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357节

  昨天的颁奖典礼上林朝阳蝉联最佳编剧奖,也算是这届金像奖最有话题性的获奖者了,外面的媒体想采访林朝阳都没有机会,董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来都来了,林朝阳也不可能生硬的拒绝他的请求,只好答应了下来。

  采访这事不是董桥这个总编来负责的,两人等待采访的间隙,才有了刚才的那番对话。

  又过了一会儿,《明报》方面的两个记者来了,一个负责文字采访,一个负责摄影。

  负责文字采访的名叫沈西城,留著两撇小胡子,一脸精明,见到林朝阳十分热络的攀谈起来。

  熟悉了一会儿之后,正式进入采访环节。

  《明报》的格调在香江媒体中算是比较高的,因此沈西城的采访提问也很正经,只是他时不时的就要卖弄一些学识,让林朝阳有些不适应。

  “林生蝉联两届金像奖最佳编剧奖,现在新闻上已经有人给您冠以‘才子’之名,不知道您对这件事是如何看的?”

  采访进入到后半段,沈西城问出了一个颇为犀利的问题,眼神笃定,似乎想从林朝阳身上挖掘到一点具有话题性的内容。

  林朝阳脸色轻松,沉吟了片刻才说道: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应该谦虚两句。

  不过每个人对才华的定义不一样,对才子的评断也是不同的。

  有媒体因我写的剧本获奖了赞我是才子,那是媒体捧场,读者和观众看到了一笑了之,我这个‘才子’本人也没必要当真。

  否则下回人家称别人为‘才子’,我这个‘才子’兴许心里还要发发酸。”

  林朝阳回答问题的语气幽默谈谐,轻飘飘的便将沈西城的伶俐提问给瓦解了。

  沈西城是《明报》的记者,这次采访林朝阳,当然也少不了要给《楚门的世界》这部即将出版的小说打打GG。

  何况小说已经确认了要改编成同名电影,这也是个宣传点,因此沈西城又问了一些关于林朝阳跟明报出版社的合作问题。

  采访结束后,沈西城略感遗憾,他问的那些问题都被林朝阳举重若轻的化解,不带丝毫烟火气,对于记者来说,这样的采访实在缺少爆点。

  当然了,整个采访过程是十分流畅的,林朝阳的回答也言之有物,偶尔的幽默和智慧的闪耀也给采访过程增添了不少色彩。

  等沈西城走后,董桥又与林朝阳交谈了一阵,礼送他出了大厦。

  “有了你今天的独家采访,明天《明报》肯定会有个不错的销量!”

  林朝阳回到了东方花园已经是傍晚了,陶玉书说这一白天家里的电话就没消停过,到后来陶玉墨带著孩子不堪其扰,最后把电话听筒搁到茶几上,才得了清静。

  “去年你得奖,也没见有这么多人来联络你,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我们家电话的?”

  “去年是第一次得奖,今年是蝉联,影响自然是不同的。而且这次是我跟辉仔一起蝉联得奖,肯定会有叠加效应。

  我们家的电话号码又不是秘密,托人打听一下,不难知道。”

  一家人边吃饭,边聊著今天一天外面的新闻。

  陶玉墨绘声绘色的给林朝阳讲起报上夸奖林朝阳的那些报导,今天她特地跑到外面买了好些份报纸,就想看看那些媒体上对林朝阳的报导。

  “姐夫,他们夸你是‘编剧圣手’呢,一下子捧出了两届影帝,还都是同一个人。’

  “还有报纸夸你是‘内地才子’,说才子就才子,偏要加上‘内地’两个字,让人别扭。

  几个人正聊的热闹的时候,家里的门铃声响起,林朝阳起身去开门,竟然是李翰祥。

  他一进门便抱怨道:“给你们家打了一下午电话,怎么没人接?”

  “骚扰电话太多了。”林朝阳回了他一句,又问他:“吃饭了没有?””

  “吃什么饭啊!走走走,还等著你办庆功宴呢。’”

  林朝阳被李翰祥拉著出了家门,一路来到位于湾仔的福临门酒家。

  两人到的时候,这里已经做了不少人,有陈怀恺、梁家辉这样《棋圣》的主创,也有李翰祥的圈内好友如许观文、岳华、狄龙、蔡澜等人。

  一见面,大家就抱怨林朝阳来的迟,李翰祥也跟著调侃道:“朝阳,你现在好歹也是名满香江的编剧圣手了,好歹也配个大哥大啊。’”

  “有了大哥大,别人打电话你就得接,不是花钱给自己上了道锁吗?”

  他这话一出,众人哑口无言。

  “好了好了,先别说这些了。《棋圣》今年在金像奖上又一次大获全胜,还蝉联了奖项,得好好庆祝一下!”

  李翰祥的情绪高涨,声音洪亮,几句话便将庆功宴的气氛烘托了起来。

  《棋圣》是他的新昆仑影业投资出品的,电影票房丰收,奖项也拿了,说起来在电影这一行里,已经是非常少见的成功案例了,所以李翰祥高兴是自然的。

  但今天这么高兴,还有另一层原因,

  新昆仑影业是他自家的电影公司,放在如今热火朝天的香江影坛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存在。

  本来李翰祥当初成立公司也仅仅是为了拍《垂帘听政》,也没想过这家公司后面会有什么发展。

  可谁也没想到,这么三四年时间走下来,新昆仑影业连续出品了《垂帘听政》《棋圣》这两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不仅让他赚的盆满钵满,更把新昆仑影业的名头打了出去。

  《棋圣》在金像奖上获奖,不光是让剧组的主创们收获了名气和热度,也让新昆仑影业成了一些老板和电影公司追逐的宠儿,今天已经有老板约李翰祥谈他下一部电影的投资了。

  要知道自从李翰祥跑到内地拍电影之后,在香江这边就已经很少能碰到主动要给他投资的老板了,基本都得他主动去谈才行,这样的变化自然是可喜可贺的庆功宴的气氛遂渐热烈,随著酒喝的越来越多,已经有人开始满面红光的放浪形骸。

  林朝阳跟大家喝了几杯酒,大多数时间都是听他们聊著香江影坛的各种八。

  今天在场的这帮人大多出身邵氏,一喝了点酒就难免话当年,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氏宿舍闹鬼的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来聊去,把本来好好的气氛聊冷清了下来。

  闹鬼这事在外人看来当然是无稽之谈,但在李翰祥、狄龙他们这些亲身经历过那段罗月的人来说却是难以磨灭的记忆。

  李婷、林黛、莫愁、乐蒂、白小曼·—·

  用李翰祥的话说,那些年邵氏的明星们好像中了蛊,一个接一个的离奇去世,更加坐实了邵氏片场的闹鬼传言。

  聊到最后,这些人的语气里充满了曦嘘,

  “,一晃邵氏也要结业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这些人都成了老古董了。”岳华万分感慨的说道。

  他是少年成名,七十年代时也是当红小生,当年名气并不比狄龙差多少。

  可到了这几年,随著邵氏传统武侠电影的没落,岳华在电影界已经演不上像样的电影了,这两年开始在电视剧里演配角了。

  “你就不错了,好歹还有戏拍。阿龙才叫惨,得罪了方小姐,现在戏都没得拍!”李翰祥大咧咧的拍著狄龙的肩膀说道。

  狄龙不禁苦笑,满脸苦涩。

  想当年,他在邵氏也是稳坐“一哥”宝座,香江影坛的当红炸子鸡,他当红的时候还没李小龙、程龙什么事呢。

  可惜时移世易,进入八十年代,邵氏在嘉禾和新艺城的夹击之下溃不成军,

  狄龙的演艺生涯也陷入了低谷。

  到今年年初,狄龙与邵氏的合约快到期了,邵氏几番催促他续约,可狄龙却拒绝了。

  这几年他眼看著原本一个个不如他的后辈离开了邵氏后发展的风生水起,说狄龙心里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来,狄龙顺理成章被邵氏给冷藏了,最近大半年一直没拍戏。

  上个月,他和邵氏的合约到期了,本以为从此可以天高任鸟飞,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巴掌。

  这几年香江影坛人才辈出,新星如过江之鲫,他四十多岁才从邵氏出来,戏路又被固定在了武侠电影上,根本没有几个投资人和电影公司看好他。

  从邵氏出来之前,有不少电影公司跟他聊的热络,结果等他出来之后,这些电影公司一个个都没了动静。

  要说这其中没有方小姐的作梗,狄龙是不会相信的。

  这前后巨大的落差让狄龙感到世态炎凉,更感觉到了大浪淘沙的无情。

  “阿龙,最近还没有电影公司联络你吗?”许观文问。

  狄龙摇了摇头,岳华皱眉道:“方小姐够狠啊,这是费了多大的力气?’

  “估计是想杀鸡彻猴吧。’’

  大家讨论著狄龙的境遇,方小姐的从中作梗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狄龙的江湖地位在这里,一般的制作和角色可配不上他。

  要不然以狄龙的名气,总不至于沦落到没有戏拍的境地。

  “阿龙,你也别太挑剔了,现在已经不是我们那个年代了。”

  岳华的话很没有志气,也很现实,但狄龙如果要向现实低头,早就跟邵氏续约了,何必要走到现在这步呢?

  狄龙用沉默表达著自己的态度,众人也能明白他的心思,只是无奈的摇了摇。

  电影是娱乐,也是江湖。

  美人白头,英雄迟暮,世事难改。

  庆功宴继续,得意者欢腾,失意者落寞,最后都是曲终人散的结局。

  大家分别时,林朝阳拍拍狄龙的肩膀,“龙哥,我有种预感,你很快会时来运转的。””

  狄龙晒笑,以为林朝阳是在安慰他,周围的众人也是如此想法。

  许观文打趣道:“朝阳,我看龙哥的时来运转要应在你身上,你可得对他负责到底。””

  蔡澜也玩笑著说道:“怎么?朝阳要再当一次‘影帝背后的男人’吗?”

  众人闻言不禁爆笑,显然大家都看过了今天的新闻报导。

  玩笑过后,众人挥手告别。

  金像奖结束后的几天时间里,媒体上关于奖项的新闻热度一直很高,林朝阳也因此受益,在香江影坛大赚了一波名气。

  连《楚门的世界》这部正在筹备的电影也因此受到了许多关注。

  除了他之外,这一届金像奖受益最大的当属梁家辉。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电影还没演几部,身上还背著湾岛的封杀令,却已经二封影帝,香江影坛至今尚未出现过这么传奇的人物。

  如果把这几天他和林朝阳两人所受到的追捧做个类比的话,林朝阳相当于是三线网红出街,而梁家辉则是顶流出席活动的待遇。

  各家电影公司的邀约纷至沓来,条件一个比一个诱人,让人眼花缭乱。

  上次梁家辉得影帝时虽说也有一些电影公司找上门来,但跟这次的待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当红明星的滋味。

  可选择一多了,他反而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抉择,然后拿著几个剧本跑到了林朝阳家,想请林朝阳帮他定夺。

  林朝阳顿时感觉为难,不是他不能帮著做这个选择,而是那种被寄予厚望的责任感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玉书,你怎么看?”

  陶玉书问梁家辉:“家辉想赚钱还是要口碑?’’

  梁家辉犹豫了一下,如果出于本心来说,他当然想赚钱。

首节 上一节 357/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