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349节
听著林朝阳的话,陶玉书笑著问道,“那这么说,你打算把稿子给他们了?”
“不著急,等小说写完了再说。”
聊了几句新小说的事,陶玉书又跟林朝阳聊起了今天去清水湾片场的见闻。
这是她第一次实地到片场参观,对一切都是新奇的,说起今天的见闻滔滔不绝。
陶玉墨听的饶有兴致,央求道:“姐,下回有这种好事你带我一起去吧。”
“等以后有机会的吧。”
又过了两天,林朝阳抽空来到了北角英皇道的明报大厦。
门口的诚伯依旧悠闲,来到楼上,董桥一见到他热情似火,董桥的热情自然是有缘故的。
明报出版社至今已经出版了林朝阳的三部作品,也算是老关系了。
自去年11月《闯关东》和《棋圣》出版以来,这两部小说均在香江创下了不俗的成绩。
其中《闯关东》出版当月销量便突破了1万套,这在香江的图书市场绝对是爆款的象征。
半年以来,这部小说的累积销量已经达到了4.45万套,堪称香江文学界今年以来最为火热的纯文学作品了。
除此之外,《棋圣》在香江出版三个半月以来,也创下了近2.6万册的销量。
对比早两年《梵高之死》初初登陆香江市场之时的默默无闻,只能靠著口碑一点一点提升销量的情况,可以清晰的看到几年来林朝阳在香江文学界和文学读者群体当中影响力的变化。
“你这两部作品啊,真是让人意想不到,香江的纯文学市场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口碑与销量齐飞的作品了。” “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闯关东》三年内总销量破10万套应该是很有可能的。
《棋圣》的势头也不弱,尤其最近内地与日本的围棋擂台赛进行的如火如荼,现在连我们香江这边也开始关注了,未来说不定也能带动一些销量。”
“你来香江这么些天也不出现,怎么样?新书写完了吗?我还打算给你办个欢迎宴呢?什么时候有时间?”
董桥热情的拉著林朝阳说了半天话。
林朝阳今天是来结算版税的,这件事早在他来香江之前就跟明报出版社这边打过招呼。
得知他要来香江,董桥表现的很热切,提出了要给林朝阳介绍介绍香江文学界的同行,但当时林朝阳考虑要先写完新书,便婉拒了他的好意。
“新书快写完了,等写完的吧。”
一提到新书,董桥的眼神更加热切了。
“这么快就要写完了?找好出版社了吗?”
林朝阳笑呵呵的应付了他几句,转换了个话题,他今天来是为了版税结算的,不是为了谈新书的出版。
面对林朝阳的诉求,董桥很痛快的知会了财务。
《闯关东》6个月销售了4.45万套,创造了534万港元码洋。
按照合同约定,林朝阳的版税率是20%,也就是106.8万元,再扣除了先期的预付款,这次林朝阳收获了82.8万港元版税。
至于《棋圣》,按照现在的销量来计算,同样扣除了预付款,版税大概在17万港元左右。
但因为还没到结算周期,所以这次并没有结算。
八十多万港元版税揣进了兜里,林朝阳此行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八十多万港元,放在如今的香江可以全款买一套千呎豪宅,普通打工人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不吃不喝也就能攒下这么多钱。
有了这些钱,他们一家人在香江的这段时间就可以更加从容了。
转眼五月已经过半,这天林朝阳终于完成了新作,李士非显得比他还高兴。
李士非在香江待了一周多时间,为的就是等林朝阳的小说完稿。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跟花城出版社方面沟通,结果已经有了,但林朝阳却不让他说,而是等到这天小说完稿后,专程给燕京出版社方面写了一封信。
林朝阳在信中说明了情况,并直言这种情况也不是他所乐见的,因此他想来想去,决定让花城出版社和燕京出版社各自出一次价格,作为争取他新作的最后报价。
这个办法就相当于是后世招投标中的暗标报价,尽可能的避免了恶性竞争,但同时也能让竞争者们因为忌惮对方而给出最具诚意的价格。
李士非听完之后也认可了这种办法,静心等待燕京出版社方面的消息。
写完了小说,林朝阳打算放松放松,周末带著一家人外出游玩。
陶玉书提出去西贡,她之前跟张翠英去的清水湾片场就在西贡,西贡位于香江的东部沿海,包括了清水湾半岛、将军澳新市镇以及周围的70多个岛屿。
眼下这个阶段,西贡还没有大规模开发,完全是一派朴实的村落气息,周围鲜有高楼大厦,商业氛围也不浓厚。
海边的海水清澈,风景秀丽,很适合游玩,被香江人称之为香江后花园。
一家人在这边玩了一天,午饭也是在这边的小餐厅解决的,价格比林朝阳他们现在住的何文田附近要低了不少。
而且经过这一天的接触,他们发现这附近有许多人都是内地移民,交流起来毫无障碍。
次日,林朝阳又带著陶玉书姐妹俩去了一趟太古城中心,打算置办几套衣服。
可陶玉书姐妹俩在商场逛了一圈,看著那些动辄数百上千港元标签的服装,怎么也下不了决心去买。
太古城建设于1978年,至今开发七年仍未完全建设完成,小区里现在已有高层住宅大厦近50栋,入住超过1万伙单位,被媒体评为香江的十大屋苑之一。
这几年一直被视为楼市的风向标,备受香江中产阶层的青睐。
太古城中心便是太古城项目的配套商业中心,占地超11万平方米,在香江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此规模的大型购物中心,档次自然低不了。
商场里设有多间百货公司、特色食肆、超市、电影院、书店、滑冰场、银行、诊所及幼儿中心等,各式娱乐及民生配套应有尽有,几乎满足了周围居民的一切日常需求。
“来都来了,好歹买几件衣服吧!”林朝阳劝说。
“太贵了,太贵了,换个地方买吧。”
昨天才去了西贡,今天再来太古里消费,那种环境和消费上的巨大差异让陶玉书有种负罪感。
“也没贵到买不起的程度,出门应酬也得有几身像样的衣服嘛。”
林朝阳好说歹说劝著陶玉书买了两套衣服,顺便也让陶玉墨挑几套衣服。
衣服的价格太贵,陶玉墨也有些不好意思,只给自己挑了一身牛仔裤和黑色皮夹克的穿戴。
“大夏天的,你怎么买这么一身?”
“姐,这你就不懂了,杂志上人家钟楚红就是这么穿的,这叫时尚!”
陶玉书不太理解妹妹口中的“时尚”,她挑的衣服都是端庄大气的风格。
挑完了衣服,陶玉墨的眼神被商场化妆品柜台摆的那些闪亮精致的化妆品给吸引住了,跑到柜台那里看来看去。
这个时候一旁突然闪出了一个留著长头发的青年,热情的跟陶玉墨搭起讪来。
“靓女,你好!”
陶玉墨听不大懂粤语,鸡同鸭讲了好一会儿才闹明白,原来长发青年是一家叫国华影视公司的星探。
“靓女,我们公司现在正打算开一部电影,你的外型条件特别符合女主角的形象,要不要来面试看看?”
第422章 莫欺少年穷
第432章 莫欺少年穷
八十年代的香江娱乐业极其发达,许多明星都是被星探从街头巷尾发掘的。最夸张的时候,这些星探充斥于香江各大中学校园门口和中高端商场内。
当然了,这其中有真星探,也有借此坑蒙拐骗的恶棍。
陶玉书姐妹俩的形象出众,引来星探的关注并不奇怪。
她第一次经历这种事,除了有点在异乡接触陌生人惊慌之外,她内心更多的是开心。
被人夸漂亮,能当明星,没有哪个女孩子会不开心。
那长发青年听说她是内地来的,言语间也很单纯,心里不禁高兴,心想今天捡到宝了。
两人正说话的功夫,林朝阳抱著孩子走了过来,他怀里的小冬冬一会儿没见她,一脸委屈,哭喊著扑进了陶玉墨的怀抱。
长发青年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弄懵了,什么情况?看著这么年轻,孩子都有了?
林朝阳问:“玉墨,怎么了?”
“姐夫,这位曹先生是星探,他说我长得好看,邀请我去演电影。”陶玉墨兴奋的说道。
原来是姐夫,长发青年松了口气。
“哦?”林朝阳好奇的打量了曹姓长发青年一眼,“曹先生在哪里高就?”
“我们公司叫国华影视,80年就成立了,这些年陆续投资制作了多部电影……”
长发青年侃侃而谈,言语之间满是自信,这一家人都是从内地来的,最好哄骗,他根本不担心自己说了什么话让人识破。
而且他说了半天,看似信息量满满,可实际上除了公司名字之外,一句有用的信息没有。
林朝阳心生警惕,问道:“你们公司在哪里?”
“我们公司在平安大厦,有超过五千呎的办公室……”
长发青年的话还没说话,林朝阳的脸色顿时变了:“好了,我们知道了。我妹妹没有当演员的打算。”
陶玉墨不解姐夫怎么态度一下子就变了,长发青年还想解释,他说:“先生……”
林朝阳懒得跟长发青年纠缠,让陶玉墨去找陶玉书,长发青年却还要纠缠,林朝阳不耐烦的挡开他。
长发青年怒视林朝阳,林朝阳毫不客气的回瞪著他,长发青年终究是心虚,待林朝阳两人走开几米后才啐了一口,骂了一句:“北佬!”
“姐夫,刚才说的好好的,我们干嘛走啊?”走开之后,陶玉墨不解的问林朝阳。
林朝阳耐心的跟她解释道:“平安大厦在九龙油麻地,那地方乱的很,而且听说那栋楼里有不少L凤,不是什么正经地方,哪家好公司能开在那里?”
“哦。”陶玉墨半懂不懂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问:“姐夫,L凤是什么啊?”
林朝阳哑然,正不知道该跟单纯的小姨子解释,陶玉书正好从拐角走过来,问道:“你们俩去哪儿了?”
陶玉墨立刻忘了她的问题,兴冲冲的跑到陶玉书身边,激动的说道:“姐,你不知道,刚才我碰上星探了。他说要让我去演电影,当明星。”
陶玉书闻言满脸惊讶,“星探?还找你演电影?”
“你这什么表情?我长的又不丑。”陶玉墨不满的质问道。
陶玉书却不理会她,转而问林朝阳,“这怎么回事?”
“没什么,碰上个小混混,专门哄骗无知少女的。”
陶玉墨听到这话立刻不高兴了,“姐夫,什么无知少女啊!”
“你不算无知少女,你就是无知。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出门在外有点防人之心,别被人家几句好话就哄晕了。”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