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347节

  获得金棕榈这种事谁都不敢打包票,但只要能顺利入围坎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恐怕就是一种胜利。

  “能投资米高的新电影,当然是好事,份额的话……”

  李翰祥的话让许观文有些犹豫,他今天是来找林朝阳谈剧本的,没想到谈著谈著连参加电影节和投资的事都谈好了。

  林朝阳用一部剧本就占了10%的收益,李翰祥又要参与投资,给多少份额合适呢?是给票房还是给整体收益?

  许观文心里很纠结,投资方、导演、他本人……大家都得分一杯羹,不好办啊!

  进度条为什么一下子拉的这么快啊?

  “今天我们聊的太快了,投资和导演我还没搞定呢。要不这样吧,朝阳先尽快把剧本写出来,我先去拉投资、接触导演,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翰祥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这样也好。朝阳的剧本什么时候能出来?”

  林朝阳轻松道:“一个月。”

  许观文听到他报的这个时间并没有惊讶,只以为他的剧本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可李翰祥却见识过林朝阳写剧本的效率,他说的这个时间已经相当保守了。

  “好,一个月之内,投资方、制作班底我来搞定。”许观文信心满满的说道。

  三人说好,提起了桌上的咖啡杯,碰了一下。

  次日,林朝阳正在家里心无旁骛的写东西,突然有人登门拜访。

  他搬到香江大半个月,在这里熟人又不多,除了李翰祥夫妻俩,这还是第一次有人上门来。

  “老李,你怎么来香江了?”

  林朝阳看到风尘仆仆的李士非,心中的惊讶难以掩饰。

  李士非一见了林朝阳的面,顾不上寒暄,“你信里说的到底是怎么回事?燕京出版社他们给你什么条件了?”

  听著李士非急切的问话,林朝阳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香江。

  “先进屋喝杯茶。”

  林朝阳没回答李士非的问题,先拉著他坐下倒茶,让他休息了一会儿,才开口跟他说了燕京出版社提的条件。

  听完来龙去脉,李士非眉头紧锁,言语间满是鄙夷。

  “他们可真有意思,早前你又不是没跟他们谈过。当初是他们不舍得给你版税,现在看著赚钱了,又吃起回头草。”

  同行是冤家,文化人骂起同行来更加不嘴软。

  但设身处地的站在李士非和花城出版社的角度去想这件事,他的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初他们花城出版社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冒了多大的风险才答应了林朝阳版税付酬的要求啊!

  结果这才不到一年的功夫,原本那些装死不说话的同行们见著有甜头吃了,立马围上了林朝阳。

  he~tui,下贱!

  林朝阳笑著说道:“他们提他们的条件,同等条件下我肯定是优先选择你们嘛。”

  林朝阳的话让李士非稍感安慰,但心中的紧迫感却一点也没少。

  一个“同等条件”就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朝阳,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想要什么条件?总不能跟拍卖一样,让我们两家轮流著一直加价下去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燕京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如果真的这么争下去,对林朝阳当然是有好处的。

  但他也明白,凡事过犹不及。

  真搞成李士非所说的那个样子,就太伤人品了。

  “搞成拍卖那种形式就太伤和气了,还是要量力而行。

  你问我要什么条件?我当然是想要版税越多越好,但前提是你们出版社心甘情愿。”

  林朝阳开诚布公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李士非思忖著叹了口气。

  林朝阳这话是实话,谁不想多赚钱呢?

  他纠结了一阵,心里一团乱麻,随口问林朝阳,“新作品写的怎么样了?”

  “快写完了。”

  快写完了?

  李士非一下子来了精神,“你不是说过年后才开始写的吗?这么快?”

  “搬到香江来整天无所事事,写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李士非听到林朝阳这话,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个邪恶的念头来。

  看来朝阳还是俗事太多了,真应该给他找个小黑屋关进去啊!

第420章 清水湾片场

  第430章 清水湾片场

  不知道为什么,林朝阳觉得李士非眼中闪烁的光有些危险。

  “好啊,年轻真是好,灵感充沛,创作效率非凡!”李士非高兴的夸了林朝阳几句,然后又向他索要稿件,来个先睹为快。

  拿到了稿件后,李士非就安安静静的坐在沙发看稿子,这一看就是半天,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连喝水都顾不上。

  直到陶玉书回家发出了一些动静,才惊醒李士非。

  “都这么晚了?”李士非看了看手表,有些不好意思,“朝阳,打扰你了。”

  “没事,晚上留家里吃饭。”

  林朝阳在厨房张罗晚饭,李士非与陶玉书聊天。

  先是聊起了陶玉书怀孕辞职的事,她现在怀孕已经四个月,小腹微微隆起,却行动如风,没有丝毫影响。

  然后陶玉书又问起李士非对林朝阳新作的看法,他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口。

  “朝阳这次新作的选材很大胆啊,可以说是突破了以往。

  不过他的这种大胆突破也是对的,《闯关东》珠玉在前,给读者们带来的印象太深刻了。

  新作如果选取一个现实题材故事,固然会稳妥,但恐怕也很难超过《闯关东》。

  读者们少不了要拿这两部作品来做对比,到时候即便是新作水准不俗,恐怕也不见得会赢得多少口碑。

  朝阳现在选择的这个题材,就新颖多了,大胆多了,写的嘛……出人意料的好。

  他这种天赋真是让人羡慕啊,写什么像什么,看他这部小说,让我想起了乔治·欧威尔的《1984》。

  虽然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内核却很相似。

  同样令人感到窒息的世界,同样带有假想色彩的社会,主人公的人生都被独裁者决定。

  人性和人格被强权扼杀,自由被剥夺,连思想都受到钳制。

  唉,我明白,朝阳想反映的还是嗡嗡嗡那十年的惨痛经历和教训。”

  正在厨房忙碌的林朝阳听到这里一阵无语,你们文化人的联想能力为什么会如此丰富呢?

  吃饭时,林朝阳问李士非:“老李,你这回来怎么安排的?哪天走?”

  要是在燕京的时候,林朝阳肯定就让李士非在家里住下了,可惜现在是在香江,家里的空间实在逼仄,不好留客了。

  听著林朝阳的问话,李士非没有立刻回答。

  他这次著急忙慌的跑到香江来,主要是因为林朝阳那封信闹的。

  《渡舟记》和《闯关东》让花城出版社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同时还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他们自然不能坐视林朝阳这么个摇钱树被燕京出版社撬走。

  李士非这次来之前没想到林朝阳的新作已经接近完成,本来他是要跟林朝阳探个底就走的。

  现在看完了新作,他不这样想了。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前林朝阳在燕京,他们花城出版社鞭长莫及,燕京出版社挖起墙角来肆无忌惮。

  现在好了,林朝阳跑到香江来了,新作又马上要写完。

  这可是天赐良机,李士非打定了主意,他必须拿下林朝阳这部小说。

  “我这次来就是专程为了你的新作的!”

  什么意思?拿不到稿子还不走了?

  林朝阳的心理活动李士非无从知晓,他接著说道:“版税的事回头我再跟社里商量商量,肯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价格。”

  林朝阳点了点头,没有再给李士非施加压力。

  晚上,等李士非离开后,陶玉书说:“朝阳,明天嫂子要带我去清水湾片场去转转,你要一起去吗?”

  清水湾片场是邵氏的大本营,几十年来诞生了数百部电影。

  李翰祥在邵氏人脉深厚,陶玉书要熟悉电影这个行业,自然少不了去熟悉电影的拍摄流程,邵氏的清水湾片场是个非常合适的地方。

  “不去了,要赶稿。”

  林朝阳打算最近这些天赶紧将小说写完,然后动笔写剧本,争取在一个月之内搞定。

  次日一早,张翠英特地驱车来接陶玉书。

  清水湾片场,顾名思义是建造在清水湾,位于香江东部,远离市中心,要是自己去的话,一路巴士、地铁少说也得一个小时。

  有张翠英开车带著陶玉书,半个小时便到了。

  十字路口马路旁的立牌上写著“邵氏片场,邵氏兄弟(香江)影业公司”的字样。

  片场正门不远处就是行政大楼,楼顶硕大的“SB”两个英文字母的缩写,若是林朝阳来了看到,肯定会感觉充满了滑稽感。

  停好了车,两人下车,张翠英在片场门口等了一会儿,从片场里跑出了一个娃娃脸的年轻人。

  “李太!”

  “阿禧!”

  两人打过招呼,张翠英又给双方介绍了一番。

  年轻人名叫黄家禧,只是长了张娃娃脸,实际上已经三十六了,现在是邵氏的制片人。

  他刚进邵氏的时候在李翰祥的剧组里打杂,一步步从场记做到了制片人,这里面少不了李翰祥的提携。

  黄家禧打头,张翠英和陶玉书落后两步,小声的跟她们介绍著情况。

首节 上一节 347/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