千多块钱,加在一起约莫有个三千块左右。

  “阿芳家里想让我们买楼房,阿芳她爸说可以给我们拿三千块钱。不过现在楼房太贵了,一平米卖三四百块钱,就算是把这些钱都算上,我们也就是能买个二十平方米。

  我想再攒两年钱,至少买个够一家三口住的房子。”

  深圳是改开的窗口,80年便诞生了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之后的这几年里,这里陆陆续续又开发了不少楼盘。

  贵的小区能达到1000元/平方米,二埋汰口中说的三四百块钱一平米的房子就算是便宜的了。

  林朝阳听著他的话摇了摇头,“你这个想法不对,你攒钱的速度,远远比不过屋价飞涨的速度。”

  二埋汰反驳道:“我感觉深圳的房子这两年也没咋涨吧?”

第377章 香江来的书迷

  第387章 香江来的书迷

  眼看二埋汰的想法走入了误区,林朝阳必须得拉他一把。

  深圳现在就是个大工地,每年数以万计的外来打工者汇聚到这里,港商也源源不断的涌入进来。

  这两年开发的楼盘里,有相当大一部分房子都是被香江的投机者买走了,他们看中的就是深圳日后的发展潜力。

  在人口飞速膨胀,但商品房供应却不足,同时经济又快速发展的阶段,屋价飞涨是必然的结果。

  二埋汰想攒够了钱再买房子,林朝阳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只要他抱著这种想法,这辈子恐怕都与深圳的房子无缘了。

  见他有些不信,林朝阳反问:“没涨吗?”

  被林朝阳这一问,二埋汰也不敢确定了,他看想了罗慧芳。

  罗慧芳眼神犹豫,这个时候的人们对于屋价还没有什么敏感神经,她仔细想了想说道:“我也不知道,但好像现在新开的楼盘是比以前贵了一些。”

  “屋价要涨是必然。现在要么你能快速赚够买房子的钱,要么赶紧上车,先随便买个房子再说。”

  听著林朝阳的话,二埋汰苦恼道:“可我们俩现在的钱也不够啊!”

  林朝阳很想借给二埋汰点钱,但他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于是说道:“杜峰之前叫你去做生意,为什么不肯去?”

  二埋汰老实道:“我这脑袋瓜就不适合做生意,计工都能出错,做生意肯定不行。”

  林朝阳本来想劝劝二埋汰,可他仔细一想还是觉得算了,二埋汰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做生意,别再把他给坑了。

  “那就别想著买楼房了,买个平房吧,最好是带院子的。”

  二埋汰还没想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罗慧芳先反应了过来,“等征收吗?”

  现如今“拆迁”这个词在国内还没被发明出来,但有个与之意思相当的词汇已经出现,那就是“征收”。

  SZ市政府自1980年便开始征收农民土地,启动非农化道路,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对罗湖等区域进行整村整村的土地征收。

  因此深圳人对于“征收”并不陌生,现在有许多深圳人还在盼著政府的征收能够轮到他们那里。

  毕竟这年头谁家还没点地啊,一亩3000块钱,只要征收过来,一个村子都成万元户了。

  “差不多。纵观国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土地征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原住民们最大的福利,深圳这里也不例外。”

  罗慧芳为难的说道:“可罗湖这边现在大家都等著征收呢,谁肯卖房子啊!”

  林朝阳随口道:“那就往远点买。以深圳的发展速度,买的远一点也没什么关系。”

  说完这些话,林朝阳也不再谈房子的问题,他跟二埋汰是发小不假,但也不可能什么事都替他考虑周全。

  点拨两句,听不听就在他自己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林朝阳和二埋汰聊了聊各自的生活,又聊了一些小时候的趣事。

  等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林朝阳偷偷去结了帐。

  二埋汰后知后觉的发现后,十分不好意思的说道:“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深圳,哪能让你请客呢?”

  “谁请都一样。”林朝阳随口说了一句。

  从饭店出来,二埋汰犯愁应该带林朝阳去哪里玩,他虽然在深圳待了好几年,但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工地,出门也就是看看电影,舞厅都没怎么去过。

  罗慧芳提出了建议,说:“我们去竹园宾馆吧,那边一到晚上有乐队演出。”

  “这个提议好!”二埋汰拍手叫好。

  其实他们俩并没有去过竹园宾馆,那里是深圳与香江合作的第一家三星级酒店,只是经常听人说起那里的乐队演出,心向往之。

  林朝阳跟著他们俩去了竹园宾馆,乐队演出是真有,但得消费才能进宾馆。

  三人一人点了杯咖啡,一共15块钱,二埋汰一边皱眉咽咖啡,一边心疼他的15块钱。

  真是花钱买罪受!

  好在乐队演出还算不错,电子琴、吉他、架子鼓……舞台上的乐器对于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来说都是稀罕物,乐队是由竹园宾馆的工作人员们组成的,成员不仅有内地人,还有香江人。

  他们演奏的都是香江的流行歌曲,《旧梦不须记》、《漫步人生路》、《再见,我的爱人》,一首首舒缓、优美的情歌让台下观众们陶醉其中。

  二埋汰与罗慧芳十指相扣,这会儿他也忘了心疼钱的事。

  等到演出结束,罗慧芳回味著刚才的听觉享受,陶醉不已。

  几人随口聊天的功夫,刚才在台上演出的一位乐手走到了林朝阳他们这一桌。

  “是林先生吗?”来人问道。

  林朝阳微微诧异,他并不认识对方那张脸,不知道自己跟对方有什么渊源,回道:“是我。您是……”

  年轻人笑著说道:“我叫陈子方。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是香江中文大学的学生,之前我去燕京大学访问参观过。”

  林朝阳闻言恍然,再看对方的样子也觉得有些面熟,热情的邀请陈子方坐了下来。

  陈子方坐下后见他们这桌只点了几杯咖啡,便招呼服务员过来,给大家点了些甜点。

  林朝阳连忙要拒绝,可陈子方还是点了东西。

  “没想到今天会在这样的场合遇到林先生,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他跟陈子方并无交情,但能够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再次遇到对方,确实是一种缘分。

  两人闲聊了几句,林朝阳才知道,原来陈子方在香江中文大学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便进了酒店工作,去年被老板调到了这里担任香江方面的经理。

  他从中学开始就组乐队,来到内地后薪水比在香江还高了一些,但生活上的孤单和乏味却无法排遣,和内地的工作人员们交流起来也有困难。

  于是他便想到了组乐队,他自己从香江带来了电子琴和吉他,老板又赞助了架子鼓等乐器,找来了乐手,队伍就这样组起来了。

  乐队成立后,陈子方的生活确实比以前丰富了,更关键的是,他发现乐队的演出居然很受罗湖这边的顾客们的欢迎,索性便在竹园宾馆开始了正式演出。

  听著陈子方讲述自己的经历,林朝阳笑著问道:“这算是歪打正著?”

  陈子方也笑了起来,“确实是歪打正著。您这次来深圳是……”

  “过来开个作品研讨会。”

  陈子方的眼睛亮了起来,“是为《闯关东》这部作品吗?”

  “你听过?”

  “不止听过,我还看了,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过奖了。”

  “不不不,我这不是恭维,说的都是心里话。”

  陈子方谈起《闯关东》神色亢奋了起来,他从香江来到内地,娱乐生活一下子贫瘠了起来,平日里除了玩乐队,另一项爱好就是读书。

  不过内地作家的作品他能看进去的少之又少,却对林朝阳的作品情有独钟。

  “当年去燕大访问,回到香江之后看了您的《梵高之死》,真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

  谁能想到一位中国作家,竟会写出那样栩栩如生的梵高。

  我来内地一年多时间,您的那些作品翻了不知道多少遍,尤其是最近几部作品,您写的是越来越好了!”

  陈子方确实不是简单的恭维,而是实实在在的喜欢,要不然也不会在台上发现了林朝阳之后主动过来打招呼,热情的交流,毕竟两人以前只有一面之缘。

  他跟林朝阳热络的聊了一会儿,发觉好像有些忽略了另外两位客人,便止住了话题,“还未请教林先生的这两位朋友……”

  “这是我发小杨俊达,这位是他女朋友罗慧芳,他们俩都在罗湖这边工作。”

  “杨先生好,罗小姐好!”

  面对陈子方的礼貌问好,二埋汰和罗慧芳显得有些拘谨的回应了一声。

首节 上一节 304/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